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序

《软件测试的艺术》(下简称《艺术》)作为元老级的测试书在国内可能没那么出名,但它的确非常经典且很有口碑,书中所提出的“软件测试为求错而非求证”的观点至今仍在学术界被广泛争议与讨论。随着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现代软件企业的重视,这本书就好像尘封已久的宝藏被人们挖掘出来并受到追捧。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测试市场的需求激增,书店里的测试书籍也似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

我和《艺术》的第一次接触并不是在书店里发现了它,而是因为我阅读的一个习惯。我喜欢在阅读之前先看参考文献部分,也由此发现国内的很多软件测试书籍都把《艺术》作为首要的参考书目,这让我不得不对该书刮目相看,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艺术》一书就是现在各种测试书籍参考的源头之一。以我个人的观点,今天书店里的软件测试理论书籍(注意我是指理论方面)已经饱和甚至是富营养化,如果你打算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理论知识,我不敢向你保证这本书是最全面最详细的,但是绝对是恰到好处的,它精悍凝练的篇幅可以让你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关于软件测试的真知灼见。

对于那些已经成为测试工程师甚至是高级测试工程师的人来说,本书同样值得一读,书中的很多内容读起来仿佛醍醐灌顶,本书所涵盖的测试知识经过千锤百炼和时间的考验,而把这些理论知识结合你的测试经验,能系统化并巩固加深你对测试这门学科的理解,而这种对软件测试技术系统的、深刻的理解,将使你在今后的工作以及事业中受益匪浅。

因此,作为一名测试工程师,我对读者的建议是,初学者可将本书作为入门书;而有经验者更应该将本书作为理论指南,花点时间翻阅一下,梳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本书对开发人员也相当有用,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对测试的框架认知,从而在编码的过程中能够在脑海里多一些测试的思想,十分有益,当然有些测试类型本身就需要开发者参与,比如本书所介绍的极限编程与测试,开发者需要编写单元测试用例。对于测试管理者而言,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内容非常精炼,将有助于你根据项目情况制定更合理、更有效的测试计划。

作为本书第3版的译者,我十分有幸能够接到这样的经典书籍翻译任务,而且还是本人的处女译,心中的忐忑自不必多说,只希望我的翻译能够不辱原著的经典,更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

此次第3版相对于之前的第2版增加了全新的两章(第7章和第11章),由此使得本书包含了当下最新的测试分类和技术。除了第9章的改动增补较大外,其他的章节基本是略有改动。

在翻译过程中,我尽量保证在准确翻译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个人的见解,通常以译者注的形式给出,我相信这些注释有助于国内的读者理解和消化书中内容;也有一些地方做了勘误。有时候直译的效果并不那么好,我也会尝试一些意译,比如在11.4节,作者强调了移动应用必然越来越火这一现象和趋势,我便借用著名诗歌《见与不见》来意译:

你用,或者不用

移动应用就在那里

……

因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两版译文)进行翻译,所以我必须感谢前两版的翻译人员,这使得我此次翻译的精力主要聚焦在新增的两章以及改动较大的章节上。同时要感谢黄琳为我的原始译稿所做的详尽审稿和勘误工作,这也是我们之间的二度合作。

最后请大家注意书名中的“艺术”二字,这暗示本书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或写得很深奥,我觉得即使你没多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只要用过电脑软件,本书的很多章节读起来应该都不会太吃力。我希望有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人们加入测试的世界,从本书第7章的可用性测试我们看到,测试需要领域内经验,如果某公司针对音乐爱好者推出了一款混音软件,他们肯定会想,要是能够把周杰伦请来做首席用户体验师该有多好。总之,测试,这是个相比较开发来讲门槛不算太高的职业(当然要做到精深未必容易,甚至难度还要高),而且收入还算不错,在这里与各位读者共勉了。

张晓明

2012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