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短片创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创意——电影制作的起点

每部电影的拍摄过程都是以创意作为起点的。这个创意或是令人激动的往事,或是发人深省的现实,或是令人陶醉的美景。总之,无论影片讲述的是怎样的主题,总是出自某个创意。

我们在做影像基础训练时,心里要有一个衡量作品是否合格的标准:

1.有没有一个能吸引人的主题?

2.用哪些手段来渲染和升华主题?

3.表达是否简洁?

我们知道,确立电影的主题是我们首先必须努力的目标。

一旦主题确立下来,我们还必须了解每个拍摄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且知道怎样组织这些画面,并使之成为组成电影的一系列影像。一个原则是,能用一个画面表达就决不用两个画面,我们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影片的信息量。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电影中的每格画面就像每节火车车厢一样,我们要将画面按秩序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如果我们拍摄的一系列镜头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不能朝着同一目标“行驶”,我们的“火车”——电影就会出轨,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乘客就会离开座位下车。我们知道,现在观众的影视欣赏水平和阅读能力是很强的,影片的发展及镜头叙事是否通顺,观众都能察觉出来。电影如果没有了观众,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电影如果没有了观众,电影制作人就没有了衣食父母。

因此,我们要先把思路搞清楚,最初的主题创作和案头工作一定要做得踏实,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创意的重要性提高到服务观众的高度来认识。

拍摄电影一开始就要有创意,这是取得创作成功的基础。那么,如何创意,怎样找到观众认同的创意呢?比如电影《英雄》的创意和立意点,就是“人生难得知己”。“知己”本是人性中最崇高、最可敬的品质,知己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每个人都是为情、为义、为忠而生死。人生难逢知己,英雄惜英雄。我们现在不像过去的农业社会了,现代社会造成的缺陷,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拉大,出现了人与人之间不信任、邻里之间缺乏亲情等现代文明的后遗症。“9·11”事件之后,世界更注重和平。影片《英雄》的主题立意从大局出发,迎合了现代社会“和平与发展”的背景。

我们在考虑选题和立意时,不是凭空想象毫无根据的,而要有大的方向和基本参照,比如:

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什么?

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是什么?

大学生关心什么问题?

下岗人员关心什么问题?

残疾人关心什么问题?

老干部关心什么问题?

领导人关心什么问题?

文化消费市场有什么问题?

我们如果平时能多关注这些问题,深入生活,就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有意义的主题。

为什么我们对“爱情”和“灰姑娘”的故事百看不厌?因为凡人的情感生活受各种因素制约,大多平凡琐碎,缺乏轰轰烈烈的故事,人们要借“灰姑娘”的梦想去完成隐藏在心中的“廊桥遗梦”。为什么西部警匪片层出不穷?因为人们对社会、人生以及激烈的道德、法律冲突感兴趣,对充满悬念和激烈冲突的“警匪”斗争感兴趣,通过观看此类影片,人们紧张的心情释放了。

一个创意有时还可以来自一则消息,比如贾樟柯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公共场所》就是一例。当贾樟柯听说大同煤矿被开采空了,大同人要全体搬迁到西北时,他想到大同该如何面对背井离乡等问题,认为这是一件很值得记录的事件,便去大同用摄像机拍摄了这部客观反映人们在公共场所状态的纪录片。贾樟柯在拍摄《公共场所》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人们下岗,娱乐业发达,歌舞厅爆满,人们在虚假传言的笼罩下处于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骚动状态。另外,他想到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将会是一批特殊的人群,于是他又拍了一部电影《任逍遥》,这部电影是2002年第55届戛纳电影节唯一入选的华语影片。所以,我们在创作中不能忽视新闻点对创作者的启发。创作主题反映的不只是大事件,我们要善于从平常小事出发,对新闻事件要有敏感性,要从生活中挖掘选题。

创意有时源自一个事件。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讲述了希望小学的故事,这个感人故事可以是对多个希望小学众多故事的集合。

创意有时来自一种感觉,导演王家卫在拍摄电影《花样年华》时是没有剧本的,拍的是孤男寡女相处的一种感觉。电影剧情很简单,表现了男女之间相互依恋,彼此却无法相托的缠绵情感。

创意有时则基于想象力的发挥,好莱坞电影《E.T·外星人》《一家之鼠》完全是一种想象,是超现实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