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间恍然而过。
很惭愧,早就计划出版的书,到今天才正式与大家见面。自2006年于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伊始,到现在我一直致力于工程师制度研究。在此期间,我发表过与工程师制度相关的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9篇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工程师的培养与国际互认战略研究:工程创新视角”(项目编号:18JDGC01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科技强国的创新型工程师的形成机理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187041414)资助。
思忖再三,决定将此书出版。因为,与10年前相比,在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方面,我国除了加入工程专业教育鉴定的《华盛顿协议》外,其他方面仍没有突破。我国尚没有加入《都柏林协议》和《悉尼协议》,也没有加入《工程师流动协定》和《技术工程师流动协定》。更为紧迫的是,在越来越开放的国际化和建设创新型强国的进程中,我国工程师形成的质量问题及工程师职业资格的国际认可,成为绕不开并且日益重要的话题。作为聚焦工程师质量规制领域的国内第一部学术著作,本书无论是从理论阐述还是国际案例描述等方面都有不系统和不完善之处。作者只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是工程师制度的核心。在工业化国家,政府干预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工程师制度改革正在试点中,如何借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何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框架,这两个问题是中国工程相关团体应该积极回应的。本研究综合应用内容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和访谈法,扎根理论,对国内外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研究的基本发现和结论如下所述。
(1)本研究分析指出: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就是工程师市场准入规制,两者是一回事,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公众利益的角度说是工程师市场准入规制,从工程师培养过程的角度说是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首次给出了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与工程师市场准入规制二者合一的规制图。
(2)本研究分析发现了已有工业化国家的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的4个关键点:工程师法是推动工程师质量规制的根本动力;鉴定是国际化背景中工程师质量规制的基础;全国顶级工程师协会是工程师质量规制的核心;工程师两个不同侧重点的形成(专业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是工程师质量规制应关注的焦点。
(3)根据国家是否参与工程师专业形成的规制、规制的严格程度和规制的制度与组织安排3个综合分类标准,以17个工业化国家为样本,本研究首次揭示了4种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综合模式:自由模式、单元适度规制模式、单元严格规制模式和多元适度规制模式。
(4)综合理论分析、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分析和专家访谈,本研究首次设计出中国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的未来理想模型是鉴定、认证和注册三位一体的单元适度规制模型——简称三位一体的ACR模型,并设计出这一模型的分步实施路径和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理想模式的近期关键举措为:①成立中国工程师协会联合会,作为单元组织逐步推动工程师制度改革;②颁布中国工程师法。长远关键举措为:获得中国工业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工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广义工程社会的联合推动。这一未来理想模型在分步实施过程中,可以逐步解决中国现行工程师质量规制政策存在的三大问题: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缺位,组织体系混乱,工程教育鉴定、工程师从业资格和工程师执业资格之间互相脱节。
(5)本研究还分析指出中国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政策的要点为:①应充分考虑国际化因素;②应尽快研究和颁布中国工程师法;③中国工程师应实行分类质量规制,工程教育鉴定和工程师个人资格认证都应有对应专业工程师与技术工程师的不同规制标准;④作为发展中国家,工程师从业资格的管理即认证的管理应成为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的重点;⑤正在进行的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改革,目前的重点应放在执照规制的合理范围的研究与划定上,不宜盲目扩大执照规制的范围,以实现保护公共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众多学者和专家的相关著作,谨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浙江大学工程教育专家王沛民教授,在恩师持续10年来的支持与指导下,才有了此书的出版。然而学生知道,这本书并没有达到恩师的要求。当年恩师要我探究鉴定(accreditation)和认证(certification)的区别,我才开始了工程师制度研究的10年之旅,虽然期间走走停停,却未舍得也不敢放弃。毕竟,国家需要啊,我知道这是恩师看重的方向,而且我也要对自己有个交代。此外,我要感谢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创新管理长江学者陈劲教授。这10年来,从在浙江大学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时为我出国留学提供担保,到在清华园时邀请我访学,到鼓励和持续支持我研究基于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工程师制度及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陈老师对我的支持、指导和影响,同样是没齿难忘的。我很幸运,能同时得到王老师和陈老师两位专家持续10年的指导与鼓励。唯有持续努力把这个研究坚持下来并深入下去,才能报答恩师们。这是他们所希望的,也是我应尽的匹夫之责。
在此,我还要感谢第二作者于赛飞女士对本书的贡献。于赛飞是我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是个做事极其认真,有很强的钻研精神,责任心极强,而且非常善良和懂得感恩的女孩。有这样的学生是为师之幸也。同时,我也要感谢第三作者赵莉女士在文献梳理及专家调研访谈中所做的贡献。
最后,我还要感谢的是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出版科研部李弘主任,正是由于他的力荐才保证了本书得以尽快出版。同时,笔者更应该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学术出版分社编辑徐蔷薇老师和崔彤老师,没有他们的辛勤耕耘就没有本书的高质量出版。
本书适于本领域研究人员、工作者与参与者,亦适于国家工程师公共政策设计参考。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并予谅解。
蒋石梅
2019年10月27日于天津丁字沽零号路飞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