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竞争:后波特时代的竞争优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绪论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战略管理研究兴起以来,该领域出现了几个研究主线,包括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Barney,1991)、动态能力视角(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Teece,Pisano,and Shuen,1997)以及高层管理团队研究(top management teams)(Hambrick and Mason,1984)。在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竞争本身一直是产业经济学和结构分析(Porter,1980)、战略群组和构型(Cool and Schendel,1987;Miller,1996)、博弈论(Brandenburger and Nalebuff,1996)、网络理论(Tsai,2002)、种群生态学(Freeman,Carroll,and Hannan,1983)以及动态竞争(Baum and Korn,1996;Smith,Grimm,and Gannon,1992)的研究焦点。

本章回顾了动态竞争理论的相关文献,首先定义动态竞争的独特要素,凸显动态竞争理论的核心主题和研究焦点,并且提出该理论的重要发展趋势,提出动态竞争研究的理论缺口和潜在的研究方向。我们发现,动态竞争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仍明显不足:缺乏一个可以综合各个构面的整合性架构;动态竞争理论本身虽具备联结微观和宏观观点的潜力,但未被充分发掘;动态竞争研究与管理领域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结仍然需要强化。因此,我们深入讨论这些关键问题,并尝试提出了一个竞争性行为的整合性架构,此架构不仅能联结微观与宏观观点,并且能够联结其他管理范式(paradigms)。

动态竞争理论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原因众多。首先,动态竞争研究以细致的分析方法帮助管理者理解当企业面临特定竞争对手时所采取的行动与响应。其次,动态竞争研究采用严谨的学术标准来具体衡量竞争性行动与响应,得以累积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此外,动态竞争研究也检视竞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不仅专注于竞争行动,还同时关注后续的响应,因此,动态竞争研究是战略管理研究中少有的具备典范纵贯性(longitudinal)特质的研究,并且,动态竞争研究的贡献还包括提出有助于理解驱动竞争的分析架构(本章将以察觉-动机-能力(AMC)模型来呈现如何联结微观和宏观的研究并提供未来可能的发展前景)。最后,动态竞争研究具备与其他战略管理或组织管理研究建立密切联结的潜力,有利于各个学术领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1.1.1 动态竞争研究的历史根源

“动态竞争”这一术语广泛应用于多种研究情境当中,包括生物学的物种生存竞争研究、各种组织形态争夺主导地位的研究、建构博弈论模型的研究等。本章对“动态竞争”范畴的界定相当明确:动态竞争探讨企业之间的竞争对抗,包括特定的竞争性行动与响应、战略和组织情境,以及驱动竞争的前因与结果(Baum and Korn,1996;Smith et al.,1992)。我们明确地把动态竞争定位在竞争战略领域。

尽管竞争是战略的核心要素,但很少有研究能够超越简单与静态的描述性研究,对动态的竞争行为模式进行精确的分析。例如,早期的战略研究大多依赖产业-结构分析方法(Porter,1980)。如同战略管理领域中的其他研究,动态竞争研究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包括:企业在竞争时如何互动?为什么企业以特定方式进行竞争?竞争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组织绩效如何反过来影响竞争行为?(Ketchen,Snow,and Hoover,2004;Smith,Ferrier,and Ndofor,2001)与博弈论这种以数理逻辑公式为主的研究不同,动态竞争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与传统研究上述问题的方式不同,动态竞争研究专注于企业的竞争性行为,将其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此种将焦点放在微观层面个体行为上的方式,可以追溯到熊彼特(Schumpeter,1950)的“创造性破坏理论”(creative destruction)。创造性破坏理论被用来描述企业在追逐市场机会时,采取行动(act)与响应(react)的动态过程。实际上,创造性破坏理论被定义为企业在经历竞争性行动和响应的过程后,最终将不可避免地落入衰退的命运。企业的行动与竞争对手的响应决定企业的生存和长期绩效。同样地,奥地利学派(Austrian School)(Jacobson,1992;Mises,1949;Young,Smith,and Grimm,1996)把竞争视为一种动态的市场过程(dynamic market process),而非静态的市场状况(static market condition)。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一个市场趋势或偏离均衡状态的过程,而非均衡状态本身。以不均衡状态为前提假设,奥地利学派认为竞争优势是短暂的,时间也是有限的(Chen,2009;D'Aveni,Dagnino,and Smith,2010;Gimeno and Woo,1996a;Robertsand Eisenhardt,2003;Thomas,1996;Thomas and D'Aveni,2009)。

在战略管理领域中,早期动态竞争的相关研究包括:MacMillan、McCaffrey与Van Wijk(1995)对银行创新的响应的小样本研究;Bettis与Weeks(1987)对于宝丽来(Polaroid)和柯达(Kodak)之间的竞争互动所进行的个案研究。这些研究都特别关注竞争优势的非永久性。Mac-Millan等(1985)以及Bettis与Weeks(1987)的研究代表着战略管理中动态竞争研究的开端。后来,其他领域的学者才用“动态竞争”一词来指代这一系列的研究。[1]

