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
老子在春秋时期被尊为道家学派之始祖
其人及生平和生活年代历来争议不断
众多的观点称为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生长在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的绿水青山
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念观星测象之事
家教因教之有尽术之无穷自认才疏学浅
年轻时担任周王室国家图籍守藏室之官职
晚年坐于青牛背上西出退隐在函谷关
老子为古代哲学家眼光锐利极具智慧
观察自然万物及古往今来关系与因果之变
事物矛盾性运行规律在老子著作中得以阐述
比任何古代哲学家的认识更为深刻和广泛
老子修身养性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顺其自然
人之生存犹如宇宙之存在难以理性说明目的
他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有天下第一美谈
老子一书称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部
成书晚于论语为道教学派之道藏经典
先于天地而生最终归于静止无声无形无味
道是不可认识之精神性存在为万物之本源
自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演变规律生息转换
道之本体与生俱来产生一种混沌之气
日久天长向两边逐渐分化呈现为阴阳两面
阴阳交合会产生围绕地球表面之和气
和气的调和滋养有利于世间万物之创生繁衍
老子言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为物质有物有象有精运动往复循环
老子矛盾的哲学本体论对唯心唯物均有影响
后世有言道言德的许多版本在社会流传
老子认为物极必反提出著名命题反者道之功
易经的辩证思想在这里得到继承和拓展
正反两面相互转化的法则为老子学说之精髓
有无难易长短美丑刚柔强弱福祸生死近远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相生有无相成难易相倾高下相较长短
深知雄性的刚强宁愿自身处于雌性的柔弱
明白白昼的灿烂却经常单独面临黑夜的阴暗
通晓荣宠的显耀甘愿处在谦卑的溪谷
以柔弱胜刚强的理论为老子独创别开生面
做人应如同高山岩石一般坚韧挺拔暗淡无光
不该贪图一时之利像葱翠美玉那样夺目灿烂
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剧烈群雄割据
饥寒交迫的人们目盼心思天下无事皆安
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反映出以无为策略治理国民的理念
拒绝国与国的战争否认对内多征地税
反对以法治国和以礼治邦厌弃尚贤
老子观点有的反映出日趋没落和畏惧斗争心理
无为清虚和静止思想反映人民渴望和平之心愿
他要使天下平民无知无欲复归于婴儿状态
体现出对小国寡民远古时代的深切依恋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废除文字结绳记事器械不用舟车不乘甲兵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