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守株①待兔
《韩非子·五蠹》
宋人有耕者②。田中有株。兔走③触④株,折颈⑤而死。因⑥释⑦其耒⑧而守株,冀⑨复⑩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⑪为宋国笑。
【查阅词典】
①守株:等待在树桩边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树桩。 ②耕者:种田的人。耕,犁地,翻松田土。 ③走:跑。 ④触:撞。⑤折颈:折断了脖子。 ⑥因:于是。 ⑦释:放下。 ⑧耒:古代一种翻田的农具,形状像现在的木叉。 ⑨冀:希望。 ⑩复:再,又。⑪身:自己,本身。
【领悟文意】
宋国有一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匆匆忙忙跑过这里,一头撞在树桩上,因脖子折断而死了。(种田人白得了一只兔子,很高兴,)于是他放下了手中的劳动工具,日复一日地等候在树桩边,希望能继续这样不劳而获地得到兔子。(当然,)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而他自己却成了整个宋国的笑柄。
【交流感悟】
这是一则文言文的讽刺小品。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层层推进情节,从而让读者一次次看穿那“宋人”有悖常理的行为的吧。
前两句,正常:宋国有多少农夫、多少田地、多少树桩,不值一提。可接下来就不平常了:要让兔子和树桩这两个毫无关联的事物产生交集,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情节的第一层推进,让我们开始对农夫以后的表现说“傻”了。
接下去更不可思议:拾了死兔子回去美食一餐已经够欢天喜地的了,可偏还要放下农具、丢了农事去死守在树桩边上,做那再来一只兔子“折颈而死”的白日梦,这是正常人的正常思维吗?情节的第二层推进,我们自然会脱口而出:“真傻!”
文章的末句也很重要:“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可以想见,那农夫的蠢事儿不是做了一天两天,而是持之以恒的,不然,怎么会弄得全宋国人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情节的第三层推进让我们的嘲笑变成了哄堂大笑:“傻极了!”
通过三声“傻”的讥讽,我们自然也悟出了故事背后的寓意:不务正业,尽想不劳而获,只会是黄粱一梦。
【拓展视野】
1.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政论家、散文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一带)人,为韩国国君的儿子,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五蠹》是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的代表作。文中举出大量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切中时弊。文中的“五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一是“学者”,指儒家;二是“言谈者”,指纵横家;三是“带剑者”,指游侠;四是“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五是“工商之民”。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
2.《说文解字》对“耒”和“耕”字的造字方法及字义都作了精当注解。看下图可知。“耒”,原为象形,如叉状(图1);后发展为会意,“手耕曲木也,从木推丯”(图2)。“耕”,会意,左旁为“耒”,“凡耒之属皆从耒”,右边示田地,义为“人用以发土,亦谓之耕”(图3)。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