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常乐老临别献策 监察使机关算尽
皇帝刘承讯第一次在御书房单独接见了别号常乐老的太师冯道。也没有客套,在冯道问安之后,将冯娇母女的供词给他看。冯道看的两手发抖,明白了皇帝为什么把冯氏一族人都抓了。精明的太师一直觉得自己几个儿子没用,怕将来儿子们撑不起冯氏家族,万万没有想到把家族栽在儿媳妇和孙女手里了。儿媳妇贪财,收了重金,伙同孙女不远千里跑到塞外去找前朝皇后。冯道双膝跪地,老泪纵横,说,“臣罪该万死!”
承讯虚扶了一下冯道的双臂,说道,“太师,你起来,朕相信你不知情,也相信弟妹说的是实话,她母亲只是贪财。”
听皇帝这么一说,冯道稍有慰藉,皇帝这样说来,至少说明不想把冯家往死里整,冯氏应该不会被满门抄斩的。
承讯问冯道:“太师,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起来说话吧。”
冯道没有起来,跪在那里说:“臣管教不严,犯下舀天大罪,不论陛下如何处置,臣都无怨言。”
承讯起身扶起太师,又说道:“太师七十有余,又无大罪,不需要跪在朕的面前。回沧州老家,颐养天年吧。”
冯道赶紧说:“是,是,臣这就辞去太师之职,回乡闭门思过。”
承讯接道:“只是告老,不用辞官,太师继续保留,你长子冯平夫妇一起带走,让他们侍奉父母。”
冯道感谢皇帝为他的安排。承讯又问老太师还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冯道提出来想给皇帝几个建议,承讯让他说说看。
冯道的第一个建议是平定难军不必这么着急,他向皇帝介绍定难军的情况。定难军是一个以党项人为主的势力,而党项人从唐初直至现在都是忠于中原的。冯道特别提到了,唐末两万党项军与四十万黄巢军殊死搏杀,捍卫大唐。黄巢军是一群为了活命的农民,而党项军是一群来拼命的大唐捍卫者,结果黄巢败退,党项军阵亡十之四、五。那个爱玩的唐僖宗封党项为定难军,表彰他们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陛下能用怀柔政策融化契丹,就一定能够容纳党项,让他们为陛下而战,让他们成为打通河西走廊的先锋。
第二个建议是大汉应该首攻南唐,南唐才是心腹之患。冯道认为南唐的淮河水军凭借淮水以拒中原之师。淮水不像江水(即今长江)那样常年水量充沛。淮水在每年冬末初春,水量不大,水势不急。只要跨过淮水,江淮之间千里平原,大汉的铁骑将势不可挡。
听冯道这么一说,承讯才知道江淮之间并不像江水以南那样水网密布,不利于骑兵作战。冯道又告诉皇帝,取江淮不仅可以解决大汉粮食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断掉唐国的盐路。
承讯不解,问冯道,“这是什么意思?”
冯道告诉皇帝,唐国的盐全在东面,海州还在淮水北面,唐国的其他地区都不产食盐。也就是说唐国的食盐产地全在江淮十四州的东面几个州。拿下了江淮,唐国就没有盐了,和南楚一样。陛下就能死死卡住唐国的咽喉。
在治国理政方面冯道又和承讯长谈了良久,直至中午。承讯从来就没喜欢过冯道。冯道历经(后)唐、晋、辽、汉,历经后唐四帝、后晋两帝,算上耶律德光和李从益以及汉国两帝,活生生一个四朝十帝元老,这种情况是为文人所不耻的。说难听点,就像一个“娼妓”,什么人都能侍奉。承讯一直想不通,英明的太祖怎么会和前面三朝八帝一样也用冯道?自从当了皇太子之后,承讯从来没有单独和冯道交谈过,只是依从礼节,说过几次话。冯道也很识趣,从来不在关键问题上发表看法。半日长谈,承讯才发现冯道比苏禹强,如果早几年能长谈,说不定还会把冯道召进内阁,当然这仅仅是说能力方面。皇帝更需要像苏禹这样忠心不二的忠臣,哪怕能力差一点。
送走了冯道,皇帝下令释放冯道夫妇和他们的长子冯平夫妇,安排回府。并找来汴京刺史王行,跟王行讲,冯太师只是告老,仍是太师,他需要什么全部带走;加派人手,路上好好保护太师回沧州老家即可回来复命。王行领命去处理冯太师的事情。承讯则起身去麒麟阁。承讯从来就不是一个逃避事情的人,事已至此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
