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们生活的新时代
第一节 压缩的时空
若是提到回老家,大家的脑海里会自动泛起春运的画面,拥挤不堪的火车站,扛着蛇皮袋、背着大包小包回家过年的农民工,睡在候车厅满身污垢的小青年,还有拖着行李箱,怀里抱着啼哭不止孩子的年轻妈妈……
如果还有人在这样浮想着春运,那么他一定没有在春节回过老家,或者他没有意识到,中国近十年日新月异的交通运输技术的升级换代,正在压缩着中国的时空,改变着中国的未来发展。
一、高铁——速度释放激情
20世纪50年代有一部电影叫《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中有一句歌词:“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飞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2013年之后,高速铁路真像是插上了飞机的翅膀。以前拥挤不堪的春运,似乎没有那么堵心了。从高铁网发来的报道显示,在2012年春运人数达到30亿人次之后,春运的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开始缓慢,甚至出现了下跌。2006—2015年,这近10年来,春运客流增幅下降近半。专家预测,随着交通出行越来越便利,外出务工者可以在黄金周、小长假抽空回家探亲,在春节集中回家的意愿也会有所降低,未来中国将不再出现大规模的春运潮。
原因是,不断提速的高铁释放了回乡的激情。在经历了高铁大提速、降速、稳速、再提速之后,2017年起,高铁迈进了“350时代”,时间和距离不再成为回乡的障碍!
2009年,武广高铁通车后,从广州到武汉的铁路旅行时间从11个小时缩减为4个小时。2012年京广高铁开通后,从广州到北京的铁路旅行时间从20小时30分缩减为8个小时。2013年厦深高铁开通后,广州至厦门、汕头的时间分别由13、6小时(大巴用时)缩短为3.5、2个小时。2014年、2017年南广、贵广铁路开通后,广州至南宁、贵阳等旅行时间分别由13、20个小时大幅缩减至4、5个小时。
车站和铁道线将不再是人潮拥挤、你踩我踏,争先恐后上车回家的战场,而成了人们相聚、休闲、旅游的中转地。2016年《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规划至2020年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贯穿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这三大城市群。这意味我国正式步入高铁时代,速度与激情将不再成为回乡的两难!
二、机场——飞往世界各地不再是梦
高铁提速直接造成了航空业“很受伤”,加上准点率不到三成,民航的客座率开始大幅下降,再加之“高铁350时代”的到来,更是直接倒逼民航重新调整市场。
不过,航空行业也不示弱,既然500公里的旅程不占优势,500—800公里会被高铁分流20%—30%的乘客,1000—1200公里会被分流15%—20%的乘客,那么就缩减中、短程航线,降价,发展远距离航空,开辟空中快客,直飞到国外。
2018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35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33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30个。年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级机场达到37个,较上年净增5个,占全国比重为83.6%。2013—2017年,我国国际航线由381条增至784条,国际定期航班通航国家由52个增至61个,通航城市由121个增至167个;国际航空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18.8%。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和民航局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到2020年要完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要建成超过50个运输机场,加上续建机场一共是74个。全国运输机场总数量将达到260个。
再看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航空服务范围将覆盖我国93.2%的地级市、89%的县、92%的人口规模。中国机场通往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将大幅增加,航空运输规模持续扩大。
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年,在县城坐飞机,从一个小城市飞到另一个小城市,从一个国家直飞另一个国家,对普通人来说,也不再是件天方夜谭、困难重重的事情。
大幅增加的飞行线路,更廉价快捷的飞行路线,扩大了旅行者的生活半径,直接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生活方式和人生的追求。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国际航线旅客量达到5544.2万人次,增长7.4%;港澳台航线的旅客量达到1027万人次,增长4.3%;合计乘坐飞机的出境旅游总人次达到6571.2万。从旅客周转量看,国际航线同比增长14.6%,高出国内航线1.4个百分点。
再据国家旅游部门统计,在出境游方面,2018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49亿,出境游的总花费在2017年1152.9亿美元的基础上达到1200亿美元。
出境游中,70后、80后依然是出境游的中坚力量,80后占比29%,70后占比17%。70前的中老年人占比23%。90后、00后加入出境游的队伍发展迅速,占比分别为18%、13%。
从出境游的出发城市来看,除北上广深老一线城市外,新一线城市出境游的增长速度飞快。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榜首,于2017年超越深圳跃居出境游人数第三位。西安和长沙作为出境游黑马人数飙升,排名靠前。携程旅游出境游数据显示,西安出境游客人数增长超过300%,长沙出境游客人数也增长200%有余。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再也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航空和高铁,拉近了人们与世界的距离,也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统计数据,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其中,城镇居民41.19亿人次,增长12.0%;农村居民14.20亿人次,增长7.3%。国内旅游收入5.13万亿元,上年同期增长12.3%。其中城镇居民花费4.26万亿元,增长13.1%;农村居民花费0.87万亿元,增长8.8%。未来,农村和城市将不再泾渭分明。条条大路通罗马,飞往世界各地再也不是梦!
