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也是成功舞台的主角
有了相信和渴望,想要成为优秀的演说家,依然难免会遇到挫折。
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个球员找了一流的教练学球,可是好几天,这个教练给他安排的学习内容都是捡球,一直捡球。
为什么学打球要先学捡球?因为如果不花时间捡球,一个人就不会把捡球当作学球的必要步骤,在捡球的时候,他就会特别烦躁。所谓“人磨墨,墨磨人”,说的就是这种把挫折视作成功舞台主角的心态。拥有好心态同样是一种能力。
不管哪个领域的成功者,都必须要学会面对失败,演说也是一样的。所有极富魅力的演说家,一定都拥有令人钦佩的心态。
在成为演说者的路上,不同阶段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我们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去应对这些挫折。
第一阶段:从技能上武装自己
公众演说是一种技能,并非一朝一夕可得。关于演说修炼的方法和经验,在这本书中我分享给大家,但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在实践中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掌握了好的方法,如果没有积累,运用起来依然会困难。如同一个武林高手,不可能只练招数,不练内功。
拿我个人来说,我从一开始就非常相信我会成为演说家,对此也怀抱着殷切的渴望。我开始不断地学习、成长,积累自己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成长和变化也要跟得上社会的成长和变化。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正的“一招鲜,吃遍天”,只有敢于变化,才能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节奏。
如何迎接这个时代的潮流呢?我通过四大方法来实现:
1.大量阅读
我每一年的图书杂志阅读量至少要在200本以上,我每次到机场,会直接去书店买最新的杂志,有些杂志是给公司订阅的,有些是自己感兴趣的。我出差频率很高,这样就能了解很多资讯,也可以拓展自己的认知宽度。
大量阅读,能够为自己增加知识储备,让自己在演说时,言之有物。
2.深度学习
一个人的学习不仅要有宽度,还要有深度,这样说出来的话才经得起推敲。比如我读《道德经》,《道德经》字数很少,阅读起来却并不简单,我自己会反复看。同时,关于《道德经》的研究著作及名家的解读,我每拿到一本都会认真看完。
深度学习的同时,一定会调动你的大脑进行深度思考,而每个人的内在水平,都是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
3.与企业家聊天
我愿意和企业家客户聊天,他们的问题一定是最新的市场反馈。我的朋友也有很多都是企业家,我会定期邀请他们一起喝个茶、聊聊天。有的企业管理做得比较好的,我会请他们分享一下是怎么做到的。当我们遇到了问题,也会与他们一起分析、学习,思想相互碰撞。
用包容的心态接纳别人的经验与见解,是拓展人生广度的捷径。
4.心在红尘外
只要时间允许,名山大川就是我要去的地方。我会去拜见世外高人或者大德高僧。因为他们的修行是超越红尘的,修行之人看问题和平时在利益和商业裹挟中的人看问题不一样,他们更纯粹、更深入,角度更新。他们能给我提供新的视角和维度。
当我使用了以上方法修炼自己,内心开始变得有力量的时候,我的人生之路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开阔了。
第二阶段:从心态上磨砺自己
一个人可以吃苦,但不能白吃苦,要在所有的挫折中,练出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好心态。
汶川遭遇地震之时,我去做慈善演说。也是那一次,心痛之余,我立志要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捐建101所希望小学。
我当时找了全国很多公司,做了大量的方案,想要号召大家一起建希望小学。
回应者寥寥。我明白,如果没有钱,方案做得再多也没用,现实是骨感的。筹钱是困难的,而我自己去克服困难反而会更高效。于是我决定成立一家公司,赚了钱,就有实力来做希望小学的捐建了。
我创立了企业之后,发现真正的慈善,不仅仅是建希望小学,也包括把员工照顾好,把员工当家人。
