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Q3 在美国,你被邀请参加圣诞派对,大家互相交换礼物,收到礼物时你的做法应是?
● 拿到礼物后随手放在一边,准备回家再看。
● 拿到礼物后拆开包装,并面露笑容,向对方表示感谢。
● 拿到礼物后拆开一看,不喜欢,一言不发。
故事:遭人误解的小菲
在一个仲夏夜,我在日本的温泉旅店偶遇了一位留学美国的秀外慧中的姑娘,我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我喜欢叫她小菲。和我一样,她喜欢一个人背起行囊,穿着牛仔裤行万里路。在温泉池里,她娓娓道来了这么一个故事:
“那是我高中毕业去美国留学后的第一个圣诞派对,我受导师邀请,派对在他家举办。当天我很兴奋,穿上了压在箱底平时没机会穿的小礼服,带着礼物,兴冲冲地来到导师家。那晚共有十位大人和五位小孩参加,还有一位扮演圣诞老人。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礼物放到圣诞树下,整棵圣诞树晶莹闪烁,照耀大厅。
平安夜的钟声响了,只见圣诞老人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宾客面前,众人立刻雀跃欢呼,孩子们显得急不可待。圣诞老人随手在圣诞树下拿起第一份礼物,念到名字的人要上去接受,并向赠送的人表示谢意,然后当面打开,欢呼雀跃,接着分发第二份、第三份……当叫到我时,我的心跳猛然加速,满脸通红,拿起后就低头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道谢后就慌张地跑回座位。我能想象整房宾客看到我没拆开礼物包装时的表情,能想象送礼物的朋友误解我是否不喜欢这份礼物的心情。尽管导师了解我,知道我性格比较内向,还不习惯拿到礼物时大声致谢,但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很难为情。”
(图片摄于日本奥汤河原温泉)
小菲羞答答地讲完故事后,出于好玩,我们演绎了双方同是中国人时可能会出现的情景。
小菲: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让您见笑了(把礼物呈上)。
本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把礼物推开)。
小菲:没啥意思,一点心意。
本人:大家都是好朋友,不要客气了。
小菲:一点小意思,没别的意思。
本人:那怎么好意思。
小菲:意思意思。
本人:那就不好意思了(收下后放在一边)。
结束,皆大欢喜,双方心领神会。
文化的含义博大精深,诗、书、画、唱,包罗万象。饮食文化、健身文化、笔墨文化、诗歌文化等,除了实用的狭义范围,只要带上思想,就属于文化范畴。这里面可谓乐趣无穷。
中国文化:农耕文化,内敛,内耗,崇尚含蓄。农耕文化是自我完善、自给自足的文化,基本上不带有侵略性。农耕文化虽然曾经受到破坏,但一直延续至今,是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弘扬和谐、中庸,其重要内容是思想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释三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佛家文化主要是禅宗,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这三种文化分别教会了我们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中国人讲缘分,但“缘”这个字在外文中是翻译不出来的。中国人的人情味要比西方人浓,互相之间的纽带要比西方人强。
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向外扩张,崇尚肌肉型的英雄主义,也强调感恩和追求个人幸福。
西方人重视个体,如意大利客户一行来贵公司访问,你问他们喝什么,有人会说矿泉水,有人会说卡布奇诺咖啡,有人则要浓缩咖啡,各不相同。西方人认为说“随便喝什么”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他们无法理解中国人站在他人立场考虑的好意,客随主便是出于对主人的尊重,万一自己点的饮料没有了岂不是会让对方难堪!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立场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所以,当要对文化作类似的比较时,除非像辜鸿铭、铃木大拙、钱钟书等精通中西方文化的学者,方可看到真正细微紧要的差别。
观点
和而不同,学习倾听不同声音,让自己保持对异文化的好奇心和包容心。
(1)中西方对财富观认知的差异
Q4 你和久违的瑞典朋友见面,你的话题应是?