三、高速公路——欢乐的旅程
如果说高铁是通往我国各个城市的大动脉,高速公路则是通往我国各个乡镇的小动脉。伴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也飞速向前。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的规划里,我国要建成“71118”网,规划总里程增加到了11.8万公里。
不过,截至2017年6月,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3.1万公里,全国公路网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6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5000个,新增通客车建制村5000个,新增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600公里,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5%以上。绵延纵横的高速公路,几乎连通着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行政区,而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95.98万公里,通达99.99%的乡镇和99.94%的建制村。
高速公路的里程在增加,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乡村与乡村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短,出行越来越方便。不仅如此,高速公路的发展给乡村及城镇的发展带来了福音。
高速公路沿线,一批城镇、工业区在高速公路的带动下发展起来。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在选址的时候,交通便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高速公路可以直达机场、码头、火车站,是开发区不可缺少的交通资源。全国目前有各类工业园区约22000个(2017年的统计数据),已有478个国家级的经开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有省级各类开发区1170个。开发区和工业区就在家门口,农民工不用再跑到外地去打工,在当地就能够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开发区也吸纳了更多附近地区的劳动力,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高速公路还带动了景区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减少了区域间乡村与城镇之间经济的差距。比如蒲都高速,不仅连接起蒲江、邛崃、大邑、都江堰、崇州5个区(市)县,还串起了都江堰及周边的26个旅游景点。思小高速公路是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全线有37公里,从小勐养自然保护区边缘次生林带穿过,正好穿越野象谷,成为中国第一个高速公路景区。
而高速服务区,也正在以想象不到的方式发生变革!
如果你是北方的游客,进入浙江嘉兴地区的嘉兴或长安的服务区,可能会被这里一番热闹的景象所吸引。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得意楼、奎元馆、永和大王的门店在你的眼前闪过,走进去点一杯茶、叫一碗面,价格一点也不比市区贵。人们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地方了?高速公路服务区不是只是一个上厕所和买茶叶蛋、方便面、粽子的地方吗?!
的确,对商业敏感的人一定会注意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自2014年星巴克入驻浙江嘉兴服务区,之后又相继入驻长安服务区、绍兴服务区后,临近江苏省的高速服务区的商业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高速服务区纷纷引进知名品牌入驻,并且实行不同业态的搭配,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数据显示,全国星巴克平均单店月营收50万元左右。而服务区内星巴克单店日均营业额1.7万元,单月营收与市区门店相当,这也验证了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不仅如此,不同业态的搭配组合所产生的品牌效应也为服务区市场带来流量。相关数据显示,引入星巴克、肯德基、永和大王、杭州味道之前,长安服务区整体日均消费人数为3000人次;引入上述业态之后,消费人数提升近40%,整体日均营业额提升20%左右。
可以看到,高速公路服务区不再是停歇的驿站,而是大型的商业休闲中心。高速公路连通的不再是从此地到彼地的距离,不再只是出行的驿站,而是人们休闲购物的旅游集散中心。未来的高速公路,也不再只是承载思乡的道路,而是追求梦想、寻找欢乐的旅程!
