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大唐荣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师徒长谈论天下 帝妃得胜返中原

有一件让承讯高兴的事情就是,太傅姜成信身体康复,从汴京来到了幽州。承讯高兴地说道,“太好了,太傅来了,我这下更是信心满满了。”姜成信恭贺皇帝,夸皇帝神威盖世。“当年谈论天下时事,陛下的先南后北之策实在让老朽佩服;现在没想到陛下先实现了北方的一统,那么大汉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了。汉辽之争犹如龙虎相斗,大汉犹如一条神龙,一口气将一只巨大无比的天虎吞下。陛下,神龙吞下是自身五倍之多的食物,当务之急是消化食物,并非继续吞咽啊。”

姜成信的比喻非常形象,九十万平方公里的汉国,一口气吞下了五百万平方公里的辽国,此时吃的太饱了,稍有不慎就得把食物吐出来,还有胀死的风险,该是休息消化的时候了。承讯深以为然,然后问姜成信:“太傅以为朕当消化多久呢?”

姜成信说道:“陛下,朝堂未稳,冒险与辽国决战实属无奈之举,当务之急还是需要稳固中原和塞北之地。”姜成信继续说:“微臣恳请陛下给我百十人,巡视塞北,为陛下提出可用的建议。”

听闻太傅想去塞北,承讯忙劝道:“太傅,何出此言啊!塞北乃是苦寒之地,怎么让您老人家往那里跑呢。”

姜成信说道:“不碍事,我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塞北广阔之地还能纳入中原的版图。余愿已足,虽死无憾。只想用着风烛残年为陛下巩固塞北的统治做一些微薄之力。”

承讯又劝道:“塞北虽已尽归大汉,但是人心未稳,危险啊!”

姜成信笑道:“陛下既然意识到塞北之地人心未定,请让老臣去稳定人心,陛下回汴京先消化再吞食。我大半身入土之人,即便长眠在塞北,能为大汉巩固疆土,虽死无憾。”

承讯还想再劝:“朕还是希望太傅在身边,心里踏实。”

姜成信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臣老啦,要是我绝不敢也做不到一路征战至数千里之外的遥远的上京,也不能在辽国准确地判断出辽王会弃东京而取上京。陛下自己本就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您还有萧淑妃、郭威、张浦这样的谋士,还有董羽、柴荣、董平、阮龙这些善战的猛将,普天之下哪还有对手,一统天下只需静待时机,少犯错误。”

承讯笑道:“太傅不劝朕要小心后宫干政吗?”

姜成信答道:“昔日陛下自责利用先帝,岂料早在先帝意料之中,那时候我觉得陛下还稍欠火候。现在,陛下已经不是昔日的太子了,一切尽在掌握,我已无需在说什么。”姜成信没有说破,皇帝正是用萧淑妃来制衡李氏,贯彻先帝的遗训“凡事都需制衡”。萧淑妃孤身一身,又是外族,她一切都要靠皇帝,正好是对付外戚的一把利器。

承讯跟姜成信讲,“还是太傅懂我。既然太傅如此执着,我就不坚持了。任命太傅为塞北巡阅使,督查塞北诸事。”

姜成信去塞北巡查的事情既定,承讯又问计于他如何稳固朝堂。姜成信说道:“一句话,巩固皇权。在内去除(后)唐(后)晋的影子,树立大汉的朝堂;在外逐步取消节度使制度,实行州县制。徐而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以免群起反叛。”

节度使制度正是造成安史之乱至今近两百年来战乱不断的根源。随着节度使的权利和地盘不断扩大,皇权被漠视,天下多主、征讨不断。要想巩固皇权,取消节度使制度势在必行。然而现在中原分崩离析,又需要节度使们在边疆地区守卫疆土。如今,汉自立国之后,已经取消了中原地区和关东地区多个节度使,只在边疆地区设置节度使。中原腹地只剩下云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和新设的云内州节度使,而这三个节度使都是地理位置特殊。

本来,承讯想裁撤幽州节度使,因为四邻已经没有敌人,但是又怕塞北叛乱,就暂时保留了。云州和云内州节度使主要是与西域相邻,还需防备暂时归顺的定难军党项人。

两人又讨论中原之事,姜成信说道:“(南)唐强而楚弱,昔日我不赞成攻(南)唐是因为有契丹辽国虎视眈眈,现在辽国已灭,陛下可联合楚国压制(南)唐。”