● 关心他最近生意如何,是盈利还是亏损。
● 问他房子买了没有,价位多少。
● 聊聊各自的家庭,最近一次有趣的旅行,看过的一本书等。
故事:爱打听爱点评的小张
(图为瑞典哥德堡AVENYN步行街一景)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初夏夜,我在瑞典哥德堡一个朋友家里,初次遇见了来自国内的小张。小张身姿挺拔,相貌堂堂,且嘴巴甜,一看就是在国内很讨人喜欢的类型。但就是这么活泼、热情的一位女孩,却遭遇了我朋友彼得的“沉默”打击,自此彼得就再也没有邀请小张参加过他家的派对。原来,那天小张一到彼得家,就好奇心发作,先是边抚摸客厅的家具边打听:“这套家具什么年代的,买来多少克朗?”还问我折合人民币多少钱,接着边看墙上贴的照片边评论:“这身边的女人是你太太吗?那个小孩是谁?长得像混血儿。”之后她边快速走上楼梯边说:“参观参观,这套房子在上海买肯定比这里贵好多。”我看见平时很少生气的彼得整张脸沉了下来,但小张还是兴致勃勃地评论:“这套餐具不错”,“这只红酒杯的脚很高”,“这块牛排煎得到位”等。总之,在两个半小时的派对上,小张点评了彼得家几乎所有的硬件。
中国人普遍会任劳任怨地为后代积攒财富,把自己的财产留给子女,以便让子女衣食无忧。
西方人见面时互相不谈论金钱,不攀比,不打听私事。人们普遍认为每个人都是帮上帝管理财富。
观点
不要为了做墓地里的富人而活。
(2)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Q5 你在和欧洲商业伙伴开会时觉得他们提出的方案不符合中国国情,这时你的做法是?
● 观点鲜明地指出。
● 默然不作声。
● 觉得直截了当地指出后可能对方会没面子,就含糊其辞。
故事:会议中支支吾吾的袁部长
袁部长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商业伙伴遍布全世界。袁部长善解人意,凡事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这令他赢得了同行、同事和客户的好人缘。但就是这么一位善良的袁部长最近也感到压力很大。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袁部长在和欧洲商业伙伴开会时,觉得对方提出的方案可行性很低,因为根本不符合中国国情,但袁部长心想要是当场否定这方案,对方可能会没面子,所以就支支吾吾,欧洲客户见袁部长没有提出异议,以为他赞同了。结果袁部长冒着亏损的风险实施了方案,招致领导不满,员工牢骚满腹,导致士气下降,以亏损告终。
(图片为瑞士日内瓦一景)
中国人的特点:善于把握整体,注重平衡,习惯从整体中看个体,表现在直觉的、综合的、合一的、非体系的、独断的、主观的、群体心理等。
西方人的特点:喜欢化整为零,注重分析,习惯从个体中看整体,表现在逻辑的、分析的、归纳的、体系的、民主的、客观的、自我中心等。
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体概念,讲普遍联系,接近唯物辩证法。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而不是只注意个别枝节。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的。它抓住一个东西,特别是物质的东西,分析下去,分析下去,分析到极其细微的程度。可是往往忽视了整体联系。
——季羡林
(3)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
Q6 你觉得吃饭应该注重以下哪方面?
