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校注(全9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长阿含经卷第八

八、散陀那经 [1]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毗诃罗山七叶树窟 [2]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王舍城有一居士,名散陀那 [3] ,好行游观,日日出城,至世尊所。时,彼居士仰观日时,默自念言:今往觐佛,非是时也,今者世尊必在静室三昧思惟,诸比丘众亦当禅静。我今宁可往诣乌暂婆利梵志女林 [4] 中,须日时到,当诣世尊,礼敬问讯,并诣诸比丘所,致敬问讯。

时,梵志女林中有一梵志,名尼俱陀 [5] ,与五百梵志子俱止彼林。时,诸梵志众聚一处,高声大论,俱说遮道浊乱之言 [6] ,以此终日:或论国事,或论战斗兵杖之事,或论国家义和之事,或论大臣及庶民事,或论车马游园林事,或论坐席、衣服、饮食、妇女之事,或论山海龟鳖之事,但说如是遮道之论,以此终日。

时,彼梵志遥见散陀那居士来,即敕其众,令皆静默:“所以然者,彼沙门瞿昙弟子今从外来,沙门瞿昙白衣 [7] 弟子中,此为最上。彼必来此,汝宜静默。”

时,诸梵志各自默然。散陀那居士至梵志所,问讯已,于 [8] 一面坐,语梵志曰:“我师世尊常乐闲静,不好愦闹,不如汝等与诸弟子处在人中,高声大论,但说遮道无益之言。”

梵志又语居士言:“沙门瞿昙颇曾与人共言论不?众人何由得知沙门有大智慧?汝师常好独处边地,犹如瞎牛食草,偏逐所见。汝师瞿昙亦复如是,偏好独见,乐无人处。汝师若来,吾等当称以为瞎牛。彼常自言有大智慧,我以一言穷彼,能使默然,如龟藏六,谓可无患;以一箭射,使无逃处。”

尔时,世尊在闲静室,以天耳闻梵志居士有如是论,即出七叶树窟,诣乌暂婆利梵志女林。时,彼梵志遥见佛来,敕诸弟子:“汝等皆默,瞿昙沙门欲来至此,汝等慎勿起迎、恭敬礼拜,亦勿请坐,取一别座,与之令坐。彼既坐已,卿等当问:沙门瞿昙!汝从本来,以何法教训于弟子,得安隐处 [9] ,净修梵行?”

尔时,世尊渐至彼园,时彼梵志不觉自起,渐迎世尊,而作是言:“善来,瞿昙!善来,沙门!久不相见,今以何缘而来至此?可前小坐。”

尔时,世尊即就其座,熙怡 [10] 而笑,默自念言:“此诸愚人,不能自专,先立要令,竟不能全。所以然者,是佛神力令彼恶心自然败坏。”

时,散陀那居士礼世尊足,于一面坐。尼俱陀梵志问讯佛已,亦一面坐,而白佛言:“沙门瞿昙!从本以来,以何法教训诲弟子,得安隐处 [11] ,净修梵行?”

世尊告曰:“且止!梵志!吾法深广,从本以来,诲诸弟子,得安隐处,净修梵行,非汝所及。”又告梵志:“正使汝师及汝弟子所行道法,有净不净,我尽能说。”

时,五百梵志弟子各各举声,自相谓言:“瞿昙沙门有大威势,有大神力,他问己义,乃开他义。”

时,尼俱陀梵志白佛言:“善哉!瞿昙!愿分别之。”

佛告梵志:“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梵志答言:“愿乐欲闻。”

佛告梵志:“汝所行者皆为卑陋,离服裸形,以手障蔽。不瓨受食,不受盂食,不受两壁中间食 [12] ,不受二人中间食,不受两刀中间食,不受两盂中间食,不受共食家食 [13] ,不受怀妊家食 [14] ,见狗在门则不受其食 [15] ,不受多蝇家食,不受请食,他言先识则不受其食 [16] ;不食鱼,不食肉,不饮酒,不两器食。一餐一咽……至七餐止;受人益食,不过七益;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 [17] 。或复食菜 [18] ,或复食莠,或食饭汁,或食糜 [19] 米,或食稴稻,或食牛粪,或食鹿粪,或食树根、枝叶、果实,或食自落果。

“或被衣 [20] ,或被莎衣,或衣树皮,或草襜身,或衣鹿皮,或留头发,或被毛编 [21] ,或着冢间衣。或有常举手者,或不坐床席,或有常蹲者。或有剃发留毛须者。或有卧荆棘者,或有卧果蓏上者,或有裸形卧牛粪上者。或一日三浴,或有一夜三浴。以无数众苦,苦役此身。云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名净法不?”

梵志答曰:“此法净,非不净也。”

佛告梵志:“汝谓为净,吾当于汝净法中说有垢秽。”

梵志曰:“善哉!瞿昙!便可说之,愿乐欲闻!”

佛告梵志:“彼苦行者,常自计念:我行如此,当得供养、恭敬礼事,是即垢秽。彼苦行者,得供养已,乐著坚固,爱染不舍,不晓远离,不知出要,是为垢秽。彼苦行者,遥见人来,尽共坐禅;若无人时,随意坐卧,是为垢秽。彼苦行者,闻他正义,不肯印可,是为垢秽。彼苦行者,他有正问,吝而不答,是为垢秽。彼苦行者,设见有人供养沙门、婆罗门,则诃止之,是为垢秽。彼苦行者,若见沙门、婆罗门食更生物 [22] ,就呵责之,是为垢秽。彼苦行者,有不净食,不肯施人;若有净食,贪著自食,不见己过,不知出要,是为垢秽。彼苦行者,自称己善,毁呰 [23] 他人,是为垢秽。彼苦行者,为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颠倒 [24] ,是为垢秽。彼苦行者,懈堕喜忘,不习禅定,无有智慧,犹如禽兽,是为垢秽。彼苦行者,贡高、憍慢、慢、增上慢 [25] ,是为垢秽。彼苦行者,无有信义,亦无反复 [26] ,不持净戒,不能精勤受人训诲,常与恶人以为伴党,为恶不已,是为垢秽。彼苦行者,多怀嗔恨,好为巧伪,自怙己见,求人长短,恒怀邪见,与边见 [27] 俱,是为垢秽。云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言净不耶?”

答曰:“是不净,非是净也。”

佛言:“今当于汝垢秽法中,更说清净无垢秽法。”

梵志言:“唯愿说之!”

佛言:“彼苦行者,不自计念:我行如是,当得供养、恭敬礼事,是为苦行无垢法也。彼苦行者,得供养已,心不贪著,晓了远离,知出要法,是为苦行无垢法也。彼苦行者,禅有常法,有人、无人,不以为异,是为苦行无垢法也。彼苦行者,闻他正义,欢喜印可,是为苦行无垢法也。彼苦行者,他有正问,欢喜解说,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设见有人供养沙门、婆罗门,代其欢喜而不呵止,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若见沙门、婆罗门食更生之物,不呵责之,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有不净食,心不吝惜;若有净食,则不染著,能见己过,知出要法,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不自称誉,不毁他人,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不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精勤不忘,好习禅行,多修智慧,不愚如兽,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不为贡高 [28] 、憍慢、自大,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常怀信义,修反复行,能持净戒,勤受训诲,常与善人而为伴党,积善不已,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不怀嗔恨,不为巧伪,不恃己见,不求人短,不怀邪见,亦无边见,是为苦行离垢法也。云何,梵志!如是苦行,为是清净离垢法耶?”