承讯说道:“太傅有所不知,南楚的刘言、王逵和周行逢等人均已受朕之封,名义上臣服大汉了。新的吴越王钱俶在我行军路上,上表效忠于朕,受封东南兵马都元帅和吴越王。现在朕已对(南)唐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只有伪汉(南汉)与(南)唐两国关系尚可。”

姜成信说道:“陛下,当巧妙利用其间的关系,以达到远交近攻,从而各个击破的结果,避免他们以为唇亡齿寒,抱团对抗大汉。”

承讯说道:“朕的暂定国策是先打压削弱南唐,既而吞并南唐、南楚。只是对于定难军的处理和如何打通河西走廊还没有明确的思路。”

姜成信说道:“那陛下就暂稳朝堂,静待时机吧。现在大汉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远多于其他诸国。”承讯认可太傅的意思,汉国现在六百万平方公里,对南国已成压倒之势,现在的形势比前秦还要好些。汉国与前秦差不多,而与前秦对峙的是南方的东晋;与汉国共存的是南方四分五裂的诸国。承讯在时刻警醒自己,自己也曾经离亡国皇帝不远,亡国皇帝的悲惨在幽州看到了(耶律阮),在上京更是看到了(石重贵),一定要小心稳扎稳打,不可做第二个苻坚。

姜成信想了想,又说道:“陛下,蜀国七万大军不敌柴荣将军五千禁军,说明蜀军战斗力低下。蜀地与秦陇之地相隔重山,蜀军即便增援也行军缓慢,即便增援固守、后勤也难以为继。周王守关中,等到陛下回到汴京,可再派一将协助周王将何建降蜀带走的西秦四州之地全部收回。”

两人又长聊至深夜。姜成信最后表示,他准备一两日后就出发,还望皇帝成全。承讯说,“也罢,都依太傅。明天我让阮虎安排二百人与您同行。”

乾宁三年七月,汉国长公主降生在幽州。皇帝刘承讯非常高兴,当即封长宁公主,取名刘继雪。政事处理过程中,没事就来抱着这个心爱的女儿逗弄。萧淑妃显然有点失望,她离皇后之位只差一步之遥,所以需要的是能够帮她往皇后之位再送一步的皇子。看着皇帝立即封长女为长宁公主,虽稍微安慰了点,心中还是有些懊恼,心想,皇帝陛下你还能不要这么任性啊,我生的女儿给取名刘继雪。没办法,凤仪皇后慕容雪长眠在幽州,皇帝的长女出生在幽州。

承讯一边让萧淑妃静养身体,一边处理政务,再等等看看塞北的情况。同时,他已给大军下达命令,随时准备班师回朝了。就在这时,承讯收到了皇叔刘崇的奏折。刘崇向皇帝禀告说,原本自己是想攻取西秦四州的,可是这两年身体每况愈下,怕身体不济影响战局。知道皇帝还在塞北征战,也不想扩大战事,给皇帝惹麻烦。

承讯给皇叔回了封家书,夸赞叔父这几年为大汉江山鞠躬尽瘁,实在是辛苦了,就在长安享享福吧。当然如果你看蜀国不顺眼,或者他们惹事,你只管打他们。我现在已经初平塞北,从此北国再无边患,已经率领大军返回幽州了。另外,淑妃为我生下了长公主,就叫刘继雪,等她们母女休息好,我们就返回汴京。

八月夏日炎炎,承讯召集禁军将领开会,与众人商议是现在启程返回汴京,还是等到秋凉再走。承讯告诉将军们,现在也不涉及到什么军事行动,如果你们想家呢,咱们就早点回去,如果不想家呢,咱们就等到凉快了再走。结果众将齐刷刷,单膝跪地表示一切听从陛下安排,这也见证了这支从北都带出来的部队具有强大的执行力。

承讯说,“既然如此,朕也想家了。我们就三日后开拔,早晚行军,争取尽快回到汴京。”

离开之前,承讯独自一人来到慕容雪的墓前潸然泪下,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双宿双飞,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孤独的一个人,即便站在人生的巅峰…

