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娇两地品承讯 汉唐激战江水岸
二日后,张浦倒是听话,跑来向皇帝汇报,和州官员向他请示,红继找到了,现在听候陛下指示。承讯说,“你找个地方让她安置下来,下午朕就以你主公的身份去见见她。”
下午,承讯换了一身雍容华贵的衣服去见红继,红继没有想到是一位相貌堂堂的贵公子来见她。承讯打量着红继,娇小玲珑、皮肤细腻,看起来很有女人味。
承讯问她:“你叫红继,认识我家文书张密吗?”
红继很有礼貌地说道:“叩见公子。小女认识张文书,请问您是哪位?”
承讯说道:“此次大汉南征,本官是负责统管粮草的。来时我家文书张密求我,说在和州有个红颜知己本是南楚之人,要我帮他找找。既然找到你就好,你且在这里休息。皇帝召见,我先去交差,明日再来看你。”承讯说完就离开了。
刚回到驻地,只见张浦已经在那里等候皇帝。一见红继没来,他愣了一下问,“红继没有通过考验吗?”
承讯笑道,“看你紧张的,考验已经开始了,还没有结束。你再等一、两日吧。”
次日傍晚,承讯处理完政事,来到一处选好的大户庭院,着人把红继叫来,在堂屋接见了红继。承讯命人退下,自己靠近红继故作沉醉,笑道,“潇湘果真出美女。跟着我怎么样,堂堂正二品侍郎,不比一个文书强吗?”
红继看着承讯,片刻后,说道,“公子相貌堂堂、家室显赫,红继怕是配不上公子,公子抬爱了。”
承讯也没有显得多执着,说道,“这样吧!你要不要回去再考虑考虑,张密能有多大出息,跟我可是荣华富贵啊。”
红继显得有些犹豫,可是仍然向承讯作揖道别,也不知道是还在思想斗争还是在想什么,慢慢走出了堂屋。走到门口,回头深深地看了承讯一眼,又行了一个礼,跨过门坎。承讯松了一口气,跟到门口,红继正在一步步地往前走,承讯在她背后大声说了句,“真的不会后悔吗,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走出这个院子就没有机会了!”红继回头看着承讯不发一言。
承讯笑着对她说:“姑娘勿怪!你回来吧,这里是送给你和张文书的。”承讯命人把红继请了回来。一边叫人去找张浦,一边跟红继聊天。红继看上去有点不太高兴,心想你这什么意思啊,考验我是不是贪图富贵之人啊,这个张密怎么什么事情都对他主人讲。承讯告诉红继,“你和张文书的事情我都知道啦!红继姑娘,你原来叫什么名字?”
红继回道:“原名卢珍。”
承讯说道:“可有父亲、兄弟还在和州呢?”
卢珍心想他倒是个体贴之人,来大唐哦不现在得称大汉了,第一次有人问我家里人,于是回答:“被迁往江南,全家都失散了。”
承讯顺口说道:“李璟还做得挺彻底的啊,连世族都全迁了,难怪刘言没有马殷的后人可立。”
细心的卢珍看着他,心想,这个公子看来真是位高权重啊,一个交战国一个是属国,即便如此一般人也不会直呼大唐皇帝和先楚王名讳。歌坊女子即便地位不高,都是培养了能识文断字的,能歌善舞、写诗写歌以博取世家子弟欢欣,最起码的避讳更不可能不知道,何况卢珍家学渊源。
张浦来了,作揖、正不知如何行礼,承讯说道:“张卿家,恭喜你,你的红颜知己通过考验了。”
张浦见皇帝都叫自己“卿家“二字,知道皇帝的意思是不需要再隐瞒了,很高兴地跪地大声说:“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聪明的卢珍赶忙在张浦身后跪下说道:“请恕民女无礼,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承讯说道:“卢珍啊,此事你不要怪张浦,是朕多心,要考验你一下。当然考验过是有赏赐的。”
张浦、卢珍看着皇帝,承讯振声说道:“看来大汉的文书眼光不错。封卢珍,卢氏为二品夫人,许配给张浦。”
张浦和卢珍谢恩,承讯将这处宅地赐予他俩,又嘱咐张浦、万一找人先掂量掂量,别学承勋。张浦明白皇帝的所指,卢珍当然是听不懂的。
承讯的考验只是想看看,这名女子是不是另有所图,比如,如果是刺客,当然会换个官职大的依附。承讯前日去见卢珍就是想让她知道,张浦所说的主子有权有势。今日再来考验她,承讯能隐约感觉到,在说“跟我荣华富贵、跟文书有什么出息”这句话时卢珍选择的犹豫。但是,当卢珍跨出堂屋那扇门出去的时候她就通过了考验,这是承讯心里设置的过关条件,即便出了门立即就回来也算是通过了。
因此,当卢珍回头看向承讯的时候,无论是回绝,还是犹豫,还是下一句就会说“我跟公子”,这都不重要。承讯要考验的是刺客,而不是来考验感情。爱情或许要经历艰难险阻,但是爱情是不能拿来考验的,一个人更不应该去考验别人的爱情。
唐国公主李芳仪拉着林仁姝去找萧俨,她受吴王妃之托,想问问大哥李弘冀的情况。不想张晟也在萧俨家。李芳仪就问萧俨大哥的情况,在润州怎么样,听说打了打胜仗,为何还不回来呢?萧俨是大理寺卿,主要负责管刑法,也不太清楚。张晟说道,“禀告公主,汉军还在准备大规模渡江攻打金陵,润州东面之危虽解,北面还有汉军,还得防着吴越军卷土重来。“
林仁姝非常客气地问张晟,“听说张大人您去和州与汉国议和了,我见到的那个人是汉国皇帝吗?汉国不同意议和?”
