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爪沙鼠组织学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实验动物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资源,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意义深远,是科学进行动物实验和保证试验结果精确的前提。目前有关长爪沙鼠的组织学和病理学资料还不足。对于长爪沙鼠的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不仅有利于长爪沙鼠检测标准的建立,而且对长爪沙鼠质量控制和相关动物实验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进行了长爪沙鼠的组织学研究和长爪沙鼠自发疾病病理学研究。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属于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沙鼠属动物,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省区,后传至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和欧美学者对其生长繁殖、生物学特性、生理学指标、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长爪沙鼠培育了癫痫等模型近交系。长爪沙鼠作为实验动物用于多种动物实验,因其脑底动脉、前列腺、眼、耳等独特的解剖结构及对丝虫、幽门螺旋杆菌和汉坦病毒等易于感染的特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脑神经、寄生虫病、微生物、生殖、内分泌、营养、代谢、药理及肿瘤等诸多领域研究,被称为“多功能”实验动物。长爪沙鼠从野生到驯养,再到实验动物化乃至将其用作动物实验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医科院”)对长爪沙鼠的实验动物化始于1978年,在成功突破人工繁育的基础上,经过近40年61代的封闭选育,已育成一个生物学性能稳定的长爪沙鼠新品系,定名为Z:ZCLA长爪沙鼠,属国内首创。在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医科院对长爪沙鼠的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三等奖。近年来,发表关于长爪沙鼠的研究论文50余篇。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和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的资助下,医科院相继突破长爪沙鼠生物净化、无菌剖腹产、人工代乳等技术难关,成功组建了长爪沙鼠封闭群,现正进行封闭繁育。另外,还制定了长爪沙鼠封闭群生物净化、代乳方法、封闭群繁殖方法及生产管理三项技术规程。相关微生物、寄生虫和遗传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标准也在制定过程中。长爪沙鼠是研究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特性的首选实验动物,相关科学家利用长爪沙鼠研制了国际上第一个流行性出血热疫苗(I类),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利用长爪沙鼠生产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年产值1.5亿元以上,为我国防治流行性出血热,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验用长爪沙鼠经麻醉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剖检后取材。共观察了长爪沙鼠的五十多个器官组织,十七个系统的组织结构,分别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软骨、骨、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皮肤组织、内分泌系统、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雄性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眼和耳,详细描述了其细胞形态及相应的功能。

取材部位包括:骨、骨髓、骨骼肌、平滑肌、心肌、脊髓、大脑、小脑、脑膜、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皮肤、皮下组织、脂肪、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舌、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腮腺、颌下腺、胰腺、肝脏、胆囊、鼻黏膜、喉、气管、肺、肾脏、输尿管、膀胱、睾丸、前列腺、精囊腺、输精管、阴茎、卵巢、输卵管、子宫、乳腺、眼、耳。组织处理为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

通过对长爪沙鼠的剖检与组织学光镜观察,医科院研究人员全面描述了长爪沙鼠各系统器官的组织结构,获得了宝贵的组织学资料,丰富了实验动物组织学的研究资料,为长爪沙鼠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立了长爪沙鼠正常组织学数据库。该数据库及图谱作为研究和制定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标准的基础,是实验动物标准化内容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生命科学研究,以及药品、食品安全性评价等试验中长爪沙鼠是否存在病理变化的正常对照依据;长爪沙鼠正常组织学的研究、数据库的建立及本图谱的出版为制定浙江省地方标准——《长爪沙鼠病理诊断技术规范》提供了可靠的对照依据。

褚晓峰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