答曰:“如是,实是清净离垢法也。”

梵志白佛言:“齐此苦行 [29] ,名为第一、坚固行 [30] 耶?”

佛言:“未也,始是皮耳。”

梵志言:“愿说树节 [31] !”

佛告梵志:“汝当善听!吾今当说。”

梵志言:“唯然,愿乐欲闻!”

“梵志!彼苦行者,自不杀生,不教人杀;自不偷盗,不教人盗;自不邪淫,不教人淫;自不妄语,亦不教人为 [32] 。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悲、喜、舍心,亦复如是。齐此苦行,名为树节 [33] 。”

梵志白佛言:“愿说苦行坚固之义 [34] !”

佛告梵志:“谛听!谛听!吾当说之。”

梵志曰:“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彼苦行者,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自不偷盗,教人不盗;自不邪淫,教人不淫;自不妄语,教人不妄语。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悲、喜、舍心,亦复如是。彼苦行者,自识往昔无数劫事,一生、二生……至无数生,国土成败,劫数终始,尽见尽知。又自见知:我曾生彼种姓,如是名字,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所受苦乐,从彼生此,从此生彼。如是尽忆无数劫事,是为梵志彼苦行者牢固无坏 [35] 。”

梵志白佛言:“云何为第一 [36] ?”

佛言:“梵志!谛听!谛听!吾当说之。”

梵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彼苦行者,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自不偷盗,教人不盗;自不邪淫,教人不淫;自不妄语,教人不欺。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悲、喜、舍心,亦复如是。彼苦行者,自识往昔无数劫事,一生、二生……至无数生,国土成败,劫数终始,尽见尽知。又自知见:我曾生彼种姓,如是名字、饮食、寿命,如是所经苦乐,从彼生此,从此生彼。如是尽忆无数劫事,彼天眼净观众生类,死此生彼,颜色好丑、善恶所趣,随行所堕,尽见尽知。又知众生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诽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 [37] 。或有众生身行善,口、意亦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行者天眼清净,观见众生,乃至随行所堕,无不见知,是为苦行第一胜也 [38] 。”

佛告梵志:“于此法中复有胜者,我常以此法 [39] 化诸声闻,彼以此法得修梵行。”

时,五百梵志弟子各大举声,自相谓言:“今观世尊为最尊上,我师不及。”

时,彼散陀那居士语梵志曰:“汝向自言:‘瞿昙若来,吾等当称以为瞎牛。’世尊今来,汝何不称?又汝向言:‘当以一言穷彼瞿昙,能使默然,如龟藏六,谓可无患;以一箭射,使无逃处。’汝今何不以汝一言穷如来耶?”

佛问梵志:“汝忆先时有是言不?”

答曰:“实有。”

佛告梵志:“汝岂不从先宿梵志闻诸佛、如来独处山林,乐闲静处,如我今日乐于闲居,不如汝法乐于愦闹、说无益事以终日耶?”

梵志曰:“闻过去诸佛乐于闲静,独处山林,如今世尊,不如我法乐于愦闹、说无益事以终日耶 [40] 。”

佛告梵志:“汝岂不念:瞿昙沙门能说菩提 [41] ,自能调伏,能调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脱,能解脱人;自得灭度,能灭度人?”

时,彼梵志即从座起,头面作礼,手扪佛足,自称己名曰:“我是尼俱陀梵志!我是尼俱陀梵志!今者自归,礼世尊足。”

佛告梵志:“止!止!且起!但汝心解,便为礼敬。”

时,彼梵志重礼佛足,在一面坐 [42]

佛告梵志:“汝将无谓佛为利养而说法耶?勿起是心!若有利养,尽以施汝。吾所说法,微妙第一,为灭不善,增益善法。”

又告梵志:“汝将无谓佛为名称、为尊重故、为导首故、为眷属故、为大众故而说法耶?勿起此心!今汝眷属尽属于汝。我所说法,为灭不善,增长善法。”

又告梵志:“汝将无谓佛以汝置不善聚、黑冥聚中耶?勿生是心!诸不善聚及黑冥聚,汝但舍去,吾自为汝说善净法。”

又告梵志:“汝将无谓佛黜汝于善法聚、清白聚耶?勿起是心!汝但于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吾自为汝说善净法,灭不善行,增益善法。”

尔时,五百梵志弟子皆端心正意,听佛所说。时,魔波旬作此念言:此五百梵志弟子端心正意,从佛听法,我今宁可往坏其意。尔时,恶魔即以己力坏乱其意。

尔时,世尊告散陀那曰:“此五百梵志子端心正意,从我听法,天魔波旬坏乱其意。今吾欲还,汝可俱去。”

尔时,世尊以右手接散陀那居士置掌中 [43] ,乘虚而归。

时,散陀那居士、尼 [44] 俱陀梵志及五百梵志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众集经 [4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于末罗 [46] 游行,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渐至波婆 [47] 城阇头 [48] 菴婆园 [49]

尔时,世尊以十五日月满时,于露地坐,诸比丘僧前后围绕。世尊于夜多说法已,告舍利弗 [50] 言:“今者四方诸比丘集,皆共精勤,捐除睡眠。吾患背痛,欲暂止息,汝今可为诸比丘说法。”

对曰:“唯然,当如圣教。”

尔时,世尊即四牒 [51] 僧伽梨偃右胁,如师子累足而卧。

时,舍利弗告诸比丘:“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 [52] 命终未久,其后弟子分为二部,常共诤讼相求长短,迭相骂詈,各相是非:‘我知此法,汝不知此。汝在邪见,我在正法;言语错乱 [53] ,无有前后,自称己言,以为真正。我所言胜,汝所言负;我今能为谈论之主,汝有所问,可来问我。’诸比丘!时,国人民奉尼乾者,厌患此辈斗讼之声,皆由其法不真正故。

“法不真正,无由出要 [54] ;譬如朽塔,不可复圬 [55] ,此非三耶三佛 [56] 所说。诸比丘!唯我释迦无上尊法,最为真正,可得出要;譬如新塔,易可严饰,此是三耶三佛之所说也。诸比丘!我等今者,宜集法律 [57] ,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一正法,一切众生皆仰食存。如来所说复有一法,一切众生皆由行住 [58] 。是为一法,如来所说,当共集之,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二正法:一名,二色 [59] 。复有二法:一痴 [60] ,二爱。复有二法:有见、无见 [61] 。复有二法:一无惭,二无愧。复有二法:一有惭,二有愧。复有二法:一尽智,二无生智 [62]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欲爱:一者净妙色,二者不思惟 [63]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嗔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一者学解脱,二者无学解脱 [64]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一者有为界,二者无为界 [65] 。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三正法,谓三不善根:一者贪欲,二者嗔恚,三者愚痴。复有三法,谓三善根:一者不贪,二者不恚,三者不痴。复有三法,谓三不善行:一者不善身行,二者不善口行,三者不善意行。复有三法,谓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 [66] 。复有三法,谓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复有三法,谓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复有三法,谓三不善想:欲想、嗔想、害想。复有三法,谓三善想:无欲想、无嗔想、无害想。复有三法,谓三不善思:欲思、恚思、害思。复有三法,谓三善思:无欲思、无恚思、无害思。

