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既巫峡散何提武陵期
范增很有些不快地打断肖一茗的讲述:
“这个元稹又是何人?”肖一茗回:
“此元稹9岁能文,16岁明经及第,24岁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举制科对策第一,官拜左拾遗。是中唐时期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世称‘元白’。”范增此时忽长叹:
“唉!本就是于我又是一本空帐而已,前不知所来,后不知所去,我就是再多问也无济于事,罢,罢,罢,你且讲下去吧!”肖一茗同情地点点头,接着讲道:
“薛涛与元稹一见钟情,当时薛涛已三十八岁,而元稹小薛涛十一岁。
当时,薛涛在诗坛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无缘一面。直到元和四年,也就是公元809年,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才有机会托人与薛涛相识。三十八岁的薛涛,成熟且有魅力,才情俱备,年老色未衰,吸引了亡妻的元稹。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共同赋诗吟词,好不惬意。
薛涛已经38岁,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早已颇感厌倦,见到元稹,即有托身相许之意。她还作过一首诗《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表达了她追求真情挚爱愿与元稹双宿双飞的愿望。然而此一段缠绵缱绻的情感,却因数月后元稹离蜀返京,从此天涯两分。”
“分了?”范增大奇。肖一茗回:
“分了。”范增道:
“讲来。”肖一茗道:
“爱情之火来势凶猛之时,两人爱得轰轰烈烈,热恋期间最能催发创作灵感,故薛涛为元稹写过不少情诗。但元稹与薛涛的火热恋情只持续了短暂的三个月,三个月后元稹回归故乡,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元稹刚离开那会,两人书信不断,相思难耐。
然而,爱情来得有多热烈,退得就有多彻底,也许是分居两地消磨了元稹的爱情之火,也许是薛涛压根就没有留住过他的心,元稹渐渐厌烦这样的书信往来,以至于后来直接断了联系,自此薛涛又变成一个人的生活。而薛涛对元稹从相见到相爱、从相爱的相思、从相思到失望,都在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热恋时,有我刚提到的那首《池上双凫》,相思时,作《春望词》:风花日将老,
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
空结同心草。
分离时,作《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时,
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
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
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见栏边安枕席,
夜深闲共说相思。
失望时,作《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
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
一任南飞又北飞。
其实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元稹才华出众而又长相英俊,是个多情的风流才子,他抛弃曾经海誓山盟,说‘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初恋崔莺莺;在已娶妻后与薛涛缠绵在一起,但又病中爱妻韦丛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的爱情绝句。
在分别十年之后,元稹突然想起薛涛,有重修旧好、破镜重圆之意,准备去西蜀迎娶薛涛。但是他遇到了更加年轻漂亮的才女刘采春,他终究还是没有把持住,对她一见倾倒,并写下:
言辞雅措风流足,
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
选词能唱望夫歌。
元稹处处留情,又处处无情。恋爱中的女人都是瞎子,明知身份地位悬殊、明知他是有妇之夫、明知两人年龄差距大,但还是像飞蛾扑火一样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