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对于寻常百姓拍摄普通生活纪念照片来说,摄影构图的学问也许有些夸张了,因为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效果不错,被摄者满意了,自然也就大功告成了。他们所谓的构图无非“拍着了没有”“拍全了没有”和“拍清楚了没有”的另一种说法;但对于专门从事摄影工作的摄影师来说,恐怕问题就要复杂得多了。

很显然,看一幅照片拍得怎样,不能全凭所谓“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不能一概采用专业的摄影构图标准来要求,而应当根据各自不同的拍摄目的、服务对象和拍摄类别本身的要求来区别对待。就像我们不能要求拍摄X光照片的大夫按照所谓的构图要求来拍摄一样,我们同样不能要求战地摄影记者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仍能从从容容地进行所谓完美的构图。对于内容本身就能起到决定性价值的照片而言,摄影构图完美与否其实并不重要。正因为如此,罗伯特·卡帕就主张“直截了当”进行拍摄,其实谁都知道此类照片“拍下来就是(成功)”的道理。

摄影的构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影师对自己的定位,即取决于摄影师想要拍摄怎样的照片——是随意的,还是刻意的?是以拍摄内容本身的吸引力为主的,还是以摄影画面形式结构的张力表现为重?而事实上,有些拍摄题材本身就容不得你在构图方面做过多的考虑,从事不同题材的摄影师自然也就成了不同类型的摄影师,而不同类型的摄影师自然在摄影构图方面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要求。因此,不同类别的摄影,不同题材的摄影,往往决定了从事该类别或该题材摄影师的定位。诚然,构图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容,但有意思的是,我们时常会见到一些讲究构图的摄影师,他们往往并不十分注重拍摄内容方面的表达,而画面的形式倒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在他们眼里,形式本身也就成了他们所要表现的内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决不能以所谓的摄影构图知识来要求所有不同类别的摄影师。我们知道,摄影不是铁板一块式的单一,而是丰富、多元的,而且是不断发展的,任何局部的知识经验只能提供一些参照,过分的提倡势必会以偏概全,经验也将成为僵死的教条,阻碍摄影的进一步发展,而任何超越前人知识经验范畴的大胆尝试,都将是对摄影的巨大贡献。众所周知,在摄影市场上最具收藏价值的就是那些“超越前人”的照片,或者说是摄影史上还没有或少有的照片。尽管你还不能用所谓“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之类的直觉感受去作评判(由于我们眼下对好照片的衡量标准是建立在对过去知识经验的认同基础之上的,我们还必须学会以发展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一切新事物),但它们还是的的确确具备了商业上的收藏价值。

目前国内摄影界所存在的问题颇多,其实,不满足现状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我个人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其一是缺乏真正的爱心投入,因此也就缺乏真正的社会良知,更不用说具备相对独立的理性判断力了。过去的主流媒体曾经过多地将精力放到消遣类摄影创作的追捧上,而造成了主流摄影创作呈现出明显的“沙龙化”倾向。

其二是人文底蕴不足,无以自信,不知道自己真正做些什么(不知道拍什么的摄影人实在是太多了),导致迷信过时的权威,观念陈旧,手法落伍。

其三是受直接与间接的错误引导,致使广大初学者摸不着真正的门道,误入歧途者甚多,中国的摄影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其四是受洋招牌的诱导,现实主义尚未做好,现代派更没来得及弄清楚,就盲从着“后现代”了。结果真正是弄没了自己的“立场”和主见,索性一切也就“后现代化”算了,真是典型的“拿来主义”。

其五是名利心太重,其实谁都明白,急功近利的后果必然是虚弱和浅薄。过多的肆意炒作和过滥的形形色色的比赛活动,表面上看是在推动摄影的发展,事实上却是将一批又一批摄影师推向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名利场,弄得你也心浮我也气躁,最后都没了扎实沉稳的底气。

限于篇幅,不可能对上述问题做逐一的论述,这里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的照片拍摄得好不好,我们得首先问问自己:我拍的到底是什么(即我说了什么)?真值得这么拍吗(这样表达有意义、有价值吗)?我拍清楚了吗(表达到位了吗)?如果不清楚,是有意不清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造成的,而且必须十分清楚到底是什么具体原因造成的。其实,拍得不清楚,或拍得不够清楚,还有那些该拍清楚的地方没有拍清楚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过时的摄影观念和技术经验的误导。且不说摄影的内容问题,就拿摄影的画面质量来说,老观念普遍认为胶片要使用感光度为ISO 100的中速片,才能取得较好的拍摄效果,原因是高感片颗粒粗、灰雾大。但如今制造感光胶片的技术已经有了飞速发展,现今高感片的成像质量已经可以与过去的中速片相媲美了,而且摄影早已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现有光线环境都可以用来摄影,中速片很明显是难以胜任的。再者,我们现今的照相机绝大多数已配备了可变焦距镜头(通常含长焦端),从手持相机能保证不因抖动而使影像发虚的极限上,也要求我们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来拍摄,而使用较高快门速度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使用高感片,画面才能呈现出较完美的景深和清晰度,否则就无法保证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许多人即使采用了数字相机,在较为复杂的现有光条件下仍坚持使用中等感光度来拍摄,简直是可悲可叹,令人哭笑不得。说得刻薄一点,只要看看今天国内胶片和相机的销量情况就明白了,很明显,感光度ISO 100胶片和带有可变焦距镜头(通常含长焦端)的相机在各领域的销量仍然雄居榜首,而这就是问题之所在!要知道,使用可变焦距镜头(通常含长焦端)的照相机,配合感光度ISO 100的胶片,在绝大多数复杂的现有光环境下,手持拍摄是根本无法完成拍摄任务的,一个胶卷拍下去,能有一两张清晰的影像就不错了。

你说,这能怨谁呢?

其实,在现有光条件下手持拍摄,采用可变焦距镜头(通常含长焦端)必须配合高感片使用,这是摄影常识!

其实,大而言之,世界上只有两种纯粹的摄影:一种是“为自己”的摄影,另一种是“为别人”的摄影。“为自己”的摄影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越有“个性”越好;而“为别人”的摄影则必须按照大众传播的规律去进行,不可有太多的个性表现。我们中的许多人却在艰难地走第三条道路,想做“鱼和熊掌兼得”的事,因此就很有些不伦不类了。

这里要申明的是,本教材只是结合本人20余年的摄影实践和10多年的摄影教学经验,针对摄影构图方面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做一些必要的探讨和阐述,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中国摄影界目前所存在的诸方面问题逐一发表个人观点。而且摄影构图教材所适用的对象也只是那些想在摄影造型方面有所追求的初学者,对于那些在影像的视觉表达方面已有个人系统且有独到认识的人来说,只能作为一家之言,供参考罢了。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外,书中每小节均列出知识要点和学习目标,以及较为具体可行的训练方法,每一章还配有相应的思考与练习题,以便读者通过练习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唐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