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献综述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活动由来已久,但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受制于有限的认知能力,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非常有限。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人口的增长、陆地资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的开发活动逐渐由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经济理论亦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先后形成了海洋区划理论、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海洋产业经济理论以及海洋经济学等主要概念与理论体系(夏飞等,2013)。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跳出海洋经济的单一本体论研究,着手分析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的二元互动联系,引领和推动陆海经济一体化研究不断发展。
一、国外研究
国外学界关于陆海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较少,类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研究与海岸带综合管理两个方面。严格意义上讲,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均不能完全等同于陆海经济一体化,但应该属于并构成了陆海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内容之一。
1934年,德国学者高兹(Kautz)发表著作《海港区位论》,不仅开创了现代空间视角下的港口研究,也将港口与腹地结合起来。他认为港口—腹地经济地域系统具有运输成本优势和临近市场优势,因而相较于其他地区,一体化的港口—腹地区域享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在此基础上,Morgan(1958)等学者进一步探究了腹地经济与港口经济的互动关系。Hoyle(1996)研究了滨水区开发与港口—海岸带的互动关系。在《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发展》一书中,Hoyle和Pinder将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区域开发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的共同主题(转引自韩增林,201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James等学者(2000,2010)先后分析研究了我国珠三角地区和香港腹地经济与港口经济的互动合作。
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合理分配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等控制人类活动对海岸环境的影响(Cicin-Sain, 1993)。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重要国际会议的宣言和工作论文,如1993年召开的世界海岸大会形成了《海岸带超前综合管理的经济分析》《制定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安排》《海岸带综合管理指南》等重要文献;二是一些学者的著作和研究论文,代表性研究主要有Joseph M. Heikoff的《海岸带资源管理:原则和项目》与Cicin-Sain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内容与实践》等(夏飞等,2013)。近年来,对某一具体国家或地区的海岸带管理进行针对性分析成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Ligia Noronha评估分析了印度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政策及其效果。Pilippe Deboudt等学者详细研究了法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在1973—1991年、1992—2000年、2001—2007年三个时期的具体发展情况及相应的影响因素。Aal Johonson分析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制度、经济、技术因素对其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影响(夏飞,2013)。2015年,米德尔伯里学院的蓝色经济中心创建的《海洋与临海经济学》(Journal of Ocean and Costal Economics)期刊,则主要发表海洋及临海资源开发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论文。
二、国内研究
陆海一体化(海陆一体化)这一概念,最初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编制海洋开发保护规划时提出的一个原则(夏飞等,2013)。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最早由韩忠南和栾维新等提出(陈秋玲和于丽丽,2015)。近年来,陆海经济一体化成为陆海一体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陆海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内容、陆海经济关联度及其影响因素、陆海经济一体化评估、陆海经济一体化的措施以及特定区域陆海经济一体化建设和战略等方面。
(一)陆海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内容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界定。栾维新等(1998)认为,陆海经济一体化是根据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间的生态、技术、产业的联系机理,依靠临海工业的纽带作用,合理配置海洋产业和沿岸陆域产业,以此提高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综合效益。任东明和张文忠(2000)在界定陆海经济一体化时,更加强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由陆域向海域、由海域向陆域的双向互动。韩立民和卢宁(2007)、卢宁和韩立民(2008)则更加强调陆海两个独立系统的相互协同与相互整合,即通过统一规划、联动开发、综合管理,把本来相对孤立的陆海系统,整合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实现陆海资源更加有效的配置,认为陆海经济一体化主要包括陆海资源一体化、陆海产业发展一体化、陆海环境治理一体化以及陆海开发管理体制一体化等多方面的内容。韩立民(2007)认为,陆海经济一体化是沿海国家和地区统筹陆海关系的一种战略思维,同时,也是依靠海洋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徐质斌(2010)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之上,侧重从经济学视角论证了陆海经济一体化在产业链再造、交易成本节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意义。王敏(2017)则强调了海陆一体化格局下,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基本都认同陆海经济一体化强调陆海资源的整合、协调与互动,是整合陆海资源、合理布局陆海产业、加强陆海经济联系的一种有效模式(夏飞等,2013)。
(二)陆海经济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和论证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的关联性,殷克冬等(2008)认为,应当从深层次上发掘陆海经济的内在关联,从而加快陆海经济一体化进程。徐胜(2009)选取1996—2008年海洋经济及陆域经济的产值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陆海产业的关联性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尤其是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陆海经济更是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孙加韬(2011)分析了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因素,认为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主要受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海陆产业空间布局和海陆产业结构这三大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赵亚萍(2012)采用相关分析、产值贡献率从宏观、中观层面对山东省海陆经济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从海陆产业关联度和产业优势稳态度等方面,探讨了山东省海陆产业的波及性。范雅静和陈宝珍(2016)同样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北部湾地区海陆经济关联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部湾经济区海陆三次产业间的关联度呈现下降趋势。在关联性研究的基础上,刘新民等(2017)进一步探究了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发现政策制度环境下的政府参与度、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人民购买力水平、GDP增速,科技环境下的技术成果商业化水平,人才环境下的行业人员素质是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三)陆海经济一体化评估研究
