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杨谅叛乱

汉王杨谅是隋文帝最小的儿子,在众王子中得到隋文帝的宠爱最多,实力也最强。杨广登基称帝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清除这个实力最强的弟弟。而汉王杨谅也早已磨刀霍霍,准备造反。一场兄弟大战由此拉开了序幕,让人不由得感慨帝王权力是如此不容挑战,又是如此冷酷无情。这场大战的结局究竟如何?

一、杨谅造反

就在隋文帝刚刚去世、隋炀帝刚刚接班的时候,忽然传来一个可怕的消息:隋炀帝的五弟,并州总管汉王杨谅起兵造反了!这是怎么回事?

既然是杨谅造反,还得先了解一下杨谅是何许人。杨谅是隋文帝杨坚最小的儿子,也是最受宠爱的儿子。

杨坚的五个儿子,除了老大杨勇被立为太子之外,其余老二杨广、老三杨俊、老四杨秀都是十二三岁就出阁,坐镇地方,独当一面。只有杨谅直到二十二岁才离开父母,出任并州总管。为什么这么晚才让他出去?只有一个缘故——舍不得。正因为宠爱小儿子,杨坚给杨谅的权力特别大。

首先是军事权力。不仅让他担任并州总管,还让他总领北齐旧境五十二州军事,等于把原来的北齐都做了他的封地。

其次是司法权力。杨坚对其他儿子都强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唯独对这个小儿子,杨坚宣布,可以不受法律约束,便宜从事。

最后是经济权力。别看杨坚自己简朴,要求其他儿子也简朴,但是,偏偏怕这个小儿子受穷,因此还特许杨谅自己铸钱。真是要枪有枪,要权有权,要钱有钱。生活比蜜还甜。

隋文帝替小儿子想到了一切,唯独没想过,自己死后小儿子该怎么办。可是,他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死去了,而杨谅随即就造了反。杨谅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地造反呢?

杨谅造反,其实是蓄谋已久。这也是杨广夺嫡的后遗症。自从开皇二十年(600)二哥杨广取代大哥杨勇当了太子,紧接着四哥蜀王杨秀又因为谋反罪被废,杨谅心里就不踏实了。这个二哥也太生猛了吧?会不会哪天把兄弟们都吃掉?所以,他就开始防备了。

杨谅担任并州总管,并州是个用兵之地,在隋朝主要承担防控突厥的任务。杨谅就以防控突厥为名,修整武器,招降纳叛,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

他一共招了多少人?按照史书记载,“左右私人殆将数万”,光是私人亲兵、敢死队就有数万人。一个王爷,要这么多私人武装干什么?一方面固然是防范杨广,另外一方面,也不乏有样学样的心理。既然二哥杨广可以仗着实力当太子,为什么我不可以?如此积极备战,这不就是蓄谋已久吗?

尽管杨谅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但是,单挑这个时候造反,还是杨广诏书激变的结果。杨谅这几年一直磨刀霍霍,杨广并没有蒙在鼓里。当太子这几年,他一直盯着杨谅呢。他知道杨谅图谋不轨,但是,因为有隋文帝这把保护伞撑着,杨广不敢把他怎么样。现在,隋文帝死了,隋炀帝觉得,与其养虎遗患,倒莫若趁此机会,把杨谅解决掉算了。

心动就要行动。杨广伪造了一份所谓文帝的玺书,召杨谅入朝。按照隋炀帝的想法,杨谅跟父亲关系好,父亲召他进京,他应该没有怀疑的道理,只要他一回来,那就是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了。这其实就是杨坚当皇帝之前,对付北周五王的故技。

可是,隋炀帝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份玺书,给他惹了大麻烦。汉王杨谅把玺书看了一眼,马上说,这是假的!

