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需要心理学就是以需要为研究对象,以需要是人类个体、团体、社会乃至环境客体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基本假设,对需要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构建的以需要为核心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体系。
笔者深入研究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许多比喻性理论模型,如人是机器,人是决策的制造者,人是科学家,人是评判的法官等,提出了可塑管理者的比喻性理论模型。笔者认为人是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可塑的管理者,人是在复杂的需要的动力系统中由合力推动着,在不断地流动中,逐步塑造出来的;人具有能动性,可以管理自我及与环境的关系,反作用于各种力量,并整合进适合自己的方向。在变动的动力场中逐步稳定起来的个体需要结构决定了主体的自我特征,而环境需要特别是社会需要的个体化结构决定了主体的角色特征,即其情境面具或社会面具。不同个体其具体的自我特征和角色特征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大千世界色彩缤纷的芸芸众生,为便于理论分析,将特征相近的个体进行归类,可以进行人格类型的划分。
以交互合成论为可塑管理者需要理论的基石框架。交互合成论以交互合成的方法来解释主体的行为与主体及环境的关系。主体的行为是由主体的内部因素,特别是需要这个源动力,和主体所存在于其中的环境因素以及行为本身(包括相关行为模式及行为反馈等)共同作用下,以主导因素所决定经主体管理的合力的方向来决定行为取向、性质的,以合力的大小来决定其行为反应程度的。
这里的主体既包括个体又包括团体组织。
主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以需要为源动力,共同产生了行为;行为反馈又对环境与主体产生反作用力,使主体做出相应的调整,环境发生相应的改变。作为管理者的主体,对其需要、行为可进行自我管理,对环境则加以关系管理。于是主体虽然身处多方力量角逐的急流之中,受到合力主导倾向的驱动;但主体既可以管理自身内部的各种力量,还能主动调节外部环境中的各种相关力量,将它们都整合进主体所意图的方向。
管理者有正常管理者、异常管理者和失自我管理者的区分,正常管理者因管理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卓越管理者、普通管理者和基础管理者,异常管理者则有问题管理者和病态管理者的区别。失自我管理者包括暂时和长期失去自我管理的人们。
主体、环境与行为交互影响示意图
环境遵循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并要求在其中生存的主体也必须服从,具有必然性。而主体在综合内外部力量时具有相当的能动性,主体对局势的认识、管控与努力,作为一种整合力量,以自我管理和关系管理的方式,能动地参与到主体与环境由各自需要所调动起力量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根据对局势的判断,调整对局势管控的策略,特别是自我管控策略,在整合各方力量的基础上,做出有利于主体自我价值与社会、自然价值最大化的努力。当主体能够管控局势时,一般可做出积极主动的努力。当主体无法管控局势时,也可尽力逃避;实在无路可逃时,也可选择破坏敌对力量甚至与之同归于尽,或者被动顺从。
在起作用的各种要素中,其核心要素为需要,以特定主体为研究对象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力图示如下:
主体需要、环境需要及其对象化与行为交互作用示意图
在源于主体、环境的4种力量交互作用的框架内,由一种主导的力量代表了总体的趋势,从而凝聚、转化各种力量形成合力,产生的整体力量称之为势能,由主导力量形成的势能就叫作主导势能。主体对主导势能因势利导的管理,会有效地调整合力的方向与强度,从而决定个体或个别团体的主要行为。
需要心理学围绕需要从3个方面展开论述:需要总论;需要的类型与层次;需要间的关系及需要与其他心理要素间的关系。
一、需要总论
需要总论主要阐述了需要的概念、性质、水平、状态、构成要素、品质、启动及施动原则、实现过程、实现方式等。
需要就是主体生而就有的或随着成熟而自然发展起来的必须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活动或外显行为加以实现才能维持主体正常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必然要求,是主体行为的源动力。狭义的主体指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广义的主体还包括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当主体采用广义概念时,其外延由人类个体或群体扩大至自然物和人工制品。相应的需要概念也采用广义,可以这样表述:需要就是主体生而就有的或随着成熟而自然发展起来的必须通过采取相应的运动加以实现才能维持主体正常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必然要求;是主体运动的源动力。当主体指的是研究对象时,那么客体指的就是此研究对象外的其他人类个体、群体或物体。一般情况下,主体指人类个体或群体,客体指自然物和人工制品。
