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演进与观念建构:我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研究(1815-191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范围为1815—1911年,选择的缘由为1815年是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的诞生时间,而1911年为清王朝的覆灭。之所以将截止时间确定为1911年,是因为清王朝的覆灭,与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之间存在高度关联。可以说,我国近代报刊业的繁荣发展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结束,而1911年以后,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选择这一时间段,符合我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也符合其外在的时空特征。

从时空迁移角度来看,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地理范畴经历了从国外到国内、从沿海沿江到内地、从发达地区到覆盖全国、最终从国内到国外的发展过程,这种空间地理的发展变化情况,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而这种地理空间的迁移,又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了社会的更迭和朝代的兴替。

另外,在城市及区域内部,报刊业的发展深受各类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宫城官衙位置的关系、与消费者聚集地的关系、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与租界这种特殊空间的关系、甚至与晚清各类革命起义等之间的关系,都是影响城市内报刊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近代报刊业,对一些重要报刊及其流变、报人及其思想的了解和掌握是研究的基础。因此,依托爱如生近代报刊库和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对相关报刊进行搜寻、整理、发掘等,理清近代报刊业的出版地、发行地等。同时,查询《中国新闻人物志》《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等资料,对报人的籍贯、年龄、经历等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全面翔实的资料。

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大众传播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媒介所刊载内容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整理、归纳,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判断传播者对某一问题的倾向、立场和态度,分析受众对某一传播现象所受到的影响,以及传播内容变化规律等。首先,内容分析法必须要遵循客观的原则,研究者必须排除个人主观的影响,而是从现存文献材料出发,去研究当时传受双方的客观态度;其次,要采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素材,也就是说,要将所有的材料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建立起周全的研究指标体系,确保研究不会有失偏颇,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最后,要量化数据,即对指标体系的研究,要采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量的分析。当然,内容分析法也不排除定性分析,因为所有的材料和数据,也都可以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哲学思辨。本文主要用内容分析法对近代报刊业所载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分析其中关于“世界”“中国”等地理相关概念在媒介中的表达情况,以及这种表达情况对当时人们的影响。通过对人们“时空观”的转变情况,分析媒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社会变革的积极影响。

3.比较研究法

本文涉及我国近代报刊业时空分布特征的变化情况、中外报人以及中国报人之间的理念认知、中外报人对外部世界的呈现等比较类目,因此,有必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数量、时段、性质、范围、指向等不同指标,合理开展相关研究。

三、研究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报刊业出版地的时空迁移情况及其动因。从时空变动情况来看,我国近代报刊业出版地先后经历了南洋及澳粤、香港及通商口岸、上海及沿江沿海、全面扩张和国内到国外等五个阶段。我国近代报刊的起源、发展与外国传教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即由外国传教士在国外创办并向国内发行;随后,外国传教士先后在澳门、广州两地出版报刊。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近代报刊主要集中在香港及各个通商口岸;到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近代报刊业中心确定为上海,并开始沿海、沿江迅速扩张;维新运动开展以后,国人办报热潮兴起,官办、民办报刊在全国全面范围不断创办,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20世纪,维新派、革命派人士在海外创办了大量的中文报刊,不仅在当地发行,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对辛亥革命的最终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章主要介绍近代报刊业的城市地理分布情况。城市是近代报刊业崛起的最佳地理环境,是信息的生成中心,也是消费市场和财源之地,更是从业人员集聚的场所。晚清城市出现两种不同的发展类型,即口岸城市和传统城市。本章分别以上海和北京为例,分析两个不同城市类型下,报刊业的地理分布情况。上海模式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租界这种特殊的政治地理空间对近代报刊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保护作用,也因此形成了望平街这样的报刊集聚地;北京模式则体现了局势变动之下,城市管理情况改变导致的报刊业迁移情况,特别对宣南中心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三章以报刊业的发行范围为研究主体。报刊作为信息载体,高度重视其在地理空间上的散布传播。在分析影响报刊业发行的诸多地理因素以后,将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行范围分为本埠发行和本外埠发行并重两个阶段。本埠发行主要受交通条件、通信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当这些因素被改善以后,报刊的外埠发行就获得新动力,发行范围不断扩大,形成遍布全国的报刊发行网络。另外,阅报处这种城市景观的出现,对发行的下沉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章是对报人群体的研究。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办报主体分为外国人和中国人两种类型。中国近代报刊业起始于外国人在华办报,群体主要是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两类,主要来自英国和美国等国。外国报人在办报进程中,因为需要借助中国人来进行辅助工作,完成了对中国早期报人的教育和传输,出现了早期国人办报活动。受中国开放进程的影响,中国报人群体主要来自江浙地区和闽粤地区,他们的媒介实践活动主要是在上海等城市;中国报人经历了从同乡同省到志趣相投的转变。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报刊的环境建构功能。在分析外国人对中国认知以及中国人对西方世界认知的基础上,对报刊中所刊载的“外部世界图景”进行了分析。外国人办报中,对天文地理知识以及西方各国情况的介绍是其办报的主要内容,也是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基础;而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探寻,主要是从救亡图存的角度出发,注重对西方先进知识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学习。近代报刊具有一种现代性动力机制的作用,可以实现对时间和空间的重构,并推动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