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体育与健康的内涵

本节介绍体育的演变:从萌芽到演进再到崛起;探寻体育的真谛:对完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介绍健康的要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要义的范畴不断更新,涵盖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等领域。

1.1.1 体育的演变

1. 原始体育的萌芽

原始人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他们只能依靠自身的体力,凭借自己的智慧,同恶劣的生存环境进行较量,通过打猎、采集、捕鱼等方式获取生活所必需的食物(见图1-1)。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血和泪的教训下,我们的祖先深深地懂得:强壮的身体是生活的前提。

0

图1-1 原始人狩猎图

死亡的阴影经常在头顶盘旋,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原始人不得不学会了奔跑、投掷、攀登、爬越、泅水……这些行为既是劳动手段,又是基本生活技能,其中蕴涵了体育活动的萌芽。

由于生产力的局限,在原始社会专门的体育无法形成,也没有专门的体育活动者。当时的体育往往与军事活动、祭祀、生产、游戏等融合在一起,其所特有的运动手段和形式尚未完全“独立”。原始社会的体育萌芽,从本质上而言,是由经济状况、生产状况和实践方式决定的,是在生存过程中简单模仿所形成的。但毋庸置疑,体育自此萌芽,在原始的星光下和初绽的黎明中扎根、发芽,不断成长。

2. 古代体育的演进

奴隶社会的体育,是在继承原始体育萌芽状态的前提下,在奴隶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育的初级形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它已经和劳动初步分离,而与军事、教育、宗教、礼仪以及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紧密结合,并向着多样化、复杂化和独立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频繁的军事战争成为体育演进的重要动力。有文字记载的体育运动包括射、御、角力(见图1-2)、兵器武艺、奔跑、跳跃、举鼎、拓关、游水、弄丸(见图1-3)、投壶、棋类活动等。

0

图1-2 角力图

0

图1-3 弄丸图

封建社会前期,从战国到南北朝,体育蓬勃发展。就种类而言,体育运动的项目不断增多,内容日益丰富,游戏、导引(见图1-4)等普遍开展,其中以华佗所创的五禽戏(见图1-5)最负盛名;就范围而言,从皇宫到民间,从军队到学校,从城市到乡村都有体育活动开展;就技术而言,角抵、蹴鞠等项目发展较快,逐渐向竞技方向靠拢,出现了不少技艺高超的体育人才;就理论而言,体育专著在这一时期也开始涌现。

0

图1-4 导引术

0

图1-5 五禽戏

至隋唐五代,体育空前繁荣。体育项目呈现多样化和规范化的特点,许多运动项目明确了规格型制,拥有了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如蹴鞠(见图1-6)、武术、角抵等;体育竞技状况空前兴盛,规模宏大,运动技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体育运动蔚然成风,有马球、蹴鞠、踏球、抛球等,其中以马球(见图1-7)和蹴鞠最为盛行;国际体育交流增多,一方面,唐代的技击术在朝鲜半岛的新罗广泛流行,养生术、蹴鞠也传入日本;另一方面,印度人、罗马人的杂技和幻术从汉代起就不断传入中国,自唐代日本倭刀也为中国武林所重视。

0

图1-6 唐代足球竞赛示意图

0

图1-7 打马球图

封建社会后期,从宋、元、明、清到鸦片战争之前,一方面民间体育组织的出现,极大地推动民间体育的普及和提高;大量的体育资料被汇集成书,尤其是武艺、球类、养生导引方面的著述较多。另一方面,宋初的民族歧视压迫政策和程朱理学的主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3. 近代体育的曲折

鸦片战争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经济薄弱。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文明涌入,欧美体育也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传统体育逐渐没落。传入我国的西方近代体育项目主要有体操、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棒球、垒球、网球、乒乓球等。中国体育在战火纷飞的社会夹缝中艰难生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缺乏必要的基础和周期。

4. 现代体育的崛起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事业突飞猛进。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如火如荼,群众性体育组织体系逐渐健全,自1995年起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竞技体育硕果累累,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获得了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08年,更是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学校体育稳步成长,从体育院系的建设到校园体育运动的推广,从“健康第一”理念的倡导到“终身体育”理念的树立,体育正在成为当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

1.1.2 体育的真谛

体育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被人为地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人本思想贯穿了体育发展的始终。在体育运动中,人居于中心的、首要的位置,人的发展和完善是直接的、最重要的目的,而由体育所带来的名声、荣誉、财富、地位,以及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等,都是人在实现自我发展和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副产品”。体育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对完美永无止境的追求,它让人类在强健身心、探索真理、开拓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在遥远的古希腊时代,人们通过体育追求躯体之美、力量之美和精神之美。以体育的形式表达对神的敬意,并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无限地去接近正确、光明和真理。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灵的移动瞬时完成,不需要时间,而人则无法达到,那么使用时间最少的人就是最为接近于神的人,成为神“在这大地苍穹之中”的“荣耀的见证”。就这样,人在体育锻炼中,充分发展并不断挖掘着自身的潜能,诠释着体育的完美真谛。

从保守的维多利亚时代,体育便明确地承担起道德的重任。运动员出现的道德过失,会被认为是整个体育界乃至社会的灾难。英国公立学校中,通过体育教给男孩们所有统治国家时所需要的“男子汉”的品德:正直诚实、团队合作精神、忠于伟大的事业。

体育不仅是要强身健体,也要塑造美好的品性。这也正是体育运动经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体育是一种虔诚的追求——拼搏不息,永不满足;体育是一种积极的态度——锐意进取,百折不挠;体育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以人为本,重在参与。体育让人类实现自我超越,走向“臻于至善”的完美境界。

1.1.3 健康的要义

“健康(Health)”是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互联网的中文搜索引擎下,“健康”的相关条目数以千万计,可见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极高。

有健康的人,便有了希望;有希望的人,便有了一切。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不能表现出来,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说:“健康是人生最为可贵的。”培根指出:“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马克思认为“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健康地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要。”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始终围绕健康主题,提出“健康就是金子”(1953年),“健康的青年——我们最好的资源”(1985年),“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1986年),“健康地生活——皆可成为强者”(1988年),“健康是基本人权之一,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1997年)。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在一定的历史范畴内,健康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人们对健康内涵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和深化。

在古代,人们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极为肤浅,对健康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没有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能够使用各种仪器检测、发现身体的生理变化,健康被视为“器官发育良好,体质健壮,体能充沛”。毋庸置疑,这种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生物医学模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它忽视了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学者指出:“健康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活力充沛的状态。”由于不良情绪、精神创伤、恶劣环境等导致的“现代病”愈演愈烈,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健康不单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躯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善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10个标志如下。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从混沌到有序》中这样描述:科学不是一个“独立变量”,是嵌在社会之中的一个开放系统,由非常稠密的反馈环与社会连接起来,它受到外界环境的有力影响,它的发展是因为文化接受了它的统治思想。由单一的生理健康观,到涵盖生理、心理、社会层面的三维健康观,再到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的全面健康观,健康理念不断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的改变,健康观也会被赋予新的内涵。正如杜波斯所言:“寻求健康是一个不断进行和适应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总能达到或总能保持的静止状态,即健康意味着不断适应变化不定的生物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