第二节 流动的时空
人,生活在时间和空间里,却不会被时间和空间左右。
尽管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但是很明显的是,全球化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势不可挡。
一、流动的不只是物理时空
1.全球化的流动时空
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全球人口流动。全球贸易、移民、劳工输出是这股流动人口中的主要力量。
从《2017年国际移民报告》可以看出,全球目前共有2.58亿移民,比2000年增长了50%。移民占全球总人口比例也从2000年的2.8%增长到目前的3.4%。中国是世界移民的第四输出国,中国目前移民人数超过520万人。而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加,联合国近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海外务工人数可能已经从600万发展到将近1000万。
这批海外劳工,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家庭,例如四川省的仁寿县就是全国知名的海外劳工输出大县。该县至今已有3800多名农民走出国门到海外打工,足迹遍布非洲、美洲和亚洲许多国家,建筑和建设施工、打鱼、种菜等是他们在国外主要从事的工作。
而在中国,常年在上海的外国人也有30万,上海的静安寺、古北和浦东的花木是外国人居住比较集中的社区,在广州居住的外国人总共达到了11.8万,广州的天河区、小北路、三元里公园、越秀公园也聚集了许多外国人,广州还有一条全国闻名的黑人聚集区——宝汉直街。
全球化商贸的发展带动了世界各国人口之间日渐频繁的交流,也引发了一股生活方式的革命。海外代购正式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跨国人员、商贸公司加入这一行列,以较低的价格、可靠的质量、多样的品种,把全世界的优质商品带到了国内。从而,带来了一个全球化生活方式的传播。
这样一批孩子长大了,他们住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却从小包着日本的花王纸尿裤,喝着荷兰的牛栏奶粉,玩着美国的乐高玩具,坐着日本的马桶盖,用着德国西门子电器,吃着肯德基、麦当劳和汉堡王,看着好莱坞大片,Enjoy全球最流行的世界杯。他们虽然生活在中国,但却是一批彻头彻尾的全球公民!
2.区域化的流动时空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高铁、高速公路网络的全面覆盖、向外走的全球化流动潮流,带来了区域间的新的流动方式。城市群的建设、大湾区建设和同城化效应越来越突出。
国家在城市群的建设上,不遗余力。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进入国家视野的城市群已达19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目标是晋级世界级城市群,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以及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发展还在壮大中。
城市群的发展,给区域经济带来了更新的活力,给人口流动带来了新的方向。促进了人口在城市群之间的流动。加上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出行,越来越多“一小时生活圈”的城市出现,在双城中生活和工作的人口也将逐渐增加。上班在深圳、住在东莞,上班在上海、住在湖州,早已不再稀奇;丈夫在南京、妻子在杭州的周末团聚家庭比比皆是。区域化流动的不只是人口,还有移动的生活。
3.城乡间的流动时空
不得不注意到,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2017年末,我国城镇的常住人口为8.1亿,城镇化率达到58.52%,预计2020年达到60%,也即在2020年将近六成的中国内地人口生活在城镇中,真正的农村人口只接近四成。
这也意味着,一大批的农村人口将要转型成为城镇居民。预计2016—2030年,农村向城镇累计转移人口约2亿人,许多地方纷纷出台政策,响应国家《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未来一部分农村将慢慢发展成小城镇,或被迁移去小城镇的农民放弃,成为空巢乡村、空心乡村和老龄乡村。
留守在农村的农民等到了国家的一次机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乡村振兴全面带动了农村扶贫、农村医疗制度、生育保健制度、土地制度、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的改革。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也让许多乡村旧貌换新颜,门前种桃门后栽树,村子整洁干净、屋舍俨然,保留着历史文化古迹,成了许多人心中的桃花源。
城市人到乡村,乡里人到城市,城乡之间的流动开始出现了情感上的变化,回乡发展、回乡创业,到乡村旅游、到乡村开民宿,不仅是经济的追求和休闲放松的需要,还带有一种对故乡的依恋和远方的情怀。
二、流动的虚拟时空
流动的不仅只有物理时空,还有虚拟时空。原来有一首老歌,歌词是“月亮走,我也走,我送哥哥到村口”,如果换到今天,则毫不客气地说是“手机走,哥哥走,手机送哥哥到村口”。
在城市中行走,所需不多,只凭一部手机即可,穿越各种信息交流平台,体会身份的转变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手机成了人手必备的生存工具,几乎和手一样,成了身体的一部分。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的延伸。手机则是人的全面延伸,它不仅延伸了人的眼、耳、舌、鼻、身体,还延伸着我们对当时当地的时空感。
1.虚拟的世界
