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部分
对社交恐惧的深入分析

第四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这是患者心中的疑问。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还不错的人,并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何老天会如此不公平?因此,他的内心充满了疑惑与怨恨。

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帮助一个人了解症状存在的意义,并通过症状发现内心深处的冲突与挣扎。然而,患者总是觉得自己是“症状”的受害者,认为只要症状消失,天下就会太平。他往往希望治疗师有高明的建议,可以又快又好地帮他消除症状,就像到医院看病,和医生说了病情,之后医生对症下药,自己等着被治愈就可以了。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寻常的事情上也许行得通,但在心理问题上行不通,因为心理问题带有太多主观情感和潜意识的诉求。我们的理智与客观性往往会受到扭曲,非理性的欲望与要求会主宰内心。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反思症状的来源与背后的意义,只是一味地沉浸在对方法的寻求上,如此的努力最后只能成为一种自娱自乐。

一位患者说:

“是我的心灵太脆弱了吗?我怎样才能变得坚强呢?

“我决定去打工,锻炼意志品质,就这样硬着头皮去小区门口的包子铺干了五天。五天后学校就开学军训了,正好符合我的想法,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我在军训时很努力,还被评为“优秀个人”。军训期间,食堂招勤杂工,看到同学在做,我也跟着报了名。不是我家境不好,而是希望通过工作来磨炼意志。

“每天早晨,我都会去操场跑步。早饭我通常只吃两个馒头,或者不吃,我认为饥饿也是锻炼意志的一种方式。平时没事我还会去学校门口摆地摊。后来我想到了一些更绝的方法,自己不是好面子,不能接受别人的否定吗?等操场上人多时我就在那里大喊大叫,让别人来嘲笑我,想必这种方法会更好地磨炼意志。虽然别人都以为我是精神病,但为了治疗我顾不了那么多了。就这样,凡是我觉得能够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我都尝试过。”

要提高心理素质,总要发现心理素质差的原因。如果不找到问题的根本,只是用一些诸如大喊大叫、饥饿疗法、暴露疗法等疯狂的方式以求提高心理素质,只能是缘木求鱼。就好像一个人锻炼勇气不能用头往墙上撞,毕竟这是傻,而不是智慧。

症状的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症状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我们总是责怪症状影响了生活,却没有醒悟—也许不是症状一直纠缠着我们,而是我们一直不肯放过症状。

正如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所谈到的:“神经症患者往往病态地对某一生活情景做出反应,这一生活情景对一般健康人却并不意味着任何冲突。因此,情景不过是揭示了早已存在的神经症而已。所以,治疗的重点不在于症状,而在于性格紊乱本身,因为人格的病态是神经症中持续存在、反复发生的现象,临床意义上的症状却可能不断变换。形象地说,我们可以说神经症症状并不是火山本身,而仅仅是火山的爆发。导致疾病发生的冲突正如火山一样,深藏在个人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部分。”

症状的存在向我们提出了一种含蓄的警告—我们身上有什么东西已经出了问题,它要求我们彻底检视自己。因此,心理治疗的重点不在于方法的寻求(虽然大部分患者非常热衷于此),而在于病因的剖析。其实,社交恐惧症诸如脸红、口吃、对视、余光、表情恐惧一类的症状,是人之常情的小问题,只不过因为面子、自尊一类的病态心理作怪,患者才和症状产生对立。由于急功近利的心理及浮躁的社会现状,他往往容易被各种宣称可以快速有效消除症状的治疗所吸引,浪费了时间与金钱。但这也不完全是坏事,毕竟有时撞南墙也能帮助一个人成熟,有利于他领悟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肤浅层面上。切记,对心理问题的治疗绝不是闪电战,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持久战,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

每个症状的背后都隐藏着患者所没有意识到的隐秘动机。我们总是责怪自己的病态行为或过度的情绪反应,却没有反思:“到底在恐惧什么?我可以从这种行为中获得什么?是什么促使病态行为一直维系至今?”如果我们能找到症状背后的原因及动机,相信我们距问题的本质会更近一步,对自己的了解就更深一层。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一位患者的症状表现为—与越是重要的人在一起,他就越担心自己的表现及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在越是半生不熟的人面前,他越容易紧张。整日里他总是感到好像有“一双眼睛”在监控着自己,这双眼睛既关注他的言行,同时也关注别人的表情和态度。他说这双眼睛似乎是在寻找一种“确定感”—他不确定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和位置。