需要具有遗传性、内在性、实现性、方向性、持续性等属性。
需要的发展水平包含三大阶段:潜意识阶段表现为欲望;意识阶段表现为意愿、空想和梦想;动机阶段表现为志愿、兴趣和理想。
潜意识阶段的需要指在主体还没有意识到的状态下就发生作用的需要,称作欲望。欲望是指在潜意识状态中发生作用,并靠本能行为加以满足的需要,处于潜意识水平的阶段。
意识阶段的需要指主体已意识到其内容,但仅限于在意识状态中获得满足的需要,包括意愿、空想和梦想。
意愿指主体已意识到其有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仅此而已。可借助于想象在意识中满足而上升到空想或梦想水平,也可借助于意志在现实中满足而上升到志愿水平。
空想是指内心盼望达到某种目的,而靠在想象中得以实现的需要,处于意识水平的阶段。空想是一种缺乏依据的幻想,期望值远大于可能性判断。其推动力是微弱的,达不到采取行动的水平。
梦想是指因现实条件不具备,主体不得不暂时放弃的,却在梦境中得以实现的需要。指主体能回忆起的梦,处于意识水平的阶段。
动机阶段的需要指已萌动,并足以引发主体采取行动的需要。动机指推动和维持主体采取现实行动的一种内部状态,是主体对其进入施动状态的需要的一种体验。也就是说,动机是处于施动状态的需要,动机概念包含在需要概念之内。动机阶段的需要主要有志愿、兴趣和理想。
志愿是指在意识状态中发生作用,靠意志行动加以满足的需要。处于动机水平的阶段。
兴趣是指以积极的态度,通过有意注意与主动探究或自觉行动来加以满足的需要。处于动机水平的阶段。
理想是指主体倾其毕生精力刻意追求的最高人生目标;是在当前条件下无法实现,只有通过艰苦长久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最高水平的需要。处于动机水平的阶段。理想以对未来的满足情景的想象为表现形式。以现实的条件与对发展的预测以及合乎规律的可能性判断为前提条件。有很高的期望值和可能性,具有强劲而持久的推动作用。
需要有未成熟状态与成熟状态之分。成熟状态又分为潜伏状态、启动状态、施动状态和满足状态。
需要有三大基本构成要素:目标、源动力和响应能量。目标又由媒介、对象、满足途径和满足方式共同组成。另外有信心、心态、胆量、行为预期、行动计划等要素。
需要的品质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广度、深度、实现速度、转移速度、创新程度、精细度、反馈程度等。
需要的启动原则包括程度原则和地位原则。需要的施动原则包括能量并用原则、能量定位原则、相容并进原则、相斥互损原则和按序实施原则等。
一个高级需要的完备的实现过程大致有如下步骤:需要的萌动和诱导;需要的感知;目标的确认;选择满足方式并确定行动方案;意志的参与;能量调动;积储条件;实施方案;情感反应;形成兴趣;矫正方案。简单的需要则可省掉许多步骤。
需要的实现方式包含需要的满足方式和需要的满足途径两方面。
需要的满足方式分现实满足方式与意识满足方式。在每种基本方式中,根据实现方向的不同,又可分为成就方式和保全方式。现实的成就方式有创造、交换、模仿、偷盗、霸占等;现实的保全方式有逃避、防御、攻击、重建等。意识的成就方式有幻想、观察、回忆等;意识的保全方式有回避、排斥、压抑等。
需要的满足途径根据基本方向的区别可分为需要的保全途径和需要的实现途径。根据满足途径的存在状态还可分为需要的意识满足途径、行为满足途径和实体满足途径。两者结合起来可分为:需要的意识保全途径、行为保全途径、实体保全途径和需要的意识实现途径、行为实现途径、实体实现途径。
二、需要的类型及层次
(一)需要的基本类型
根据主体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两类:主体需要与环境需要。当需要的主体是人类主体时,这种需要便称为主体需要。当需要的主体是人类以外的环境时,这种需要便称为环境需要。为满足众多主体的主体需要,而对环境提出的要求,便称作主体需要的客体化。为满足环境需要,而对主体提出的要求,就叫作环境需要的主体化。
主体需要的类型,从性质上可将需要分为缺失性需要、成长性需要和功用性需要。
主体需要根据主体类型的不同而分为三大类:个体需要、个别团体需要和社会需要。当需要的主体是人类个体时,这种需要便称为个体需要。当需要的主体是人类个别团体时,这种需要便称为个别团体需要。当需要的主体是人类集合体时,即包括许多个体与团体,这种需要便称为社会需要。根据个体与团体的相互作用,又分别有个体需要的团体化、个体需要的社会化,团体需要的个体化和团体需要的社会化,社会需要的个体化和社会需要的个别团体化。
1.个体需要
个体需要可分为五大类:生物性即生理需要、情感性即感情需要、认知性即认知需要、本体性即自我需要、社会性即关联需要。
生理需要是指人类个体为维持正常的生存和发展而必须满足的生理方面的要求。根据功能或器官的不同又区分为如下类型:机体存活需要、生殖需要、呼吸需要、营养需要、排毒需要、恒温需要、机体保全需要、机体健康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和长寿需要等。
情感需要是指主体与其他个体或社会组织的交往过程中,交流感情、表达情绪的需要。情感是与情绪相关的对主体内部状态的知觉及外部流露。情绪是一种被激起的主体的内部状态,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表情行为三种成分。主观体验就是主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感受知觉。生理唤醒指的是与情绪一致的神经生化反应在内的所有生理变化。表情行为是指情绪在身体姿势、面部表情上的外在流露。感情是一种长期的,稳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动力驱使作用的意识过程与状态。它既不同于情绪的短期性、易变易逝性,也不同于心境的弥散性、背景性;它是集中性的,处于前台演出位置的,但它可由同质的情绪逐步发展演化而成,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区分为感情需要、心境需要和情绪需要。