● 营养。
● 味道。
● 色泽。
故事:一顿豪宴吓走丹麦商人
经营医疗器材的顾医生和我是忘年交,每次和他倾谈,都胜读几年书。有天下午,在衡山路的咖啡厅,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那是招商引资盛行的年代,有一天,顾医生和丹麦医药公司的代表去了某县城,应邀考察合资办药厂事宜。晚上,招商办公室领导率全体工作人员为我们接风。坐上餐桌,寒暄一番后,招商办主任就和翻译说:“小李,和这位丹麦朋友说,丹麦人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了热烈欢迎他的到来,我特意吩咐厨师杀了一条鱼,刚才还活蹦乱跳的;杀了一只鸡,早上还在叫呢;还有,杀了一条剧毒七步蛇,越毒越补。对了,问他敢不敢尝尝狗肉……”当听到主任说餐桌上的食物是活杀的时候,顾医生很想阻止他,但主任兴高采烈,唾沫横飞,正得意地向丹麦商人炫耀着,没有在乎任何人的眼神。
可想而知,这位素食主义者听到杀生时候的表情,听到眼前的人为了满足食欲居然屠杀人类的朋友狗时对这县城的文化开始重新认识。整个晚上他只吃了些蔬菜和炒饭,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建厂一事也无需再谈。
● 饮食观念差异
中国:感性饮食观念,讲究色、香、味、形。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善用各种调味料来调和。
西方国家: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卫生及安全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食品来自哪里、保鲜程度如何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对身体有帮助。
● 饮食方式差异
中式: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大家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互相感情交流的媒介物,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宴会的目的在于交流,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互相了解和信任的目的。吃不是最终目的,所以食物和酒是作为道具陪衬的。
(4)中西方不同的见面礼
Q7 你在跑步的时候遇见同一小区的澳大利亚人,这时你的做法是?
● 继续向前跑,视而不见。
● 微笑着说声“Hi,早上好”。
● 停住脚步,寒暄。
故事:看到外国邻居扭头就走的丽丽
我非常喜欢去好友丽丽(化名)的别墅,只要有时间,总会去住上两三天,就算什么都不做,坐在那里欣赏四周的环境,视野里充满清新的鲜花和绿叶,感受远离喧嚣的意境,也非常惬意。
(图片摄于风和日丽一号店)
有天清晨,丽丽被我叫醒一起去跑步,迎面跑过来一位外国人,见到我们后便放慢脚步,微笑着说:“Hi,早上好。”只见原本带着睡意的丽丽仿佛想躲避对方,一下子变得很精神,加快脚步从这位外国人身边走过。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我不懂英语,万一他停下来和我对话,那我该怎么办啊?”看着丽丽直爽地道出困惑,我一下子不知说什么才好。接着,她说:“他是住在我们小区的澳大利亚人,这里有很多外国人,每次擦身而过时都会和我打招呼,我也想问候他们,虽然简单的问候语我都会,但万一他们问起其他事情,我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所以每次经过他们身边就假装没看见。”可爱的丽丽,她忘记了我和她说过西方人在和对方擦身而过时都会互相问候,但仅此而已,不会过问任何私事。
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国际交往中,应当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隐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何种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
西方人:一般问候时只说Hello或Hi,加上早上好、下午好或晚上好。
观点
当对方进入你的视线范围时,不问候就等于视而不见。
(5)爱用叠词的中国人和忌讳使用叠词的美国人
Q8 上司美国人表扬你了,这时你的回答是?
● 重叠地说:谢谢,谢谢,谢谢。
● 谦虚地说:我没干什么。
● 只说一遍:谢谢您。
故事:连说“谢谢”惹怒美国上司
小李的上司约翰是个幽默的美国人,总是笑呵呵,因为喜欢吃棒约翰比萨饼,所以大家都称他棒·约翰。有一天,小李和我说,约翰警告他要是再这样说话就把他开除。我知道约翰几乎不生气,小李是怎么得罪他了呢?原来约翰说每次他吩咐小李做事的时候,小李总是连声地回答“OK,OK,OK”。而每次他批评小李时,小李又连声地说“sorry,sorry,sorry”,最让约翰受不了的是每次小李赞同他的观点时老是“Yes,Yes,Yes”,这样约翰感觉小李是在嘲笑他,要是小李心悦诚服的话,只要说一遍“Yes”就可以了。
中文:中文是一门讲究语感和写意的语言,喜欢用叠词来表示感情。
英文:英语是一门讲究逻辑和结构的语言,重叠词意味着不耐烦,嘲笑对方。西方人的思维是一句话只要说一遍,无需重复。
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千古绝唱
若译成英文,读来就少了些韵味:
I’ve a sense of something missing I must seek.Everything about me looks dismal and bleak. Nothing that gives me pleasure,I can find.
