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寻根·大连民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秋节(八月十五)

中秋节是大连城乡秋季最为看重的民间节日,此日傍晚,明月升起之时,进行拜月、赏月、祭月活动,实为一家大团圆之日。古代,人们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和每月的三个十天,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农历八月居秋季的正中,故称“仲秋”,十五日又居月之正中,故八月十五称“中秋”,又称“中秋节”。其间月色倍明于常时,故又称“明夕”。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人们就看不见月亮,这就是阴历初一,称为“朔”。当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人们便看见了圆月,这就是阴历十五,称为“望”。中秋节正当秋分,月亮显得又圆又亮。中秋之夜,独在异乡旅居的人,自然会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秋祭在八月十五,因此日居秋季正中故称“仲秋”;二说古人因缺乏对宇宙天体的科学认识,将月缺月圆作为悲欢离合的象征,幻想月宫里有神仙菩萨,于是便拜祭之以保佑自己;三说古代长期战火连绵不息,造成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国破民穷,人民渴望团聚和幸福,故以月寄情,望月思乡,怀念亲人,于是派生出祭月之俗。据后人所著《玩月诗》序言中记载:冬天寒冷,不宜于户外赏月;夏季,天空常有浮云,月色的光辉被遮住;只有秋高气爽的中秋,才是赏月的好时机。每到中秋佳节这一天,夜幕降临,玉兔东升,千家万户便在庭院、楼台、地坪摆起月饼、瓜果等礼品祭月,待到明月当空,一家人在月光下赏月叙谈,分享祭月礼品。

关于中秋赏月,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一杨姓人家有一童养媳,名叫姚六姐,她七岁便到了杨家,天天被逼着干活,一年到头,不得休息。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晚上,婆婆以月色好为由,要姚六姐把七斤棉花纺成线再睡,可怜的姚六姐又累又困,一不留神就打了个瞌睡,等她醒来,天已近四更,而棉花还剩一大半,她又怕又急,伤心地哭着对明月说:“月姐姐,求求您,让夜再长一点,让我纺完线你再走吧!”突然,一条龙船从月亮里钻出来,龙船渐近,只见嫦娥抱着玉兔坐于船中,姚六姐又惊又喜。嫦娥告诉她,说每年中秋节的晚上都会划船下来,送给苦难百姓一些金银,人们看见龙船就可以往家里搬东西,搬进去的东西都会变成金银,姚六姐赶快把纺车搬进了屋。结果当然不用说了,姚六姐棉花不用纺就成了线,她的纺车成了一架金纺车,婆婆此后也不敢再虐待她了。人们知道这件事之后,都希望也能在中秋之夜见到嫦娥的龙船,赏月的习俗便由此形成。每到中秋之夜,人们都会赏月到四更,才意犹未尽地回房休息。

中秋节饮食

中秋佳节,大连城乡居民与全国各地一样均有吃月饼的习俗。这也是中秋节的特色。

月饼,在很早以前叫“小饼”或“甜饼”。“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唐宋时期的月饼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北宋诗人苏东坡曾有“小饼如舞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那时的小饼与现代的酥皮月饼很相似。到了明代,《西湖游览志馀》中对月饼有进一步的描述:“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明代文献《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五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仍收藏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更多了。《燕京岁时记·月饼》载:“中秋月饼,以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

在我国民间关于月饼的传说,还有元朝反抗民族压迫的故事。

中秋赏月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夏商时代我国出现并使用历法起,中秋的概念就出现了,最初是一种原始的宗教活动。每年的春秋两季,天子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春天祭日,在清晨太阳初升之时,秋天祭月,在明月升空之时,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畜旺农兴。到了唐宋之际,文人们依据月亮的圆缺规律,开始将人间的冷暖、亲情与之联系起来,其团圆的内涵日渐突出,而原始宗教的内容逐渐淡化,最终,中秋节演化成团圆节、丰收喜庆节。这在唐宋文人作品中多有表达。苏东坡在他的《水调歌头》词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用这几句经典词句表达了中秋之时对久别他乡的兄弟的思念之情,抒发了强烈的与亲人团聚的愿望。此类诗句不胜枚举。一千多年来,中秋节作为团圆节的文化理念已深扎于民众心里,成为游子思乡爱国的文化表征。至当代,中秋节已被政府确定为法定公休日,说明民众的这种文化心理也得到政府的认可,从而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一首美妙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