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好茶(套装共4册)(“闻香识好茶”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茶艺的概念

早在唐代,陆羽就在《茶经》中对茶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茶”与“艺”两字开始发生联系。到了宋代,“艺”开始同煮茶、饮茶相结合。20世纪30年代,“茶艺”一词在台湾出现。

古代茶艺

在古代,唐代陆羽的《茶经》,宋代蔡襄的《茶录》、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张源的《茶录》等,均对中国茶艺进行了阐述,但“茶艺”一词并未出现。

唐代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道:“一饮涤昏寐, 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 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 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可见古时的茶道多为“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结合,将个人的修行建立于饮茶艺术上,“饮茶之道”也就具有“饮茶之艺”之意,即道不离艺,艺不离道。

明代张源在《茶录》末尾的“茶道”篇中说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其“茶道”即有“茶之艺”的意味。

现代茶艺

现代“茶艺”一词最早出现在台湾,但那时“茶艺”和“茶道”为同义词,与现在茶艺的定义有较大区别。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对茶艺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概括。广义的茶艺是指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狭义的茶艺是指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广义茶艺的概念范围广大,几乎囊括了茶文化和整个茶学。

茶人丁以寿认为:茶艺,是指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

综合上述茶人对于茶艺的界定,回归通俗,茶艺简单来说就是饮茶的艺术,是带有艺术色彩的饮茶,是日常饮茶的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