原来,隋文帝老早就和汉王杨谅有过密约:“若玺书召汝,敕字傍别加一点,又与玉麟符合者,当就征。”我要征召你入朝,一定会加双保险的。

第一道保险是玉麒麟的兵符,我一半你一半,要两个兵符合得上才是真的。

第二道保险是“敕”字旁边要多加一个点,没有这一点,你就应该明白那是假的。

其实,从这里可以体会到隋文帝的苦心了。他怕有人像他当年对付北周皇室一样,先挟制了他这个皇帝,然后再假冒他的名义召他的儿子,把他们父子一网打尽,所以,特地留了一手。如果真有奸臣作乱,拿着假冒的敕书去骗汉王,汉王也可以有所防范。没想到,这个原本对付奸臣的约定,最后对付的倒是自己的二儿子杨广。

现在,汉王杨谅一看见这个假玺书,马上就意识到,爸爸已经出事了,二哥杨广在骗他。

问题是,就算知道这份玺书是假的,杨谅还能怎么办?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条是不管玺书真假,自己恪守臣节,回去就是。当初秦始皇死的时候,秦二世胡亥假造诏书,让公子扶苏自杀,扶苏不是就服从了吗?

另一条路就是造反了。

那么,汉王杨谅到底走哪条路?别看他招兵买马蓄谋已久,但是,事到临头,他还是有点犹豫。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有人撺掇他来了。撺掇他的是两个南方人,一个叫王頍,一个叫萧摩诃。

这两个人为什么撺掇他造反?因为他们在现有政权体制下郁郁不得志。

王頍本来是梁朝大将王僧辩的儿子,梁朝灭亡后进入北周。此人不仅精通经学,而且熟读兵书,号称“倜傥好奇略”,自认为有将相之才,但是,隋文帝执行关陇本位政策,他因为出身南方,在隋朝一直没有受到重用。

萧摩诃是江南陈朝的大将,陈朝灭亡之际投降隋朝,但是,到隋朝之后也同样受到排挤。自古以来,大才不展、壮志难酬都会令人激愤,这两股激愤的洪流一直在寻找出口,现在看到汉王有不臣之心,他们就开始极力撺掇了。

汉王杨谅本来就有不臣之心,再受到这两个人的撺掇,心里的天平当然大幅地向造反倾斜了。恰恰在这个时候,并州又忽然传出来一首童谣:“一张纸,两张纸,客量小儿作天子。”这首童谣是什么意思无人能够说清,可是,杨谅就开始据此瞎猜了。他觉得,我小名叫阿客,大名叫杨谅,另外,我又是家里最小的儿子,这所谓客量小儿,不就是在说我吗?所以,这童谣说明,我要得天命,当天子了!既然天命如此,那我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今天我们回头分析,这童谣是哪儿来的?很可能就是王頍、萧摩诃这些野心家编出来的,用以增加汉王的信心。我们现在是旁观者清,但当时的杨谅却是当局者迷,他本来就是一个被父母惯坏了、骄横跋扈、野心勃勃的少年,此时有人怂恿,再有童谣蛊惑,还怎么能指望他保持头脑清醒?就这样,汉王杨谅下定决心,起兵造反了!

汉王杨谅起兵,对隋炀帝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原因有二:

第一,杨谅实力强。他不仅是并州总管,还总领北齐旧境五十二州军事,这意味着西起太行,东到渤海的广大地区在军事上全都听命于杨谅。这是多大的地盘!另外,杨谅图谋不轨已经很长时间了,准备相当充分,所以,一起兵就调动了三十万大军。而杨广则是即位伊始,仓促应战。别看他是皇帝,临时动员的兵力只有几万人。几万对三十万,颇有点寡不敌众的感觉。

第二,杨广的政治地位还不稳定。本来,以一个皇帝,对付藩王叛乱,政治优势应该是比较明显的。但到杨广这里就不一样了,他虽说已经当了皇帝,可还没有正式登基;更重要的是,隋文帝去世之前,出了那么多的变故,天下人都还在议论纷纷,所以,统治并不稳定。现在,自家兄弟造反,人们更容易首鼠两端。这样一来,杨广在军事上处于劣势,政治上也不够强势。

那么,这场兄弟之间的战争,到底谁胜谁负?