当初,我自己都没有收入,但还是坚持该给员工的一定要给。12年来,我一直以这样的态度经营公司。我有时会在演说中讲我的创业史,只要讲,听众都会哭。其实让大家哭并不是我的目的,但是大家却在真实的经历里感受到了我的艰难。
创业伊始,我不懂创业有多少复杂的支出,接近春节放假的时候,信用卡刷爆,甚至没有钱买机票回家。但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借钱给员工发了工资。
当时,我打造了巨海公司独特的师徒文化,有几位骨干级别的员工拜我为师,我全心全意地教他们,带他们。为了让员工生活得更好,我还出钱给他们买车。可无论我怎样以诚相待,难免还是会遇到员工离职,令我大为吃惊,也特别沮丧。特别在公司发展最关键的时刻,几位重要骨干员工的离开,让我对人性产生了怀疑,几近绝望。
对走了的员工我还是祝福,希望他们越来越好。所以他们虽然走了,但始终对我很尊重。有人问我这么做到底为什么,我告诉他,我是在挑战我自己的格局。
面对员工的离开,一开始当然很痛,后来知道,这都是正常的,如佛法讲的“一切无常”。
我发现,我对所有人终归还是有爱,有感激,没有恨。即使公司的高管反对我的决定,我也尽量安抚。《羊皮卷》里有一句话,我想可能在早期的演说生涯中就刻入了我的生命——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用亲身的经历得出了一个结论:理解别人对我们的不理解,包容别人对我们的不包容,生命就是在磨砺中走向宽广。
演说水平本来就是需要多番磨炼才能提高的,而只有带着一颗平和、包容的心,接纳外界的质疑,我们自身才会成长得更强大,一切困难也都才会迎刃而解。
第三阶段:从境界上突破自己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演说到了最高阶段,演说家自己就会明白,自己和演说已经融为一体,说是为了更好地做,做是为了有资本去说。
万事万物都有突破自己的机会。
从小处说,你要突破自己的情绪层。
演说家要做有双核的人,集感性和理性于一身。我在演说时很少遇到听众离席的情况,但是我想说,即便面对这样的负面反馈,一个成功的演说家也要立即分出两个我,即“双核演说人”:一个我,要敏锐观察听众的反应;另一个我,要马上调整自己的节奏,用快速调整演说内容来控场。
从大处说,你要在人生中不停地突破自己的本能、局限和经验。
要敢于直面别人的否定和质疑,要能在逆耳的话语中听到自己的缺点,修正自己的不足,才会让自己的挫折越来越少。
还是讲一个我自己的经验。彭清一、李燕杰、曲啸、刘吉被并称为“中国四大演说家”,我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这四大演说家请到一起同台演说。
后来,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彭清一彭老,如今已有90岁高龄,但他依然热衷演说和表达,他对我而言是精神上的引领者,很多人都羡慕我人生中有这样一位师父。他对人的真挚,和他即便高龄依然具备的奋斗精神,让我领略了演说的魅力,学会了演说的艺术中极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他是演说艺术家,他的表达形式奔放,常常让整个现场都激情洋溢,充满力量。
在我和彭老学习的过程中,他最认同的应该是我的朴实,我也无比珍惜他的指导,包括“当头棒喝。”
有一次,有人拿了一份我的资料给彭老,彭老看到资料上面介绍我是“成杰大师”。他把我叫过去,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我。他向来非常尊重女性,对我太太一向非常好,但是这一次,因为我的过度宣传、夸大其词,他把我太太也批评了,说她有责任提醒我,不应该如此“高调”。
后来有人替我辩解,这份资料并不是我写出来的。
彭老的话真是当头棒喝——虽然不是自己说出来的,但是如果能流传出来,就说明我心里想被人这样称呼。
我非常珍惜恩师这样的教诲,这个时候,最好的表达并不是辩解,而是真的去反思自我,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意图,并修正自己的言行。
每一年教师节,我都会给恩师送鲜花;当我用到好的杯子,好的毛巾,也会想到送给老师,这并不是庸俗的所谓“送礼”,而是情感的真实表达。
演说并不只是语言的艺术,它归根结底其实是“心的艺术”。当你能够从心态上做到自我突破,也就完成了成为演说高手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上“从心到法”的三大阶段,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个演说家克服眼前障碍,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