2012年在今日头条兴起之前,大部分人还在用腾讯、新浪、百度、网易来看新闻,而今日头条之后,几乎有7亿用户开始使用这一款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搜索引擎产品,它直接以大数据的解读连接了人与信息。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机制、庞大的内容创业者群体,打通了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界限,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中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内容。使用这一软件的群体,主要是青年群体,年龄在35岁以下的比例是77.3%,30岁以下的占比为59.7%。
与今日头条相比肩的还有喜马拉雅、抖音视频、网络直播等一大波以大数据为基础,提供定制服务的手机APP。他们直接改变了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使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与其他人完全不同。过去传统媒体依据新闻信息的重要性、新鲜性进行排序,告诉人们什么才是应当关注的,用小部分人的选择标准定义了大部分人看到的世界,而现在是——“我定义了我看到的世界”。
2.虚拟的朋友圈
我不仅定义了我看到的世界,还定义了我的朋友。作为互联网特质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微信,对人们的沟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迄今,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10亿人,它最大的功能就是为群体而生、为个人的圈子而生,提供给个人发布个人信息的平台、交友的平台。而微博也已突破4亿用户,在90后的群体中仍然发挥着公共事件舆论、个人生活发布的功能。
这些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交友的时空观。过去交友,必须要先认识,再有交往,再发现是否志同道合,再确定朋友关系。而在微信和微博上,人们不一定要在某个物理时空中认识这个人,但是可以在虚拟的时空中,通过对方的生活事业分享所体现的生活价值观来认识对方,选择是否与对方产生交集。微信上的各种群,又把我们所认识的朋友分为各种类别,使那些陌生的或熟悉的人交叉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与素未谋面的人在一起交汇,令人分不清虚拟的朋友与现实朋友之间的距离。
3.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方式
除了我们看到的世界、我们的朋友正在变为虚拟,我们的生活正在被一步步地虚拟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以及蚂蚁金服与智慧城市的合作,“互联网+”正逐渐地、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除了知名的消费平台淘宝、京东外,无论吃穿住行、打车旅行,越来越多的客户端可以被人们使用,买书有当当网、亚马逊,吃饭有饿了么、美团外卖,出行有携程、去哪儿、滴滴打车、飞猪旅行,洗衣有e家洁、e袋洗,找工作有58同城、51job,看网络剧有爱奇艺、搜狐视频……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能在真实的世界里体验虚拟世界。
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由“手机+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的流动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空间正在失去物理区隔的意义,人们的行为也不再受制于固定的地理或几何化的空间限制,传统等级秩序和权力支配的空间结构被打破,在互联网上,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人们以电子化的身份存在于网络,金钱不过是数字,人的一切行为不过是网络流量。人们可以脱离时间地点来进行交易和交往,但由于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一样可以进行信息和物质交换,人们又可以通过网络来影响现实空间的交往和交易,随着技术不断延展和深化,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正逐渐消解,传统依赖空间的生活方式将重新被重组。
三、流动的精神时空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释放了人们压抑的创造力和激情,不再为生活琐碎事情烦恼的新一代青年,迎来了自由做主的时代,“自由”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
1.生活的自由选择
以80后和90后为主体的网络群体,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认同的亚文化群体及其想要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恶搞文化、宅文化、杀马特、小清新文化、二次元还是同性恋亚文化、嘻哈文化、脑残体(包括火星文)、理性派——技术宅等,在网上人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同类群体,并乐此不疲。
他们也不再会像70后,对待工作具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更追求自我的自由和体验。作为网络一代的他们,80后更追求物质保障,90后更关注自身的发展,而95后以“我高兴”为择业标准。自由地选择职业,自由地选择居住地,不再被工作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是这一代互联网年轻群体的特征。根据QQ浏览器2016年的调研统计的结果,有大约48%的95后人群选择不就业,有15%的人希望自主创业,有高达54%的人最向往的工作是当网络主播,也就是俗称的网红。
