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区域引领与创新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福建出台的《福建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闽政办〔2016〕61号文),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等七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一、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义

当前,福建正处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科研条件,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福建处于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阶段,要结合自身优势,集中力量,持续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等七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力争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新兴产业推动实现赶超跨越。福建研发投入不足,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及台湾地区的一半,制造业附加值率低。要补齐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短板”,必须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海洋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和规模效益,推动新兴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集聚化发展,有效地实现赶超跨越目标。

二、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福建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重点,强化项目带动和示范引领,支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到2017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达13604亿元,实现增加值达3721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2013—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6.7%提高到2017年的11.52%,对全省经济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作用。

图1.1 2011—2017年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新兴产业总量规模扩大。近年来,福建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加快发展工业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新能源产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等意见或行动方案,明确了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推动了新兴产业整体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总量看,新兴产业从2011年实现增加值1169.38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3721亿元,占GDP的比重从6.7%提升到11.52%。从具体产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等规模与增速位居前列。到2017年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2%,比2016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3.3%,比2015年提高4.14%,在新兴产业中凸显主导地位。2017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达427.99亿元、363.02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13.2%、28.7%,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推动,带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配套产业发展,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新兴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表1.5 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行业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新兴产业“单项冠军”持续涌现。福建在全国率先出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管理实施细则》,对获得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给予资金奖励;持续加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跟踪推进力度,2017年全省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达200项,已有3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50多个项目部分建成投产。其中,在台企对接方面,推动泉州晋华DARM存储器等重大项目落户;民企对接方面,2017年新引进民企新兴制造业项目141项,投资超800亿元;央企对接方面,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30余项。重点项目的持续推进,为新兴产业“单项冠军”的发展创造条件。2017年全省已有龙净环保等10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62家企业入选省级单项冠军企业。

新兴产业载体建设与集聚效应显著。目前,福建拥有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以及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区域。分产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形成福州光电显示器、厦门光电产业等多个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福州、泉州,推动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纤维等产业渐成规模;高端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厦门、泉州,推动“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宁德、泉州、福州;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厦门、福州等地,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三、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国内各省份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也呈现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都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对福建而言,需精准把握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一是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新机遇。全球科技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分工格局的调整,为福建掌握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实现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是福建政策叠加机遇。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赋予福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等,福建成为国内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同时,经过多年发展,福建在信息、海洋、生态、对台等方面优势不断累积。中央政策支持与自身优势叠加,将为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但是,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新兴产业增速趋缓。近年来,我国东部发达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广东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到2016年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9.5%,比2014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深圳市2017年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9183.55亿元,同比增长13.6%,占GDP的比重达40.9%。浙江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6.5%,比2012年提升3.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5.7%。2017年福建规模以上工业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673.64亿元,仅比上年增长4.8%。周边省份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对福建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产生新的压力。

二是新兴产业规模偏小。除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规模较大外,其他产业规模总体仍较小,尤其是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仍较小,与福建海洋资源丰富,具备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尚有较大差距。

三是新兴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福建多数新兴产业在行业内尚未形成产业分工、协作发展的产业链,产业配套不健全、企业带动作用弱。如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产品同质化导致附加值偏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比较低;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集中度低,缺乏产业龙头企业;海洋高新产业发展滞后,与沿海地区经济关联度低。

四、加快福建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

强化新兴产业政策引导。以福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特色,细分遴选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动力电池、物联网、增材制造、虚拟现实、石墨烯、稀土等作为本省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财政支持、政府采购、公共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并对各类新兴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一业一策”,促进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建议通过设立创投基金、新兴产业风险补偿基金的方式,扶持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快发展,加大对新兴产业、企业的风险补偿。

强化新兴产业规划引导。从全省生产力布局角度加强对各地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按照“双核引领、一带支撑、三区延伸”的总体要求,统筹新兴产业区域发展整体布局。双核引领即发挥福州、厦门两大核心区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一带支撑即培育沿海新兴产业带,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引导沿海新兴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三区延伸即引导新兴产业向南平、三明、龙岩产业园区延伸拓展,推动全省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强化新兴产业载体建设。进一步发挥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三明、龙岩等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引领作用,引导新兴产业资源加速集中集聚,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发展基地,促进相关技术、人才、资金、重大项目向新兴产业基地集聚,提升新兴产业配套能力,形成要素集聚、规模集中、配套齐全的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带动全省各地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强化新兴产业龙头带动作用。近年来,福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主要原因在于有宁德时代新能源、金龙汽车、云度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要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规划,围绕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产品档次高、科技含量高、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骨干企业;围绕新兴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配套协作,培育一批带动与集聚功能强的龙头骨干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