“复有三法,谓三福业:施业、平等业、思惟业 [67] 。复有三法,谓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复有三法,谓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 [68] 。复有三法,谓三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 [69] 。复有三法,谓三火:欲火、恚火、愚痴火。复有三法,谓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 [70] 。复有三法,谓三增盛 [71] :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 [72] 。复有三法,谓三界:欲界、恚界、害界。复有三法,谓三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复有三法,谓三界:色界、无色界、尽界 [73] 。复有三法,谓三聚 [74] :戒聚、定聚、慧聚。复有三法,谓三戒:增盛戒、增盛意、增盛慧 [75]

“复有三法,谓三三昧 [76] :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复有三法,谓三相:止息相、精勤相、舍相 [77] 。复有三法,谓三明 [78] :自识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尽智明 [79] 。复有三法,谓三变化:一者神足变化,二者知他心随意说法,三者教诫 [80] 。复有三法,谓三欲生本:一者由现欲生人天,二者由化欲生化自在天,三者由他化欲生他化自在天 [81] 。复有三法,谓三乐生:一者众生自然成办,生欢乐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时;二者有众生以念为乐,自唱善哉,如光音天;三者得止息乐,如遍净天 [82]

“复有三法,谓三苦:行苦、苦苦、变易苦 [83] 。复有三法,谓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84] 。复有三法,谓三堂:贤圣堂、天堂、梵堂 [85] 。复有三法,谓三发:见发、闻发、疑发 [86] 。复有三法,谓三论:过去有如此事,有如是论;未来有如此事,有如是论;现在有如此事,有如是论。复有三法,谓三聚 [87] :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88] 。复有三法,谓三忧:身忧、口忧、意忧。复有三法,谓三长老:年耆长老、法长老、作长老 [89] 。复有三法,谓三眼:肉眼、天眼、慧眼 [90] 。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四正法,谓口四恶行:一者妄语,二者两舌,三者恶口,四者绮语。复有四法,谓口四善行:一者实语,二者软语,三者不绮语,四者不两舌。复有四法,谓四不圣语: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觉 [91] 言觉,不知言知。复有四法,谓四圣语:见则言见,闻则言闻,觉则言觉,知则言知。

“复有四法,谓四种食:抟食、触食、念食、识食 [92] 。复有四法,谓四受 [93] :有现作苦行后受苦报,有现作苦行后受乐报,有现作乐行后受苦报,有现作乐行后受乐报。复有四法,谓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 [94] 。复有四法,谓四缚:贪欲身缚、嗔恚身缚、戒盗身缚、我见身缚 [95] 。复有四法,谓四刺:欲刺、恚刺、见刺、慢刺。复有四法,谓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96]

“复有四法,谓四念处:于是,比丘内身身观 [97] ,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复有四法,谓四意断 [98] :于是,比丘未起恶法,方便使不起;已起恶法,方便使灭;未起善法,方便使起;已起善法,方便思惟,使其增广。复有四法,谓四神足:于是,比丘思惟欲定灭 [99] 行成就;精进定、意定、思惟定,亦复如是。

“复有四法,谓四禅:于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 [100] ,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 [101] ,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 [102] ,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复有四法,谓四梵堂 [103] :一慈、二悲、三喜、四舍。复有四法,谓四无色定:于是,比丘越一切色想,先尽嗔恚想 [104] ,不念异想,思惟无量空处,舍空处已入识处,舍识处已入不用处,舍不用处已入有想无想处 [105]

“复有四法,谓四法足:不贪法足、不嗔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 [106] 。复有四法,谓四贤圣族 [107] :于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恶不忧,不染不著,知所禁忌,知出要路;于此法中精勤不懈,成办其事,无缺无减,亦能教人成办此事,是为第一知足住贤圣族;从本至今,未常恼乱,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及世间人 [108] ,无能毁骂。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皆悉知足,亦复如是。复有四法,谓四摄法:惠施、爱语、利人、等利 [109] 。复有四法,谓四须陀洹支 [110] :比丘于佛得无坏信,于法、于僧、于戒、得无坏信。复有四法,谓四受证:见色受证、身受灭证、念宿命证、知漏尽证 [111] 。复有四法,谓四道:苦迟得、苦速得、乐迟得、乐速得 [112]

“复有四法,谓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圣谛 [113] 。复有四法,谓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复有四法,谓四处:实处、施处、智处、止息处 [114] 。复有四法,谓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 [115] 。复有四法,谓四辩才:法辩、义辩、词辩、应辩 [116] 。复有四法,谓四识住处 [117] :色识住、缘色、住色,与爱俱增长 [118] ;受、想、行 [119] 中亦如是住。复有四法,谓四扼 [120] :欲扼、有 [121] 扼、见扼、无明扼。复有四法,谓四无扼:无欲扼、无有扼、无见扼、无无明扼。

“复有四法,谓四净: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复有四法,谓四知:可受知受、可行知行、可乐知乐、可舍知舍。复有四法,谓四威仪:可行知行、可住知住、可坐知坐、可卧知卧。复有四法,谓四思惟: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 [122] 。复有四法,谓四记论:决定记论、分别记论、诘问记论、止住记论 [123] 。复有四法,谓佛四不护法:如来身行清净,无有缺漏,可自防护;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亦复如是 [124]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又,诸比丘!如来说五正法,谓五入 [125] :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复有五法,谓五受阴 [126] :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复有五法,谓五盖 [127] :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 [128] 、掉戏盖 [129] 、疑盖。复有五法,谓五下结:身见结、戒盗 [130] 结、疑结、贪欲结、嗔恚结。复有五法,谓五上结 [131] :色爱、无色爱、无明、慢、掉 [132] 。复有五法,谓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复有五法,谓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复有五法,谓灭尽支 [133] :一者比丘信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 [134] 。二者比丘无病,身常安隐。三者质直、无有谀谄,能如是者,如来则示涅槃径路。四者自专其心,使不错乱,昔所讽诵,忆持不忘。五者善于观察法之起灭,以贤圣行,尽于苦本。复有五法,谓五发:非时发、虚发、非义发、虚言发、无慈发 [135] 。复有五法,谓五善发:时发、实发、义发、和言发、慈心发。复有五法,谓五憎嫉:住处憎嫉、檀越憎嫉、利养憎嫉、色憎嫉、法憎嫉 [136]