二、一举平叛

到底谁胜谁负,那就要看怎么打了。先看杨谅一方。杨谅一起兵,就走了一步臭棋。他打出了一个口号,叫“杨素造反,清君侧”。这口号实在不怎么有力。要知道,杨谅当时最值得利用的事情就是爸爸隋文帝杨坚死因不明,天下议论纷纷。如果这个时候打出杨广弑父,自己替父报仇的旗号,那就等于从政治上颠覆了杨广的合法性,同时也给自己赢得了名分。可是他居然说什么杨素造反,这就陷入了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套路之中。既然如此,只要皇帝出来辟谣,说杨素没有造反,他的行为不就没有合法性了吗?所以说,这是一步臭棋,在政治宣传上已经丢分了。

这还不算,紧接着,杨谅在战略部署上又开始丢分了。杨谅虽然已经起兵,但这仗应该怎么打,他还真没想清楚。这时候,那个撺掇他起兵的王頍来给他出主意了。他说:“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即宜长驱深入,直据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若但欲割据旧齐之地,宜任东人。”

什么意思呢?杨谅的部众和家人都在关西地区,得要合理利用。这里指出了两条路,让杨谅选。

一条路是夺权,就是王頍所说的“长驱深入,直据京都”。一鼓作气打到大兴城去,自己当皇帝。

还有一条路是割据,就是王頍所说的割据旧齐之地。

这两条道路不同,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也不同。如果杨谅想要夺权,那就应该尽量利用手下关陇豪杰的力量;如果杨谅想要割据,那就应该尽量利用原来北齐的文武官员。

两条路都摆在杨谅面前,杨谅却拿不定主意了,他两头都不想放弃。而这种首鼠两端的心态意味着作战方向不明,战略部署又丢分了。

还好,眼看着王爷拿不定主意,大军不知道往哪里去,一个叫裴文安的官员给他出了个两全的主意。裴文安说,大王您的实力非常强,可以兼顾。一方面,您可以安排一些老弱病残,非主力部队,在山东地区扼守要害,顺便也攻城略地;另一方面,您要把主要兵力用在向西突破上。

如何向西突破?裴文安毛遂自荐说,我愿意做前锋,攻打黄河东边的蒲津关(今陕西大荔县东)。在蒲津关渡过黄河,就进入京畿地区了。等我渡河成功,您再率领大军跟进,大兴城那边肯定措手不及。他措手不及,您兵临城下,在这种情况下,京师内部肯定不稳,到那时候,您再借着军威号令天下,谁敢不从?十天半个月之内,天下不就都是您的了吗?

平心而论,这是非常务实的一个意见,表面上兼顾了夺权和割据两头,但核心意思还是要夺权,而且有具体可行的方案。杨谅一听,很高兴,就这么办了。

于是,杨谅委任裴文安为柱国,率领大军,直奔蒲州城而去了。

这支征西大军打得比预期还顺利,没损失一兵一卒就进了蒲州城。为什么?因为杨谅这边使了一计——移花接木。

他挑选了几百个精锐骑兵,都蒙上幂篱(当时贵族妇女出门戴的面纱),来到蒲州城下,谎称是杨谅的女眷,要回大兴。既然是王爷的女眷,守城的士兵自然不敢随便检查,马上开门放行。结果,这几百个精壮骑兵一进城,马上露出本来面目,直接就朝蒲州刺史的衙门杀过去了。蒲州刺史毫无思想准备,事起仓促,干脆弃城逃跑了。

就这样,裴文安兵不血刃拿下了蒲州城。拿下蒲州,按照原定的计划,接下来就要渡过蒲津关,过黄河了。而一旦渡过黄河,杨谅至少就有了百分之五十的胜算。

那么,事情是不是就这样顺利进行的?