他们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和理想的工作方式。早九晚五的生活让他们生厌,他们渴望有激情的、有创意的工作、社交和居住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体验自由自在的SOHO生活,可以一边在家打理家务,照顾家人,另一边还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互联网诞生了许多新鲜的工作,让SOHO一族可以边享受浪漫,边成为自由翻译人、自由撰稿人、自由的平面设计师、自由的工艺品设计人员、自由艺术家、自由音乐创作人……
2.自我塑造的自由
随便翻一翻一个90后的手机,订阅的微信公众号的数量不会少于十个,从个人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公众号到政府微信公众号。根据《2017年微信经济数据报告》和《2017微信用户研究和商机洞察》数据,截至2017年底微信公众号已超过1000万个,其中活跃账号350万个,较2016年增长14%,月活跃粉丝数为7.97亿,同比增长19%,公众号已成为用户在微信平台上使用的主要功能之一。
微信公众平台只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各式各样的学习平台、娱乐平台,如喜马拉雅FM,网易公开课APP、荔枝网、知乎、悟空问答等在线学习平台,还有学历提升、职业培训、沙龙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给了青年人更多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甚至许多的医疗平台、商业机构也通过公众号、APP向大众提供形式多样的自我学习、自我充电的机会,如春雨医生,不仅是一款“自查+咨询”的健康服务类手机客户端,每天还有11万个健康问题在春雨医生上得到解答,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医患交流平台,让更多人获取医疗保健知识。
伴随自我学习的机会的增加,青年一代也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权力来改造自我,对自我形象进行重新塑造。颜值,这一具有大数据特色的称呼,一跃成为容貌的代名词。在举目都称美女的世界中,要判断一个美女,人们不再直接用美女二字来形容,而采用颜值高低来进行判断。整容,也不再是稀奇的事情,大街上到处可见整容医院的广告,普通的美容院也能完成割双眼皮、打玻尿酸的美容项目。人造美女已经屡见不鲜,也已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据2017年5月的一项调查,中国整容人口已超过850万,每年整容人数增加四成。除了整容和美容外,服装业的定制服务也成为新的走势,淘宝直播、网络直播+电子商务、原创品牌定制服务等,都为自我形象的塑造开辟了自由的空间。
3.梦想、成功的自由
流动空间带来的自由,带给青年一代的宝贵价值是个人独立精神的发展,可以重新定义梦想、成功的意义,活一个真实的自己。拿现在最当红的民宿行业为例,从业者主要是80后、90后,消费者也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拥有着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共同特点,不仅追求着自由自在的工作,热爱着自己中意的工作,更追求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生活。就算是对于生孩子这件事,他们也有着更多的选择,或者生一个,或者生二胎,或者不生。这些都是令他们的哥哥姐姐或父辈艳羡不已的。对他们而言,生活已经不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自由的权力增加,带来青年一代对自我独立的认知。他们不再需要像父辈那样,依靠一个紧密合作的组织才能够活下去,他们学会了依靠网络,与陌生人合作交流,即使没有别人帮助洗衣、做饭,甚或是生孩子,他们也能够更好地活下去。独身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选择,2014年我国单身的人数1.7亿,2017年的数据显示,单身的人数已接近2亿,中国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独身主义或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趋势。单身的流行,也缘于人们对成功的重新定义。过去男人的成功是“五子登科”(房子、车子、票子、女子、孩子),而现在青年一代个人主义的盛行,使成功不再被外部的物质定义,而转化成一种内在自由度的释放,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愫。人们可以为自己定义100种成功,并为自己心中的成功而努力。
第三节 青年一代主体人的分裂
21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实质,可以引用福柯的思想来表达:作为主体的人死了。身处后现代主义社会的21世纪的青年一代,正面临着主体人的一次大分裂,它极大地影响了青年一代的自我完整性和对自己的认知。
一、人与身体的割裂——肉体的数字化与虚空化
2009年,当人们还在为微博的诞生感慨时代变化快速的时候,大数据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席卷了整个世界。大数据的来源无所不在,订票、订餐、打电话、搜索、用微博、刷微信……只要在网络上留下任何痕迹,一切都会被转化成大数据。由此,每一个网络的公民似乎都进入一个由大数据操盘的游戏操作系统中,成为其中一个可被操控的电子角色。
