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郡风云之雏鹰出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北境之战

翁仲虽然修习过兵法,研习过兵家,可是却从没有到过,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当年老师曾说过,任何一家的治学,如果没有设身处地的去实际接触,都不可能把它学懂学透,到头来只是会背几句兵法而已,完全不懂得个所以然来。当年长平之战,赵括之所以惨败身死,累的四十万赵军被坑杀,归根结底在于赵括只是受了其父赵奢的荫护,之前并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而已。

楼缓打败匈奴人的战事,他只是听老师讲过,而不知道真实的状况,此刻听到莫成谈论那场战事,顿时有些神往。

只听老莫成继续道:“接到赵王同意自己的方略,放手大战一场的命令后,楼将军就开始了一番部署。先是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反复踏勘,最终选定了一处名叫马邑的地方,把这作为诱敌深入的诱饵。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马邑在当时也算是一个边贸的重镇,还存有大量的财物、辎重和粮草。既然要诱敌南下,就必须把这个诱饵做的大一些。而且马邑周边的地形也非常利于我军设伏。”

翁仲在读兵法的时候学到过,任何战斗的胜败,预设战场的选择极为关键。只有能够发挥自己长处,暴露敌人弱点的战场才能够最终成为可以打胜仗的战场。有的时候,如果没有最佳的战场,交战的双方还要反复的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改造,最终打造成一个战胜对手的地方。

见翁仲一直在全神贯注的听着,老人颇为赞赏,知道这是他在虚心的向自己求教,想要通过对当年那场战斗的了解,来达到与自己所学相融汇贯通的目的。于是便喝了一大口酒,接着对翁仲讲述当时的经过。

原来,当楼缓选定预设战场之后,将情况快马送至王都,由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反复研究,确认方略可行后,以赵王将派兵换防,需要腾空军营的名义把原先驻守的精锐部队调出城堡,表面上只留下一些二流的辎重部队。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楼缓和赵国的朝堂还频频制造各种假象。增援边境的五千精锐驻防军虽然早已秘密开拔,但是营盘里还是插满了旗帜,由蔺相如组织各大臣的府兵伪装成原先的部队日夜操练。接着朝堂里又有一班文臣假装日夜在赵王面前呱噪,主张不给边关派兵,保王都安全为要。楼将军也反复的派人到都城请援,而援兵迟迟未到,调走的军队已经远离一时半会还回不来驻防,楼将军在军营里大发牢骚,在信里和朝臣们争吵不休。

总之,马邑这个存有大批粮草和物资的地方会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属于无人驻守的状况,过了马邑又是一片开阔的平原,敌军就可以继续长驱直入了。而边军的大营,各处驻防的军队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表面上看起来不用说打仗,就连固守防御都显得捉衿见肘。匈奴人在赵国也有探子,赵国朝堂就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些假消息全都透露给了他们。

莫成的讲述让此时的翁仲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一个只在竹简上研习过兵法的他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

要知道,孙子曾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任何战场上的有利形势都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都是利用阳谋阴谋不断的营造出来的。

而赵国和匈奴人这场大规模的战争,不仅仅关系着边境的安宁,更关系着赵国未来的命运。看似边军和匈奴人之间的战争,其实是整个赵国庙堂、军队乃至边关百姓们一起与匈奴人的决斗。

正所谓“胜算于庙堂之上,决胜于千里之外”,没有赵王的圣心决断,没有平原君的统一调度,没有蔺相如、廉颇等等一班文臣武将的鼎力支持,没有楼缓将军审时度势的运筹帷幄,想要在兵力不对等的情况下,以步兵对骑兵,取得最终的胜利,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老师曾说过,兵者,乃是庙堂之续也。战争,表面看似军士之间的厮杀,其实比拼的是庙堂的决心,民众的意志,国家的实力,将领的才华,士卒的勇气,补给的丰厚。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战争功亏一篑。

很多的时候,战争就像是一场赌局,决定战争胜负的种种,都成为了赌博用的资本。像三十多年前的这场中原与匈奴的大战,赵王以赵国全国之力赌上了国人的命运,乃至是全部中原人的命运。

