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尔时,质多罗长者病苦,诸亲围绕,有众多诸天来诣长者所,语质多罗长者言:“长者!汝当发愿,得作转轮王[97] 。”
质多罗长者语诸天言:“若作转轮王,彼亦无常、苦、空、无我。”
时,长者亲属语长者:“汝当系念!汝当系念!”
质多罗长者语亲属:“何故汝等教我系念、系念?”
彼亲属言:“汝作是言:无常、苦、空、无我。是故教汝系念、系念也。”
长者语诸亲属:“有诸天人来至我所,语我言:汝当发愿,得作转轮圣王,随愿得果。我即答言:彼转轮王亦复无常、苦、空、非我。”
彼诸亲属语质多罗长者:“转轮王有何,而彼诸天教汝愿求?”
长者答言:“转轮王者,以正法治化,是故诸天见如是福利故,而来教我为发愿求。”
诸亲属言:“汝今用心,当如之何?”
长者答言:“诸亲属!我今作心,唯不复见胞胎受生,不增丘冢,不受血气,如世尊说,五下分结我不见有,我不自见一结不断;若结不断,则还生此世。”
于是长者即从床起,结跏[98] 趺坐,正念在前,而说偈言:
“服食积所积,广度于众难,
施上进福田,植[99] 斯五种力;
以斯义所欲,俗人处于家,
我悉得此利,已免于众难。
世间所闻习,远离众难事,
生乐知稍难,随顺等正觉,
供养持戒者,善修诸梵行,
漏尽阿罗汉,及声闻牟尼[100] 。
如是超越见,于上诸胜处,
常行士夫施,克终获大果。
习行众多施,施诸良福田,
于此世命终,化生于天上,
五欲具足满,无量心悦乐,
获斯妙果报,以无悭悋故,
在所处受生,未曾不欢喜。”
质多罗长者说此偈已,寻即命终,生于不烦热天[101] 。
尔时,质多罗天子作是念:我不应停此,当往阎浮提礼拜诸上座比丘。如力士屈伸臂顷,以天神力至菴罗林中,放身天光,遍照菴罗林。
时,有异比丘夜起出房,露地经行,见胜光明普照树林,即说偈言:
“是谁妙天色,住于虚空中?
譬如纯金山,阎浮檀[102] 净光。”
质多罗天子说偈答言:
“我是天人王,瞿昙名称子[103] ,
是菴罗林中,质多罗长者。
以净戒具足,系念自寂静,
解脱身具足,智慧身亦然。
我知法故来,仁者应当知,
当于彼[104] 涅槃,此法法如是。”
质多罗天子说此偈已,即没不现。
[1] 波罗利弗妒路国:又作波吒厘子、波罗利弗、波罗利弗多罗、波咤利弗多罗、巴罗利弗、巴连弗、巴陵弗城等,意译作华氏城,位于王舍城附近,阿阇世王时期成为摩揭陀国新都城。
[2] 迦摩:又作迦磨,比丘之名,意为受欲。
[3] 鸡林精舍:又作鸡园僧伽蓝、鸡林园、鸡雀精舍、鸡头末寺、鸡寺、鸡园,为僧团住处。
[4]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5] 俱睒弥国:又作憍赏弥国、拘舍弥国、拘睒弥国,以都城命名,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
[6] 若比丘、比丘尼……或求以四道: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七十》译作“比丘或比丘尼不论谁,凡于我前,明示得阿罗汉者,悉是四支,或由其随一”。
[7] 若比丘、比丘尼坐……得断诸使: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七十》译作“世间有比丘,依止修观,于依止修观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8] 比丘、比丘尼正坐……得离诸使: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七十》译作“有比丘,依观修止,于依观修止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9] 第二说道:即所说的第二道。本经下文随顺理解。
[10] 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则断诸使: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七十》译作“比丘意离于法之掉举,彼坚持。友!彼安住正内、正止、趣一境、正持时,彼之道生,彼习此道……疏远随眠”。
[11] 梵行:意译为净行,本指远离淫欲之清净行,佛教则称八正道为梵行。
[12] 依于欲: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六·神足相应·婆罗门》译作“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13] 无边际:不可穷尽,意指婆罗门认为以欲断爱将会使爱欲不可穷尽。
[14] 精进、方便、筹量: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六·神足相应·婆罗门》分别译作“勤”、“心”、“观”。
[15] 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因欲、勤、心、观等四种三摩地是成就如意神通的足处(即近因),故名为四神足。
[16] 一乘道:依此一法之道。乘,本指车乘,此处喻修行之法。
[17] 欲定……精进定、心定、思惟定:分别指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
[18] 说法者:指善说法者。者,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本经前文补上。
[19] 向调伏贪欲:指为了调伏贪欲而作相应加行。向,本意为趣向。
[20] 无畏离车:名为无畏的离车族人。离车,毗舍离城内剎帝利的种族名。
[21] 尼揵:离系之意,指离系苦行外道。
[22] 聪明童子离车:名为聪明童子的离车族人。
[23] 阿耆毗:又作阿耆毗迦,意为邪命,指邪命外道。
[24] 尼揵子:又作尼乾子、尼揵陀若提子、尼揵若提子,苦行外道,耆那教之中兴祖师,认为苦行能清净身心、导入解脱。
[25] 炽然法:能令身心燃烧之法。
[26] 宿命:指过去世。
[27] 波罗提木叉:意为别别解脱,指出家比丘、比丘尼所持守之戒条。
[28] 威仪:意为威德与仪则,体现在行、立、坐、卧四方面,合称四威仪。
[29] 三昧正受……具足如是智慧心: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七十四》译作“比丘者具足如是戒……乃至……从漏尽,将于现法自知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住”。
[30] 自觉智:指与解脱相应之正智。
[31] 阿难陀:阿难之全称,意为庆喜、欢喜。中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刹帝利种姓,为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侍佛二十余年,劝佛成全女众出家,参与第一次经典结集并诵出经藏,被佛陀赞誉为诸弟子中“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任奉上”之第一比丘。
[32] 计数思惟:指如理思惟。
[33] 宿:过去。
[34] 圣: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35] 和合桥梁:喻指两性交合之方便、因缘。