因为这双眼睛的存在,他整日紧张不安,当“眼睛”出现,他只顾关注周围人的一言一行和自己的言谈举止,而这些画面就会在头脑中定格,不断闪现,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情。他整日小心翼翼,却痛苦不堪,尤其是在领导身边或有人以责备性的语气对他说话的时候。

不仅在人际交往中,在工作和学习中他也总是很着急,急着完成任务。当他还是学生时,就总是想一下子看完一本书;而在工作之后,他也总是逼着自己又好又快地完成工作。但越是要求自己做好,效率就越低,他就越焦虑。因此,他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想努力却使不出劲,想提高效率却总是慢慢腾腾,想赢得领导的肯定却总是不被重视。

治疗之初,他只是想消除这些症状之后做回一个正常人。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理解这些症状存在的缘由—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怕,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焦虑。

“一双眼睛”是一个大问题,在很多社交恐惧症患者身上都曾出现过,有的患者会把它形容为一台摄像机,总感觉它在监视自己,就算在治疗室中也是如此,让他无法放松。那么这双眼睛到底来自哪里?它的存在到底有何意义?

他谈到这双眼睛有两个作用—监控自己和观察别人。当询问为何对自己的表现和别人的反应如此敏感时,他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样做是为了获得!

“获得”,好一个“获得”—事实上,如果一个行为持续存在,那么这种行为一定可以给人带来益处,并且这个益处一定大于付出。病态行为的持续存在,一定是因为潜在的收益比损失更多。就像买彩票,他可能获得的远远大于他因此失去的,虽然他总是得不到他想要的。

很多人只关注到痛苦,却没有发现潜在的获益。虽然这双眼睛的存在让他紧张和痛苦,但也可以起到控制自己的表现和别人的看法的作用。这说明,在形象和痛苦之中他选择了形象,而甘心承受痛苦,当痛苦达到一定强度,他难以承受,所以来寻求治疗。不过他来治疗并不是想要放弃形象的维系,而是想要找到既能维系形象又不痛苦的方法,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终将不能如愿。

在“眼睛”的控制下,他试图表现得更得体,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结果也许并不是这样的,他的初衷却是如此。为了表现得更好,博得他人的肯定,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而这样做的代价是,他几乎无时无刻不活在被他人审视的焦虑之中……

当询问为何一定要维系完美形象时,他说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自己没有价值。他接着说:“其实,我不仅是想超越所有人,对于任何一个人,我想各个方面都比他强……”

“症状”的背后隐藏着这样的动机—超越所有的人,超越所有人的所有方面;讨好所有的人,获得所有人全方位的肯定;做好所有的事,每件事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如此的要求和期待,那么他注定无法接受自己,无法面对现实。毕竟,在现实中没有人能做好所有事情,也没有人会超越所有人,更不会有人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所以,症状背后往往潜藏的是各种病态欲求,而各种病态欲求交织在一起则形成我们自身病态人格的素描。

如果可以透过症状发现人格上的病态之处,也许他就不会责怪运气不好,或过去的某件事、某个人让自己陷入社交恐惧之中了,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了!并且他也能够觉悟,如果一个人在人格上的缺陷与病态没有被发现,没有被纠正,那么就算穿了新鞋,依然会走老路,就算不落入社交恐惧这个坑,依然会遇到其他心理上的问题与冲突。所以,这才是心理治疗真正的任务所在—帮助一个人认识自己,领悟到人格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并可以真正成为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躲在虚荣背后。

恐惧的背后是“获得”—当一个人越想获得别人的好评,获得完美的形象,获得超越他人的成就,获得所有人的接纳,获得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时,就越会害怕失去这一切。而对“获得”的执着程度,决定着恐惧的深度。

这样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为何怕人—毕竟人可以识破他的假装,可以看到那个本不完美的他。所以“人”成了一种极其可怕的存在,一些患者告诉我,他只和那些不懂事的孩子或极为和善的人在一起时才能轻松一些,毕竟孩子不会评判,和善的人不会否定。

“由表及里”之后,我们会发现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一个人痛苦是因为他贪婪;一个人恐惧是因为他执着;一个人逃避是因为他要维系—他一直在维系理想化的自我与生活,他期望超越他人,获得肯定,维系价值。正因他想要“获得”,所以才如此害怕“失去”,进而产生症状。但是,他所执着的“完美自我”到底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纯属主观幻想呢?这是一个需要好好想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