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知道就晚了:写给全球年轻人的90条幸福定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这辈子,你能得到多少幸福?

如果你学历不高,从事着一份卑微的工作,拿着仅仅可以维持温饱的薪水,那么,你还敢奢望幸福吗?我的朋友具备了所有“自怜”的资本,而他却仍在幸福的道路上一点一滴地执著着,直到有一天,上帝终于把他带进了幸福的大门……这辈子,你能得到多少幸福?

定律1:每一件小事都值得你去努力

我们无法实现所有的理想,却可以把现实理想化。

没有翱翔之志,怎么能环游天宇?成功总是与理想紧紧相伴的。

成功之路迂回曲折,攀上巅峰的人凤毛麟角。不思进取之人只能滞于山脚,仰望险峰之威严。

胸无大志之人难免遭人鄙视,他无法成为一个好市民、好父亲、好丈夫,更不用说对世界作出什么贡献。他空占着这世界的空间,他的心是冰冷的,血液里没有丝毫的热情。对于他,只有生存,而没有生活可言。

能真正撷取理想之光的人不多,但只要心中怀着贵贱毁誉都无差别的信念,所有的人都可以将现实理想化,都可以让生活从沉寂平庸中升华,都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过起属于自己的人生。

雄心壮志是由成百上千的“小理想”组成的,正是这一个个不断被实现的小理想,最终融合成更为高远的人生。

无论你的地位多么卑微,无论你的境遇如何落魄,我都不会因此鄙视你。当你开始尝试攀爬第一层阶梯时,可能暂时感到无力,然而,当你到达时,你就可以把下一个阶梯作为目标,接着第三个台阶,然后一步一步往上攀爬。

我有一位很年轻的朋友,他的理想就是作一名出色的员工。虽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整理文件,但从一开始,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很快,他就成了办公室里有史以来最好的文件整理者。当他出色地完成一个任务时,公司又把更加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他一如既往地完成工作,然后,等待着他的就是一个更高的职位,而他也尽心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心中有两个理想:当前的理想与未来的理想。他专注于当前的职责并脚踏实地地完成它的同时,对未来满怀憧憬。他始终铭记一点:若不完成今日的职责,明日的理想便没有基石,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只是空中楼阁而已。而他的具体理想也是随时势而变,但在前脚未稳之前,绝不莽撞冲动迈出后脚。他能因袭别人成功的经验,避免失败的歧路,而不像许多毫无理想,罔顾现实与未来的人那样失败得一塌糊涂。

朋友,于心间铸个理想,时时感受其心跳吧。因为,一个没有理想的现实与一个超脱于现实的虚无缥缈的理想,都是一样难以触摸的。

定律2:不同的今天兑换不一样的明天

人生有三季:昨日、今日和明日。

今日之果为昨日之因,明日又是今日的继续。

要问三者之中哪个最重要,确实没有答案,因为三者之中任何一个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昨日的职责完成了,今日的工作就会简单很多;今日勤勉工作,明天的大门便为你敞开。

每一天都有其重要性——昨日、今日和明日——疏漏任何一方,都将实质性地影响当前的生活与其余两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已永逝于忘川。若这是堆满错误的一天,就必须在今明两天去慢慢修复。

若只活在今日,那与动物何异?

今日之重要性不仅囿于今日,也系着明日。

今日在你手中,明日只是可能。

今日的你,若不忧思明日,明日将变得难以掌控。

成伟业者对此都是一视同仁的。他们做好今日之工作,而是因其会影响明日之进程。

可能的话,你尽可深埋于昨日之愧疚之中,为自己的失足而捶胸顿足。但当懊悔之时,今日也已溜走了。若你有不堪的昨日,可在今明两天弥补。明天远比今日更让人希冀——因其绵延至无限的未来。而今日之光阴则在日暮西沉之时,便会悄悄谢幕。

你的所作所为,事无大小,都将深深烙印于生活的车辙里。若不能与明日之车点相吻合,就可能与通往成功的大道失之交臂。

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在今明两日之间留下难以逾越的鸿沟。否则,就要用额外的时间搭建互往之路。

成熟之人或有所成就者,为人尊敬的同时,也同样是心忧今明之人,把以往成就链接起来,待时机成熟,一跃而起。

失败者惯于自我满足,觉得任务完成就可一劳永逸,然后轻轻用笔在记事本上划掉。然后,他就另开炉灶,任未竟之事随风逝去。

连贯性实为成功之首要因素。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哪件事是可以独成系统,任何事情的价值都源于其相互的链接之上。这种链接应该融合着经验与行为,融合着逝去的往昔、飞驰的今日和莫测的明日。

定律3:盲目冒险与不思进取一样危险

波澜不惊的池水,死气沉沉,不宜饮用。它面临着两种命运:要么被风干,要么成为茫茫大地的一个污点。

一味安于现状之人,从未想过力争上游,这与那波澜不惊的池水有什么区别?但值得深思的是,急功近利与安于现状一样,都是极为危险的:滚滚而来的洪流,尽管势不可挡,但其本身并没有实用的价值。

