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半夏
“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累累圆且白,千里远寄将。新妇初解包,诸子喜若狂。皆云已法制,无滑可以尝。大儿强占据,端坐斥四旁。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小女作蟹行,乳媪代与攘。分头各咀嚼,方爱有所忘。须臾被辛螫,弃余不复藏。竞以手扪舌,啼噪满中堂。……”宋孔平仲《常父寄半夏》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一家子女因争食半夏而中毒的场景。那么,诗中的半夏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有三叶半夏、麻芋果、老鸦眼、地慈姑、小天南星、土半夏、三角草、守田等等。半夏喜阴蔽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田边、河畔、林下、草坡、果园等有遮挡物的地方。因城市绿化野外置土或移植带土植物,半夏也随之悄然入城,在曹妃甸的一些公园、园林和小区绿化带里,也能见到半夏的身影。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本草纲目》中称:“《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颜师古《急就篇注》曰:“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至半,故为名也。”但是,《神农本草》中却说:“半夏于夏历五月间采,及夏之半,故名半夏。”夏纬瑛《植物名释札记》中亦称,如今所见半夏,都是春天(约夏历二三月)生苗,谓夏历五月半夏始生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根据《名医别录》中所说“五月、八月采根,暴干”可知,半夏是五月采而不是五月生的。他最后的结论是:“半夏,是个很古老的药物,当是因其为药而命名的,半夏于夏历五月间采,及夏之半,故名‘半夏’。”
初生的半夏幼苗,仅有一片叶子,像土地捧出的一颗绿色的心。也有的,在叶子底部,长出两只对称的“小耳朵”,整片叶子看起来像只胖乎乎的小兔子。老株的叶数不等,多至5枚,少则1枚,甚至1枚叶子都不生,直接长出花序柄来。每片叶子全裂成三小叶,小叶宽窄变化较大,长圆或狭长形。
半夏的姿态,颇为奇异,与我们常见之花大不相同。包裹着花序的,是一个形似花冠的绿色大苞片,称之为“佛焰苞”。佛焰苞是因其形似庙里供奉佛祖的烛台而得名。佛焰苞的里面,是半夏的肉穗花序,要看清它的花序,需剥开佛焰苞。半夏雌雄异花,雌花与雄花在花序轴上分成了不相连的两个区域。肉穗的下部,为雌花区,上部,为雄花区。两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几乎封闭的横隔。佛焰苞在下面的雌花区裂有一条缝隙,但严实包裹着上面的雄花区。再往上到了无花区,佛焰苞忽然大张而开,随后在顶端,如两只手指般,将天线似的附属器紧紧捏住,并形成一个下弯的弧度。
半夏这种复杂的结构,想必是为生殖精心打造的:昆虫可以从佛焰苞上部大开的窗口顺着附属器爬进雄花区采蜜;而带着花粉而来的昆虫,也可以直接从下部进入雌花区,为雌花授粉。而且,半夏的雌花会先于雄花成熟,中间的隔断,又可以防止上面雄花花粉的掉落,这样,便有效避免了自花授粉。
半夏/庞博 摄
尽管半夏在花的构造上费了不少心机,其实,它的繁殖似乎并不过多依赖种子。像薤白、卷丹、薯蓣等植物一样,半夏也同样生有珠芽。每株半夏,长有一颗珠芽,一般长在叶柄的基部,也有的长在叶片的基部。花开之前,珠芽就存在了,且落地即可萌发,属无性繁殖。
半夏之名,听起来极其文艺,容易让浪漫的人心生诗意;而半夏之形,奇特而诡异,与人们据名臆想出的小清新十分不符。《植物名实图考》称其为蝎子草,曰“梢上翘似蝎尾,固始呼为蝎子草”。日本称半夏为“乌柄杓”,柳宗民在《杂草记》中描写道:“佛焰苞的下半部分呈管状,将花穗裹了起来。上半部分张开,顶端弯如蛇头。花轴顶端有朝上伸出的鞭状须毛,就像蛇吐出的信子。”而半夏又喜生于阴湿的河边、树下或草丛间,猛然入目,确会使人有瞬间惊惧。
蝎与蛇,都是有毒之物,那半夏呢?半夏全株有毒,球状块茎毒性最大。生半夏服食后,对口腔、咽喉及消化道有剧烈刺激,少量食用,可引起口舌麻木,多量可致流涎、呕吐、痉挛、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半夏虽有剧毒,却又是著名中药材,入药后,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恶心呕吐等。若不甚食用了少量半夏,可用姜汁解毒。篇首的诗中,“父亲”便用姜为子女们解了毒,“父至笑且惊,亟使啖以姜”。生姜可以降低半夏的毒性,看来“父亲”也是颇通医道的。
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