“复有五法,谓五趣解脱:一者身不净想,二者食不净想,三者一切行无常想,四者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者死想 [137] 。复有五法,谓五出要界:一者比丘于欲不乐、不动,亦不亲近,但念出要,乐于远离,亲近不怠,其心调柔,出要离欲,彼所因欲起诸漏缠,亦尽舍灭而得解脱,是为欲出要。嗔恚出要、嫉妒 [138] 出要、色出要、身见出要,亦复如是。

“复有五法,谓五喜解脱入 [139] 。若比丘精勤不懈,乐闲静处,专念一心,未解得解,未尽得尽,未安得安。何谓五?于是,比丘闻如来说法,或闻梵行者说,或闻师长说法,思惟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隐;身心安隐已,则得禅定;得禅定已,得实知见,是为初解脱入。于是,比丘闻法喜已,受持讽诵,亦复欢喜;为他人说,亦复欢喜;思惟分别,亦复欢喜;于法得定,亦复如是。复有五法,谓五人 [140] :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咤 [141] 。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又,诸比丘!如来说六正法,谓内六入 [142] :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复有六法,谓外六入 [143] :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复有六法,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复有六法,谓六触身:眼触身,耳、鼻、舌、身、意触身。复有六法,谓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复有六法,谓六想身: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复有六法,谓六思身: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思。复有六法,谓六爱身 [144] :色爱身,声、香、味、触、法爱身。

“复有六法,六诤 [145] 本:若比丘好嗔不舍,不敬如来,亦不敬法,亦不敬众,于戒穿漏,染污不净,好于众中多生诤讼,人所憎恶,娆乱净众,天、人不安。诸比丘!汝等当自内观,设有嗔恨,如彼娆乱者,当集和合众,广设方便,拔此诤本。汝等又当专念自观,若结恨已灭,当更方便,遮止其心,勿复使起。诸比丘!很戾不谛,悭吝嫉妒,巧伪虚妄,自固己见、谬受不舍,迷于邪见、与边见俱 [146] ,亦复如是。复有六法,谓六界:地界、火界、水界、风界、空界、识界。复有六法,谓六察行:眼察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察法。

“复有六法,谓六出要界 [147] 。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嗔恚。’余比丘语言:‘汝勿作此言,勿谤如来,如来不作是说。欲使修慈解脱,更生嗔恚想,无有是处。佛言:除嗔恚已,然后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脱,生憎嫉心 [148] ’、‘行喜解脱,生忧恼心’、‘行舍解脱,生憎爱心 [149] ’、‘行无我行 [150] ,生狐疑心’、‘行无想行,生众乱想 [151] ’,亦复如是。复有六法,谓六无上:见无上、闻无上、利养无上、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 [152] 。复有六法,谓六思念 [153] :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七正法,谓七非法:无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多忘、无智。复有七法,谓七正法:有信、有惭、有愧、多闻、精进、总持 [154] 、多智。复有七法,谓七识住 [155] :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 [156] ,是初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 [157] ,是二识住。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 [158] 是,是三识住。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 [159] 是,是四识住。或有众生,空处住、识处住、不用处 [160] 住。

“复有七法,谓七勤法:一者比丘勤于戒行,二者勤灭贪欲,三者勤破邪见,四者勤于多闻,五者勤于精进,六者勤于正念,七者勤于禅定 [161] 。复有七法,谓七想:不净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 [162] 。复有七法,谓七三昧具 [163] :正见、正思 [164] 、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复有七法,谓七觉意 [165] :念觉意、法 [166] 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 [167] 觉意、定觉意、护 [168] 觉意。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八正法,谓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复有八法,谓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嗔恚想,住空处解脱,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住想知灭,八解脱 [169] 。复有八法,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复有八法,谓八人 [170] :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罗汉向、阿罗汉 [171]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九正法,所谓九众生居 [172] :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复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复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 [173] 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居。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十正法。所谓十无学法 [174] :无学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方便、正定、正智 [175] 、正解脱。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尔时,世尊印可舍利弗所说。时,诸比丘闻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 [176]


[1] 长阿含经卷第八……散陀那经:高丽藏原作“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八,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第二分散陀那经第四”等三十二字。

[2] 佛在罗阅祇毗诃罗山七叶树窟: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世尊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佛说尼拘陀梵志经》译作“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毗诃罗山,又作毗富罗山,意为大山,在王舍城东面,为王舍城五山之一。七叶树窟,又作七叶窟、七叶园、七叶岩,音译作萨多般那求诃,因窟前有七叶树,故名。此窟乃佛灭度后第一次经典结集之处。

[3] 散陀那:又作散陀宁,意为和善。《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实意”,《佛说尼拘陀梵志经》译作“和合”。

[4] 乌暂婆利梵志女林: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优昙婆逻普行者女林”,《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优昙婆逻林(之)异学园”,《佛说尼拘陀梵志经》译作“乌昙末梨园”。乌暂婆利,又音译作优昙婆逻、优昙钵逻、乌昙跋罗,意为祥瑞,其叶似梨,果大如拳,无花而结子,盖其花希有故,据说只有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时以大福德力才感得此花出现。

[5] 尼俱陀:《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无恚”,《佛说尼拘陀梵志经》译作“尼拘陀”。

[6] 遮道浊乱之言: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遮道浊乱论说”,《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鸟论”,《佛说尼拘陀梵志经》译作“繁杂之论”,《中阿含·一七九·五支物主经》译作“若干种畜生之论”。

[7] 白衣:佛典中通常指在家信徒,盖依古印度习惯,比丘衣黄,居士衣白。

[8] 于: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9] 处:高丽藏原作“定”,今依圣藏改。

[10] 熙怡:和乐、喜悦。熙,高丽藏原作“嬉”,今依元、明两种藏经改。

[11] 处:高丽藏原作“定”,今依圣藏改。

[12] 不瓨受食,不受盂食,不受两壁中间食: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不由瓶口取食,不由皿取食,置于阈间(之食)者不取”。

[13] 不受二人中间食,不受两刀中间食,不受两盂中间食,不受共食家食: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于臼不取,于杖间不取,于杵间不取,二人共食时[唯其中一人与]不受”,《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不食刀杖劫抄之食,不食欺妄食”,《佛说尼拘陀梵志经》译作“不受颦蹙面人及瞋恚面人所施饮食,不于街巷中食,不于刀杖兵器中住”。

[14] 不受怀妊家食: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由怀孕女(之食)不受,由授乳中之女(之食)不受,由与男子交会之女(之食)不受”。

[15] 见狗在门则不受其食: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畜狗家之食不取,若近狗者不受(食)”,《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不畜狗家食”。

[16] 不受请食,他言先识则不受其食: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请‘来’(之食)不受,请‘住’(之食)不受,持来者不受,特为准备者不受,招待不受”,《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不自往,不遣信,不求来尊、不善尊、不住尊”。

