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陵:张良的辉煌何止在谋略
人物小档案
姓名:张陵,张良第十世孙,字辅汉,亦名张道陵
生卒年:传说生于34年,死于156年,活了123岁
主要事迹:曾任巴郡江州(重庆)令,后弃官学道,善以符水治病。汉顺帝时期(126~144),在四川大邑县鹤鸣山创建原始道教的教团组织五斗米道(即后来的天师道、道教正一派),奉老子为教祖,传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并以鹤鸣山为中心,设立了28个教区。峨眉山是否其教区之一,存在争议。但《峨眉山志》说,张陵上过峨眉山,撰有《峨眉山神异记》。到其孙子张鲁执教时,另立八品游治,峨眉山是第一治,青城山第二治,从而奠定了峨眉仙山在道教中的地位。
影响乐山指数:★★★★★
相关人物:张皓、张纲、张翼
汉室开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终。
直疑后日赤松子,便是当年黄石公。
用舍随时无分限,行藏在我有穷通。
古人已死不复见,痛惜今人少此风。
这是北宋大儒邵雍的一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张良功成身退(随赤松子学仙道)的人生智慧的高度颂扬。在后人眼中,张良的“功”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张良的“退”又是一般身居高位者万难做到的;更了不得的,其后裔人才辈出,生生不息,成就了目前中国两大古老世家之一——天师世家,另一个便是孔子世家。
这个家族的传承,据明初大文人宋濂的《汉天师世家序》,张良有两个儿子:张不疑和张辟疆。张不疑承袭了侯爵,生有两个儿子:张典和张高。张典这一房“多以功烈著传”,到唐代时已在各地形成了“四十三望族”,其间出了17名宰相。张高呢?“高生通,通生无妄,无妄生里仁,里仁生皓,皓生纲,纲生桐梧真人大顺,大顺生汉天师道陵,是为玄教之宗。”也就是说,张陵是张良第十世孙。
这个家族与乐山是有缘分的,不仅因为张陵创建的教团,而且从张陵再往前上溯三代或许更早之时,其祖辈就落户武阳(今眉山市彭山区),与乐山比邻而居。按照任乃强的说法,“武阳首族自汉至晋当推张氏。”
从武阳走出去的第一个张氏人物是张陵的曾祖父张皓,年少游学京师洛阳,接着到地方任职,后来成为大将军邓骘的幕僚,继升至尚书仆射,职事八年,并出任彭城相。公元120年,担任廷尉,掌管刑狱。126年,担任司空,跻身“三公”,位极人臣。史书记载了他三方面的功绩:一是知人善任,举荐了不少人才,“天下称其推士”;二是在清河县令赵腾以灾变讽刺朝政案中,敢于仗义直言,免除了80多人的重罪;三是担任廷尉期间,公正判决了许多疑难案件。
张陵的祖父张纲也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胸有正气,年纪轻轻便被任命为御史。面对权臣当道、忠良遇害、国事不振的朝政,张纲有一段慷慨之言记于史册:“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终于,在142年他的怒火与敢于牺牲精神爆发了,连写三篇奏章。第一篇弹劾太尉桓焉、司徒刘寿;第二篇弹劾司隶校尉赵峻、河南尹梁不疑、济南太守梁乾;第三篇弹劾的则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大将军梁冀,陈其十五罪……汉顺帝看了,很是解气,却也无奈,既没动那些权臣,也未谴斥张纲。不久,张纲遭到权臣报复,调离京师,担任广陵太守,平定张婴之乱。一年后死于任上,年仅36岁。与他的老祖宗张良相比,他显然缺乏与“敌”斗争的韬略,也无遁世思想,一心为天下求治,在民间赢得了极佳口碑。他死后,广陵百姓“五百余人制服行丧,送到犍为,负土成坟”。
从张陵的父亲开始,这个家族来了个大转弯,似乎从世俗名利场中彻悟了,旨趣追求发生根本性变化,走上了一条“修真养性”之路。为何会这样?宋濂在《汉天师世家序》中认为,这不过是张良仙道思想的重拾和延续。客观地讲,两汉时期广泛流行并在东汉晚期发展到鼎盛的以谶纬为核心的神秘思想,才是更大更坚实的温床。当张陵在四川创建五斗米道几十年之后,华北一带,另一位与该家族无关的张姓人物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奉黄(帝)老(子),发展信徒,于184年发动了著名的黄巾军起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奉老子为教祖,张陵还撰有《老子想尔注》,迈出了从道家走向道教在教义上很重要的一步;比如都以咒术符水治病传播教义,都有严格的层级组织体系,张陵创建的28个教区组织未尝不是一夜之间便可揭竿而起的重要政治力量。后来事实也证明,五斗米道并没有远离世俗躲进深山修真求仙,而是积极走向民间,活跃在政治舞台,其第三代掌教张鲁就曾是割据汉中近30年的大军阀,投降曹操后被封为阆中侯,食邑万户。
所以,无论五斗米道还是太平道,只能算是原始道教,距离现代意义的道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直到南北朝时期,葛洪、寇谦之、陶宏景等人通过大量的著书立说和修炼实践,才将原始道教“改造成性质完全不同的宗教”。但不管怎样,张陵是永远不可否认的奠基者,为道教奠基,为峨眉山在道教中的地位奠基。也许,峨眉山头号神仙天真皇人最早就出现在他那本早已散失的《峨眉山神异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