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袁世凯(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成长

安徽及合肥

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在2010年赶超了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但是经济发展也伴随着贫富不均,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不同职业之间,也存在于不同地区之间。带动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其城市和工商业地带接连数年一派繁华景象,内陆农村剩余人口涌入沿海城市,不断提供廉价劳动力,支撑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中国经济的构造。

一提到沿海地区的城市,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便是上海。邻近上海的江苏省,在全中国也堪称富裕的省份。安徽省是内陆地区,与邻居江苏省相比,它却是贫穷的,据2008年的统计,安徽省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外出务工。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可以说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的状况。

而在150年前,这两座毗邻的省份,估计尚不存在如此之大的差距。不过,沿海和内陆的差距,在这一时期已经清晰地体现了出来。或许可以说,这些差距影响到以后的历史,反过来,历史又加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下面所要讲述的,便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安徽省的南部和北部各横贯着一条大川,南为长江,北为淮河。安徽省的地势和风土,在各个流域自成一体,简单地说,就是两分化了。要将南北做比较的话,南部是安徽省的中心,“安徽”这一名称的由来,就是位于长江边上的省会安庆与南部的徽州两个地名的组合。这里多为山丘,耕地较少,正是因为这种环境,很多人才谋求农业以外的生存之道,比如说,长江流域就出现了不少祖祖辈辈从事商业的徽商。因此,这一地区对整个中国,有超乎其生产水平的影响力。

北部有淮北、淮南,合起来被称为两淮地区。其重心是淮南,这里的农地平坦辽阔。合肥就位于这里的中心地带。合肥城位于巢湖的北岸,构成了庐州府的中心。根据1885年的统计,由一州四县构成的庐州府总人口超过145万人,其中仅合肥一县,人口将近71万人,几乎占了一半。

家族及成长

且来说说李鸿章,他就出生在合肥县东部的磨店乡群冶村,生辰为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李家是这片土地的地主,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是一名武秀才,也就是说他曾想要成为武官,而当时的中国轻视习武之人,可见他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因此,李殿华将志向寄托于儿子们,严格要求他们做学问。其中第四子李文安不负所望,于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38岁时,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最高级别的进士,李家一跃成为当地的名望之家。这个李文安,正是李鸿章的父亲。后来,李鸿章也通过了科举考试,父子双双成为进士,李家成为远近闻名的望族。

李文安共有六个儿子。鸿章有一兄长瀚章,以下依次为弟弟鹤章、蕴章、凤章和昭庆。其中才华尤为突出的是老二鸿章。据说鸿章只有6岁时,父亲李文安便亲自施教,“惊叹”于他的才气,伯父们也从他小时候就开始传授知识于他。也就是说,他的身上寄托了父亲及整个家族的厚望,他自己也把效仿父亲在科举中胜出,成为进士而跻身于官界,当作人生的首要目标。

李鸿章果然不负众望,1840年,18岁的他通过了科举第一关的入学考试。虽然他未能立即通过科举主考的第一次考试——乡试,却在入学后第三年被选拔为特别优待生进入京城的学府。翌年的1844年,他再次参加乡试,一举夺魁。这意味着通往最后一场考试、晋升为进士的大门已经向他敞开了。

随后,李鸿章拜师求学以做准备。翌年,他拜了籍贯为湖南的曾国藩为师。曾国藩比李鸿章年长12岁,此时正是35岁的黄金年龄,官职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翰林院是所谓学府“储才之地”,这里网罗了许多优秀人才,在国土辽阔、人口稠密的中国,被这里任用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一流的年轻精英官僚,将来可望成为宰相的栋梁之材。曾国藩还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儒学家和文学家,声名远扬。

能拜师到如此人物的门下,也是其父李文安曾和曾国藩一同考上进士的缘故。这种关系在中国社会中至关重要,要说这一缘分几乎决定了李鸿章一生的命运,也绝不为过。不过,此时的曾国藩和李鸿章师徒二人,都没有想到会如此吧!

进士

就这样,李鸿章在曾国藩门下专心做起了学问。曾国藩也非常器重他,曾说“知其为非常有用之材”。李鸿章也不辱师门,1847年顺利通过了科举考试,以第十五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进士。当时他年仅25岁,堪称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通过科举考试后,他立刻被翰林院选拔为庶吉士,三年后又晋升为翰林院编修。

019-01

曾国藩(摘自近藤秀树《曾国藩》)

总之,李鸿章的青年时代可谓一帆风顺。才华横溢的他备受众人青睐,而他也不负众望,意气风发。这些成长经历和境遇,也养成了他极其自信与自负的性格。

下面的诗句摘自李鸿章的《二十自述》,是他20岁时写的,那时他还是安徽省的一名在读的学生。

丈夫事业最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

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

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诗中叹道自己已不再是孩童,不能再虚度光阴而追悔莫及,想必多少也受到了乡试落榜的影响。不过,与其说这里体现出了焦躁不安,不如说是激励自己的自负精神。

新年伊始,21岁的李鸿章来到北京。这时他也作了一首诗,摘抄如下: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卢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凡是描写李鸿章生涯的作品,必定会引用这首《入都》,我在此也效仿大家。除了年轻气盛,这首诗更加强烈地让人感受到他自视极高。聪慧加上自负,且不论是好是坏,这一特质伴随了李鸿章的一生。

即便如此,这首诗可圈可点之处不多,描写的不过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富家子弟,以及他的青春而已。地主阶层为了维系、扩大整个家族的身家和财产,选出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施以最大限度的良好教育,冀其通过科举考试,是理所应当的必然之举。而他所受的教育,也和常人并无太大差异。何况博学多才的曾国藩,门下的学生也不止李鸿章一个。

李鸿章满腹才华,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就科举的标准而言,像他那样的青年才俊,想必当时并不稀罕吧。说到底,他不过是精英人群中的一名罢了。再说,精英未必都能成为杰出的官僚和政治家,社会稳定的时代可以说更是如此。

要是提前50年,搁在18世纪,即便是才华出众,李鸿章也许就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地主或官僚,比常人多点学问,抑或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官员,以此终其一生。

然而现实是,他出生的时代无法让他完成上述人生。19世纪后半叶,无关李鸿章的意愿,命运注定他将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这真的是李鸿章所期望的人生吗?总而言之,要想了解李鸿章的生平、事迹及其意义,就必须从将他造就为清末中国头号人物的时代及其变化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