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潜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战略

21世纪初,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独特的矛盾,必须做出重大抉择。2005年5月,中共深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全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目标。2014年6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成为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独特的矛盾

到2010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这种高速成长在给深圳城市发展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形成一系列突出的矛盾,从而埋下了成长的隐忧。

深圳市的主政者们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土地、空间、税收、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建设等多个领域的政策性和制度性障碍,要想办法切实尽快解决。

具体分析看,主要是三大矛盾:第一是城市承载力矛盾。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21世纪初,深圳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已经大大突破原有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深圳土地面积只有1900多平方千米,但是建市30多年,实际常住人口从几十万增长到2012年底的1300多万,迅速步入全球特大城市的行列。2010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深圳以17150人/平方千米的人口密度,位列全球第五位。毫不夸张地说深圳已经成为全国“最拥挤”的城市。

第二是城市产业结构矛盾。据统计公报,深圳2012年生产总值为129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6亿元,下降18.2%;第二产业增加值5737.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7206.88亿元,增长12.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0.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7%。朱建平:《新形势下的深圳城市发展策略》,《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年第3期,第51页。深圳经济特区的经济模式从“三来一补”加工工业起步已初步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因此,政府主管部门意识到,深圳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应当把发展现代都市型产业作为自身的产业定位。按照这一要求,要大幅度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

第三,城市管理的矛盾。由于深圳经济特区在2010年才扩容到全市范围,特区总面积从原来的327.5平方千米,扩容为1900多平方千米,面积增加了约5倍,大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深圳建设国际化大城市,但必须补齐原特区内外公共服务的巨大落差。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快弥补公共服务的“欠账”,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几项指标,实现原特区内外公共服务均等化。

(2)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多种优势

除了要看到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独特矛盾,还应该看到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的多种优势,这些因素共同促成深圳选择创新驱动方向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战略。

第一是区位优势。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先行先试地区,迅速融入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一方面,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之间的互动,为深圳获取周边区域资源、共享发展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深圳借助毗邻香港的优势,不断借鉴香港较为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和法律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保障。

第二是政策优势。深圳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城市创新规则,建设了高新技术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带、软件园、虚拟大学园、各类创新载体等基础设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配套政策,制定了《深圳市人事局加快高科技产业人才建设和引进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多项政策,吸引一大批海内外的科技创新人才汇聚深圳。多年来出台的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构成了深圳独特的政策优势。

第三是环境优势。深圳虽然缺乏大院大所的创新资源,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从发展“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起步,逐渐发展自主创新事业。为应对深圳在资源和空间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深圳市政府积极寻求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1995年,深圳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通过举办高交会、深创赛、创业之星等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全市科技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经过20多年对科技产业的聚焦发展,深圳市形成了全社会崇尚创新思维、支持创新活动、保护创新成果的良好创新环境,吸引了全国甚至全球的创新资源。

(3)把自主创新写在深圳发展的旗帜上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其他地方大力“招商引资”的时候,深圳却果断地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正是这次战略调整,使深圳步入了自主创新的轨道。2004年1月,深圳市政府出台“一号文件”,提出了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全面提升深圳自主创新能力,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2006年1月6日,深圳市公布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力建设创新型人才、企业、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四大高地”。深圳推进的自主创新战略将以推动科技创新为主线,全面带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制度创新,使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力量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这样的提法,赋予“自主创新战略”新的内涵,使自主创新战略从传统含义上的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2008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2008年9月23日,深圳市政府联合国务院多个部门编制《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成为我国第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规划指引文件。深圳市政府还制定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作为该《规划》具体落实的配套文件。

多年来,深圳在自主创新事业上的持续努力得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这意味着深圳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也为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的打造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