非常遗憾,并没有。就在这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杨谅又走了一步臭棋。他紧急叫停裴文安说,你回来吧,别再往西打了,我不想夺权了,咱们专心经营东边得了。你赶快把黄河上的浮桥给拆了,守住蒲津关,别让杨广他们打过来就行。这岂不等于在战略部署上忽然变卦了?

杨谅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他胆怯了。要知道,杨谅虽然是并州总管,但是,因为受宠,他根本没上过战场,更没打过硬仗。现在,一旦渡河,可就是和二哥杨广真刀真枪地干上了,杨广是个厉害角色,他能打得过吗?还未交锋,杨谅自己先心里发虚了。

这时候,他又想起王頍所说的第二条道路了,与其决一死战,还不如稳妥一点,割据山东呢,日后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当皇帝,不也挺好吗?所以,干脆改主意,不往前进攻,改防守了。

问题是,他这样临时改为防守,到底对不对?其实大错特错。要知道,他是叛军,虽然暂时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就总体实力而言,绝对不如朝廷,所以兵贵神速,只有打杨广一个措手不及,才有可能取胜。而杨广那边虽然暂时因为准备不足,处于劣势,但是,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就能调兵遣将,发挥整体优势。此刻杨谅居然主动放弃优势,拿自己的弱项去拼杨广的强项,那不是自找倒霉吗?

果然,杨谅这边一松劲儿,杨广那边马上就用劲儿了。派来一个战神级别的将领领导平叛战争。这个战神是谁?就是杨谅口号里要消灭的宰相杨素。杨素可是常胜将军,平生还没打过败仗。接到命令之后,杨素马上率领大军趁着月黑风高,衔枚夜度,偷袭蒲津关,杨谅这边的守军还在做梦,蒲津关已经被杨素一举拿下了。蒲津关易手,战争局面其实就初步扭转了,原来是杨谅率军往西打,现在,成了杨素率军往东打了。

往东怎么打?杨素决定,擒贼先擒王。只派少量军队牵制山西南边的州县,自己率领几万主力部队一路北上,直扑杨谅的老巢晋阳。杨谅派了一个叫赵子开的将军,率领十多万大军,在晋阳南边的霍邑迎战。赵子开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仗着自己人多,在每一个山口都竖起了栅栏,严防死守,自己则屯兵高壁,居高临下。

杨素这边只有几万人,敌众我寡,地形又不利,硬拼肯定不行。怎么办?杨素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把大部分主力留下,跟赵子开对峙,自己悄悄率领一小队骑兵,往霍邑东北边的霍山摸下去了。这支别动队沿着悬崖峭壁,摸到了赵子开大营的后面。悄悄安营扎寨。扎下营之后,杨素发话了:咱们留三百人守营,其余人跟我去冲击赵子开的大营。谁愿意留下来?士兵一听要冲击赵子开的大营,都吓傻了。咱们这儿才一个别动队,人家那里几万大军,怎么冲击?那不是找死吗?纷纷要求守营。一共三百个名额,你争我抢,大打出手。

一看这情况,杨素微微一笑,又发话了,决定留下守营的,出列!三百个优胜者马上站了出来。杨素看了看他们说,这三百人贪生怕死,给我斩了!一时间,三百颗人头滚落在了营帐之前,其他人都吓傻了。这不是杨素当年打突厥时候的故技吗?杀完三百人,杨素再问,谁留下来守营?没一个人说话了,大家都抱定必死之决心,跟着杨素就朝赵子开的大营杀过去了。

赵子开万万没料到杨素能摸到他后边,以为是神兵天降,马上乱了阵脚。一看敌军乱了阵脚,原来跟赵子开对峙的杨素大军也大举进攻,两面夹击之下,赵子开兵败如山倒,十几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溃不成军。