张晟告诉她,“你见到的应该是汉国皇帝,他就在和州。汉国军队很强,林将军也是知道的,汉主觉得陛下的诚意不够,不想议和。”
李芳仪气愤地质问,“这次没把我拿来当条件吧?”
张晟赶忙陪笑,嘴上说没有、没有,心里却想,要是加一个公主能议和也行啊!
离开了萧俨家,李芳仪问林仁姝,“姐姐见过汉国皇帝?”
林仁姝说:“我不确定,可是张晟大人说是。”
李芳仪追问,“汉国皇帝和张晟大人比起来,谁更老?”
林仁姝诧异地问道,“你怎么把这两人比较年龄啊?我见过的汉国皇帝比我大哥年轻不少。”
李芳仪惊奇地问,“三十来岁?”
“二十来岁。”
李芳仪恨恨地说道,“李从禹这个浑球,尽在那里胡说八道什么老色鬼!”转而又问“姐姐,张大人是出使汉国的,你怎么见过汉国皇帝?”
林仁姝想到萧、张二位大人的嘱咐,就转而只说战场之上汉军攻和州、我们守,说来我应该恨死这个人的,六千名将士都死差不多了,他还要打。
李芳仪叹道,“听说大唐已经战死十万多将士了,战争还要继续!姐姐,要不我也跟你学武吧,将来也能上战场为父皇分忧。”
林仁姝笑道,“公主就做个坐镇中军的大将军吧!敌人我们来打。”
李芳仪气鼓鼓地问,“怎么,姐姐觉得我不是这块料啊?”
十日内,太傅姜成信、左枢密使王守成、羽林大将军阮虎、武宁军节度使董平都已经达到和州。吴越军大败的消息传到了和州,并没有动摇君臣继续攻唐的决心。
从各种迹象表明,江淮之战有多路唐国长江水师参战,现在都退到金陵城保卫国都,那么必然在江水的防御上出现大的缺口。根据清淮军降将的情报,江南池州在唐国奉化、安化和宁国三个节度使管辖的边缘地带,也就是三不管区域。
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之后,张浦代皇帝下达了战略命令。武宁军佯攻金陵,在桐城的禁军柴荣部、归德军王浩然部立即强渡江水,攻下对面的池州。如果渡江成功,立即通报王景崇,王景崇部从梅州赶到桐城并渡江;如果渡江不成王景崇部直接从梅州强渡江水,然后杀向桐城对面的池州,帮助两部强渡江水。
运气不错的是,奉化军主力在寿州之战遭遇重创,随后与神武军一同退到了金陵,剩下的部队重点在江州,也就是梅州王景崇的对面布防。池州这个三不管地带,只是靠池州刺史的少量军队防守,加上持续干旱、江水水位持续降低。禁军柴荣部和归德军一举突破长江防线,渡过江水。强渡江水后,按照部署,柴荣率军沿江水东进,归德军攻克池州,王景崇部留少量部队在梅州防御,主力立即赶往桐城,从那里渡江。
汉军从江南池州强渡江水的消息震动了金陵,唐国御书房再次重臣云集。齐王李景遂介绍了当前的情况之后,燕王李景达要求率领神武军去应战渡江的汉军。魏岑就说,“燕王,你去迎敌,金陵谁来防御呢?和州对面的汉军可能就是要把我们的主力往池州调,然后再强攻金陵。“
一听这话,皇帝李璟赶忙说,“皇弟在金陵朕才安心,景达不能去。“然后继续商量,一群文人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个结果出来,李景遂都快急死了,一气说道,把武昌军、宁国军和奉化军节度使都叫来。
三个节度使赶来后,齐王才觉得有点意思。这才对嘛,一群只会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的名句)”这些扯犊子诗句的无用文人能指挥什么打仗呢?!齐王李景遂问三个刚来的节度使怎么办。武昌军林仁肇见其他两个节度使都不说话,于是上前回禀,皖南山水重叠,并不利于骑兵行军和打仗,可以以一军在青弋江沿线拦截汉军骑兵。顿了顿,林仁肇还说一句,“就不知道上天愿不愿意帮大唐了。“