1.1.2 动态竞争研究的基本特质

动态竞争研究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特质。第一,竞争具有动态性与互动性,行动与响应的对偶以及行动的组合是构成竞争的基本分析单位。第二,动态竞争着重于企业之间“真实行动”的互动。这些行动包括推出新产品、广告、进入新市场、定价战略,以及产品的重新定位或重新设计等。这些企业间的互动过程是战略的核心,且行动/响应适合于精确和具体的分析。事实上,强调管理者实际竞争行动的研究方法和常用的借由营运和财务数据来推断战略态势的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第三,企业或对手间的成对比较(包括它们的地位、意图、感知和资源对比)是竞争者分析的核心,而竞争者分析是动态竞争研究的必要内容。因此,“相对性”是基本前提,即企业的战略和市场定位必须放在竞争的真实情境中,必须是对比竞争者的战略和定位而定的。

战略并非孕育于抽象之中,根据Mintzberg、Raisinghani与Theoret(1976)以及Mintzberg(1978)所述,战略是一系列决策模式。“模式”意味着主题一致性(thematic consistency)。的确,企业的竞争行为或行动与响应之间,理应是长期存有高度一致性的。此外,研究还假定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同样地,企业间的每一种竞争关系都被视为有异质性和方向性,背后的组织驱动力(organizational forces)则被认为能够解释和预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行动或响应。在这些驱动力中,领导力和人类能动性(human agency)一直是战略和竞争的核心(Hambrick and Mason,1984;Montgomery,2008)。前述的种种特征,都显示出动态竞争研究与先前的分析方式截然不同,例如,波特探讨宏观产业层次的五力分析(Porter,1980)。表1-1比较了动态竞争和传统波特五力分析的一些重要特征。

表1-1 五力分析和动态竞争观点的对比

1.1.3 动态竞争研究的独特性

预测竞争行为。企业间对偶关系的微观分析方法,对于传统战略研究中产业结构决定企业战略的宏观分析,有着关键性的互补作用。要预测对手的竞争性响应与敌对企业的行为模式,首先要了解一个竞争行动如何影响对手的内部行为(Chen and Miller,1994)。我们在本章后面将要提到的察觉-动机-能力(AMC)架构就提供了一个三要素的整合性模型,而这三个要素是决定竞争者行动和响应的关键驱动因子(Chen,1996;Grimm,Lee,and Smith,2006;Smith,Ferrier,and Ndofor,2001;Yu and Cannella,2007)。简单地说,一个竞争者只有在察觉到对手的行动、有动机响应并且有能力响应时,才会对一个竞争性行动做出响应。攻击方或者行动的发起方会根据这三个要素来分析和预测对手的响应行为(例如,响应的可能性和速度)。从攻击方的角度看,这三个行为驱动要素代表某个竞争对手的响应障碍(MacMillan,1988)。AMC模型对于分析和预测对手可能的响应是十分有用的。AMC模型可以具体应用到某个特定行动和特定竞争者,而分析也会因为行动的出发点和竞争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攻击方而言,依据这三个要素来分析时,每个对手都是不同的。

捕捉企业间的不对称性关系。动态竞争中竞争者的专属性质凸显了企业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质,即竞争不对称性。一个战略制定者不能假定一个竞争行动会等量地影响所有竞争对手的察觉、动机和能力。竞争不对称性在商业竞争中十分常见,即市场中的两个企业对其互动关系的看法可能是不同的(Chen,1996;DeSarbo,Grewal,and Wind,2006)。例如,两个对手不太可能对每一个竞争行动或关系都有同样的认知。由于每个企业对于产业环境的判断、组织资源的调配和偏好是不同的,因此两个企业对其竞争关系的看法就有可能不同。用公式表示就是,dab)≠dba)。正如我们看到的,竞争不对称性对于企业如何在市场中与其他企业竞争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联结战略制定和执行。动态竞争研究聚焦于行动并重视行为导向,将战略视为一系列连贯的决策和行动。因此,它包含了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也同时包含了战略的内容和过程,并且将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纳入考虑。

在制定战略时,企业一定要考虑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击,因此,企业对于自身和竞争对手了解的程度,包含准确度和深度,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Barnett,1997;Barnett and Hansen,1996;Greve,1996)。因此,动态竞争研究的学者既研究企业的行动,也研究为这些行动负责的决策者(Hambrick,Cho,and Chen,1996),这些研究议题既属于传统战略内容,也属于战略过程领域(Ferrier,2001),既包含宏观层面产业的力量(Derfus,Maggitti,Grimm,and Smith,2008),也包含微观层面个人(Kilduff,Elfenbein,and Staw,2010)或高层管理团队的行为(Chen,Lin,and Michel,2010;Ferrier and Lyon,2004;Marcel,Barr,and Duhaime,2011)。诚然,动态竞争研究跨越了不同的研究层次,如行动与响应对偶层次、企业或业务层次以及总体或多重业务层次,也为多种研究主题提供了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之间的重要联系。

动态竞争可以提供一种整合性框架,用来联结战略内容(或制定)和过程(或执行),以及宏观竞争观点和微观行动者的观点。然而,在提出动态竞争研究未来的实证和理论研究方向之前,我们先对动态竞争文献的主要研究主题和推动力进行讨论。

[1] 在早期的研究中,“竞争互动”“竞争对抗”“企业间竞争”等表述可以交替使用(Chen,2010)。对于经济学家而言,动态涉及时间上的考虑,而不是动态竞争学者试图探索的竞争本质——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