赵子开一败,杨谅可吓坏了。好在他手下兵多,赶紧亲自率领大军,到太原南边的蒿泽(今山西平遥西)抵挡杨素。

这时候,双方兵力对比又是如何呢?杨素还是那几万人的军队,而杨谅则有十万人,从人数对比来讲,杨谅还是占优势的。只要接下来的战役好好打,谁胜谁负还未可知。问题是,就在这时候,杨谅又开始下臭棋了。

眼看杨素大军压境,天下起了大雨,他又胆怯了,居然下令说:时气不好,咱们先往回撤吧!拔腿就要往回跑。杨谅的军师王頍一看这情况,赶紧制止说:“杨素悬军深入,士马疲弊,王以锐卒自将击之,其势必克。今望敌而退,示人以怯,沮战士之心,益西军之气,愿王勿还。”杨素那边是疲劳之师,我们这边是以逸待劳,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打,一定能打赢。但是,如果望风而退,那士兵的士气就完了,结果也就很难预料了,大王,请您三思,千万别着急撤退啊!

面对王頍提这样有理有据的建议,杨谅怎么处理?他都要吓得尿裤子了,哪儿还听得进去,只知道没命地往回跑。

杨谅仓皇回撤,杨素这边可是大踏步地前进。在太原南边的清源(今山西清徐),杨素终于追上杨谅了。

一场大战随之打响。打的结果如何呢?跟王頍估计的一样,杨素这边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杨谅那边则是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之前不是说陈朝大将萧摩诃曾经力劝杨谅叛乱吗?就在这场战斗中,萧摩诃也被活捉了。杨谅本人倒是狼狈逃回了晋阳,不过,打下了清源,晋阳也就成了一座孤城,杨素乘胜追击,很快就包围了晋阳,杨谅穷途末路,只好出来投降。

就这样,杨谅起兵一个多月,以失败告终。

三、决胜原因

杨谅叛乱可是非常有实力的一场叛乱,占地面积广,发动兵力多,准备充分。既然如此,杨广为什么就能够迅速打败杨谅?杨广跟杨谅比,有三大优势。

第一,杨广名分上占优势。无论如何,杨广是皇帝,是合法统治者,而杨谅则是叛乱分子,这在名分上已经高下立判了。在这种情况下,杨谅如果能以当时社会上议论纷纷的杨广弑父为号召,坚决不承认杨广的皇帝地位,兴兵讨伐,还能赢得一部分人心。但是,杨谅并没有质疑杨广的皇帝地位,相反,却打出杨素造反,他去清君侧的旗号。《论语·子路》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没有名分,那还怎么维持人心?别说别人,就连杨谅的大舅子豆卢毓,都站在了杨广这边。

豆卢毓是杨谅的妃子豆卢氏的哥哥,就在杨谅手下做事。一看杨谅起兵,他就对自己的弟弟说:我若是自己骑一匹快马,连夜回到大兴城,跟杨谅划清界限,倒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只是为自己考虑罢了,于国家无益。反过来,如果我暂且留在杨谅身边,做地下工作,找机会算计他,那不就是给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了吗?所以,我虽然反对杨谅造反,但是,我不能走,我要坚守自己的岗位。

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当时,杨谅自己向南出兵,让豆卢毓守晋阳城。杨谅刚走出去没多远,豆卢毓就直接把城门关上了。杨谅听说之后气得七窍生烟,赶紧回师,豆卢毓则率领城上的士兵向杨谅放箭。不过,杨谅毕竟是王爷,豆卢毓只是个将军,守卫西门的士兵害怕杨谅,就违背豆卢毓的命令,放杨谅从西门进来了。杨谅进城之后自然大开杀戒,豆卢毓就壮烈殉国,成了大隋的烈士。虽说功败垂成,但是,这件事本身就说明,杨谅叛乱在道义上是不占优势的,而隋炀帝杨广则算是得道多助。