林仁肇刚说完,奉化军冯延术立即说,“林将军所言极是!武昌军在青弋江拦截汉军骑兵是最好的选择,我赞同。”于是冯延巳、魏岑等人赶快帮忙,都赞成派武昌军在青弋江东岸布防阻击汉军。最后,皇帝李璟一面下令武昌军速往青弋江布防,一面再次派张晟渡过江水求和。
李璟这个皇帝人挺好,不过有时候也实在没意思,当年冯延巳一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李璟读出了冯延巳内心的骚动、升官的念头,当即官升一级,让冯延巳官复原职。现在要武昌军去拼命了,连个官职都没给林仁肇加。本来冯延术还在那里打自己的小算盘,让武昌军去抵御汉军,林仁肇估计得加个同平章事的衔,又想算了毕竟是去拼命的,自己还是躲一躲吧。一见就这么让林仁肇去抵御汉军,幸灾乐祸地想,谁叫他是原来闽国过来的呢。
七月,柴荣部禁军与归德军一部在青弋江附近与武昌军激战,柴荣和王浩然三次想强渡青弋江都没有成功。王景崇部渡过长江后,与从饶州方向增援武昌军的唐国安化军激战,斩敌四千余人,迫使安化军撤退。
迟迟不到的梅雨猛然下起,林仁肇激动地跪地双手捧天,大呼,“感谢苍天,天佑大唐!”一连九日倾盆大雨,然后是连绵不断的中雨、小雨,使得江水、淮水支流水位快速上涨,河道两岸泥泞不堪,军粮和物资运送非常不便,加上北方士兵不适应这种阴霾的潮湿天气,不少士兵生病了。
八月初,柴荣、王景崇和王浩然都在紧急求援,军粮跟不上,士兵大批生病。心有不甘的承讯答应了唐国的求和条件:唐国去国号,向汉朝纳贡,用汉的年号,汉朝皇帝刘承讯封李璟为江南国主;以长江为界划分汉与江南之地;江南国向汉朝每年纳贡白银三万两,绢八万匹;汉向江南提供食盐四十万石,由江南出资购买。
国与朝的区别在于,国与国表示两者是平等的,或者是没有隶属关系的。比如汉国与唐国之前都有皇帝;再比如吴越国与唐国,虽然吴越是吴越王,唐国是皇帝,但是吴越王连名义上不归属唐国皇帝。朝与国就不一样了,吴越王、南平王、武平军、武安军、定难军这些无论是王、太师还是节度使,都名义上是中原汉朝封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汉朝的吴越国、汉朝的南平国……
八月中下旬,汉军全部撤回江水以北,汉唐之战结束。汉迁武宁军治所于江都府,改江都府为扬州;迁归德军治所于麻城;在桐城建立水军,升高行周之子高怀德为平南大将军,以禁军一部为班底,训练一支四万人的水军。
九月初,承讯班师回朝,他的次子已经降生了,承讯取名刘继枫。汉唐之战后,纷乱的时代中、大唐已然远去,中原唐国(后唐)和江南唐国(南唐虽在、国号已无)相继落幕。当年,急匆匆地在征战的路上改年号,承讯宣布准备将乾祐改为乾宁,张浦提醒说大唐已有年号乾宁,承讯还是执着地说,那就致敬大唐吧!建立一个如大唐般强大的国家是君王的梦想。原来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的忐忑与不安已经荡然无存,现在是开启属于自己时代的时候了,承讯决定改年号为启元,意语开启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