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深沪湾
深沪湾位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北起石狮市永宁镇,南至晋江市龙湖镇衙口。一座风光旖旎的晋江小镇,泉州十八景之一,素有“峙海金狮”之称。深沪湾全长6公里,位于晋江东南海滨,滩前碧波万顷。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上,涛声柔和。海水洁净,水温适中。
晋江深沪湾介于泉州港北港与南港之间,有祥芝、永宁、深沪、福全四个支港,是泉州港通往海外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东南沿海海防的军事要地。从泉州湾的后渚港经蚶江港、石湖港往海外航行,南下深沪湾,先经祥芝港,次永宁港。至永宁港,其地已临瞰大洋。再南的深沪港,是深沪湾的中心,是重要的渔、商之港。再南为福全港,明朝置千户所于此,是捍卫海疆的前哨军港。明朝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风俗淳,人情美,是游客观光的胜地,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谒祖的摇篮故地。
主要地质遗迹44处,其中古生物地质遗迹5处、地貌地质遗迹29处、典型地质剖面10处,集中分布在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为深沪湾、龙湖、围头三个景区。以距今7000~8000年间的海底古森林和距今l5000~25000年间的古牡蛎礁遗迹共生为主要特色。与古泻湖(龙湖、虺湖)一起,是研究中国东南沿海乃至全球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升降、地壳变动及古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此外公园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长乐—南澳中生代大型韧性剪切带内,韧性剪切变形遗迹典型丰富,记录了一幅中生代地壳变动的绚丽图景,因此也是研究中生代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公园内保留有沙质海岸、红土海岸及基岩海岸等多种类型的海岸地貌景观。
深沪湾滩岸林木繁茂,国家海洋局已批准建立海底古森林遗迹。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位于深沪湾内,面积3100公顷,保护区濒临台湾海峡,地理结构奇特,名胜古迹甚多,自然风景优美,社会经济人文条件优越。
区内有埋藏于潮间带经历7800多年历史的油杉树遗迹20多棵;又有大片成长于数千年前的壮蛎礁,典型的海蚀红土陵岩、卵石油滩岩和现代堆积中的细沙丘;还有可展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漫长地质历史演变的独特、典型、出露良好、多种多样的海蚀变质岩。保护区的建立,可为研究古海洋、古地理、古气候、古植物,研究台湾海峡地质构造与海平面升降运动及太平洋地质板块运动,研究泉州古港海外交通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从深沪湾到围头角,一系列沙质优良、坡度适宜的弧形海湾与基岩岬角相间出现,别具一格。公园内有中国仅存的摩尼教寺庙—元代草庵寺,和宋代建造的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安海安平桥。
此外,还有始建于隋代的安海龙山寺、衙口施琅纪念馆、深林寺、镇海宫、壁山栈道、烟墩山峰火台、围头角(眺望金门岛)及旧石器遗址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是地质学、地貌学、环境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及史前考古学关注的热点地区,集海湾、岬角,是一处极具特色的地质科学旅游价值的滨海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