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工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从我2002年进入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工作,至今已整整15年。我从当初的极度迷茫、深深地陷入矛盾到今天的热爱、痴迷,其中的经历和转变令人难以忘怀。刚接触高校图书馆工作,觉得新鲜、陌生。从表面上看,高校图书馆工作比较清闲、轻松,但在实际工作中,我渐渐发现图书馆的工作非常重要,它与教学一线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一样,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我习惯性地会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反思,探索将图书馆工作做得更好的途径。业余时间我喜欢读一些有关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期刊,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厘清了思路,增加了对工作的兴趣。论文《谈图书馆搬迁工作》源自图书馆的普通工作,虽然普通,但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觉得应该把我的工作体会和感受写出来,以激励、鞭策自己今后的工作。因此,针对平时的工作,结合相关的理论,我至今已撰写了20多篇论文,还主持、参与了与高校图书馆建设相关的省级、校级课题研究,从中体会到做好图书馆工作的乐趣,感悟到图书馆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及自己对图书馆事业的由衷热爱。

最近几年,爱人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地访学,我有幸参观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从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使我对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和服务职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我感受到该校图书馆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敬业和热爱之心,也了解到该校图书馆建设的特色与育人宗旨。在美国的三个多月,我重点调研了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学校和人才培养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外国大学图书馆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启示》《外国图书馆与我国图书馆比较与思考》道出了自己许多的感悟。世界一流高校对中国高等教育带来许多新的启示,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诸多思考。

本书粗略将相关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发现·求索”篇,基于自己最初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和总结。有些工作看似平常,但就是这些平常的工作常常令自己在工作之余不断反思,如结合自己在全国各地相关高校、浙江省内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引发了对传统高校和艺术院校图书馆建设的思考。针对艺术院校的发展特色,提出了对艺术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和发展虽若干思考;同时,日常的工作实践也经常引发自己对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深层次思考。第二部分“发展·规划”篇,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探索图书馆在艺术类高校发展中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发展,针对传媒特色,传媒学院与院系图书资源进行了共享共建的尝试。这应该说是校、院图书资源发展的一大特色,共享共建针对性强,实现了灵活管理,有效地促进了院系图书资料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较好地推动了校图书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我认真遵守图书馆图书编目、整理归档的相关规范,要求各院系参照规范执行;同时,我也发现了各院系图书资料建设的特色,并在与各院系图书资料员的共同探索中发现了需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了若干对策。历时两年多的实践使我印象深刻,令我终生难忘,便欣然写下《浅谈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一文,记录下切身的感悟,勉励自己不忘这段有意义的岁月。又如,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科馆员与学科馆员制度也颇具特色,对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促进学科带头人和负责人的快速成长。图书馆做好针对性、专业性的服务显得非常重要。工作实际中的许多探索经历和感悟也使自己难以忘怀。第三部分“展望·未来”篇,聚焦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数字化图书馆的探索与建设,在全球化过程中关注国外图书馆的建设成就和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启示。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个性化服务在移动图书馆中的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其智能终端的创新探索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充斥,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结合我校开展的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讨论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媒介素养理论及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因此专门撰写了《浅谈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图书馆中的作用及意义》一文。在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学习和体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自己对图书馆工作和大学图书馆馆员的角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充满期待。因此,文章中的简单几笔寄托了自己的无限遐想。

本书在写作中得到了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阮海红馆长和相关同事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同时还要感谢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老馆长王志华老师的不断鼓励,王馆长对本书的写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殷切希望专家与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薛芬

于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