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所寻旧·大连老建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连二十四中育才楼

红墙碧瓦聆听相逢是首歌

当时光迈进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从空中俯瞰大连主城区,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盘亘延伸的城市立交桥之间,能追溯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已不多见。

个中缘由,不仅仅是区位功能调整、城市建设变迁,以及每每被诟病的对历史文化建筑价值认识不足,等等;曾经做了半个世纪殖民地的城市履历,也是百年建筑所剩不多的重要原因——夺门而入的殖民者按照他们的居住喜好,建筑用材多为砖木材质,那些老房子要挺得住百年风雨洗礼,也非易事。

因此,今天,能被称为“百年建筑”的老房子实属幸运,不是“有背景”,就是“有颜值”。

位于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217号的那排红墙碧瓦、门脸简欧装饰的“L”形小楼,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这座始建于1920年的建筑在至今一个甲子有余的时间里被称为“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始建于1920年,临街门扉备受学子膜拜

为了探访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育才楼和图书馆的两处老建筑,笔者从解放路一直绕到绿山脚下,转了个大圈,终得其门而入——多年前,大学刚毕业的笔者曾在这所学校短暂实习,隐约记得当时学校大门面朝绿山山脚。那是一段非常愉悦、充满朝气的记忆。这所学校会聚了全大连学习成绩最好、内心骄傲、胸怀大志的花季少年。他们的蓬勃朝气、智慧机敏,收割了彼时笔者所有的注意力,以至于对颇有资历的校舍建筑全没在意。

校园里的育才楼是这里最初的校舍,也是笔者此番要探访的老建筑。墙面一隅,一块暗绿的铜质铭牌记录了这座楼的简历:“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育才学校旧址,该建筑建于1920年,为日本春日国民学校,1949年在此建大连育才学校,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名单。大连市人民政府, 2002年1月。”

在《凝固的记忆》一书中,关于春日国民学校旧址,有这样的记载:“它坐落在劳动公园东侧,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那时候,它的北侧有一所教堂,对面马路西侧还有一座日本神社,它们遥相呼应,形成一组小建筑群。”

在接下来的探访中,尽管笔者多方搜寻资料、寻访知情人,仍然没能发掘到关于这幢楼更多的记载。它的设计者是谁、有怎样的规划背景、有什么功能、特色等,组成了一连串的问号。

笔者凭借老建筑爱好者的视角上下左右打量它,育才楼呈“L”形,建筑主体为一排南北走向的二层砖木楼房,另一排东西走向的建筑从长度上似“L”的短横。据说,因为东西走向建筑本身坐落地点地势较低,因此多建了一层,但在外观上这幢建筑两大部分的屋顶高度不相上下。

中国人盖房子讲究坐北朝南,育才楼的设计者显然没有这个观念。育才楼主体为南北走向,两侧的窗户,或朝东,面向车流熙攘的解放路;或朝西,面向校园内部。该建筑第一层的北侧,一扇简欧样式、饰有拱券造型和涡卷山花的高大门扉朝向解放路。

在人们印象中,这扇高大的铜门似乎从来没有开启过,它的象征意义几乎取代了实用功能。因为面向大连最繁忙的交通干路之一,这扇铜门每天都会接受无数羡慕、向往的目光膜拜,它的耳边一定飘过这样的遗憾“当年我就想考进这里,可惜仅仅差了几分,失之交臂”;它也肯定经常听过家长们教育孩子“争口气,将来到这儿上高中”——的确,从这幢建筑回到大连人的怀抱伊始,它就是一个承载了无数殷殷期望和青春梦想的地方。

朴素、低调的建筑风格

这里,承载了期望与梦想

资料记载,1949年,经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大连育才学校正式开办,有学生300余人。最初,育才学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烈士子女和北上的劳模、干部后代,其前身为旅大妇联办的三八小学。育才学校第一任校长——毛达恂当时的另一个职务是大连市市长。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曾任育才学校的教务主任。

从子弟学校变成保留小学部的九年一贯制中学,再到后来的高中,育才学校几经变迁。1958年,这所学校正式更名为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从春日国民学校到育才学校,老建筑化蛹为蝶

育才楼红砖罩面,绿瓦房顶,窗户细高,临街墙面用线条简洁的欧式护角石点缀,朴素内敛。如果说它在建筑外观上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要算这幢建筑屋顶耸立的三个红色攒尖、白色百叶窗的阁楼造型。想必设计者的用意是对排风换气烟道加以装饰,增加建筑的趣味。

不过,在笔者看来,论风格,无论是东方建筑还是西式建筑,类似的阁楼造型都不典型。论体量,阁楼与整体建筑相比较,大小又显得不成比例。但是,审美观念就如同人们的感情一样,会随时间推移而悄然变化——从殖民地时代的春日国民学校,到为新中国、新大连输送无数青年才俊的名牌高中,这幢建筑化蛹为蝶,完成了角色转换。建筑顶上的这三个阁楼在人们的眼里也从不甚协调渐渐变得亲切俏皮。

和大连街现存的多处百年老建筑一样,育才楼的建筑风格是近代折中主义,只是更朴素、更低调,且更有些中西合璧的味道。比方说,面向解放路的那一面墙最上方有一排凸起于墙面的“石疙瘩”,远看像欧式建筑的托檐石,近观其与房檐并无接触,功能全非托檐,仅仅是装饰。细打量,这排一组三个的“石疙瘩”,造型更像东方建筑凸出来的屋檩、椽木……

