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模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地与天,高度高度

开始注意到天花板高度,从我离开台南、北上定居开始。

和大多数传统南部小孩一样,自小在顶天立地透天厝台湾传统住宅,仅一户人家居住的多层独栋楼房。里自在长大,一整栋都是我家,其实很少意识到天花板的存在。

直到北上后,开始在集合式公寓大楼里过活,这才惊讶发现,原来高高宽朗的楼高并非理所当然;拥挤的城市生活,不仅寸土寸金,从地到天都由来不易都奢侈,天花板自然不可能高。

尤其再扣掉横梁、管道以及室内装修另外加钉的木制天花板,更是低得仿佛伸手可及,一整片沉沉罩顶,叫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后来,在空间设计杂志里工作,接触到实际的层高数字:2.6 m是寻常,2.4 m也偶见,能达2.8 m上佳,能达3 m,则仿佛施了莫大恩惠,可以在房产广告上大打特打……若到3.4 m,嗯,则大多已跨入所谓夹层住宅领域,谨慎小心为妙。

我永远记得,早年初初落脚台北时的第一个住处,母亲从台南来探,不料才一进门,便瞬即愣住惊呼:“好低!天花板怎么这么低!”一面还忍不住仓皇举起双手护头:“而且,上面还有别人走动的声音……”

让我登时感叹不已——为都会赋居的局促,也为过去曾经拥有却从未自觉到的高阔的幸福。

事实上,绝非母亲反应过度,就连我自己,北来这么多年了,不单单在自己住的地方,每每踏进任何一处居宅、任何一处空间,我仍常下意识地抬头度量天花板。

就连外头路上走,也常突地留意到某栋建筑物各楼层似比隔邻高些,于是不知不觉停下脚步多瞧两眼,心里暗赞不错不错应是幢好宅。

——值得玩味的是,姑且不论南部当然一片透天厝天下,台北呢,这等“好宅”往往甚少出现在较新建筑中(当然超顶级豪宅不算),通常楼层越高户数越多造型越头角峥嵘越差,反是三四十年以上朴朴素素老公寓表现杰出,天花高高格局方正,让人多生几分好感。

因此后来,选办公室选店面选住宅,楼板高度始终列为我的首要考虑之一。施工上也在此方面锱铢必较,木制天花板能怎么少就怎么少,整体高度能留多高就留多高。

所以近二十年前,与现在居住的这房宅邂逅之初,其实一见倾心的原因不单单临河景观,还有高达3.1 m的层高。

几乎是一见就喜欢!不只水平横向的开阔,还有上下垂直的高朗,空间裕足,从尺度到心灵到风与光与此中声音气息都有了流通和呼吸的余地。

最重要的是,规划上设计上也才足够挥洒。

既有建筑物的限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物寻常可见的问题,窗线与阳台女儿墙都有半人高,普通市区内住宅还可视作有回护隐私的必要,但明明前方一望无际有天光有景观,就不能不对此跌足憾恨硬生生挡掉一半……

最要命的是人在窗前,站立时还能从容赏景,但一坐下,视线更不幸巧巧与墙线与窗线齐平,非常煞风景,更加扫兴懊恼。

好在楼板够高。因而从最早入住开始,只要是靠窗处都一律要求架高;前代设计架高30 cm,现在则为25 cm,确保人在椅榻上都能有一片无窒碍完完整整的窗景可赏。

特别这回,还进一步将一连排临窗公共区域的功能属性与起居动线都一并列入考虑:起居室、餐桌、书房等需要长坐的区域全数安排在窗畔架高处,日常多半站立走动的厨房则维持原样,两方视线视野都能兼顾圆全,也保留一定比例的楼高优势。

——最妙的是,不仅因此随阶距落差将休憩和功能空间一线断开,有界定有区隔有错落;若从高处这方看,“下沉”的厨房区竟宛如一方“池塘”,“中岛”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座“岛”,趣味横生!

为了赏景,从最早入住开始,靠窗处便要求架高,当时高度约30 cm。

现在则架高25 cm。且刚好利用高低差将休憩和功能空间一线断开,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