[17] 一餐一咽……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或于一家受食者,一口[食为足];或二家受食者,二口[食为足]……或七家受食者,七口[食为足]。或由一施物而过活,由二施物而过活……由七施物而过活:或一日为一食,二日为一食……七日为一食,如是至限半月一食,从事定期食之修行”,《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或噉一口,以一口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口,以七口为足。或食一得,以一得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得,以七得为足。或日一食,以一食为足;或二、三、四、五、六、七日、半月、一月一食,以一食为足”。

[18] 菜:高丽藏原作“果”,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9] 糜:高丽藏原作“麻”,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20] 被衣:《佛说尼拘陀梵志经》译作“但着一衣”。被,即穿、披。

[21] 或被毛编: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或着发毛之布”,《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或持毛衣”,《佛说尼拘陀梵志经》译作“或以弃尸林中乱发为衣”。

[22] 更生物:能再生、轮回之物,古印度有教派认为植物亦为有情轮回中的一种生命形式。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一切根种子、树种子、节种子、枝种子及第五种种子”,《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根种子、树种子、果种子、节种子、种子为五”。

[23] 呰:高丽藏原作“仇”,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24] 为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颠倒: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生怨恨悭贪之念”,《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妄言、两舌、粗言、绮语,具恶戒”。

[25] 贡高、憍慢、慢、增上慢: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傲慢而高慢”。贡,高丽藏原作“贵”,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憍慢,对于己胜者而自心高举。慢,对于相等者而自心高举。增上慢,于胜法未证而自认为已证。

[26] 反复:指感恩、回报。

[27] 边见:又作边执见,指执取断见边或常见边,执取有见边或无见边。

[28] 贡高:高丽藏原作“高贵”,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29] 齐此苦行:意谓以上这些苦行。齐此,此范围内;高丽藏原作“齐有此”,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30] 为第一、坚固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实为清净而非不清净、应是最上树节之行”,《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得第一、得真实”。坚固、真实,皆指坚实之树心实木,即巴本之“树节”。

[31] 树节: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最上树节之行”,《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表皮”。

[32] 自不杀生,不教人杀……亦不教人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自己不杀生、不令[他]杀生、不教[人]杀生,自己不偷盗、不令[他]偷盗、不教[人]偷盗,自己不妄语、不令[他]妄语、不教[人]妄语,自己不愿修习、不令[他]愿修习、不教[人]愿修习”,《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不杀生、不教杀、不同杀,不偷、不教偷、不同偷,不取他女、不教取他女、不同取他女,不妄言、不教妄言、不同妄言”。

[33] 树节: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外皮”,《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表皮”。

[34] 苦行坚固之义: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为最上树节之苦行”,《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不了可憎行得节”。

[35] 是为梵志彼苦行者牢固无坏: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中佛说“非最上树节之行,唯不过达其纤皮而已”,《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如是此不了可憎行得节也”。

[36] 第一: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达最上树节之苦行”,《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得第一、得真实”。

[37] 三恶道:指傍生、饿鬼、地狱等三不善道。

[38] 是为苦行第一胜也: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中佛说“非最上树节之行”,《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如是此不了可憎行得第一、得真实也”。

[39] 此法:《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中说此法为“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于世间,彼舍五盖、心秽慧羸,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彼已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趣向漏尽智通作证。彼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亦知此漏、知此漏集、知此漏灭、知此漏灭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40] 耶:应作“也”。

[41] 瞿昙沙门能说菩提: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彼世尊是觉者,依自觉而说法”,《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彼沙门瞿昙学正觉道”。菩提,意译为觉、智,乃指断尽世间烦恼而证入涅槃之智慧。

[42] 时,彼梵志即从座起,头面作礼,手扪佛足……在一面坐: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与《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中均无此内容。“我是尼俱陀梵志!我是尼俱陀梵志!今者自归,礼世尊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优昙婆逻师子吼经》译作“世尊!我被罪过所制伏,而如是愚钝、如是痴暗、如是不善、如是诽谤世尊。世尊!我确认罪过为罪过,将来必自制伏,愿世尊受纳”。“且起!但”,高丽藏原作“且住使”,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43] 以右手接散陀那居士置掌中:《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便接实意居士臂”。

[44] 尼: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45] 众集经:高丽藏原作“佛说长阿含第二分众集经第五”等十三字。

[46] 末罗:音译为力士,国与种族之名,位于中印度恒河北部、跋耆之北,以拘尸那城为首都。

[47] 波婆:末罗国内一聚落名。《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末利”。

[48] 阇头:又译作周那、准头、纯陀,乃一工匠,为最后供食佛陀之人。

[49] 菴婆园:即芒果园。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庵罗树园”。

[50] 舍利弗:又作舍利子、舍黎子、舍梨子,意谓舍利女之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本是外道,后依佛陀出家证果,常代佛陀说法,被佛陀赞誉为诸弟子中“智慧第一”。

[51] 四牒:折叠四次。

[52] 尼乾子:又作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尼揵若提子、尼揵亲子,意为离系亲子,苦行外道,耆那教之中兴祖师,认为苦行能清净身心、导入解脱。《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尼乾陀惹提子”。

[53] 言语错乱:意谓汝言语错乱。

[54] 出要:出离、离欲。

[55] 圬:抹墙。

[56] 三耶三佛:又译作三耶三佛陀、三藐三佛陀,意译作正遍知、正遍觉、等正觉者,为如来十号之一。

[57] 法律:此处指佛法与戒律。

[58] 由行住:即依业而住。住,高丽藏原作“往”,今依明藏改。

[59] 名……色:名指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四蕴,色指五蕴中的色蕴。

[60] 痴:即无明。

[61] 有见、无见:有见,即主张一切为真实有之见。无见,即主张一切为真实无之见。

[62] 尽智……无生智:尽智,指已断苦乃至已修道之解脱智。无生智,指知已断不复更断乃至已修不复更修之解脱智。

[63] 不思惟:即不正思惟。

[64] 学解脱……无学解脱:学解脱,指有学圣者即四向与前三果圣者之解脱。无学解脱,指无学圣者即阿罗汉之解脱。解脱,指解脱烦恼与生死。

[65] 有为界……无为界:《法蕴足论》卷九云:“云何有为界?谓五蕴,是名有为界。云何无为界?谓虚空及二灭,是名无为界。”

[66] 复有三法,谓三不善行:一者不善身行……意不善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均无此内容。

[67] 谓三福业:施业、平等业、思惟业: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三福业事:施行福业事、戒行福业行、修行福业事”,《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三种福事成就慧行,是佛所说,谓布施庄严成就慧行、持戒庄严成就慧行、禅定庄严成就慧行”。

[68] 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爱,指欲界之贪爱。有爱,指色界、无色界之贪爱。无有爱,指于空无所有而生之贪爱。《佛说大集法门经》另作“欲爱、色爱、无色爱”。

[69] 欲漏、有漏、无明漏:欲漏,又称欲有漏,指无明之外的欲界烦恼。有漏,又称有有漏,指无明之外的色界、无色界烦恼。无明漏,又称无明有漏,指三界的无明烦恼。漏,烦恼之异名。