——徐中杰译本
Seeking,seeking,chilly and quiet,desolate,painful and miserable.
——杨宪益夫妇译本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
——许渊冲译本
(6)中西方对准时标准的差异
Q9 你迟到了,到英国导师家里时你的做法应该是?
● 进门就找借口,说自己原本不会迟到。
● 若无其事,装做什么也没发生。
● 说声“对不起”。
故事:迟到后大找借口的小留学生
有位朋友的儿子,被导师邀请去家里参加生日派对,那天他迟到了,一进门就开始大找借口,“出门时接听了一个重要的长途电话,我原本想挂机,但对方一直讲,”“刚来美国,路还不熟”等等,没有任何歉意。原本对他印象不错的导师,因为此事觉得他连基本的教养也没有。听到这个故事后我想起了在洛杉矶幼儿园看到的礼仪从娃娃抓起的一幕。那天下午,我提前去幼儿园等小侄女,到了教室,看到孩子们三四个人一组结伴在购物,原来是在进行角色扮演,有人扮爸爸,有人扮妈妈,有人扮孩子,超市就如图中所示,蔬菜水果等(摆设品)一应俱全,每个家庭选好后把食物放在篮子里就到收银台结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时时检查大家有无守秩序,有无礼让,有无把“请”“谢谢”“对不起”挂在嘴边。我正看得入迷时,只见一组家庭(称为甲组)的“孩子”在挑选水果时抢了另一组家庭(称为乙组)的苹果,导致乙组“孩子”哭闹并向“爸妈”告状。老师见此情况,先抱起正在哭的孩子,然后让甲组道歉。一开始甲组的“孩子”不肯说,贴在“妈妈”身边,但是老师执意要他说,而且一遍遍地告诉“孩子”道歉的理由,这中间,扮演双方父母的孩子们是不允许插嘴的。终于,甲组的“孩子”看到“爸妈”不帮他,其他孩子都在等待着他,就面带歉意地向乙组的“孩子”道歉了。
(图片摄于洛杉矶幼儿园)
其实碰到以上这种情形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样会哭会闹,只是父母和老师应对的方法不同,而不同的应对也塑造了孩子不同的性格:是有教养还是蛮横无理;是有他人意识还是唯我独尊。
若早到最好不打电话,要想到对方可能临出门前时间紧张,需要化妆等;但预感会迟到的话一定要提前打电话告知对方,以免让对方干等。不要以为比约定的时间晚到10分钟就不算迟到,迟到后一定要直截了当地向对方道歉。
观点
教养与教育同等重要。
(7)中西方对守秩序标准的差异
Q10 你在瑞典的一条乡间小路上过马路,遇到红灯时你的做法应该是?
● 看看左右没人就直接闯过去。
● 边闯边笑瑞典人傻,喜欢干等。
● 等绿灯亮再过去。
故事:不闯红灯的瑞典人
多年前,我走在瑞典的一条乡间小路上,四周郁郁葱葱,静寂如林,一路绿灯仿佛为我而开,我欢快地哼着小曲,正要过一条马路时,身边突然出现一位八旬老太太严肃地指着红灯说:“请等绿灯亮再过去。”当时我觉得这位瑞典老太太过于认真了,又没车过来,闯过去不就得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也入乡随俗了,就算身边没人没车,也会驻足。
(图片摄于瑞典)
遇到红灯时不要泛起急躁情绪,自觉遵守秩序,不管周围有无人和车,都应耐心等候。
(8)中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
Q11 假如你的丈夫是法国人,他为正在看杂志的你端来咖啡,这时你的做法是?