无论你目前所处的位置多么优越,你还是有理由不断努力、上进。但若你的争上之心过于迫切,越过了正常的谨慎而变成横冲直撞,你很有可能粉身碎骨,这无疑比你乖乖待在原来的位置惨多了。

对自己命运的不满,不能上升至让自己觉得可悲的状态。对现状的不满应该向前不断努力,利用自己的知识,获得更好的位置。

在自己还不能确定前途之时,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冒过大的风险。

若你需养家糊口,你就不能因为自己投机取巧的行为,而让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

把自己的双脚牢牢固定在今日的磐石之上,然后伸出双手,攀登未知的境域。当你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果断抓住时机。同时,对机会本身也不要全抛一片心,因为有一半所谓的机遇,实际是蒙着面具的虚影。

世界上一半的失败源于停滞、不思进取,在机会送上门时,他们腰都不想伸一下;另一半的失败则是源于那些永不满足、野心过于膨胀,他们一看到一条细绳抛过来时,不由分说,立马抓住,却不去想一下细绳的另一端是否牢固。

许多人放弃眼前的职位,因为在他们心中还有更高的追求。他们知道如果自己一味维持现状,情况会多么糟糕。但他们若对未来没有详细的规划,没有分析是否存在真正的机会,而只是一往无前,离开原先稳固的基础,最终只能困于流沙,垂死挣扎。

静待时机的这个过程可能持续一周、一年或是几年之久。在自己觉得有足够成熟的成功机会之前,切莫轻举妄动。

一只船上若只有破烂的索具,其危险程度并不亚于一只没有锚的船只。

定律4:握紧命运的魔法杖

他来自农村。在他大约十六岁时,虽然像他父亲农场上长的青草一样稚嫩,但他的脑海里却好像有某种东西在成长,并且隐约中,他能感觉到这是一种价值。这大概就是一种成功的气质吧。一次,他去申请某个职位,商人开始问这个眉目清秀的年轻人一些问题。他首先问道:“你的期望薪酬(compensation)是多少啊?”

但“compensation”一词之前从未进入过这位小伙子的脑海里。他急中生智,冷静地说:“先生,如果您不介意,我想考虑一个小时左右。我下午可以再来吗?”

商人当然表示同意。这个少年马上去图书馆查阅字典,发现“compensation”一词的意思是“工资”或是“薪水”。他信心满怀地来到商人面前,语气镇定地说:“在详细考虑了薪酬这一问题(他重复了薪酬一词)后,我愿意把这个问题留予您来决定。”

“那好,”商人说道,“我将给你周薪七美元。”

第二天早上,这个少年就上班了。十年后,他成为这家公司的财务主管,每年掌管着三百万的资金。正是当初面试时的那种主动性,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每在一个岗位上,都当这是天底下唯一的工作。他不断钻研、分析、总结,不断尝试条理、系统与高效地完成。

很自然地,雇主注意到,他不是机械式地工作,也不局限于自己固定的工作量,他还把自己的工作方法传授给其他同事。

这是朋友告诉我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工作本身,也非周围的环境——虽然运气、机遇抑或外来的帮助对于我们是很重要的,但是,没人能够仅仅因这些而成功。成功取决于我们自己。

一般情况下,越好的环境,对我们的发展也会越有帮助。但若我们自己不奋发图强,不勇于面对现实,而是坐等环境来适应我们,那么再好的环境,再多的机遇,再多的帮助,亦是于是无补的。

我亲爱的读者,一切的一切都是取决于你,而不是环境,不是运气,不是机遇。身处康庄大道,天空万里无云,若你做到最好,你当然会取得成功。但若你不尽全力,即使你有百般的机遇与运气,亦难以成功。在这个世界上,能掌控你命运的人,也只有你了。

定律5:未来只垂青那些渴慕它的人

真正伟大之人,活在当下,思考未来。他们尽己所能,绝不懈怠今日之职责;同时,不忘憧憬未来。

我们所做的事有两个重要价值:第一,可能带来即时回报;第二,可能在日后慢慢回报。

若我们所做之事,只是满足当下之需求,只能勉强维持当下。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以未雨绸缪为考虑,那么,明日若有紧急之事就可以从容地应对。所以,这种准备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都是极有价值的。

任何有智慧的商人都不会在一开始就期望他们的创新能马上得到回报,他们真正着眼的应该是未来,而不是眼前的一瞬。其今日之投资,希冀明日之回报。

而目光浅显之人是不会对明日有所希冀的:口袋里的一美元就能够带给他无限的满足感;他对未来毫不关心,却寄望未来能对自己“友好”一点,事实当然不会这样!若困难没有击倒他,他就会吹嘘自己有多牛。但事实是:不是我们撞上“麻烦”,就是“麻烦”撞上我们。若我们不作最坏的打算,并为之做好准备,当风暴袭来之时,我们就难以招架,更不用说去战胜它了。

抬起头,望一望远方,想一想可能到来的是怎样的明天:说不定明日电闪雷鸣,稍微做一些准备有助更好地迎接。这可让一个人更好地应对现状与展望未来。这样,今日可以舒适地生活,有条不紊地为明日做准备。

