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梅煮酒论英雄 晋辽之战看成败
天福九年的正月,中原饥荒加上辽国大军压境,整个皇宫都在皇后的要求下过得异常朴素。正月五日,边关急报储粮重镇贝州失守。所以从这点上看出晋国君臣的战争素养很是一般,把使者痛骂显然痛快,痛快之后,还不赶快备战啊,明显对辽军南下准备不足。皇帝以倾国之力率军应战,沿黄河布防,另封刘知远为幽州招讨使迎战敌西路军。
大人们都走了,少年们并没有感受到这凝重的气氛,太子、承讯和弘章依然如故,读书、骑马、射箭。
一日,三人在御花园,太子读《三国志》读起了兴致,说道:“这里也有一个晋国,等吾成年了,也要和父皇一样纵横天下,让我大晋一统天下。”
太子兴致越发浓厚,“可惜,此时才是二月,否则我三人也可来个桃园结义”。又道,“虽然不能结义,酒还是要喝的”,于是命宫人取来火炉、青梅和酒,“今日,吾三人就青梅煮酒论英雄,不醉不归。”
于是三人模仿三国,随至皇宫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三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太子说,“两位爱卿,最仰慕三国里的什么人啊?”
弘章可能是酒喝多了,来了句:“曹丕。”
太子和承讯都瞪大眼睛看着他,他仰慕那个篡位的家伙啊。承讯问道:“为何你仰慕曹丕啊?”
“老婆有倾国倾城之色呗,而且是两个。”弘章很随意的说道。倒是把太子和承讯逗得哈哈笑。见两个嘲笑自己,弘章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地说到:“当学诸葛孔明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或学关云长驰骋疆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下,你们满意了吧。”
太子不语片刻,转头问:“承讯,你呢?”
见太子似有不悦,承讯赶忙道:“弘章,你也是,殿下将来要做大晋天子,你我当然要做羊祜、杜预了,为殿下守卫疆土,做殿下的双手,代殿下一统天下。”
杜弘章的一句话又把两人都逗乐了:“羊祜、杜预是谁?”
太子笑道:“叫你平时不好好看书,连羊祜、杜预是谁都不知道。难得你还能叫出曹丕、诸葛亮和关羽三个名字哈,请问曹丕的两个老婆名姓能说出来吗?承讯告诉他这两人是谁。”
承讯得意的说道:“弘章,好好听着。羊祜乃三国后期魏晋名将,忠诚耿直,长期与吴国名将对峙于荆州,临死前向司马炎力荐杜预。这杜预也是三国魏晋名将,曾经三次为司马炎树立信心伐吴,帮助晋国一统天下。”
太子大悦,“承讯说得好,你二人将来当作吾之左膀右臂,代吾一统天下”,随手折了两片梅叶,“等我大晋一统天下,这片梅叶盖住的淮河以南的地方就封给承讯,这片梅叶盖住的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就封给弘章。”
两人连忙谢恩。接过梅叶,承讯心想,太子倒是慷慨,这淮河以南和黄河以西无一在我朝版图上。而且还要等一统天下才给,这要猴年马月哎,等于空头支票啊。
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随着晋国的胜利,还可以继续。
第一次晋辽之战历时三个月,晋军上下一心,更得到了民间自发武装的鼎力相助。天福九年三月十日,辽国撤军北还。这一仗使得军心大振,晋国以区区中原之地,打破了半个世纪以来契丹不可战胜的神话。原本和契丹结盟的南唐蠢蠢欲动,现在也偃旗息鼓寻求自保了。随着辽军撤走,晋军收复失地,调整部署,扩展军备。
晋辽之战后,皇帝凯旋而归,重赏三军。掌握东都军权的景延广向皇帝进言,“刘知远长期在外手握重兵,将来恐难以驾驭。”
丞相冯道辩说:“陛下,如今天下纷乱,契丹人又虎视眈眈,不宜对重臣乱加猜忌。”
景延广说道,“刘知远既已击败辽国西路军,不快速东进从侧翼攻击辽军,反而固守北都,分明是在隔岸观火保存实力。”
丞相冯道辩说:“刘大人肩负雁门以南守卫重任,没有陛下下旨怎能擅自兵发东都呢?”