[70] 欲求、有求、梵行求:欲求,于欲有之种种希求。有求,于色有、无色有之种种希求。梵行求,于出离三有、圆满八正道之种种希求。梵行,本意为清净行,佛教更指八正道。

[71] 增盛: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增上”。

[72] 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我增盛,即我增上、自增上,指依自己之势力而向上增进。世增盛,即世增上,指依世间之势力而向上增进。法增盛,即法增上,指依正法之势力而向上增进。

[73] 尽界:指灭尽一切有执、余依,包括择灭与非择灭。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灭界”。

[74] 三聚:又作三学。

[75] 三戒:增盛戒、增盛意、增盛慧:三戒,新译作“三增上学”。增盛戒,即增上戒学。增盛意,即增上意学,又作增上心学。增盛慧,即增上慧学。

[76] 三昧:又译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作等持、正定。

[77] 止息相、精勤相、舍相:《中阿含·一·善法经》作“下相”、“高相”、“舍相”。《杂阿含·一二四七经》作“止相”、“举相”、“舍相”,其中,止,即令心寂止;举,即举心策励;舍,即中舍,非止非举,无作为地安住。

[78] 三明:又作三达、三明达、三证法,为漏尽圣者的三种无漏智慧。

[79] 自识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尽智明:自识宿命智明,又作宿住智证明,能知有情过去世。天眼智明,又作死生智证明,能知有情将来世。漏尽智明,又作漏尽智证明,能知自他漏尽解脱。

[80] 三变化:一者神足变化,二者知他心随意说法,三者教诫:指佛陀教化、调伏众生的三种方便。《长阿含·一·大本经》作“三事示现: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长阿含·二四·坚固经》作“有三神足,云何为三?一曰神足,二曰观察他心,三曰教诫”,《杂阿含·一七九经》作“三种示现教化,云何为三?神足变化示现,他心示现,教诫示现”,《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三通,是佛所说,谓神境通、说法通、教诫通”,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三神变:神通神变、知他心神变、教诫神变”。参见《长阿含·二四·坚固经》 或《杂阿含·一七九经》。

[81] 三欲生本:一者由现欲生人天,二者由化欲生化自在天,三者由他化欲生他化自在天: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三欲生:友!有诸有情,有受现前之欲,于现前之欲有自在力,犹如人及一分天并一分险难处者,此为第一欲生。友!有诸有情,有受[自]化作欲,彼等于[自]化作欲有自在力,犹如化乐天,此为第二欲生。友!有诸有情,有受他化作欲,彼等于他化作欲有自在力,犹如他化自在天,此为第三欲生”,《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三种欲生,是佛所说,谓现处欲欲生、化乐欲欲生、他化自在欲欲生”。

[82] 谓三乐生:一者众生自然成办,生欢乐心……如遍净天: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三乐生:友!有诸有情,于所修习起禅定乐而住,犹如梵众天,此为第一乐生。友!有诸友情,于乐令偏润、偏满、充满、偏溢,彼等便时常发感激之语,曰:‘彼为乐!彼为乐!’犹如光音天,此为第二乐生。友!有诸有情,于乐令犹偏润、偏满、充满、偏益,彼等如是满足已,而感受乐,犹如偏净天,此为第三乐生”,《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三种乐生,是佛所说,谓有众生生,生已受乐,如人中一类,是名第一乐生。复有众生,长受喜乐,此乐广大,适悦庆快,如光音天,是名第二乐生。复有众生,乃至尽寿,受快乐足,如遍净天,是名第三乐生”。“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时”,意谓如光音天初始生梵天时。

[83] 谓三苦:行苦、苦苦、变易苦: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三苦性: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三苦,是佛所说,谓轮回苦、苦苦、坏苦”。关于三苦,《集异门论》卷五云:“苦苦性云何?答:欲界诸行,由苦苦故苦。坏苦性云何?答:色界诸行,由坏苦故苦。行苦性云何?答:无色界诸行,由行苦故苦。复次不可意诸行,由苦苦故苦。可意诸行,由坏苦故苦。顺舍诸行,由行苦故苦。复次若诸苦受,若彼相应法,若彼俱有法,若从彼生,若彼种类不可爱异熟果,由苦苦故苦。若诸乐受,若彼相应法,若彼俱有法,若从彼生,若彼种类可爱异熟果,由坏苦故苦。若不苦不乐受,若彼相应法,若彼俱有法,若从彼生,若彼种类非可爱非不可爱异熟果,由行苦故苦。复次苦苦性云何?答: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种种苦故。坏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说,可意朋友、可意眷属、可意境界,若变坏时,若遭毁谤凌蔑等时,发生愁叹忧苦悲恼。彼于尔时,由坏苦故苦。行苦性云何?答:除苦苦性及坏苦性,诸余有漏行,由行苦故苦。”

[84] 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未知欲知根,又作未知当知根,指于未知之四谛勤作现观,为向预流果者之根。知根,又作已知根,指于四谛已得现观,又于未断之烦恼勤修加行,为预流果及上至向阿罗汉果者之根。知已根,又作具知根,指于四谛已得现观、于烦恼已得断尽,为住阿罗汉果者之根。

[85] 谓三堂:贤圣堂、天堂、梵堂: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三住:天住、梵住、圣住”,《佛说大集法门经》同巴利本。

[86] 三发:见发、闻发、疑发: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三举罪事:依见、闻、疑”。见发,指依亲眼所见之事实而举罪。闻发,指依亲耳所闻之事实而举罪。疑发,指不见不闻、依怀疑而举罪。

[87] 三聚:又作三定聚,指决定众生将来趣向之三种业。

[88] 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又作正性定聚,指有学、无学法,决定解脱。邪定聚,又作邪性定聚,指五无间业,决定堕地狱。不定聚,除五无间业,余有漏法及无为法,尚未决定将来趣向。

[89] 年耆长老、法长老、作长老: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生长老、法长老、认定之长老”。年耆长老,因其年长而尊为长老。法长老,因其知法入法而尊为长老。作长老,由大众认定而尊为长老。

[90] 肉眼、天眼、慧眼:肉眼,指血肉所成、四大所造之凡夫眼。天眼,不由血肉所成、由极净四大所造之天人眼。慧眼,指诸有学慧、无学慧及一切善非学非无学慧。

[91] 觉:《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失念”。

[92] 抟食、触食、念食、识食:食,泛指能资益、长养身心的种种执取。抟食,指所受用的香、味、触等物质用品,主要为日常食品,古印度人以手将饭菜捏成一团,然后纳入口中而食,故称抟食;又作抟食粗细,指粗、细之抟食;又作粗抟食,抟食自身有粗、细之分,但与触食相比更为粗,故又仅称粗抟食;又作段食,意指物质用品需分段分段而受用。触食,又作更乐食,指六根、六尘、六识和合而生之诸触,因取可意境时能资益身心故;触食与抟食相比更为细,故又称细触食。念食,又作意思食、思食,种种意欲思愿能资益、延续身心故。识食,识能执取身心而资益、长养身心故。