从早上起来刷牙用到的牙膏品牌,到白天手机上看到的新闻,以及晚上睡觉使用的枕头,每一次的购物和消费背后,都有一个看不见的电子仆人,在为人们精心挑选,“猜你喜欢”好像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不断地为你推送让你心动又性价比高的商品和信息。抖音似乎总是会给你推荐各种好玩有趣的短视频,总让你沉醉其中不能自拔。除非你不使用手机、电脑或网络,否则你就永远无法逃掉这种贴心的关怀。尽管大数据已经应用到城市的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犯罪预警等智慧城市的建设,但对进入大数据系统的每一个企业和商家而言,人只是营销的对象,不过是一个会消费的电子符号。
大数据方便了商家和消费者,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主体人与身体的割裂。肉体在网络上已经不存在了,而虚拟为一连串的数据。如果我们想认识一个人,不需要直接认识他本人,只需要看看他所产生过的一切数据,就能够推断出这是一个年龄、喜好、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如何的人。即使对于已经去世的人,只要他的数字身份一直存在,他就可以永远“不死”,像人工智能一样,并不需要借助肉体而存在。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正在一日千里,各个国家在这个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017年,中国的眼擎科技公司就发布了全球首个AI视觉成像芯片,这种人工智能芯片可以全面提升现在“机器人”的视觉能力,并且可以应用在弱光、逆光、反光等等各个场景里,它已经把人工智能的视觉系统提升到超越人类的水平。我国正在开发的四个人工智能平台:百度的无人驾驶平台、阿里云的智慧城市平台、腾讯的医疗人工智能平台,还有科大讯飞旗下的智能语音系统平台,也正在进一步将人工智能全面地推向社会。而世界上一些充满奇思妙想的人如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建了一家名为Neuralink的公司,正在开发把脑机接口植入人脑的技术,预计再过8年,普通人都能够用上这种脑机接口。
现在,人与肉体的割裂只是一个开端,未来,人的数字化,会越来越严重,人的肉体可能会被人工智能的机器机身所取代,人在世上留下的一切痕迹,所产生的一切,可能都只是一组组毫无生命力的数据。这最终会使人对自我的存在产生一种虚空感。
二、人与灵魂的割裂——存在的空虚感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不过,这一需要层次理论,却没有将人的灵魂层面的精神需要放入五个层次里面。
其实,人是有灵魂的动物,作为二重化的存在物,人不仅在乎肉体的存在,对精神世界的存在也有着深度的渴望。精神世界能显示出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人“真正的自由王国”。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的灵魂的存在,当人与自己的灵魂割裂的时候,人不能在现实世界里满足精神世界的需要,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迷茫和对社会的敌意。
回头来看看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无可否认,我们进入了一个后现代社会,一个反叛理性、追求感性的时代,这一时代的潮流,将我们送入了一个意义感缺失、被无聊感包围的世界。
看看流行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创造101》,还有新兴的娱乐工具微博、微信、淘宝直播、抖音,一个又一个新的节目和新的视频公司、APP不断涌现出来,正在用他们精湛的演技、好玩的娱乐、煽情的故事侵吞和占有着我们的时间,而这一切都为了让我们的眼睛被牢牢地吸引在屏幕上,忘记时间和痛苦,纵情于当下的享乐,不再思考人生存在的意义,也不再思考那个“真正的自由王国”。但这些肉体上的享乐,却掏空了我们的心灵,即使看完这些好玩有趣的娱乐节目,人们仍然不能解决自己孤独寂寞的灵魂,失眠、抑郁症患者,自杀人群却越来越多。
中国有30%的人群存在失眠症状,超过3亿人有睡眠障碍,90后是第一大失眠群体。“不在职场,就在夜场”的生活方式,让年轻人长期透支健康,付出了失眠的代价。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也有大约3000万,据估计,未来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而中国每年自杀的人数已达到28.7万,其中大多数是学生和青年群体。
生活似乎越来越有趣、越来越好玩,但是灵魂却变得越来越痛苦和无聊。在解除了做饭、洗衣、生孩子的烦恼之后,当人的肉体变得数字化之后,青年一代面对更多的是肉体的麻木和无聊。大把大把的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消磨,已经习惯了刷手机和购物的心灵,无法再用其他更有意义的活动来填补。数据显示,超过90%的年轻人熬不过没有网络的10分钟,一聚会,就很难打破没有网络的尴尬局面。没有手机很无聊,没有存在感。而要找到存在感,就要为无聊的时段找一个宣泄口。网络表演的兴起就是这一无聊症结典型宣泄的表现。一群无聊的80后、90后,聚集在一个网络房间里,只为了看游戏主播口播打游戏,或者看某个美女直播吃饭,或者只是看网红秀衣服。
打发无聊,催生了为无聊而产生的无聊经济,也变相地生产出了一种新的灵魂安抚剂——一夜暴富。网络女主播一天赚100万元,P2P理财可以达到超过10%的收益,校园信用贷满天飞,创业激情四射,对成功的迫切渴望和对灵魂的焦虑不安,让越来越年轻人特别渴望一夜暴富。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帖子突然就火了,让许多的人不能再安守在早九晚五的岗位上。