如果失败,匈奴人将会从北境一路策马南下,直捣中原腹地。到时,不仅仅是赵国,中原的其他大小诸侯也将会受到波及。而如今天下正是周天子孱弱,中原各诸侯国混战不休之时,想要像当年齐桓公、管仲那样提出“尊王攘夷”,会盟诸侯赶走蛮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泱泱中原文明有可能会毁于一旦。

世人都觉得战争的胜利者是赵国,步兵五万全歼了匈奴人的十万兵马属于侥幸。但今天翁仲听到老莫成这个战争亲历者的讲述,才知道其实赵国利用种种形势,用于这场战争的赌局的赌注远远超过只懂得野蛮掠夺的匈奴人。可以说,战争还没开始,胜算就已经过半了。

这些对于早已将兵法烂熟于心的翁仲来说,更是一种宝贵的实战经验,让自己的心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心中更加的兴奋不已,紧接着问道:“老人家,接下来又如何了?”莫成道:“等到一切安排妥当,到了二月十八日这一天,终于有探马来报,匈奴人已经完成了集结,开始南下。而攻击的地点不出楼将军所料的选在了马邑这个地方。”老人的深情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眼神里却透出一丝黯然,心绪也飞到了那个三十多年前的战场上。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二月十八,匈奴人由于冬季遭遇了严寒,牛羊冻死无数,遂决定集结全族大部人马到中原抢掠。在赵王和群臣以及边境守将楼缓等人的共同设计下,将匈奴人一步一步引诱到马邑这座堡垒的周边,一场决定匈奴人和中原人命运的大战就此展开。

匈奴人以纯粹的骑兵为主,没有中原军队的辎重给养,讲求的是战场的机动性。因为是要掠夺财物,而以往每次都能够在边境满载而归,因此这次南下每个骑兵都只带够进攻路上的所需饮食,等掠夺完成,会留在原地,饱餐一顿之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如果这次可以满载而归,那就迅速北返大漠;如果掠夺物资少得可怜,那就继续沿着马邑南下,把那些中原人抢掠一空再北返不吃。

匈奴人的行军速度很快,就在第四天的早上行军数百里,到达马邑以北三十里的地方。马邑的赵国守军也就是楼缓故意留下的那支辎重部队,其实早在匈奴人刚刚启程时就知道了消息。此刻在城头上见到了日益赶来的马队,还是按照整个战役的部署,假装突然遇袭一样,在城墙上吹起了号角,竖起了旗帜,燃起了狼烟,并把小股的部队从一侧爬上墙头,又从另一侧下了城墙,造成一种始终有人布防的假象。

几个反复之后,在城头只留下了旗帜,再把一些稻草人穿上军士的衣服竖在了城墙上,随即从马邑的南门撤出,与早于七天之前就已经赶到并秘密驻扎的那支都城的援军汇合在一起。

匈奴人领军的是丘别单于,因为事先接到过情报,知道这里只有一只辎重部队,没什么战斗力,所以连喊话要求投降都省了,直接命令手下强攻。城里早已空无一人,所以匈奴兵没费什么力气就撞开了城门,冲进了城中。

只见城中粮仓、草垛不计其数,用于作战的武器、军械应有尽有,看的匈奴人一个个两眼直放亮光。

丘别单于本来期待着能有一场小小的战斗,最好能抓来两个俘虏来问问赵军的情况,可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进了城,心怀疑惑的带着手下的大小头目在城里转了转,发现城中军营一片混乱,军械兵器铠甲扔的到处都是,就连牲口棚里的骡子都还牢牢的拴着,不由得对手下人哈哈一笑:“这群中原娃子,知道打不过咱们,看来早就跑了,弟兄们,今天这里是属于我们的,把它们统统搬回去!”

随着丘别单于的一声令下,匈奴兵的贪婪顿时暴露无遗,粮食、兵器、给养统统装上赵军“逃跑”时还遗留下来的骡车上,准备悉数运回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