[93] 四受: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法受”。

[94] 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佛说大集法门经》同巴利本。受,此处新译作“取”。欲取,指执取五欲境界。我语取,又作我取,指色及无色界诸余烦恼;论说有我,名为我语。戒禁取,指执取非戒等种种非解脱因为解脱正因。见取,指执取种种不正见。

[95] 四缚:贪欲身缚、嗔恚身缚、戒盗身缚、我见身缚: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系:贪身系、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执身系”。

[96]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卵生,即依卵出生,雌雄两性交配后产生卵,再经孵化破壳,由此繁殖出下一代。胎生,即依胎出生,公母两性交配后产生胚胎,经过一定的怀孕时期后分娩出下一代。湿生,即依湿气而生,不假两性,单依外在相应的湿度、温度、酸碱度及营养等环境而繁殖出生命个体。化生,依业力自然而生,不假两性,不依环境,单凭极重业而自然受生。在这四种出生方式当中,众生如果贪著两性淫欲,则受卵生或胎生;众生如果贪著气味,则受湿生;众生如果贪著处所,则受化生。

[97] 内身身观:意谓如内身而观身。

[98] 四意断:又作四正勤、四正断、四断。断,乃“勤”之误译。

[99] 灭:乃“勤”之误译。

[100] 有觉有观:即有寻有伺。

[101] 内信一心:《杂阿含经》通常译作“内净一心”,《中阿含经》通常译作“内静一心”,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内心归于稳静”,《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内心清净”。

[102] 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长阿含·二·游行经(后)》译作“舍喜守护,专念不乱,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乐行”,《中阿含经》通常译作“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离喜为舍住者,具念有正知,由身觉受乐,诸圣者称为‘舍、具念、乐住’者”,《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不贪于喜,住于舍行,身得轻安妙乐”。

[103] 四梵堂:又作四梵室、四梵住、四等心、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种禅观。

[104] 先尽嗔恚想:《中阿含经》通常译作“灭有对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灭有对想”,《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无对无碍”。嗔恚,乃“有对”之误译。对,障碍。

[105] 无量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分别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106] 四法足:不贪法足、不嗔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四法句,是佛所说,谓神通法句、离恚法句、平等法句、平等三摩地法句”。

[107] 四贤圣族:又作四依法,指于衣服、饮食、床卧具、医药等四种生活资具随所得而知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圣种:友!于此有比丘随所得之衣服而喜足,且赞叹随所得衣服之喜足;衣服之因缘故,无陷不当、不应[之方法],若不得衣服亦无懊恼;虽得不染著、不迷闷、无罪过而见过患,受用出要之慧;更为随所得衣服之喜足,不自慢、不凌蔑他人;如是有善巧、精勤、正知、正念之比丘,友!名为古往以来第一圣种住者。复次,友!有比丘随所得饮食而喜足……有比丘随所得房舍而喜足……复次,友!有比丘乐断、爱断、乐修、爱修,而彼为乐断、爱断、乐修、爱修,不自慢、不凌蔑他人,如是有善巧、精勤、正知、正念之比丘,友,名为古往以来第一圣种住”。

[108] 天及世间人:应作“及世间人”,因本经前文已提到“诸天”。

[109] 惠施、爱语、利人、等利: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即以己所拥有的(金钱、财物、佛法、知识、技能、体力乃至身命等)无偿地施于他人。爱语,指常说柔软语、劝慰语、激励语、调和语、实语、法语、律语等令人欢喜之语。利行,己之言行常能利益他人。同事,常于他人作善友、善助伴。

[110] 四须陀洹支:又作四不坏净、四不坏信。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预流果支”,《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四预流身”。

[111] 四受证:见色受证、身受灭证、念宿命证、知漏尽证: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应证法:宿住[之事]应依念而证,死生[之事]应依眼而证,八解脱应依身而证,漏尽应依慧而证”。

[112] 四道:苦迟得、苦速得、乐迟得、乐速得: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行: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四神通道,是佛所说,谓苦迟缓神通、苦速疾神通、乐迟缓神通、乐速疾神通”。四道,又作四通、四通行、四行迹。此四道中,因行者得根本定与否而有苦、乐之行道,因行者根之利钝而有速、迟之行道,如是总有四道。

[113] 苦出要圣谛:即苦灭道圣谛。

[114] 四处:实处、施处、智处、止息处: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处:慧处、谛处、舍处、止息处”,《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四安住,是佛所说,谓一切行安住、舍行安住、寂静行安住、慧行安住”。

[115] 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法智、无生智、等智、他心智”。法智,指欲界关于四圣谛之无漏智。类智,指色界、无色界关于四圣谛之无漏智。他心智,能知欲色界和合现前他心、心所之无漏智。世俗智,诸有漏之慧。

[116] 四辩才:法辩、义辩、词辩、应辩:四辩才,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辩、四无碍智、四无碍、四解、四辩。法辩,即法无碍。义辩,即义无碍。词辩,即词无碍。应辩,即辩无碍。

[117] 四识住处:又作四识住,指识随色住、识随受住、识随想住、识随行住等。

[118] 色识住、缘色、住色,与爱俱增长: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缘色而竖立识,以色为境,以色为依,以喜为座,增长、增益、增广”,《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谓色生、色缘、色住,喜行广大增长”。

[119] 行:此字后高丽藏原有一“识”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删去。

[120] 四扼:又作四枙。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轭”,《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四烦恼”。扼,喻指系缚。

[121] 有:分业有与生有两种,分别指导致轮回的善恶业与由此善恶业所生的轮回果报。

[122] 复有四法,谓四净: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均无此内容。

[123] 四记论:决定记论、分别记论、诘问记论、止住记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记问:一向记问,分别记问,反结记问,应舍记问”,《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四记,是佛所说,谓一向记、分别记、返问记、默然记”。四记论,又作四记问,指回答别人问题的四种方式。决定记论,又作一向记,即给予某一确定的回答。分别记论,又作分别记,即依据不同情况而给予多种不同的回答。诘问记论,又作反问记,即对于别人(不如法的)问题而反问别人。止住记论,又作默置记、应舍置记,即对于别人(不如法的)问题而予以沉默不答。

[124] 佛四不护法:如来身行清净,无有缺漏,可自防护;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亦复如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如来三不护:友!如来有清净之身行,如来无护藏‘令他人不知’之身恶行;友!如来有清净之语行,如来无护藏‘令他人不知’之语恶行:如来有清净之意行,如来无护藏‘令他人不知’之意恶行”,《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四不护,是佛所说,谓如来不护身业,身离诸过:如来不护语业,语离诸过;如来不护意业,意离诸过;如来不护寿命,命无损减”。