人与自己的灵魂决裂,存在的虚空感,也让许多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尊崇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不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单身人数逐年增加,而且青年群体的离婚率及对待家庭的态度也令人咋舌。以2017年天津河北区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为例,80后、90后起诉离婚案454件,占全部受理离婚案的51%,离婚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2016年陕西社会蓝皮书》指出,最近5年,20—24岁的90后离婚人数比重为5.9%—7.3%, 25—34岁的80后离婚人数比重约占50%,34—49岁的离婚人数比重为36%左右。“年轻夫妻痴迷打游戏,致亲生女儿活活饿死”之类的新闻屡见报端;年轻夫妻离婚,双方担心以后不好再婚,双双抛弃孩子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三、人与社会的割裂
当人被数字化和虚拟化之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也开始虚拟化,从而使人与真实的世界产生一种隔离感。活跃在网络上的人们,似乎对网络世界很熟稔,但是在现实中却面对着无法沟通的障碍。
2017年网络游戏用户的规模达到4.22亿人,占总体网民的56.1%,可以说几乎每2个网民中就有一个玩网络游戏,而专业的游戏玩家也接近2000万人。近两年最火的一款绝地游戏《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同时在线人数也突破了200万。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年轻人似乎更青睐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中的互动。2018年上半年上映的,由知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头号玩家》,可以说最真实地解剖了当地网络青年的社交状态。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无所寄托、沉迷游戏的大男孩,凭着对虚拟游戏设计者的深入剖析,历经磨难,与其他的游戏玩家合作一起找到隐藏在游戏关卡里的三把钥匙,成功通关游戏,并且还收获了网恋女友。但故事最终却落脚在虚拟人生与真实社会割裂的话题上,它想要说明一个真理,也是现在年轻人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交难题:即使人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自在地交往,也不能取代真实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真实交流。
在引起年轻人在真实社会中的社交障碍的原因中,有一个来自社会层面。社会信任感的缺失,不法事件的发生,使人人自危,不能够与其他人建立紧密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破坏了人天生的亲社会感,让人与社会之间产生割裂感。这种割裂感,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愈合,从而又将人逼退回到网络世界中,从网络社交和游戏社交中得到满足和平衡。
近些年,我国毒奶粉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毒疫苗事件、跌倒老人不扶事件、诈捐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社会整体都在经受着信任危机的考验。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社会阶层的固化也导致了人与社会的某种程度的割裂。从社会学者2000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社会保持稳定,社会阶层并未固化,仍然保持着向上流动的状态。农民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从“五普”的63.20%降为“六普”的46.49%,也即有16.71%的农民转到其他阶层,提高了收入和生活水平;白领的比例从“五普”的2.90%升至“六普”的13.34%,也即通过勤劳奋斗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人数超过1亿,其中一半以上是农村户籍人口。不过,我国社会固化的趋势仍然很明显。农村学子通过高考实现“鲤鱼跃龙门”几乎已成往事,活跃在人们视野中的更多的是“富二代”“官二代”等“拼爹族”的故事。阶层的固化导致不可避免的结果是阶层之间的藩篱和人与社会的割裂。
与此同时,当人被虚拟化和数字化后,人与自己所依赖的文化和土壤也割裂开来。过去,人与故乡的关系,好像是树与根的关系,而现在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需要与某一块土地有着特殊的联系。如果他有足够的钱,他可以足不出户,享受来自世界各国的商品,并且自由地去世界各国旅游;即使他没有足够的钱,他也可以通过网络在世界各地遨游,而不需要必须与某个国家、某个地区产生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让人能开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即使从中国最北端漠河到最南端的海南岛,也不过只是一天的工夫。当人与土地的联系变得松散,对家乡的心理感受也不会再像树对根的情谊那样难以割舍。所谓的乡愁,是对回不去的某种生活状态的留念或者想象中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一定是对特定故乡的思念愁绪。故乡与异乡,二者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所留下让人困惑的倒是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混沌,精神之家该情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