红砖罩面的育才楼

这幢建筑的设计者何许人也,笔者一直未能获知,只能凭借钩沉大连地方史来猜测——20世纪初,日本通过血淋淋的日俄战争,重新抢占了得之于甲午战争、失之于“三国干涉还辽”的旅大地区,在俄国人已经兴致勃勃经营了十年八载的大连城市蓝图上接力涂抹。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后接受西方教育的年青一代成长起来,他们中就有许多满腹想象力的西式建筑设计师。无奈狭小岛国,不能给这批新派建筑师“施展抱负”的空间,这些“怀才不遇”的设计师就把旅大地区当成他们展示才艺的舞台。大连街相当一部分建筑,就是出自他们之手。私忖,育才楼的设计者大概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吧。

折中主义建筑更注重简洁、实用,美观艺术倒是其次。育才楼使用之初即作为校舍,估计设计者更会在建筑的经济实惠方面下足功夫。

育才楼至今仍然被作为学校教室。曾经在那幢楼里度过三年中学时光的68届校友曹尧告诉记者,楼里每间教室并不算大,但是举架高,冬暖夏凉。楼内一开始就有供暖系统,教室里有大暖气包,冬天非常给力。楼里全是地板,每当下课时分,走廊里、楼梯上被踩得“呼咚呼咚”“吱嘎吱嘎”地响。吱嘎作响的地板,是自习课上的“消息树”——无论老师怎样轻手轻脚,地板总是会暴露脚步声,淘气包们接到“信息”后赶紧跑回各自的座位……

曹尧记忆中,育才楼着过一次火,大概发生在“疯狂年代”的“武斗”中。火势不大,但也烧穿了一楼二楼之间的板材,学校组织学生们义务劳动修缮校舍。他记得,两层楼之间的大木方子裸露出来,学生们在架于半空的大木方子上来回搬运走动,木方“岿然不动”。

当年,教室的地板宽大暄软,以至于“武斗”中,掷到地板上的手榴弹碰了“软钉子”,根本表现不出爆炸威力,只是在地板上炸出些坑坑洼洼……

在85届校友滕晓东的记忆中,教室的地板曾是好动小男生的乐园——一位姓葛的同学就曾经在课堂上突然间从老师眼皮底下消失了,引得班里同学哄堂大笑。原来,葛同学掀起脚下的地板钻进地道了。地板下面“别有洞天”,有一米多高的宽敞空间,课后,其他男同学也钻进地道“探险”。其实,那只是旧式日本楼的特点,为了保暖,地板与地面留有空间,除了蜘蛛网并无险可探。小男生们倒是造了一身土,个个成了泥猴儿……

白驹过隙,光阴似箭。今天的育才楼几经修葺,早已是设施完善、设备一流的现代化教学楼。那“吱嘎”的地板声,如同老式留声机里流淌的爵士乐,留在老校友记忆深处。

如果不仔细看,很多人会误以为育才楼和旁边的学校图书馆建筑是一体的。不过,曹尧却认定,图书馆建筑最初不应该属于校舍,而很可能是座日式神庙,是殖民时代供附近日本居民抚慰精神之需。他的理由是图书馆楼的外观造型以及内部布局的特殊性。

曹尧的说法不无道理。首先馆舍建筑体量不大,楼门入口上方卷棚造型的红色雨搭和木雕装饰,是典型的日式神庙建筑式样。如果观察者再仔细点儿,就不难发现,在卷棚雨搭的正上方,有一个小小的木棺造型——这似乎暗合传统神庙超然世事的功能。其实,这些年来,很多在这里读书的校友都发现了这个神秘的造型,但是对于智慧练达的读书人来说,猜测这些神秘纹饰和造型的来历,只是让学习生活更有趣味的佐料而已。

曹尧说,当年他读书的时候,这里还是平层建筑,被作为学校的礼堂,但是,这个礼堂的空间实在太小了,每有开学典礼、全校大会等活动,礼堂里根本坐不下,总有一部分班级会被挤出礼堂甩到操场上旁听会议。

现在,这处神庙造型的建筑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从这里可以通往二楼的校史馆——一个承载着历届二十四中人荣耀与辉煌的地方。那一排排金灿灿的奖杯和奖牌,无声胜有声。有数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先后培养了30多位省、市高考状元,有700余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特别是近几年,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约占考生人数的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此傲人的成绩,让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在市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博得“东北小清华”的美誉。

翻看一本名为《旧事》的回忆文集,在众多二十四中老校友的记忆里,红墙碧瓦的育才楼和校园里的果蔬苗圃一道,构成了他们对青葱岁月的记忆——古朴的石桥、清澈的水井、硕果累累的果园——寒窗苦读的过往了无踪影,留存的是一片诗情画意。

昔日校舍

也许,在大连众多的老建筑里,它的尘封往事不够沧桑厚重,它的外观造型不够标新立异,它的命运遭逢不够跌宕起伏,但是,它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记录了这座城市教育的变迁,目睹了大连市民对知识、对教育的态度从漠然到膜拜的转化,是大连市民文化素养从粗粝到精致的见证。

其实,在这座城市里,还有好几处类似育才楼这样容纳过琅琅书声的历史建筑。20世纪80年代末,笔者曾经就读位于中山区世纪街有轨电车道边的那所颇有声誉的名牌高中。能坐在那幢同样从殖民时代走来的校舍里读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曾是大连所有准高中生的梦想。说不清是哪一年,那所高中被一纸规划从市中心黄金地段迁到了城边儿上,从此斩断前尘往事。老校舍被夷为平地了,曾经在那里就读的学子,从此失去了承载花季记忆的家园……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我们寻访老建筑的踪迹,记录老建筑的故事,并非单单从建筑美学的角度赏析把玩老建筑,而是要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找回关于这座城市绵长温暖的集体记忆,在对老建筑里那些活色生香的追溯中,找到你、我、我们一路走来的蹒跚与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