● 仍然低头阅读,一声不吭。
● 边阅读边说:“好,放着吧。”
● 抬起头,微笑着说:“谢谢,亲爱的。”
故事:频频致谢让父母感到见外
刚从国外回国时,每次到父母家吃完饭后,我都会说:“爸妈,谢谢,很好吃。”但父母总说:“自家人还说什么谢谢,爸妈看到你胃口好就开心,以后别假客气啦。”但每次我总记不住,当父母烧好菜后,我又会脱口而出:“谢谢爸妈。”当然又会引起爸妈的解释:“自家人,还说……”好多次去好友家吃饭,也会遭遇被误认为是“虚伪”的尴尬局面。
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别扭,或觉得相互之间有了距离。
西方人:“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
观点
含蓄是中国人的美德,但也要掌握度。亲人之间也应该适度地把感谢之情表达出来。
(9)中西方对听到赞美时回应的差异
Q12 你穿了一件飘逸的连衣裙,朋友赞美说“好美,很适合你”,这时你的回答应是?
● 谦虚地说:“哪里哪里,随便穿穿。”
● 真诚地说:“谢谢。”
● 说明一下:“很便宜买来的,猜猜多少钱?”
故事:过分谦虚而招致反感的小林
小林(化名)是一位美丽的女性,但朋友不多,周围的人似乎觉得她不够大方,很做作,令小林很苦恼。有一天,她说想和我聊聊。那天,我边品茶边听她叹苦经。原来大家反感她,是源于她的过分谦虚。小林说:“有一次,我把自己认为很美的照片登在微博上,就有博友来点评,无外乎‘美丽’‘身材好’‘有气质’等。”于是她回复了“哪里哪里,其实我一点不美”“我最近还胖了些”等。
又有一次,小林穿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连衣裙出席公司的聚会,当有人说:“哇,小林,这件裙子好飘逸,你穿很合适,像定做一样。”她回答:“是吗?随便穿穿,很便宜买来的。”这时对方也不知道再说什么了。
从谈话中,我了解到每次别人赞美小林时,她都会反复强调,说明自己没有他们赞美的那么好,而内心却沾沾自喜。其实这是内心不够自信,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现。
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扬时,往往否定对方的赞美词,贬低自己一番。中国人请客时,无论菜多么丰富,总是谦逊说“今天没什么好菜,随便做几样”。本是友好的客套话,可西方人听了,会认为你不做好菜招待我,可见没有诚心,同时也说明你不尊重我。
西方人:一般没有贬己尊人现象。他们听到赞扬后往往表示高兴并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TIPS
欧美人反感你说他白白胖胖,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
观点
坦然地接受赞美。
(10)中西方对“老”的感受差异
Q13 在悉尼的圣诞舞会上,你看到一位年逾花甲的男士在跳迪斯科,你需要和他交流,这时你应该说?
● 老先生,您这么大年纪还跳劲舞啊?
● 没想到您这么大年纪比小青年还厉害。
● 真棒!可以传授下技巧吗?
故事:在悉尼圣诞舞会上的尴尬
有一年圣诞节我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度过,在那晚的圣诞舞会上我跳了很多舞,至今记忆犹新。不过,在舞会上却碰到了一件尴尬的事。在我附近有一对拥有丝丝银发的老年夫妻不停歇地跳着,看上去气质高贵。当我跳到气喘吁吁时,他们都会淡定地给我一个微笑。正巧,我去喝水休息时又遇到那对夫妻,我们不约而同地交谈起来,先是寒暄,接着我好奇地问:“今年贵庚?真是比年轻人体力还好,跳这么久不累吗?”大家可想而知,接下来我尴尬地站在那里的感觉。
(图片摄于悉尼大桥)
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老师、老教授等。“老张、老王”透着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
西方人: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
西方人讲实岁,假如他是1950年1月1日出生的,你在2011年12月30日问他年龄,他会回答是61岁,因为离他62岁生日还有1天。
TIPS
本篇所提及的“文化”不仅是指一个社会中城市的企业、学校、商店等硬件设施,而且还包括这个社会的制度、风俗以及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个体的思想、信仰、习惯、语言、家庭模式等非物质的软性产物。简单地说,知识不同于文化,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与“那个人没有文化”中的“文化”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