感情需要是指主体与其他个体或社会组织的交往过程中,交流感情的需要。根据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爱心需要、同情需要和回报需要。爱心需要是主体对其他个体或社会组织的友爱之情的需要或对能引发主体爱恋的客体表达爱意的感情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区分:有针对异性的爱情(向异性表达爱恋的感情需要),针对血缘之亲的亲情(有血缘关系的个体间的感情需要),针对朋友的友情(有互相合作关系的个体间的感情需要),针对家乡的乡情(与养育自己的乡土间的感情需要),针对组织的爱集体之情,针对民族的爱民族之情,针对祖国的爱国之情,针对广泛对象的博爱等。同情需要一方面是指怜悯弱者并力图帮助他的感情需要或对没有能力拯救自己的个体提供帮助的感情需要;另一方面是指主体自身陷入困境时,要得到他人怜悯与帮助的感情需要。回报需要指的是主体得到帮助或遭到伤害时,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施予者的感情需要。
心境是一种弥散性、持续性、背景性、低强度的情绪状态,是各种基本情绪最弱的表现形态。在心境方面的需要就包括摒弃消极心境的需要、保持平和心境的需要和追求积极心境的需要。
情绪是主体在需要的实现过程中,根据对预估或实际满足状态的评价而引发的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表情流露在内的综合性反应,包括预估性情绪和反应性情绪。预估性情绪就是指主体在预期时,预估到需要的相应满足状态时所体验的情绪状态,包括积极的驱动性情绪和消极的压抑性情绪。驱动性情绪促使主体采取满足需要的行为,压抑性情绪压制主体的满足行为,致使主体取消满足需要的行为。反应性情绪是指在需要的实现过程中,随着对需要满足状态的跟踪性评价而进行反应的综合性体验。情绪需要就包括运用驱动性情绪需要、消解压抑性情绪需要和释放反应性情绪需要。
认知需要是指主体感知刺激,通过思维进一步加工,并加以储存运用的心理需要。从认知过程来分,有输入性认知、加工性认知、运用性认知和选择性存弃及表达性(输出性)认知。输入性认知包括感觉输入、知觉输入。
加工性认知即思维包括感性加工和理性加工,感性加工包括直观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表象、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成分,想象有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之分。理性加工则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和创造性思维等抽象逻辑思维。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运用性认知需要包括理解、评价、认同、接纳、相信、归因、预测和整合等不同认知过程的认知需要。
选择性存弃即记忆需要和遗忘需要。
表达性需要即将内在的认知成果输出的需要。
认知需要按内容分,有为认知而认知的自为性需要与为满足相关需要而进行认知的他为性需要之分。
一般性意义的认知需要指自为性的认知需要。根据认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客体认知需要和自我认知需要。客体认知需要有包括自然客体认知需要和社会客体认知需要,社会客体认知需要中除对社会客体的整体的综合的认知外,还有针对具体的社会他人的认知和社会团体的认知。
他为性认知需要又称作功能性认知需要,即此种认知需要是以服务于其他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即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调用主体的认知功能,通过认知活动来配合此种需要的实现。
功能性认知需要根据其服务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信息收集整理,信息功效的评价(尤其是价值判断,如对主体产生威胁还是有益的判断),行为的预期,计划的制定(包括目标的确认,实施方案的选择等),行为监控及反馈(对实施行为的监督、控制及与方案对比分析后的评判反馈),实施方案的调整,(根据反馈信息对计划的调整),行为后果的认知评价。
自我指的就是主体自身及其自我意识,自我主体是指主体真实的自我,代表主体最真实的核心人格。自我意识则是主体对自我的认知,包括记忆、感知、评价等全部认知功能,即是以自我为对象的认知。
自我需要是指向于自我的心理需要。自我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关真实自我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是有关自我意识的认知需要,而有关自我意识的认知需要与认知需要形成一个交集,是以自我为对象的认知需要。
