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语寻趣:大连方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玍古

“玍古(gǎ gu)”,不仅是大连、山东地区的方言,也是更广地域范围的方言。

据《简明大连辞典》记载:“玍古”是指厉害,多形容女人。《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记载:玍古,性情乖僻,难对付。

例句一:要是赵家分了马,他插车插犋,不用找别家,别家嘎咕(玍古),赵大嫂子好说话。(周立波《暴风骤雨》427页)例句二:你怎么老压着我呀?这回来个嘎咕(玍古)的,不信难不住你。(《黑龙江艺术》1983年1期54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玍古”作为方言词被收录,形容人的脾气、东西的质量、事情的结局等不好。

山东大学张景芬教授对“玍古”有这样的见解,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这个词在好多地方已被淘汰了,却在胶东长盛不衰。在使用过程中,胶东人按自己的习惯把这个词变异了。作为贬义词,“玍古”是指负面的人、物或事,如人的性格、脾气不好,物的品质不好,事的发展结局不好,等等。逐渐地,山东人把物和事的含义扬弃了,而单指人。同时,在语义上也有一些差异与演变。

“玍古”最初的意思是“厉害”,多形容女人。厉害是什么样子?厉害的女人又是什么样子?一个人胡搅蛮缠,睚眦必报,是厉害;一个人不畏强权,捍卫真理,守望真情,也是厉害。市井屋檐下,一男一女,女人统揽家庭江山,将经济大权紧紧把持,男人孝敬爹娘、抽烟喝酒、交朋轧友所需花费,皆需百般申请才能获批,若有超标或先斩后奏,会被女人吼得晕头转向。这类女人很“玍古”,她通情达理,但控制欲强,有些事你跟她好说好商量,她简直是义薄云天一哥们儿,但你若欺她瞒她,她待你就很玍古了。

逐渐地,“玍古”由对人的性格、脾气的描述上升至意识层面,与人品、德行相连了。行为乖戾,难以相处,是“玍古”;锱铢必较,张口三分利,是“玍古”;专门利己,毫不利人,是“玍古”;光有自己的,没有别人的,是“玍古”,等等。

如今,大连老辈人还常用“玍古”评价一个人,年轻人听不明白,不知是扬是抑。其实到后来,有些方言褒贬莫测,此抑彼扬,互相转化已很常见。比如“浪”,在过去的年代,暗指女性生活作风轻浮,情趣低下,一个女人一旦浪起来,就是生活奢靡、道德滑坡的开始,而如今,“浪”华丽丽地成为一个劲力十足的褒义词。同样,“玍古”也是。

邻居老张的儿子娶了个湘妹子,湘妹子的父母原本不同意她北嫁,湘妹子爱得深爱得痴,不管不顾火辣辣地来到了大连。老张家境平凡,欢喜地将湘妹子迎娶进门。湘妹子的人生低开高走,婚后一路上位成为一外企高管,每天披一身霸气回家,横草不动、竖草不拿的,举手投足、说话做事与公公婆婆都不在一个频率。仔细思考诸多事情,礼数到了,情分却有些寡。跟邻居唠嗑儿论起家长里短,老张意味深长地叹了一句:“我那个儿媳妇真玍古啊!”此处,“玍古”并非家庭琐事摩擦所引发的心灵上的隔阂与冷漠。若深入其中客观公正地看,湘妹子的“玍古”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一份不肯随波逐流的脾气,甚至是一种饱含着理性与智慧的处世风度。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社会的长治久安,靠的就是那种看似不近人情的理性力量。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默默地坚持了很多年,付出了鲜为人知的汗水,他那苦行僧似的执着甚至连累了家庭,家人评价他时爱恨交织叹一句:“真是个玍古人,没办法啊!”杨绛先生在《隐身衣》一文中写道:“社会可以比作‘蛇阱’,但‘蛇阱’之上,天空还有飞鸟;‘蛇阱’之旁,池沼里也有游鱼。古往今来,自有人避开‘蛇阱’而‘藏身’或‘陆沉’。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万人如海一身藏”,那飞鸟,那游鱼,那细小的野花,其实都是不同凡响的玍古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