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技术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信息化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文化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1.2.1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等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大大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技术支持。

我国现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任务和内容。1997年4月,我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的国家信息化体系概念,将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1.2.2 信息化的作用

信息化是一个国家由物质生产向信息生产、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与城镇化、工业化相类似,信息化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换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信息活动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信息化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产业的经济作用予以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产业的支柱作用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信息产业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稳步提高。信息产业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国家外贸出口中的支柱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位居前列,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

2.信息产业的基础作用

信息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通信网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强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是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信息技术和装备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科技、经济、军事主导权和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

3.信息产业的先导作用

信息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龙头产业。信息产业的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将创造出新的产业门类。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极大提高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

4.信息产业的核心作用

信息产业是推进国家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装备是国家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动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信息产业的发展大量降低物资消耗和交易成本,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2.3 信息化的类型

信息化的类型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1.产品信息化

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产品所含各类信息比重日益增大、物质比重日益降低,产品日益由物质产品的特征向信息产品的特征迈进;二是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嵌入了智能化元器件,使产品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功能。

2.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并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完善信息服务,加速建设企业信息系统。

3.产业信息化

产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4.国民经济信息化

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金融、贸易、投资、计划、通关、营销等组成一个信息大系统,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各国急需实现的近期目标。

5.社会生活信息化

社会生活信息化是指包括经济、科技、教育、军事、政务、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各种信息网络,大力开发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内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社会生活极大程度信息化以后,我们也就进入了信息社会。

1.2.4 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1.2.5 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和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影响和改造社会生活方式与管理方式的过程。社会信息化指在经济生活全面信息化的进程中,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也逐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各种信息网络;同时,大力开发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过程。信息化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尤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同时信息化也是 IT产业发展与 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理想状态的一段持续的过程。

信息技术作为高新技术成果,通过对传统工业的渗透和改造,可以大大提高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加速其向知识密集、高科技密集的方向转变。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改造。依托信息网络,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

随着信息发生量以及社会对信息需求量迅速的大量增加,信息传输手段受到世界主要国家的高度重视,以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传输手段现代化,就是目前社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信息传输手段的现代化,以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为核心。现代信息网络以其速度快、容量大等特征,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并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工程。现代信息网络的建设与使用,使信息传输手段有了质的改变,带动了信息产业化,提高了社会信息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