自我需要可分为总体性自我需要和要素性自我需要。总体性自我需要是本体性的自为性自我需要,又称作自我管理需要,包括自我设计需要、自主需要、自我调节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个别充分发展)和自我完善需要(全面发展), 5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性需要。
要素性自我需要又可区分为认知性自我需要、情感性自我需要和功能性自我需要。认知性自我需要又叫作自我认知需要,是以自我为认知对象的认知需要,包括自我感知、表达需要,和自我评价需要、自我认同需要、自我接纳需要与自我信任需要(自信)。情感性自我需要又叫作自我感情需要,是指向于自我的感情需要。包含自我独立需要(自立)、自我尊重需要(自尊)、自我赏识需要(自赏)、自我重视需要(自重)和自我关爱需要(自爱)。功能性自我需要为能力性自我需要,还可称为自我效能需要,可分为本能成长需要、能力习得需要、潜能开发需要、能力运用需要和自我效能感需要。
关联性需要是指主体在与外部客体交互作用中得以保存并发展的需要,根据相关客体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环境关联性需要和社会关联性需要。
环境关联性需要是指主体与生存于其中的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关联性需要,主要包括适应环境的需要、控制环境的需要、调节环境需要、利用环境的需要和保护环境需要。
社会关联性需要是指主体与生存于中的社会团体及相关的社会他人相互作用并保持一定水平的稳定的社会联系的关联性需要,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关联性需要和社会他人关联性需要。社团关联性需要可区分为认知性社团关联需要、情感性社团关联需要和行为性社团关联需要。社会他人关联性需要也可区分为认知性社会他人关联需要、情感性社会他人关联需要和行为性社会他人关联需要。
2.团体需要
团体需要根据视点不同可以分为组织需要和元素需要。组织需要包括体制需要、结构需要和文化思想需要。元素需要包括员工需要、资金需要、物质需要和信息需要。
3.社会需要
社会是众多个体和团体的集合,当需要的主体是人类集合体时,即包括许多个体与团体,这种需要便称为社会需要。
(二)需要的发展层次
依据个体需要的满足主要是为了个体的存在还是发展,可以划分出两个阶段,即存在阶段和发展阶段。存在阶段就是主体对其本来面目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保持时期。包括生存层次的存在、安全层次的存在、健康层次的存在3个不同的满足水平。发展阶段就是主体对其先天潜力的自然成熟或对适宜环境的更好适应时期,包括成就层次的发展和完善层次的发展两种满足水平。这样,作为每一种具体需要,根据所追求的不同的满足水平就可以区分为5种不同的层次:生存层次、安全层次、健康层次、成就层次、完善层次。
生存层次的存在是指只求此种需要得以保持基本存在以维持个体最低限度存在的满足水平。安全层次的存在是指在生存层次得以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实现需要相关要素得以保全的需要满足水平。健康层次的存在是指在安全层次得以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实现需要相关的各组成要素都能正常完好无损地存在且功能良好的满足水平。成就层次的发展是指在健康层次得以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主要目标得以实现且取得一定成就的发展水平。完善层次的发展是在成就层次得以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需要指向的各种目标及相关需要的目标都和谐统一地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发展水平。
三、需要间的关系及需要与其他心理要素的关系
(一)需要间的关系
需要间的关系包括不同状态下的需要间的关系和同一状态下的需要间的关系两方面。
一般而言,施动状态下的需要的力量大于启动状态下的需要力量,更大于潜伏状态下需要的力量。
同一状态下的需要间的关系则会遵循需要的启动和施动原则来理顺相互间的关系。
(二)需要与其他心理要素的关系
需要与其他心理要素的关系主要论述需要与意识、需要与能力、需要与技能、需要与表象、需要与联想、需要与想象、需要与学习、需要与记忆、需要与言语、需要与情绪、需要与行为、需要与行为动力、需要与动机、需要与人格。
以上内容构成了需要心理学的主体,它是笔者在纵观人类有关需要研究的整个思想发展史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与科学综合的结晶,在将要出版的《认知需要探索》一书中有更为全面、细致的阐述。
这些观点是在研究心理学史上有关需要思想的结晶,同时也提供了审视心理学前辈有关需要思想的角度与框架,并据此进行分析与评价。在分析思想家的成果时,重点就放在了与需要相关的内容上,为保持其思想的整体性,可能还会介绍一些必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基本没有多少关系的内容就不再涉及。由于需要的主体包括个体与团体,环境既有自然环境,又含社会环境,而文化、制度、法律、道德、政治、经济等都是社会环境的主要内容,所以分析的内容其实是非常宽广的。对思想家的评价是紧紧围绕需要思想而进行的,主要衡量对于需要思想的功与过。笔者才学疏浅,可能会有失偏颇,敬请谅解。
张排房
2020年5月于津泽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