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评判君子
1.先秦文献中如何评判人
先民是从什么角度评判一个人的?我们从先秦诸子文献中找到了大量相关例子,生动而细致:
齐桓公合诸侯,卫人后至。公朝而与管仲谋伐卫。退朝而入,卫姬望见君,下堂再拜,请卫君之罪。
公曰:“吾于卫无故,子曷为请?”
对曰:“妾望君之入也,足高气强,有伐国之志也,见妾而有动色,伐卫也。”
明日君朝,揖管仲而进之。
管仲曰:“君舍卫乎?”
公曰:“仲父安识之?”
管仲曰:“君之揖朝也恭,而言也徐,见臣而有惭色,臣是以知之。”
这是《吕氏春秋·精谕》篇的记载。桓公召集诸侯而卫国迟到,就与管仲商量欲伐卫。退朝回宫,卫夫人一望见就知道桓公要讨伐娘家了,马上谢罪。原因是:“妾望君之入也,足高气强,有伐国之志也,见妾而有动色,伐卫也。”“足高气强”“见妾而有动色”,有脚步举止,有气息和神色,夫人马上就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伐卫也。”经过一夜的枕边风,早朝时管仲立马就知道不伐卫了。为什么呢?管仲说:“君之揖朝也恭,而言也徐,见臣而有惭色,臣是以知之。”君王作揖也恭敬,言辞也轻徐,脸上有惭愧之色。看来管仲和卫姬一样,是观察人的高手,通过举止、言辞和神色就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还是《吕氏春秋》中的记载:
人有亡 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 也;颜色,窃 也;言语,窃 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 也。抇其谷而得其 ,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 者也。(《吕氏春秋·去尤》)
这是著名的邻人窃斧的例子。有人丢了斧子,怀疑是邻人的儿子偷了斧子,看邻人儿子走路的样子、脸上的神色,听邻人儿子说的话,全像窃斧者。而自己找到斧子后,再看邻人儿子的举止、神色、言语又都不像了。这也提示我们:先人是从动作、神色、言语三个方面判断人的。孔子的概括很简洁:
子曰:“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汤取人以声,文王取人以度。”(《大戴礼记·少闲》)
“状”“色”“言”就是举止、神色和言语,“声”“度”也是包括在这三个方面里的。
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芸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名不称孝,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顺与?色不悦与?古人有言曰:‘人与己与不汝欺。’今尽力养亲而无三者之阙,何谓无孝之名乎!(《孔子家语·困誓》)
孔子提醒子路,应当从“身”“辞”“色”三个方面考虑,看看是不是做到了举止恭敬、言辞顺从、神色和悦。
由此可见,古人评判人往往从举止、神色和言语这三个方面来观察。
文献中关于小人的形象描写与分析也能够充分证明这个判断模式: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巧言、令色、足恭,一也,皆以无为有者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足恭而口圣而无常位者,君子弗与也。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于仁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巧言、令色、足恭,是小人的形象,谓花言巧语、言辞谄媚、举止卑顺,也是“言、色、足”三个方面。汉代典籍对小人也有同样的描写:
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史记·五宗世家》)
司寇为乱,足恭小谨,巧言令色。(《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中实颇险,外容貌小谨,巧言令色。(《说苑·臣术》)
段玉裁注《说文·骨部》“体”字曰:“足之属三:曰股、曰胫、曰足。”也就是说,“足”可以代指整个腿部,也就可以用以指行为举止。所以,在判断人的三个维度时,言辞和神色通常所指明确,而举止则有“身”“足”“状”等多种用语。成语“巧言令色”“卑躬屈膝”“趾高气昂”“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一般都用其中的两个方面描写小人的特征。
2.先秦文献中如何评判君子
君子的行为举止往往有规范。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以上两则都明确指出君子的评判标准有三项:貌、色、辞。“貌”就是“动容貌”和“望之俨然”,这里指的是举止;色就是“正颜色”和“即之也温”的“温”,谓神色端正温和;“辞”就是“出辞气”和“听其言”。古人是很讲究举止的。《汉书·霍光传》:“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霍光除了长相俊美之外,“止进有常处”,视之“不失尺寸”也是其令人钦佩的品行,因为举止有常,是“资性端正”的体现。
如何规范君子的“貌、色、辞”三项呢?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礼记·表记》)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君子矣?”孔子对曰:“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故犹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荀子·哀公篇》)
以上都是从礼仪、仁义、忠信等道德角度考量君子的。
《礼记·大学》说:“富润屋,德润身。”“德”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至于如何具体行止、规范行为,先秦学者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规范: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上》)
“道德仁义”,需要用“礼”作为载体,用“礼”加以呈现、加以规范。“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恭敬撙节退让”就是君子的言行举止。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礼记·冠义》)
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吕氏春秋·孝行》)
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此所以尊师也。(《吕氏春秋·尊师》)
以上三字句是对“君子”三个方面的归纳:颜色和悦,辞令和顺,举止恭敬。其中“正容体”“敬进退”“疾趋翔”说的都是举止行为。
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荀子·劝学篇》)
“礼恭”“辞顺”“色从”也是从行为、言辞、神色三个方面规范君子的行为,必须恭敬顺从。
“君子”可以从言、色、行三个角度去衡量,如果细致分,还可以有更全面的评判角度: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君子”的规范很多,表述不胜枚举,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君子或者说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如: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礼上》)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礼记·中庸》)
无论如何,君子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受礼仪制约,君子是按照礼的规范塑造的人格形象。由个体的完善扩充,继而关涉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的公序良俗。
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篇》)
所以衡量君子的三项标准与礼仪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