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光圈的使用
摄影是光的艺术,要想用真正的摄影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含义,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光圈在摄影中的使用。如果说快门和光圈联合起来控制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那么光圈和景深联合起来就掌握着照片中影像清晰呈现的范围:景深越大,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反之,景深越小,则前景或背景会变得越模糊。
认识光圈
光圈是相机上用来控制镜头孔径大小的部件,以控制景深、成像质量并与快门协同控制进光量。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不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形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的目的,这个装置就叫作光圈。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CMOS)的距离有关,即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介质距离越远,f的数值越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介质距离越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介质的光密度越高,f的数值就越大。完整的光圈值序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
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值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比下一级多一倍,例如光圈从f/11调整到f/8,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介质面积大,镜头距感光介质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f/16之间。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所有镜头都会有一组光圈叶片,以调节镜头光圈的大小。
不同光圈对应不同的光圈叶片的开合状态。光圈数值越小,开放得越大,通光量也就越多。
用小光圈拍摄风景
利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是拍摄风光时常常采用的方法,但这还要和镜头焦距、物距等因素相结合。如用长焦镜头在2~3米摄距时,即使用f/32光圈,也不会获得很大景深。换言之,只要被摄主体和背景都处于无限远,即使光圈较大,也会有很大的景深。光圈大小因题材而异,在人物摄影中,常常用到大光圈,而风光摄影使用小光圈的机会较多。拍摄溪流,为表现流水的动感,需要采用1/8~1/2秒这样的慢速快门,不采用小光圈必然容易导致曝光过度;逆光拍摄波光舟影等,如采用f/22、f/32这样的小光圈,水面细小的波光会产生类似加用星光镜的效果;拍摄焰火等题材,由于需要1/2~1秒曝光时间才能完美地表现焰火形状,因此也需要选择小光圈。
在很多镜头上都会有光圈数值的标注,不过最新的电子镜头已经将光圈环去除了,完全靠机身来控制。
在风光摄影中,中景、全景、远景等景别适合用小光圈拍摄以增加纵深感,使得画面看起来清晰、透彻。
光圈:f/22 快门速度:1/8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曝光补偿:0EV
什么是景深
我们都知道数码相机要对焦后才能进行拍摄。从理论上来讲,照片中只有焦点部分是最清晰的。焦点之前及之后的景物会因为不在焦点上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拍摄中的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等因素,焦点的前后仍然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这段清晰度范围就被称为景深。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虚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我们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大场景的风景照片时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被摄主体一样清晰,我们称之为大景深。景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景深大有利于清晰地表现大范围的景观,提升照片整体的宏伟感、纵深感;景深小向来被认为是微距摄影的最好选择,因为小景深效果能使环境虚化,主体清楚,将观者的视线都聚集在被摄主体上,而把比较多的干扰因素排除在画面清晰范围之外,从而提升照片整体的简洁度和集中度。
使用小景深能更好地突出主体、虚化背景。
光圈:f/2.0 快门速度:1/3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曝光补偿:0EV
大景深拍摄广阔视野的风光有利于清晰地表现大范围的景观。
光圈:f/22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曝光补偿:0EV
影响景深的因素
景深主要会因为拍摄者使用光圈的不同、焦距的不同以及拍摄者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不同。所以,总结起来,景深的主要相关因素就是光圈、焦距、物距三大方面。
光圈与景深
关于光圈对景深的影响,主要就是大光圈能得到小景深,小光圈能得到大景深。比如说,在相同的焦距、物距的情况下,使用光圈f/2.8得到的景深肯定比使用光圈f/16的小,呈现在照片上的效果就是,光圈f/2.8的图片上,焦点周围的清晰范围比f/16的照片上清晰范围小很多。
焦距与景深
焦距对景深的影响与光圈的基本特性相似,就是长焦距可以得到小景深,短焦距可以得到大景深。比如,在另外两种参数都相同的情况下,使用焦距为200mm的镜头拍摄得到的景深肯定比焦距为50mm的标准镜头拍摄得到的景深要小很多。
物距与景深
在物距与景深的关系上,小物距能得到小景深,大物距能得到大景深。在光圈和焦距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离物体越近,清晰范围就会越小,反之越大。这在风光摄影中比较突出,当拍摄类似小花、露珠这样的特写场景时,景深会比较小,而在拍摄大山、草原、天空等大场景时,清晰范围会变大,也就是景深会变大。
使用200mm焦距拍摄荷花。
光圈:f/8 快门速度:1/125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曝光补偿:0EV
使用50mm焦距拍摄荷花。
光圈:f/8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曝光补偿:0EV
焦点的选择
在风光摄影中,“焦点放在哪里”一直是困扰众多摄影爱好者的一个难题。虽然我们手中的相机可以完全实现人工智能,可以告诉我们把焦点放在哪儿,可是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焦点对在哪里一定要自己决定,而不是盲目依靠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拍摄风光、建筑等对象时,应将焦点对准场景中的重点物体,并选用适当的光圈来形成不同的景深画面。这就保证了作品重点清晰、突出。一般来说,对焦点的选择有以下几种方法:
将焦点对准画面的中心部位。对于自动对焦相机来说,这种方法最好用也最常用。尤其是开阔的大场面,如海洋、天空、草原和一些平常景物,中心对焦法特别省力。
将焦点对准离镜头近的物体。如需要表现具有纵深感的画面时,近端对焦形成的虚实变化与人们平时的观看效果比较相似,因而显得合情合理,并且操作起来很好把握。
将焦点对准画面的下三分之一处。其实这个原理是结合着我们的视觉规律而来的,一般情况下,人在看某一物体时的视觉规律往往是由近及远的,而画面的下三分之一处则正好契合了这个视觉点。这样的照片效果给人一种更加贴近、更加真实的视觉观感,最为常用。
在西藏,随处可见的就是那写着经文的经幡,它们如引路者般给我们以指引,又如一位和蔼的主人,给我们热情的迎接。
光圈:f/22 快门速度:1/2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曝光补偿:0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