那些觉得未来毫无引人入胜之处的人,那些不冀望明日的人,那些在心中没有宏伟蓝图的人,那些过一天算一天的人,并不比那些在今日出生,即日死亡的昆虫强上多少。

前景的重要性不亚于当下,值得我们细细思量。思考明日是必需的,正如我们每天必须找寻食物一样。

立足当下,拥抱未来。但不要永远停泊一处,不愿张帆远航。当你生活的海平面趋于平静与缓和,缓缓驶离港湾,在一定的范围内出海探险遨游一番吧。

若想在未来先得一步,心中必须要有一个远景。做一个脚踏实地又不失愿景的人。

专注于今日之人不会挨饿,活在当下,思考未来的人才是生活真正的主人。为人谨慎,但不要畏首畏尾。不要忘记当下的职责,也不要丢下未来。

活在当下,思索未来。抬起明日的脚步吧!

定律6:每个人都要修炼一项必杀技

那些自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人能愚弄自己,但难以愚人。

成功的力量源于专一:一人分心于两事,其结果难敌专心于一事;观之任何成功之书籍、戏剧,皆有一个主角;战场上,只能有一位最高指挥官;猛锤钉头,比之几十锤的旁敲侧击,更能将钉头深深扎进木板上;步枪的子弹命中靶心,而流弹只能射到一些小的猎物。

那些知识广博之人,甚是不错,但这并不能应对生活中枪林弹雨的阻击;那些没有专一目标的青年,那些没有至高理想之人,那些对任何事情都不分主次之人,只能混口饭吃,很难说是真正的生活。

成功之人皆是那些了解很多事情,但对某个领域造诣甚深之人。不要误以为,我提到的一些生活的基本,包括普通教育,就要忽略迈向专业的要求。眼科医生可能不是一位优秀的主治医生,而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则不一定是位好的家庭医生;一位电学专家每年享受着几千元美金的薪酬,而其专业则基本上限于电学方面的知识,但他对普遍科学也有着深入的了解,因为如若他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其心智就难以充分发挥。

为了穿越成功的老路,取得辉煌的成就,我们必须对世界本身有一个大体的概念,对艺术、科学、文学、商业等学科都要有所涉猎。但若一人不精于某门的话,就难于有大的作为。

贪多而不求精之人可以成为你很好的同伴,他能圆满地举办一个派对,可以相伴进行一次穿越乡村的徒步旅行。但却难以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年轻的朋友,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吧。不要马虎对待那些关系一己生活的小事。你会发现很多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都是有助于你专注于某点的,还会给你一个更宽阔的视野,让你成为更友善的人。当你对通识有所了解,对时势有所掌握之时,你就该踏上专业之路了。选好自己真正的兴趣点所在,然后尽可能地了解并获得尽量多的经验。

人活于世,总该有一项精通的技能。

定律7:你所拥有的就是最适合你的

山顶的空间只够少数达到顶峰的人站立。若你没有一个稳固的立足之地,就可能被推下高山,跌个粉碎。

攀登山顶的路是陡峭、崎岖的,岩石光滑难攀,一路起伏不定。而山谷则既宽广,土地又肥沃,那里有足够的空间来种植和收获。

平凡之人可在山谷中过着自己的生活,而超凡之人可能就心系山顶的风景。

我并非说,年轻人不应该往上爬。我也不是建议,一个人应该永远待在平原。我想描绘的是攀爬顶峰的危险画面,以及在山顶上可能找不到立锥之地的无奈。

其实,在青葱的山谷里做一位好的掘土者,比在山顶的岩石上挨饿要好上几百倍呢。

在这个商业竞争激烈、文化教育普遍、充满机会的时代,那句“在山顶上总有位置站脚”的老话在今日并不那么适用。即便在山顶上有足够的空间,一个人在攀爬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沿途上对手凶悍,每个人都想获得胜利,他们不是想着超越别人,而是想推倒别人。

想要跃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倾向,占据让自己觉得不自然的且难以坚持的位置,这些都是造成失败的重要原因。这让许多本来在山谷成功的人遭到毁灭。倘若他们留在山谷,加上一贯的勤劳,那么似锦的前程是可以预期的。

野心这匹马应该受到缰绳的束缚,以免它把人带到危险未知的领域或过高而没有立锥之地的地方。

做最好的自己,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应该让壮志腾飞,而不是一味地压制,然后再用知识来打造自己。良好的知识会让你发挥自己的水平,也防止你跃出自己的极限。

很多人离开自己原来的地方,因为他们感到不满,然后就进入了一片陌生的境域。若他们待在原来的地方,利用所得机会,他们本可以让自己更有成就,于世界也更有价值。

你所在的地方,可能就是你工作与生活最好的地方。当然,在你确定自己所在的地方不适应自己之前,不要妄然离开自己的“大本营”,在你能力范围内找到的地方,才可以慢慢出发。小心山顶,除非有通往那里安全的路,否则还是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