[36] 流类:同流、同类。
[37] 桥池:种族之名。
[38] 婆头聚落国:指名为婆头的部落。聚落国,指部落。
[39] 身恕:又作申恕、申恕波、尸摄惒,意为实木,木质坚实故。
[40] 苦种:指婆头聚落之人。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九十四》译作“虎路住者”。苦,高丽藏原作“帝”,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41] 清净:本经下文又作清净断、净断。
[42] 菴罗林:指菴婆罗女所布施之园林。菴罗,又作菴摩罗、菴婆罗。
[43] 质多罗:又作质多,长者之名,意为种种,被佛陀赞誉为在家男弟子中智慧第一。
[44] 那伽达多:比丘之名,意为龙与。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迦摩浮(一)》译作“迦摩浮”。下一经同。
[45] 止观也: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迦摩浮(一)》译作“乃此身之别名”。
[46] 多罗树:属棕榈科乔木,花如黄梅,果熟则赤,可食。盛产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等地。
[47] 成:高丽藏原作“灭”,今依明藏改。
[48] 断流者爱,流于生死:断流者(之流是)爱,(因爱而)流于生死。
[49] 阿: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50] 不缚者,谓三缚:意谓不缚者远离三种缚。
[51] 菴罗林精舍:同指菴婆罗女所布施之园林。
[52] 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迦摩浮(二)》译作“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本经下文同。
[53] 少:稍。
[54] 空: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本经下文补上。
[55] 伽摩: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迦摩浮(二)》译作“迦摩浮”。
[56] 出息、入息:分别指气息之呼出与吸入。
[57] 有觉、有观:指有寻、有伺。寻谓寻求,伺谓伺察。
[58] 思: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迦摩浮(二)》译作“受”。本经下文同。
[59] 相:高丽藏原作“想”,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60] 灭尽正受:又作灭尽定、想受灭定,本经下文又译作灭正受。因此定中想、受等心所法不会生起,故名。为九次第定中之最高定。
[61] 定:本经上下文均译作“正受”。
[62] 渐息方便:指本经下文所说的“先灭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63] 方便心:指本经下文所说的“意行先起,次身行,后口行”。
[64] 触不动、触无相、触无所有: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迦摩浮(二)》译作“空触、无相触、无愿触”。
[65] 以:疑为“及”之误。
[66] 梨犀达多:又作尼师达多,比丘之名,意为仙与。
[67] 异:表明诸界的种种。
[68] 漱:高丽藏原作“嗽”,今依《杂阿含·五七一经》改。
[69] 时:高丽藏原作“事”,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70] 身见:又作有身见,指于五蕴起我见、我所见。
[71] 后方: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隶犀达多(二)》译作“阿槃提国”。
[72] 知识:指宿交。
[73] 尊者梨犀达多受质多罗长者请,供养障碍故,久不诣世尊所: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隶犀达多(二)》译作“尊者隶犀达多收藏坐卧具,持衣钵,行离摩叉止陀山(指本经的菴罗聚落)而去。彼行离摩叉止陀山后,即未尝再归来”。
[74] 牛牧:指牛舍。
[75] 随后去:指随诸上座后而行。
[76] 下座:相对于上座,指戒腊稍少之比丘(尼)。
[77] 摩诃迦:比丘之名,意为大身。
[78] 过人法:指超越常人之法。
[79] 犹:高丽藏原作“由”,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0] :细毛所织之花布。
[81] 户钩:用来开启房舍门,僧物之一。
[82] 供养:高丽藏原无此二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83] 等问:指正问。
[84] 阿耆毗:本经下文又作阿耆毗迦,意为邪命,指邪命外道。
[85] 以:高丽藏原作“已”,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6] 等觉:即正觉。
[87] 唐:空、徒然。
[88] 不复经由胞胎而受生,不复增于丘冢,不复起于血气:因断五下分结者,不再于欲界中受生,故如此说。
[89] 汝:高丽藏原作“喜”,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90] 尼揵若提子:又作尼揵陀若提子、尼乾子、尼揵子,苦行外道,耆那教之中兴祖师,认为苦行能清净身心、导入解脱。
[91] 无觉无观:即无寻无伺。
[92] 尼揵若提子:高丽藏原作“阿耆毗”,今依明藏改。
[93] 恒水流:指恒河之水流。
[94] 若: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95] 乃:高丽藏原作“反”,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96] 拱:拱手。
[97] 汝当发愿,得作转轮王: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见病》译作“依誓愿,汝于未来世当为转轮王”。转轮王,又作转轮圣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君臣爱敬),身具三十二相;正法治世,轮宝飞转时,所到之处四方皆服。
[98] 跏:高丽藏原作“加”,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99] 植:高丽藏原作“殖”,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00] 牟尼:本意为寂静,转指圣者。
[101] 不烦热天:位于四禅天之上,为五净居天之一。
[102] 阎浮檀:全称为阎浮檀金,指流经阎浮树间的河流所产的沙金。此金赤黄色并带紫焰气,为金中之上者。
[103] 瞿昙名称子:指生前为佛陀的弟子。
[104] 彼:指前文所说的不烦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