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欢而散
显然没有拿到真正的胜利,他还是不太放心,毕竟那一百座城池的赌注,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压在他的身上,让他喘不过来气。
“自然是让我父皇抓紧时间发布公告,赌注。”大魏太子说着,便迫不及待的取出了传音符。
没过多久,大魏王朝要于大夏王朝比斗的消息,便已经传遍了整个荒洲区域。
正常来说,一场比斗,不应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只是那巨额赌注,想不弄出这么大的动静都难啊。
一百座城池,那放在荒洲区域任何势力眼中,都是让人眼红的天额赌注啊。
“我看这大魏王朝想吞掉大夏王朝想疯了吧,还赌一百个城池,他咋不直接赌整个大夏王朝呢。”
“我看他是把大夏王朝当傻子了吧,就算大夏王朝脑子坏掉了,也不可能答应这么大的赌注啊。
是个人也知道,到时候西峰落在大魏王朝手中,那等于赌掉整个大夏王朝。”
“别想了,大魏王朝这个公告绝对白发布了,大夏王朝绝对不可能答应。”
随着大魏王朝的公告发布,荒洲各大势力,顿时议论纷纷。
一时之间,众多势力全都把目光放在大夏王朝的身上,等待着大夏王朝的回复。
不过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夏王朝同意这场比斗的概率太小,除非大夏王朝脑子坏掉了。
但是随着大夏王朝的公告发布,荒洲区域各大势力,瞬间陷入了沸腾之中。
“我靠,这大夏王朝真的是疯了,这么大的赌注也敢赌?”
“这大夏王朝,不就是白白给大魏王朝送地盘吗?”
“艹,大魏王朝是如何做到,能让大夏王朝同意赌注,这一回他大魏王朝岂不是赚大了!”
而就在荒洲区域,所有势力沸腾之际。
大夏王朝的国运和大魏王朝的国运,也是腾空而起,随即交缠在一起。
只不过这大夏王朝的国运,对比大魏王朝的国运,显得弱小不堪。
但是所有人看到这一幕,也是屏住呼吸。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两国国运在形成一种特殊的契约,一旦契约形成,那也就意味着这场赌博不可逆转,谁若反悔,国运便会受到天谴,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两国国运分离,消失不见。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赌约已经形成。
这让各大势力只有一个想法。
一个就是大夏王朝脑子坏了,另一个则是,大魏王朝这一回赚大了。
所有势力,除了对大魏王朝羡慕,就剩下嫉妒了。
他们多想,和大夏王朝对赌的,变成他们啊。
很快,各大势力便收到大魏王朝皇帝的比赛观摩邀请。
各大势力自然知道,这是大魏王朝皇帝赤果果的炫耀。
虽然各大势力,都已经看到了比赛的结果,但还是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大夏王朝,准备观摩比赛。
毕竟这百座城池赌约,那可是要记入史册的,同时将会改变荒洲区域的格局,这让他们不得不重视啊!
......
随着各大势力的沸腾,整个大夏王朝,瞬间陷入了一片黑暗,所有人都死气沉沉,嘴上骂骂咧咧。
“艹,狗皇帝是如何想的,竟然会答应这个赌约,他想要大夏王朝灭亡,也不至于如此着急吧。”
“大夏王朝,有此皇帝,真是大夏王朝的悲哀啊,愧对大夏王朝的先辈啊,我看他死后,如何去见列祖列宗。”
“他无能,我们忍了,他不能修炼,我们也忍了。
就算他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废物,他也不能如此挥霍大夏王朝吧,他这么做,让我们怎么活啊!”
“老天爷,你咋就不开眼呢,我大夏王朝刚有一点崛起的苗头,竟然就要蒙受灭掉之灾了。
这两次圣言和神魂赐福,岂不是给大魏王朝做嫁衣了!”
随着契约的形成,整个大夏王朝,无人不骂夏浩轩,所有人也对大夏王朝彻底心灰意冷。
因为,只要大夏王朝失去一百座城池,那大夏王朝也就彻底名存实亡了。
对于武者来说还好,可以远走高飞,只要有实力,到哪都有人待见。
而他们这些普通百姓,他们将会无家可归,成为亡国之奴,下场无比凄惨,甚至后辈永无出头之日……
所以说,这让他们如何不骂夏浩轩。
至于什么赢过大魏王朝,这个他们想都不会去想,因为这根本没有可能。
大夏王朝走向没落都十几年了,一年不如一年,要能赢大魏王朝早就赢了,何需等到现在。
......
除了大夏王朝的子民之外,大夏王朝的三位供奉,此刻也不淡定了。
他们,本来想不出手帮助夏浩轩,让夏浩轩知道,没有他们,大夏王朝将会多么艰难。
但是打死他们也没想到,夏浩轩会跟大魏王朝赌这么大啊。
这要是大夏王朝输了,对他们的损失,将会不可估量。
别看大夏王朝落寞,但是他们依旧可以窃取国运修炼,同时整个大夏王朝资源认他们挥霍。
只要他们想,他们完全可以牺牲大夏王朝一部分利益和土地,换取他们所需要的资源。
可以说,大夏王朝就是他们的提款机。
而如果大夏王朝被夏浩轩输光了,那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提款机没了,这让他们如何能够淡定。
“马德,那狗皇帝必然是故意的,他这是要与我们鱼死网破啊!真是没想到,为了对付我们,他竟然不惜牺牲整个大夏王朝,真是够狠的!”
“敏老,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我们要不出手杀了那个狗皇帝。”
玄剑供奉和韩磊供奉,此刻都气的不行,义愤填膺的开口道。
“哼,现在杀他有什么用,契约已经形成,结果已经不可逆转了!”敏老听到二人的话,直接冷哼一声。
不难听听出,敏老那冰冷的语气中,也是蕴含着浓郁的杀机。
他也后悔,后悔应该早点杀了夏浩轩,以绝后患。
最终三人也是不欢而散,开始准备各自的退路。
显然他们也不认为,大夏王朝有丝毫获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