……
争辩最后,皇帝乃以刘知远击溃西路之功,加封为中书令,下诏书让其回东都复命。刘知远以河东局势不稳,推诿不还。九年四月,晋辽之战结束尚不足月,景延广向皇帝进言,讨伐叛将青州刺史杨远。诸臣劝帝,辽国大军围青州,杨远不敌乃降为无奈之举,当安抚之,使其不与晋为敌。况辽国主力犹在,随时会再次南下,应当加强东都至霸州一线布防。景延广仍极力迫使皇帝命李守贞率军攻讨青州杨远,杨远向辽国求救。第一次晋辽之战是辽国主动开战,后面两次都是晋国主动出击,不能说是主动开战,也是把辽国逼的开战了。
一日,太子、承讯和弘章正在练骑射,皇帝亲赴靶场看望太子。见皇帝来了,三人赶忙下马,准备过去拜见,太子对二人说:“我等当向父皇,请缨出战。”弘章这下反应还真快,立即说道:“我愿追随殿下,征战沙场。”
三人跪迎皇帝。皇帝说:“皇儿,近些时日骑射可有长进啊。”
太子说:“父皇,我等已过束发之年,请随军出征,征战沙场。”承讯和弘章说:“我愿追随太子,征战沙场。”
皇帝大悦:“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好!好!”。“宝儿、承讯和弘章,上前听封”。
三人意气风发,单膝跪地,“儿臣领旨”,“臣领旨”。
皇帝说:“封石延宝为郑州刺史守卫东都,刘承讯为郑州参军、杜弘章为郑州司马辅佐太子。”
太子石延宝一愣,极不情愿的说道:“儿臣谢父皇。”承讯和弘章二人,只得跟着道,“谢陛下”。
果真父子天性。太子先是许二人以境外之封地。
现在对于三人的请求,皇帝的意思是,太子的想法很好,很有志气,随军征战那就不必了,给你个刺史的职务。作为太子你还是老实呆在东都,让他俩继续辅佐你。然后三人骑马、射箭,向皇帝展示了骑术和箭术。
又一日,读书完毕后,太子神秘兮兮的拉上承讯和弘章,说是去看美女。
“怕是胡来,又要被太傅打啊。”承讯说道。
“哪里,哪里有美女可看?”原本读书后遗症,有点精神萎靡的弘章突然来了兴趣。
“听说宫中选秀,我们一起去看看热闹。”太子道。
于是三人跑到太极宫的掖庭宫处。三人躲躲闪闪,扭扭捏捏的就怕人看见似的。这掖庭宫平时都是宫女们,而且是那些没有主子的打杂宫女住的地方,现在选秀来的秀女都暂住在那里。
还是弘章反应快,对太子说道:“堂堂大晋太子和太子伴读,在大晋皇宫岂能如此胆怯啊。”太子一想,也是哦。于是三人大摇大摆的进了掖庭宫。平时呢掖庭宫主要是住宫女,这些打杂的宫女们一般都忙着干活,人也不会太多,然而,这会选秀的秀女都安排到这里,人口密度迅速提升。
一进去就发现里面还真有不少和他们年纪相仿的少女,个个都是一头乌黑的长发,皮肤似薄如蝉翼,绵润白皙。三人看着这么多美丽的秀女,欣赏这无边美景。秀女们初进宫,对服饰所认不全,当他们三人是宦官也没有过多在意。过一会,有宫女识得太子的,慌忙下跪请安。这下不得了,听说太子来了,住在这里参加选秀的少女们全都出来了。那阵势似乎足有数百名美女出来,把三人吓得转身就跑。三人跑到草地上躺在那儿仰天大笑,看美女还没过足眼瘾,反成了被美女看得落荒而逃。
三人正躺在那里乐着,只见一名女孩在四名宫女的陪同下,走过来,突然看到石延宝,笑嘻嘻的说道:“延宝哥哥,何以躺在地下玩闹啊?”
哎呦是公主,三人慌忙起来,宫女拜见太子,这是承讯又一次见到公主。
延宝又对延琪说:“刘太师的儿子刘承讯,杜太尉的儿子杜弘章。”显然是忘了介绍过两人了。
公主笑道:“知道啦。”朝承讯看了一眼,然后说母后召见,刚要往皇后宫中而去。
太子笑嘻嘻说道:“妹妹为何这么急啊,是母后要给你选驸马吗?选驸马可别忘了我这两个兄弟啊。”
公主脸一红,回道:“哥哥尽在这里胡说,看我不告诉母后!妹妹告退了。”然后向着承讯和弘章这边深深地看了眼,转身而去。
等到公主走了之后,太子对承讯和弘章说道:“够意思吧。不过我看承讯更适合当驸马,你看他俩都是羞答答的,倒也般配。”
弘章赶忙说道:“殿下可别被他伪善的外表和话语骗了,奸臣一般都是他这样。我心直口快,才是忠臣。”
哈哈哈,三人又是一阵大笑。
之后,三人的生活又回复到枯燥的读书、骑术和射箭。当然,承讯多了一项爱好,无聊的时候总喜欢到能够去的花园转转,希望能够遇到他想见的公主。
天福九年十二月,青州叛将杨远兵败被杀,消息传到辽国都城,辽国皇帝大怒。本来吗,你晋国打叛将窝里斗,辽国偷着乐,你们打去吧,但是这么快降将就被杀了,辽国皇帝再不起兵,这不打脸吗?!于是,辽国再起十五万大军南下征讨晋国。天福十年四月,晋辽激战于阳城,晋国将士殊死拼杀,击溃辽军,迫使辽军北撤。
从两次战争,或许我们已经看出了辽国的弱点,就是辽军打仗出征基本不带粮草,打到哪里抢到哪里,也就是辽国人所说的“随战随征”。这样一来,遇到辽军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坚壁清野跟他们耗,耗上几个月辽军就基本没吃的了,然后他们就只能撤退。不过呢,辽军的优势也很明显,骑兵为主,来去自如。
有一件可笑的事情,群臣都觉得还是不宜与辽决裂的时候,“很有骨气”的权臣景延广又是极力劝说皇帝挺起腰杆,又是侮辱辽国使臣。可是真的打起来了,景延广竟然怂了,萎缩不前,搞得皇帝只能自己带兵支援前线将士。即便如此,皇帝还想保全景延广,但是又不能为他一个人不顾群臣的感受,被迫将景延广罢免。
击退了辽军、罢免了佞臣,整个东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臣子和将士们对于皇帝的敬仰达到了“犹如滚滚黄河,延绵不绝”。
这日,常悦阁里,承讯一人呆呆的坐在那里。看着发呆的承讯,香兰问道:“众人皆喜,公子缘何闷闷不乐?”
