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厂商理论
2.4.1 厂商理论的沿革
厂商是市场经济中生产组织的基木单位,独资、合伙、公司制企业是它的不同组织形式。传统的厂商理论分析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等不同市场类型的厂商行为,是新古典学派的厂商理论。特别是关于有关定价和产量决策行为的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理论遭到了霍尔成本定价原理、贝恩(Bain)限制性定价理论和行为型厂商理论,尤其是鲍莫尔(W. J. Banmol)最大销售收益理论、马里斯( R. Marris)经理企业型增长最大化理论和威廉逊( 0. Williamson)经理自行决断型效用最大化理论的严峻挑战。这些理论虽然忽视商品市场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把厂商理论几乎改变为厂内经济理论,但它们从厂商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这一条件出发,企图突破传统厂商理论追求最大利润的单一目标,以经理谋求自我利益的某种目标建立理论体系。
2.4.2 厂商理论的核心
现代西方经理型厂商理论认为只要经理阶层实现必不可少的利润水平,就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满意的收益并提供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投资,而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比较著名的代表性理论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鲍莫尔(Baumol)的最大销售收益理论、马里斯(Maris)的增长最大化理论和威廉逊(Williamson)的经理效用最大化理论。
2.4.2.1 鲍莫尔最大销售收益模型(The Sales Maximization Model)理论鲍莫尔1961年出版的极畅销的中级教科书《经济理论与经营分析》长期以来在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与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之间发挥了有效的桥梁作用。通过他的无数篇文章使数理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成果能被那些习惯于文字表达的经济学家所接受。特别是1959年出版的《商业行为,价值和增长》一书重载了论述销售最大化的最著名理论,提出“最大销售收益”假说作为“最大利润”的替代目标,并由此建立了他的静态和动态的最大销售收益模型。
2.4.2.2 马里斯的增长最大化模型(The Growth Maximization Model)理论这一理论集中体现在马里斯1963年发表的《经理企业模型》论文和第二年出版的《经理型资木主义理论》一书中。
(1)厂商的均衡。他认为经理的目标在于获得自己的最大效用,它是在安全约束条件下的厂商产品需求增长率的函数,所有者的目的在于获得自己的最大效用,这些效用是资本供给增长率的函数。当最大的平衡增长率实现后,厂商就达到均衡状态。
(2)政策变量。马里斯经理型企业理论有三个政策变量:第一个是财务安全系数;第二个是多样化率;第三个是平均利润率。对于第一个变量,当实现避免风险的政策时,一是不进行冒险投资;二是实行谨慎的财务政策,即确定财务安全系数。此系数意味着厂商决定财务政策的自主程度,包括负债率(=负债额/总资产额)、流动率(=流动资产/总资产额)和保有率(=未分配利润/总利润)三个财务比率。厂商决定财务政策也就是决定这三个财务比率的适度水平。经理改变这三个比率中的任何一个,就会影响厂商的增长率。对于第二个变量,厂商选择多样化率,变动现有产品系列款式或扩大现有产品系列就可使之变动。对于第三个变量,确定平均利润率。它是价格减去成本、营销支出和研究与发展费用后的剩余。调整以上三个政策变量能使厂商平衡增长率达到最大。
(3)需求增长率和资本供给增长率。取决于厂商的财务政策,即经理对经营风险所期望的态度。
(4)厂商的平衡增长。根据马里斯的观点,平衡增长的均衡条件是需求增长率和资本供给增长率相一致。
2.4.2.3 威廉逊的效用最大化模型(The Utility Maximization Model)理论,即经理自行决断理论
这一理论是威廉逊于1963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经理决断和企业行为》一文中提出的。他在经理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模型。其追求经理效用最大化,同时,厂商的管理成本也是递增的。如经理管理人员的工资、津贴和自行决定的投资等都会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