一读就上瘾的宋朝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一 宋太祖赵匡胤

苗神医,你来抓我啊!

1

五代十国的后周时期,有位神医,名叫苗训

苗训是地地道道的山西潞城人。

那个时候,中原连年战乱,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老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好不容易饿着肚子种了一年庄稼,到了秋天可以收割了,一队扛着刀枪的大兵过来,三两下就把你的粮食收走了,你能拿着锄头跟拿着刀枪的人干架吗?!

所以,大家都很饿,都很穷!

苗训年轻的时候混得也不怎么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饿得皮包骨头的苗训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出家当和尚。

当和尚不但可以不劳动,还能堂而皇之地要饭吃,最起码不会饿死。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混个国师、上师什么的干干。

于是,打定主意的苗训开始挨个寺庙地跑关系。

但是,请客送礼了一圈,苗训才发现庙里面早已人满为患。做和尚的指标早就被其他人占满了,根本不给他出家做和尚的机会。

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苗训没有办法,得了,当不了和尚,去当道士也行啊!

万般无奈之下,苗训只好跑到华山,找到当时的世外高人陈抟老祖,磕破头皮,非要拜人家为师!

史载,陈抟“有经世才,能辟谷,一睡三年”。这在当时那可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他不仅精熟方舆、有“凌空蹈虚”之法,而且晓畅兵略。天底下的那些将领们有事没事就跑到华山上去找他算一卦。

刚见到面黄肌瘦的苗训,陈抟并不想收这个徒弟——这孩子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交得起学费?

毕竟,现在兵荒马乱的,寺庙的香火钱本身就少,多招一个徒弟就多一张嘴。我凭什么教你知识,还要养着你啊?

可是苗训不干,赖在门外不肯走。

也可能此时的苗训不是不想走,而是实在太饿了,走不动。

陈抟见过难缠的人,可没见过苗训这么难缠的。

被逼无奈,陈抟老祖只好收留了苗训。

好在苗训也聪明,在山上多年,不仅学得满腹经纶,还学会了一套经天纬地、相面堪舆的本领。

2

学成之后,苗训下山,回到家乡。

但是,山上学的那些“权、术、忍、机、谋”在老家也用不上,苗训只好在城里摆地摊相面、看风水,兼职看病卖膏药!

苗训相面的主业不精,但看病的副业经营不错,再加上乐善好施,逐渐在乡里积攒了些名气。

于是,大家都热情地称呼他为“苗神医”。

苗神医不仅善医,而且善于自我包装——

不管冬天夏天,苗训手里都拿着把羽毛扇,有事没事扇两下,再加上那身医生的白大褂,颇有当年诸葛亮蛰伏隆中“羽扇纶巾”的意思,还有“陈抟老祖亲传弟子”这个身份的加持,不久,苗神医的这种包装就收到了成效:很多将领慕名而来,想把他收到自己帐下。

可是,这些邀请都被苗训一一回绝。

就这样,苗神医虽然名声在外,却久不出山。

3

这日,苗神医遇到了大麻烦。

一个壮汉拉着平板车载着一具尸体堵在了苗训的医馆门口,而且口中不停叫嚷,苗训把他弟弟医死了,要赔偿,否则就告官把苗训抓起来。

不久,医馆门口就聚集了一大群人,敲锣打鼓地说要见老板。

医馆里的小学徒们哪见过这场景,都吓坏了,不敢出来。

苗训作为医馆老板,自然不能后退,又仗着自己有口有才有技术,非要跟来人有理有据有节地理论:“你们是不是闹错地方了?我根本没见过你弟弟!”

没想到对方是一个不讲理的主儿,争执之中居然一把火把医馆给烧了。

更气人的是,来人烧完医馆并不算完,还破口大骂说苗神医徒有虚名,医死人不承认。

坑人坑惯了的苗训今天被人给坑了,他哪受过这等气?于是,苗训抄起门口的扁担就追了出去。

那人却一点都不怕,跑跑停停,还不忘回头挑衅:“苗神医,你来抓我啊!

就这样,壮汉在前面跑,苗神医在后面追,一直追出去十几里地,眼看进了一座军营……

4

军营不大,但中心大帐内的人却坐得规规矩矩:两边坐着一些军头,中间坐着一位年轻的将军。

壮汉一直引着苗训到了大帐中,才停下来。

上气不接下气的苗训赶了过来,操起扁担正想打那个壮汉,壮汉和那将军却哈哈笑了起来。

苗训正不知所措的时候,年轻将军走过来,操着一口流利的河南口音对苗训道:“苗神医,俺跟这帮人打赌,说能让你自己跑到俺帐中来效力,怎么样?俺赢了吧!”

话音刚落,他又冲着周围那些军头道:“愿赌服输啊!石守信、王审琦,你们几个一会儿别忘了把钱送过来啊!”

苗训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将军给自己布了个局,拉自己来入伙的。

气不打一处来的苗训转头就走,胳膊却被那个年轻将军一把抓住:“怎么?苗神医,还想回去?医馆烧了,学徒、帮工都给你遣散了。现在你还背着人命官司,回去就得吃几年牢饭。不如就此加入我们,兄弟们一起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岂不逍遥?”

听完年轻将军的话,苗训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顿足捶胸道:“这是什么世道啊……”

于是,苗训加入了年轻将军的队伍。

这位年轻将军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