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协调发展
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工业产出增长得很快,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必然会出现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快速提升,但劳动力转移受阻,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低效率的农业部门,当地的城市化水平就难以提高。若城市化发展缓慢,仅实现了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而在城市(城镇)稳定就业的劳动力不能实现城市化(例如,其家庭长期滞留在农村,或者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则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非持久性转移(6),当劳动力出现回流时,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就表现出反复与波动。任何一方发展滞后,都可能造成二元经济结构不能顺利转换,各方的协调发展不可忽视。
2.3.1 各动力机制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
服务业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劳动力转移效应,而服务业的兴起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服务业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才逐渐凸显。因此,有关服务业与其他动力机制之间的协调发展,仅在论述其他动力机制的协调发展时涉及。
2.3.1.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增加、工业和服务业在扩张过程中激发的就业效应,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农业与工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滞后性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最大症结所在。张培刚(1949)认为:“工业发展从技术与组织两个方面成为农业改良的必要条件。”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2000)认为,通过工业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机械化和生化技术替代农业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知识创新带来的收益递增降低了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通过支持农业发展研究、提高农业知识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和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7)因此,工业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协调发展可通过以下渠道实现:
其一,合理选择工业化模式,兼顾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根据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的不同性质,可把工业化模式划分为轻工业优先发展模式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由于轻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一定数量的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而重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一定数量的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显然,选择轻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模式更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其二,保证工业资本积累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相协调。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部门的发展是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如农业机械生产、农业生物技术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及其生产成本的下降,使农业获得新的技术、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新的种植品种成为可能;农业生产资料成本的下降,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农业技术进步越快,农业剩余越能维持持续增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才可以不断转移。因此,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农业部门自身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非农部门的发展,非农部门对农业的投资是制约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变量,而非农部门本身的增长需要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才能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并对传统农业进行改良,二元经济结构才能在两部门均衡发展中顺利转换。(8)
2.3.1.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工业增长的就业效应是吸引人口乡城迁移的重要因素。工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提供产业支撑,并利用工业聚集效应带动当地城市化。一旦缺乏工业的发展和工业聚集效应,当地城市化难以推进。无论是以工业还是以非农产业为主导,与城市化联系更为密切的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如果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提升较快,城市化率的提高也就快,反之则慢。因此,工业化模式的选择要兼顾就业效应,缺乏以就业为支撑的人口乡城迁移,会造成人口城市化超前于劳动力非农化,其人口的城市化是不可持续的。
提高城市化质量有利于改善工业的发展环境。首先,城市生产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工业企业分工协作网络的形成,提高工业竞争力。其次,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流动人口获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等措施,有利于吸引劳动力聚集和高素质人才的迁入。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城市对农村流动人口实施非包容性政策,产生半城市化问题,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劳动力非农化。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转变城市化模式成为必然。
2.3.1.3 城市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协调
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同。是选择大城市优先发展,还是大、中、小城市和县域中心城镇协调发展?因为这两种模式产生的聚集效应与辐射效应是不同的。在城市化初期,一般倾向于以培育大城市形成区域增长极为主,当进入城市化中、后期,既要注重发挥大城市的聚集经济效应以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又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域中心城镇的协调发展。因此,以城市群为载体的城市化是其在中后期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形态。其中,中小城市与县域中心城镇的加快发展成为关键环节。对于县域来说,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接合部,建立和完善县域产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如金融体系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将加强县域中心城镇在提供农村金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功能性作用,有利于加快当地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发展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驱动的现代农业,有利于维持农业剩余的持续增加,为城市化的持续推进提供保障。通过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避免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使城市生活成本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以降低人口乡城迁移的成本。
2.3.2 各动力机制协调发展的制度支持
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多重动力机制的协调发展,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创新。
2.3.2.1 建立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建立规范、公平竞争的要素市场,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条件。这是优化生产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在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实施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就业市场。
2.3.2.2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农业的发展状况与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要素的关系密切。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地区,其对初级生产要素(9)数量的需求往往不容易得到满足,导致生产要素的质量下降。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农户发展农业生产难以通过市场途径获得金融支持。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表现出老龄化、妇女化、低素质化趋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高级生产要素如农业信息、农业科技、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农业生产专业组织等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地区,其政府的职能仍然是经济建设与管理,其财政体制也是重“经济创利”轻“公共服务”,其财政体制的城市偏向特征明显。这造成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投入不足,农业发展条件长期得不到根本性改善。
加快实施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财政投入适度向农村倾斜,把重点放在提高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以及农村通信、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增加对农村地区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素质;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新农村建设,增强农村对普通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2.3.2.3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包容性的城市公共服务
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在中小城市率先放开户籍限制,使在城市(城镇)稳定就业和在城市(城镇)居住的农民能够转换成城镇居民;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降低其非农就业的迁移成本,提高城市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