太后见皇帝来了很高兴,大儿子还是很让人放心的。小儿子被宠坏了,遇到事情只会在那里生闷气。冯娇倒是盼着皇帝能来看她一眼。太后明白,女儿家的心思重,太后许诺总是没有皇帝亲口说来的心里踏实。
皇帝进来以后,弟弟刘承勋满是怨气的看着哥哥,连礼都没行一个。冯娇倒是通情达理要起身,太后忙按住,没让她起来。承讯坐下,拿出一颗超大的夜明珠递给太后,说,“母后,这是给弟妹的。以前凡有贡品,最好地先给母后,这一次先给弟妹。”冯娇连忙谢恩。承讯又说,“朕刚见过冯太师。太师决定告老还乡,朕许他以太师身份告老,让冯平夫妇回乡侍奉。”
这下冯娇算是放心了。爷爷都七十三了,在朝廷也是不管事的太师,现在太师还保留,返乡养老,皇帝不算亏待,而且大伯两口子也放了。承讯知道不宜久留,稍坐片刻就离开了。
皇贵妃李沁从杨乐身上得出了结论,争来争去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是你的皇帝会给你,不是你的,争赢了就得罪了皇帝,能有什么好处,又何必去争呢?
杨邠坐在书房,怡然自得的捻须微笑。杨邠到现在还没有李沁的领悟,享受着算计别人后成功的喜悦。杨邠要扳倒冯道有好几个原因,冯氏屹立中原政权不倒,多次参与改朝换代,冯道所作所为危害社稷,可是从来没有过真凭实据。这主要是说给年纪轻轻而胸怀天下的皇帝听得,因为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杨邠要扳倒冯道绝不会是因为这么简单的原因。
自从冯家悄然无声的挤掉了苏禹和杨邠的女儿,把自家的孙女送上了王妃之位,杨邠感觉到了冯道的能耐。更让杨邠害怕的是,自己的侄女嫁的是太后最喜欢的儿子,可是很明显,除了李沁,太后更喜爱冯氏之女。
杨邠的夫人曾经都跟他说过,我能够感觉得到,三个儿子在太后心中的排位是齐王、胶东王、皇帝,儿媳妇们的排位是贞妃、胶东王妃,你家侄女能不能排在淑妃之前还不一定。杨邠天生嫉妒心很强,加上侄女的地位也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杨家的家族地位,他早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扳倒冯氏。就如杨邠之前给皇帝奏折说的,我等一生追随太祖和陛下方有今日的地位,他冯道凭什么。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冯道的二儿子冯吉是和杨邠的儿子杨行道竞争兵部左侍郎的最强劲对手。现在七部长官是从一品或正二品的尚书,副职右侍郎在前从二品、左侍郎在后从二品或正三品。各部下面分若干司,司的掌管正职是正四品或从四品的郎中,副职是从四品或正五品的员外郎。现在,几个资历高、有背景的郎中都看好了兵部左侍郎的空缺,说白了冯吉是杨行道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冯吉是礼部郎中,杨行道是工部郎中,礼部比工部更硬气一点。杨邠已经求过苏禹和王章了,两人都表示帮忙;对于两个枢密使、他没底,更别谈那个在塞北的中书令了。杨邠心想,冯道除了苏禹搞不定,其他人都有可能搞定。上次几家争王妃,冯道本就得罪了苏禹,加上杨邠火一烧,苏禹恨死冯道了。
王章嘛,杨邠对他很了解了,一起从北都过来的,只要冯家钱给的足够多,王章能两个都支持。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冯吉是胶东王的岳父,齐王已逝,胶东王夫妻要是跑到太后那边说说情,杨行道估计就没戏了。综合各种因素,杨邠都感到自己的儿子处于下风。
上次争王妃,自家完败,如果不全力以赴的话,弄不好儿子兵部左侍郎的位置也会飞了的。现在可好了,冯氏自行死路,一大家族全部扳倒,要指望被降为庶民的冯家孙女东山再起,没有个十年八载是不可能了,这辈子怕是都没戏咯。杨邠自觉为儿子杨行道升上左侍郎铺平了道路,其他竞争对手杨大人都不怕,毕竟是监察使,谁敢挡儿子的道,就查谁。一切布置妥当,就等下次内阁会议了。
次日,杨邠心情大好,到大理寺和大理寺卿处理公事后,回到家中正和夫人一起吃饭,苏禹跑来找他。杨邠满面春风问苏禹,“是什么风把苏老哥吹来了?”