淑妃看到了承讯的雄心壮志,却没有看透他的孤独,淑妃以为自己陪着皇帝淡忘了慕容雪,其实慕容雪一直活在皇帝的心里,承讯并没有刻意去想,只是给女儿取名就脱口而出叫刘继雪。作为坚定的无神论者,承讯开始希望有来生。或许正如淑妃说的,人要有寄托,还好在承讯最孤独的时候,长公主降生了。

二日后,一切准备就绪,大军从幽州出发,经过赵州至邺城,再到滑州返回汴京,行程一千五百余里,日行一百五十里,行军十日返回汴京。承讯沿途看到结束了三年战争的中原大地,又见炊烟与农田,焕发出了生机的景象。王师荡平塞北,沿途受到了州县官员和百姓的欢迎,承讯心想,农业是国之根本,不能光把赋税这些加在百姓的头上,户部负责税收就算完事了,要建立专门的部门、选拔官员,管理农业技术和畜牧业技术的推广,提高生产效率。

大军于九月初一到达黄河北岸,此时臣子们已经列队相迎,苏禹、杨邠、王章等朝廷重臣带领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多时了。承讯见到诸位大臣心情大好,说道:“众卿家,四年前一别,本以为是生离死别,有幸还能再见,真是人生幸事啊。”

王章赶忙说道:“陛下功盖三皇五帝,当去泰山封禅!”

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也很奇怪,开始承讯特别讨厌王章,现在看着这个人,明知道他是在拍马屁,也挺开心的。承讯说道:“南方仍然四分五裂,天下未平何敢称功盖三皇五帝啊!等到有那么一天,朕就改年号为泰封元年。至于泰山封禅,劳民伤财,而且李治这个无能之辈都去了,朕就不能再去啦。”

承讯特别看不上李治,前面说他是半个亡国之君,现在又说是无能之辈。承讯命令禁军今日在北岸扎营,然后带领群臣,统领部分步兵渡过黄河返回汴京。

汴京城下,数万百姓迎接皇帝凯旋归来,李洪信已在城下恭候皇帝,他倒是中规中矩,没有皇帝的命令,不敢擅自渡河相迎。承讯亲手扶起李洪信,问苏禹和李洪信说,不是说不要惊动百姓的吗。苏禹赶忙答道,陛下为中原带来了久违的安宁,百姓是自发的。看着繁华的都城,承讯心中喜悦,太祖留下的重臣果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从皇城来到皇宫,皇宫外太后、贞妃、齐王、胶东王等人皆在等候。皇帝刘承讯见到母亲,赶忙下马,跪地磕头。

“母亲,孩儿回来啦。”

太后喜极而泣,也感慨道:“四年啦,皇儿瘦啦。”

承讯又向母亲引见淑妃,见淑妃还抱着个娃,太后还没问,承讯对太后说道,“这是儿子的长公主,取名刘继雪。母后还没见过呢!”

太后很是高兴,赶快接过孙女,虽然没有孙子,有个孙女也是好的。承讯又上前一步,轻轻抱了抱贞妃,说,“这几年照顾母后,管理后宫,贞妃你辛苦了。”

这也是贞妃和淑妃首次见面,承讯将两人拉到一起。姐妹?夙敌?听说,这个女人帮助皇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一定是个难以应付的人。贞妃心中暗想。淑妃此时虽然初来乍到,但是看着眼前的女子,明白这就是自己登上后位最大的敌人了。

承讯看到两个弟弟长大成人,很是高兴,说道:“朕出征那会,承勋还是个束发少年,现在都已长大啦。”

贞妃又向皇帝和淑妃引见了齐王妃和胶东王妃,承讯打量了一下两位弟媳妇,心想四个人论容貌,还是淑妃更胜一筹。随后众人返回宫中,临走前承讯又亲手扶起禁军后羽林大将军董平。

回到太平宫,一切感觉那么亲切,承讯一手拉着贞妃,一手拉着淑妃,拽的紧紧地一起步入宫中。淑妃很平静,贞妃则有些受宠若惊,毕竟之前手都没拉过。看过了太平宫,承讯对淑妃说,“走!朕和贞妃带你去选个住处,再按我们的小公主称号,改名长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