承讯说:“没什么。”其实他在想,看那弘章平时里沉迷于斗鸡走马,虽是挚友,承讯也有点看不上他,但是两次晋辽之战中,其父功勋卓著,看他趾高气扬的,真有点不服气。众将皆奋勇杀敌,为何我父固守北都,反倒叫人鄙视。
郁闷之下,承讯一个人在宫中四处走走,却不想正好遇到了他暗恋的公主。公主身边只有一个宫女。见承讯一人在此,公主让宫女转回拿东西。宫女心领神会的离开了。公主和他坐在小亭子之中,聊了一会天,开始只是闲聊一些平时喜欢看些什么书啊,有什么爱好啊;后来又聊到了身世。承讯告诉公主,他几年前来到皇宫,一直陪着太子读书,故乡都已经淡忘了,非常想念远在北都的父母和兄弟。公主的话倒是令承讯有点吃惊,公主也很想念她的母亲。
承讯这才知道,公主和太子并不是一母所生。现在的冯皇后是太子的亲生母亲,而公主的母亲已经仙逝,是皇帝追封的张皇后。公主告诉承讯,其实她很怕冯皇后,同是天涯沦落人,希望有一天能够离开晋国的皇宫。公主的话外之意承讯当然是明白的,人家一个姑娘家又是公主,总不能说我喜欢你,将来希望你带我离开这里。同样,他也有点恍然小悟,明白了为何前两次相遇,公主都说皇后召见,匆匆而去。两人又聊了一小会,公主将一个荷包塞给他,然后离去,留下怅然若失的承讯。
承讯想想,平时里皇后和蔼可亲,公主怎么会怕她呢?他现在还不知道,大家族有时妻妾内斗的凶狠程度与国与国之间战争的惨烈程度是一样的。冯皇后当初只是皇帝石重贵的妾,而公主的母亲才是皇帝的正室。冯皇后是河东大族冯氏之女,他的叔父冯道是个超级大人精,朝代在换、皇帝在换,但是冯大人一直位列宰相、三公。当初石敬瑭只是河东节度使,儿子还有好几个呢,石重贵只是石敬瑭的侄子,冯氏大族的大小姐当然看不上石重贵。谁知数年后,石重贵作为皇侄被封为齐王、北都留守,皇帝又没儿子,一下子成了超级潜力股。这个侄女做了石敬瑭养子加侄子石重贵的小妾,又怎么会甘居人下。
冯皇后为了上位害死了齐王妃,也就是张皇后。张皇后临死前告诉公主,公主的亲哥哥也是冯皇后害死的,要公主小心谨慎,找个机会离开这步步杀机的齐王府。当然,石重贵也没有恨冯皇后的必要,没有冯王妃,他可能当不了或者不可能这么顺利当皇帝。因为石敬瑭年龄大的儿子,都被后唐皇帝杀了。他的两个大儿子,就跟承讯和弘章一样,平时呆在后唐皇宫还算好吃好喝。现在老子造反都快打到京城了,皇帝想到的就是把这些质子先给杀了。老石你让我死之前,我先让你断子绝孙。晋太祖石敬瑭临死时的时候,唯一的幼子才六岁,是他当了皇帝后才生的,啥事也管不了。石重贵和冯道两人在场,最后的结果就是太祖遗命传位石重贵。这个结果很正常,不是石重贵也是石重贵。
其实公主看好承讯也是有原因的,公主已经派人打听过承讯和弘章的身世,杜氏和冯氏都是东都大族,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刘承讯的父亲算是从一介草民混出来的,到了公主这边反倒成了承讯的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