[125] 入:又作处、入处,意谓所进入的东西,如色、声、香、味、触;或所进入的场所,如眼、耳、鼻、舌、身。

[126] 五受阴:又作五盛阴、五取蕴,指有漏的五阴。

[127] 五盖:此五者能盖覆心智,故称为盖。

[128] 睡眠盖:又作昏沉睡眠盖。

[129] 掉戏盖:又作掉举盖、恶作盖、掉悔盖、掉举恶作盖。

[130] 戒盗结:新译作“戒取”、“戒禁取”,指执取非戒等种种非解脱因为解脱正因。

[131] 五下结……五上结:又分别作五下分结、五上分结。五下结指欲界的五种烦恼,五上结指色界、无色界的五种烦恼,盖欲界为下、色无色界为上,故如此称。

[132] 掉:掉举。

[133] 灭尽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勤支”。支,高丽藏原作“枝”,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34] 具足:高丽藏原作“俱具”,今依圣藏改。

[135] 非时发、虚发、非义发、虚言发、无慈发:此乃揭发他人罪过时的五不善法。非时发,指揭发时机不当,相对于本经下文之“时发”。虚发,指说妄语而揭发,相对于本经下文之“实发”。非义发,指不能给他人带来义利而揭发,相对于本经下文之“义发”。虚言发,应作“粗言发”,指说话粗暴而揭发,相对于本经下文之“和言发”。无慈发,指不以慈心而揭发,相对于本经下文之“慈心发”。

[136] 五憎嫉:住处憎嫉、檀越憎嫉、利养憎嫉、色憎嫉、法憎嫉: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五悭:住处悭、家悭、利得悭、色悭、法悭”,《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五悭,是佛所说,谓饮食悭、善事悭、利养悭、色相悭、法悭”。憎嫉,(自己)吝啬、嫉妒(别人)。

[137] 五趣解脱:一者身不净想,二者食不净想,三者一切行无常想,四者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者死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五解脱成熟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断想、离贪想”。

[138] 嫉妒: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害”。

[139] 五喜解脱入: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五解脱处”。

[140] 五人:又作五种不还、五种般、五种阿那含。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五不还”,《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五士夫入法”。

[141] 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咤:中般涅槃,于中有阶段证入涅槃。生般涅槃,命终后投生色界天很快即证入涅槃。无行般涅槃,命终后投生色界天不多功用即证入涅槃。有行般涅槃,又作行般涅槃,命终后投生色界天多有功用即证入涅槃。上流阿迦尼咤,又作上流色究竟、上流般涅槃、上流阿迦腻咤般涅槃,命终后投生色界初禅天,而后渐次向上投生,乃至到色究竟天后方证入涅槃。

[142] 内六入:又作内六处、六内处、六根、六情。

[143] 外六入:又作外六处、六外处、六尘、六境。

[144] 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爱身:《佛说大集法门经》分别译作“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爱”。身,众、聚、聚集之义。

[145] 诤:高丽藏原作“净”,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46] 好嗔不舍……很戾不谛,悭吝嫉妒,巧伪虚妄,自固己见、谬受不舍,迷于邪见、与边见俱: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有忿、有恨……有覆、有恼……有嫉、有悭……有诳、有谄……有恶望、邪见……自取著所见、坚守不舍弃”。固,高丽藏原作“因”,今依明藏改。

[147] 六出要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六出离界”,《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六种对治出离界”。

[148] 憎嫉心: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害心”。

[149] 憎爱心: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欲贪”。

[150] 无我行:《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决定行”。

[151] 行无想行,生众乱想:依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应作“行无相行,生众乱相”。

[152] 利养无上、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利得无上、戒无上、行无上、忆念无上”。

[153] 六思念: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六随念”,《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六念”。

[154] 总持:于佛陀教法闻后持而不忘。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念现前”。

[155] 七识住:又作七识处、七识止处、七神识止处,指三界中有情神识的七种住处:一、身异想异识住,二、身异想一识住,三、身一想异识住,四、身一想一识住,五、空无边处识住,六、识无边处识住,七、无所有处识住。

[156] 天及人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犹如诸人及一类天、一类险难处者”,《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即欲界人天”。

[157] 梵光音天初始生时是:意谓如光音天初始生梵天时。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犹如梵众天之最初生时”,《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谓初禅天”。

[158] 光音天:又作晃昱天,为色界之二禅天。此天众由定心所发之光明,以替代言语传达彼此心意,故称光音天。《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二禅天”。

[159] 遍净天:又作无量净天、广善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位于三禅天中最上。生此天者,受乐遍满,故称遍净。《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三禅天”。

[160] 空处……识处……不用处:《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

[161] 七勤法:一者比丘勤于戒行,二者勤灭贪欲……七者勤于禅定: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七殊妙事:友!于此有比丘,于热求受持学处,于当来勿离渴望受持学处;于观察法……[乃至]于调伏欲望……[乃至]于闲居……[乃至]于勤精进……[乃至]于具念明察……[乃至]于热求有见解,于当来渴望勿离见解”。

[162] 七想:不净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七想:无常想、无我想、不净想、患想、断想、离贪想、灭想”,《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复次七解脱行想,是佛所说,谓不净想、死想、饮食不贪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边想”。死,高丽藏原作“无”,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63] 七三昧具:意谓禅定之七种方便、资助。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长阿含·四·阇尼沙经》译作“七定具”,《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七三摩地缘”,《中阿含·一八九·圣道经》译作“谓圣正定,有习有助,亦复有具,而有七支”。

[164] 正思:即正思惟,本经下文又作“正志”。《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正筹量”。

[165] 七觉意:又作七觉分、七觉支、七菩提支、七菩提分,指成就正觉的七种支分。

[166] 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择法”。

[167] 猗:又作倚、息、猗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轻安”。

[168] 护: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舍”。

[169] 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八解脱: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有色而观诸色,此为第一解脱;有人于内无色想,于外观诸色,此为第二解脱;有‘清净’等胜解,此为第三解脱;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空是无边!’成就空无处而住,此为第四解脱;超一切无所有处,‘识是无边!’成就识无边处而住,此为第五解脱:超一切识无边处,‘无所有!’成就无所有处而住,此为第六解脱;超一切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而住,此为第七解脱;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成就想受灭而住,此为第八解脱也”。嗔恚,乃“有对”之误译。想知灭,又作想知灭定、灭尽正受、灭尽定、想受灭定、灭正受,因此定中想、受等心所法不会生起,故名,为九次第定中之最高定。

[170] 八人:即四双、八辈,指声闻乘之八种圣者。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八应供人”。

[171] 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罗汉向、阿罗汉:其中的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合称为四向,其中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合称为四果。须陀洹向,又作趣须陀洹,指趣向于须陀洹但还未证得须陀洹之圣者。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亦随顺理解。

[172] 九众生居:又作九居、九有情居,指有情居住的九种处所。

[173] 无想天:因厌想而修无想定、死后所生之天,不起诸心法、心所法,属色界第四禅天。

[174] 十无学法:又作十直道、无学十支、十无学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十无学”,《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十具足行”。无学,相对于有学,又作无学人,指学修圆满、已无需额外的学修之圣者,即阿罗汉。

[175] 正智:指已断苦乃至已修道之尽智,与知已断不复更断乃至已修不复更修之无生智。

[176] 行:此字后高丽藏原有“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八”等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