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当能力表现无法衡量时,社会网络驱动成功
“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努力地学习、辛勤地工作,可到头来为什么还是这个样子?”这可能是我们在职场中听到过最多的抱怨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些人是掉进了所谓“成功”的误区。我们努力学习、工作,想尽办法来精进,这些看似都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大多数人主观地认为,个人能力越强,肯定就越容易成功。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我来举个例子,A和B是同一所大学的同班同学,A是超级学霸,性格高冷,不愿与人交往;B成绩一般,性格温和,乐于与人交往。两人毕业后,高冷的A进入了一家500强企业,而温和的B进入了一家普通企业。
为了让自己不被超越,A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996”“007”几乎成了常态。当然,A也取得了让领导认可的业绩,职位一路高升,最后坐上了分公司总经理的职位。但A并不满足,他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进入公司高层,现在却只混了个分公司总经理,因此每天郁郁不得志:“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不行呢?”
再来看看B,B所在的公司虽然不大,但氛围很好。而B因为性格温和,又愿意帮助人,在公司里很有人缘;加上能力也不差,颇受领导器重,经常派他出去谈一些重要的合作业务,这让B积累了不少客户人脉。
后来B辞去了工作,自己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尽管如此, B仍然与原来的公司保持着联系,原来的公司领导还给B提供了不少帮助;同时因为B自己攒下了不少人脉资源,以往合作得很好的客户也愿意给他投资。很快,B的公司就形成了一定规模。
这个故事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其实类似的案例在职场中非常常见,很多人都经历过,也许你就是其中的A或B。A的能力原本比B强,可为什么最后成功的是B呢?
原因就在于,A是用固定型思维来考虑问题,他的格局和视野决定了他眼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B的能力虽不及A,但他具有开放型思维、成长型思维,他能与周围的人形成情绪连接,再借助这些人脉关系撬动资源。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决定人的能力层次的并不是他的努力程度,而是他做事的思维方式。
我在读《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一书时,被其中的一个故事深深触动了。作者巴拉巴西在书中举了德国两个王牌飞行员的案例,这两个案例更能说明问题。有两位能力相近的飞行员,其中被称为“红色男爵”的飞行员,其称霸战场的故事流传了一个多世纪,以他为主题的书籍达30多本,他的人物形象还曾出现在好莱坞电影、连环画和纪录片中。另一位飞行员与“红色男爵”相比,战斗力甚至更强,但后人对他的了解却仅限于一本不出名的自传,很快就被时代遗忘了。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能力表现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吗?
巴拉巴西为此做了大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固然重要,但它却不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更多的是社会网络的作用,就像上面案例中的B和“红色男爵”一样。
那你可能还会问:是不是我不用努力,依靠社会网络宣传,就能成功呢?
其实这又陷入了一个误区。社会网络可以驱动成功,但前提是你要有拿得出手的真本领。比如,“闪电”博尔特能在百米中跑出9.58秒的成绩,库里单赛季能投进402个三分球……这是人家的真本领,是可见的、可衡量的。而且你的成绩越好,你就越接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但有些能力是没法衡量的,比如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你怎么判断一个艺术家是不是成功?肯定要看他的艺术作品、艺术成就。而判断艺术作品的好坏本来就是件很主观的事,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看法。这时怎么办?
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社会网络来判断了。当整个社会都承认这是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时,那它就是有价值的。为什么凡·高生前只卖出一幅画,死后他的作品多数都卖到了上亿美元?这其实就是社会网络推动的结果。
所以,巴拉巴西告诉我们:如果能力表现可以测量,能力表现驱动成功;而依靠能力无法进行衡量时,就要依靠社会网络来驱动成功。
这一点我也曾多次与朋友和员工讨论过,事实上我们发现,随着网络社会连接得越来越紧密,能力相对难以衡量的领域已越来越少,而能力的可衡量维度越来越多,可衡量性也越来越强。并且我认为,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层面来看待,即使一个人的能力可衡量时,同样需要社会网络驱动他最终的成功。比如我们称李佳琦、薇娅为超级传播个体,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带货纪录,这就是可衡量的,但他们的成功又离不开平台、离不开社会网络。这是双重因素推动的成功。
社会网络驱动成功背后的逻辑在于,拥有可衡量能力的个体分布具有不对称性,个体能力在不同领域存在价值的相对性。既然没有绝对的对称和绝对的价值,那么“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在这个时代,你的个人能力或产品质量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思维模式,要学会与外面的世界形成连接。我们常说,那些善于倒腾资源的人越倒腾越活,其实就是他们懂得如何与社会、与世界进行连接,越懂连接就越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