随着陆海经济一体化实践的不断推进,一些学者开始对我国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袁小霞和朱壮(2008)针对我国沿海水产业,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海陆一体化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与建立海陆一体化的要求相比,我国沿海水产业与其他海洋产业关联度仍然还不高;同时,沿海水产业内部关联度也不是很大。孙才志等(2012)构建包含环境、科技、产业与资源4个基本维度的陆海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能力结构关系模型与层次分析方法,对环渤海地区陆海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天津市和山东省的科技支持能力较强,陆海经济发展以科技带动为主,陆海经济耦合程度也较高;河北省和辽宁省的资源利用能力较强,陆海经济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陆海经济耦合程度相对较低。王涛等(2014)建立海陆经济合作模型,耦合出了2002—2011年的海陆经济合作强度值,认为海陆经济合作从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固有的发展方式以及系统外力的影响三个方面来看都存在较大的难度,需要在国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多管齐下,全力推动。于丽丽和孟德友(2017)从海陆经济规模、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发现从时序变动上,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总体上呈现出增长态势,但增长进程极为缓慢,中国海陆一体化任重道远。徐静和王泽宇(2019)从敏感性和应对性两个方面入手,构建基于脆弱性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了1996—2015年中国陆海统筹绩效,研究发现,中国陆海统筹绩效整体呈缓慢提升态势,区域差距逐渐缩小,两极分化趋势减弱。
(四)推动陆海经济一体化的措施
在提出陆海一体化的概念基础之上,学者们亦深入探讨了推进陆海一体化的一般性措施与路径。栾维新(1997)提出,实现陆海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发展临海产业,依靠临海工业的纽带作用能合理地配置海洋产业和沿岸的陆域产业。徐质斌(1997)认为,陆海联姻、打破界限是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任东明和张文忠(2000)指出,推动陆海经济一体化,一是陆域产业利用其资金技术优势在海岸带建立海洋开发基地;二是建立临海产业,将海洋资源优势向陆域扩展,弥补陆地自然资源的不足。姚远(2012)对北部湾海陆一体化的政府协调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构建北部湾区域内合作协调机制是促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张海峰(2005)认为,应树立科学的能源观,实施陆海统筹兴海强国战略。刘广斌和张义忠(2012)认为,中国陆海一体化建设应当多管齐下,从政策支持、机制创新、组织保障、法制建设、制定陆海统一规则、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等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薛永武(2015)从海洋生态视角探索了海陆统筹的发展战略。王倩和杨勇(2016)将共生理论引入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研究,利用共生行为模式和共生组织模式构成的二维向量对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共生系统目前的状态进行识别,并建议依据比较优势基准、需求基准、产业关联基准、技术进步基准和瓶颈效应基准五个标准来确定海洋主导产业,并大力发展海洋主导产业,拉长海陆产业链,增强海陆产业间协作互动,构建形成海陆经济共生系统的主导界面。
(五)特定区域陆海经济一体化建设和战略研究
在陆海经济一体化一般性措施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开始就特定区域的陆海经济一体化进行研究,提出详细的规划战略和建设路径。方煜东(2010)专门研究了宁波—舟山海洋经济一体化,在全面评估宁波—舟山经济一体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陆海统筹的高度,把陆地和海洋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实行陆域和海域优势产业统筹培育、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等。孙才志等(2012)具体分析了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的陆海经济发展情况,针对环渤海区域提出了关于陆海经济合作以及整个环渤海地区区域间合作的建议。夏飞等(2013)围绕我国南海陆海经济一体化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和规划一体化政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优化产业布局以及增强与东盟的国际合作等。张晖和樊燕(2015)从制度支撑、可持续发展机制、空间结构、产业互动纽带、产业联动主体等方面,提出了海南省海陆一体化发展路径的系统性框架。段志霞和王淼(2016)从产业链延伸模式、生产要素流动模式、产业集群模式、政府间合作模式和科技拉动模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如何实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
除了以上五大方面的研究主题,一些学者还对国外陆海经济一体化经验(郑铁桥,2014)、陆海旅游一体化(石建中,2017)、陆海一体化格局下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董晓菲,2017)等相关主题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
(六)文献述评
以上的文献梳理表明,国内外学者关于陆海经济一体化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充分的存量知识储备。然而,现有文献仍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尽管国内学者已经界定了陆海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探究了陆海经济的关联性,探索了推进陆海经济一体化的措施路径,但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等还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二是现有研究对陆海经济一体化评价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对中国陆海经济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如中国陆海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趋势如何?中国陆海经济一体化各细分指标的发展现状如何?中国沿海各区域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差异如何?此外,中国的沿海省份进行了大量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具体实践,但现有研究对这些发展实践尚未进行有效总结。
基于此,本书在对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基础上,构建陆海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陆海经济一体化进行系统评价,深入总结中国沿海省份陆海经济一体化发展实践,并提出陆海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具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