苏禹一脸尴尬,告诉杨邠,“陛下亲自任命张浦兼任兵部左侍郎。”
杨邠当即如泄了气的皮球。给儿子分析了那么多对手,怎么横插个张浦?!张浦也很无辜,正一品内阁大臣、右枢密使怎么也不会盯上兵部左侍郎这个职务的。杨邠诧异地问苏禹,“陛下怎么想起来任命张浦兼任兵部左侍郎的呢?张浦向你问过相关的事情?”
苏禹告诉杨邠,“今儿下午,陛下心情很好,带着左右宰相跑到兵部去。陛下问尚书柳永嘉现有兵器、兵甲、军粮的数量,柳永嘉对于这些一清二楚,连刀、剑、箭、矛、戈等数量说的都是几乎不差。陛下很满意,又问柳永嘉滑州的军粮全部调到汴京要多少天,兵部统筹的军粮够禁军用多少天。柳永嘉一介书生,没打过仗,哪里知道能这些呢。这两个问题,怕只有你和张浦能回答上来。皇帝的意思是,原来的兵部就是一个空的,节度使们说了算、各自为政。现在不同啦,兵部要为禁军、驻军和节度使的地方军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还要参与军队的管理,光知道数量是不够的。皇帝又问柳永嘉,现在中原已经有檀州驻军了,军队两万三千人,那你怎么知道调往檀州的军粮够不够,会不会有军官中饱私囊?不能光靠监察部门查啊。中书令府代管兵部在塞北的事务,中书令府迟早要撤的,光现在就有松山北骑军四万、北府军四万、还有东域、北域三个驻军共计四万八千,得调多少军粮,每年按月调、还是三个月一调?柳永嘉已经被皇帝问呆了,不知道说什么好。皇帝想来想去,就命人把张浦叫来了,任命张浦为兵部左侍郎,让张浦给柳永嘉当师傅,把尚书教会了。顺便再抓抓武备司,继续改进武器和兵甲,一定要把兵部一切理顺了,让皇帝满意了才行。”
杨邠送走了苏禹越想越郁闷。忙了这么久,整出个万言书,把冯氏的老底子都给搬出来,总算把冯氏一族全送大牢里去了。没想到皇帝还想从轻发落冯氏,再弄弄可能就此作罢了。杨邠又赶紧跟进,好歹推着皇帝下定决心拿下冯氏一族,让冯道先回家养老去了。好嘛,皇帝心情好了,跑去看看兵部,这一看不打紧,儿子的兵部左侍郎飞了。虽然前面还想着,谁敢挡儿子的道就查谁,但是张浦一直都是皇帝亲信,监察使对枢密使,跟我杨邠也算无怨无仇,张浦本人也不会看上左侍郎这个从二品的。杨邠算计半天,忙活半天,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数日劳累,加上一顿浇愁酒喝过就再也没醒来。
这一来又轮到刘承讯忙活了。先给杨邠治丧,追封太保,卫王。刚把内阁和各部部门官员理清爽,监察使又得重新安排人选。承讯直接从东域的沈州调回了东域总督王波。
王波是灭辽的功臣之一,当初东域实在没有放心的人,才把他派去当总督,承讯答应一旦有东域总督的人选就把王波调回中原,现在没有合适的总督人选,也得把王波调回来了。王波本是幽州人,和中原群臣没有过多的瓜葛,当监察使正合适。
选好了监察使,承讯写了两封书信给萧干和萧括,问派萧括去东域当总督行不行,结果两人的回答差不多。萧干回话,中书令府事务实在太忙,萧括是他的得力助手,不想让萧括去,如果皇帝一定要萧括的话,他只好从命。萧括的回话是,毕竟曾经和驻守东域的两路驻军主将一起作战过,他最好避避嫌,现在中书令府当个文官最好不过了,实在不想去东域,还望陛下成全。虽然一个不想去,另一个不想让去,但是两人都举荐一个叫萧充的人,都说他是个人才。承讯就给中书令府下了命令,让萧充来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