第二,杨广在用人上占优势。杨广最重要的决策就是任用杨素。杨素治军严酷,而且身先士卒,这两个特点在打杨谅的过程中表现得相当突出。能够起用这样优秀的将军,隋炀帝已经成功了一半。

反观杨谅这边就不行了。他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不会使用人才。就拿王頍逃到山里,自知难免一死,就对儿子说:“吾之计数,不减杨素,但坐言不见从,遂至于此。不能坐受擒执,以成竖子名也。吾死之后,汝慎勿过亲故。”大意是说,我的计谋并不亚于杨素,只可惜杨谅不采纳我的建议,所以咱们今天才沦落到这个地步。但我现在也不能白白地让他们抓住,让那群竖子成名,所以干脆自杀算了。但是,儿子你应该逃生。怎样逃生呢?我告诉你,你出去以后,千万不要去到亲朋故旧家里,宁可找生人,也不要找熟人。切记切记!

王頍临死之前还能把后续问题考虑得如此明白,可见头脑不简单,但是,杨谅对他言不听计不从,他也就发挥不了作用。

第三,杨广在个人领导素质上占优势。为什么杨谅在战争中屡出臭棋,既不能喊出有水平的口号,又不能坚持稳定的作战方略,还不能相信并任用有本事的人?关键是他自身素质不行。他其实就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只知道要造反,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反。该进攻的时候不进攻,该防守的时候不能防守,患得患失,优柔寡断。

相反,隋炀帝杨广却曾经北破突厥、南平陈朝,军事经验丰富。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当年,隋文帝活着的时候,虽然喜欢杨谅,但是也警告过他:“彼取尔如笼内鸡雏耳。”杨广要是抓你,就像一个人把手伸进鸡笼子里抓一只小鸡一样。真是知子莫若父。以隋炀帝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来打杨谅这样一个昏庸无能的叛乱分子,谁胜谁负自然就在意料之中了。

就这样,杨谅叛乱虽然规模浩大、来势汹汹,但是,才一个多月就以失败告终了。

那么,杨广会怎样处理这个弟弟?别看杨广曾经逼死兄妹,但是这一次,他倒愿意表现一下胜利者的宽仁大度了。他说:“朕终鲜兄弟,情不忍言,欲屈法恕谅一死。”我兄弟少,真不忍心杀他,所以我就违反一次法律,饶他一命吧,只把杨谅除名为民了事。

当年,隋文帝杨坚不是吹嘘自己五子同母,绝无纷争吗?如今他自己逼死了老三杨俊,废掉了蜀王杨秀,他的儿子杨广又逼死了老大杨勇,废掉了老五杨谅。除了杨广一支,剩下的四个儿子无一善终,真是说嘴打嘴,可悲可叹。

四、平叛意义

杨谅叛乱圆满解决了。那么,这次平叛对于杨广的意义是什么?有两方面值得重视。

第一,这次平叛不仅维护了隋朝的统一,也让杨广的统治地位稳固下来。本来,在这次叛乱之前,因为隋文帝之死,大家对杨广这个新皇帝还心存疑虑,现在,通过打赢这么一场反颠覆、反分裂的战争,杨广的权威已经不容置疑,他的统治地位也算正式稳固下来。

第二,这场战争也让杨广看到了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总管府制度。当年,杨坚设立总管府,让儿子担任大军区总管,本来是为了加强皇家的权力,震慑地方。但是,现在看来,拥有太大权力的总管府反倒成了维护君主集权的障碍。杨谅要是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怎么可能想到造反?所以,就在这次平定叛乱之后,隋炀帝马上就把总管府废了。

第二个问题,杨广意识到,山东和江南还需要进一步稳定。这次叛乱发生在山东地区,而山东有十九个州都支持了杨谅的叛乱。另外,撺掇杨谅叛乱的主要是原来的江南人士,这说明山东和江南还有离心离德之势,需要加强经营。既然如此,杨广接下来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