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野生植物大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白刺与二色补血草

曹妃甸区濒临渤海,有多种盐生植物,白刺与二色补血草是其中的两种。之所以把这两种差别较大的野生植物一起介绍,是缘自当地一个有调侃幽默意味的小故事。

60多年前,国家在这里建设省属国营柏各庄农场,起初这里是斥卤荒滩。据说,有一农工外出听几个外地人都能说出自家响当当的几件宝,他也不甘示弱地说,我们那里也有两件宝:遍地长生果,处处不老花。外地的人听后很好奇,之后来农场一看,是他们都没见过但当地随处都是的两种盐生植物。

其中的“长生果”说的是白刺,中国植物志上名称为小果白刺,河北植物志上名称为西伯利亚白刺,在植物分类上属牻牛儿苗目白刺科白刺属植物。在这一区域我所知道的500多种植物中,白刺就是仅有的35种木本植物之一;且其为低矮多枝的灌木,一般平卧于地表,因其茎秆尤其是嫩枝为灰白色,在生长期间较为显眼,故称“白”刺;其名称带“刺”字,并非茎秆上有像月季那样的皮刺或刺槐那样的托叶刺,而是上年残存的较尖锐的不育短枝。其叶片倒披针形,簇集于茎秆各节,小花五瓣白色,排成顶生蝎尾状花序,其核果为卵形,起初青绿色后转为红紫色,当地俗称其为海葚儿、地豆儿或地枣儿。白刺结果量较大,自5月始的夏秋两季都可见到,由于果期长也就将其说成是“长生果”。

二色补血草/孙李光 摄

小果白刺/庞博 摄

其中的“不老花”说的是二色补血草,在植物分类上属白花丹目白花丹科(有的资料称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这一植物长相较为奇特,在基生的莲座状叶中间抽出直立的丛生圆锥状花序,花萼和花冠漏斗状,花萼初为粉红色后很快转为白色,花冠为鲜黄色,二色补血草中的“二色”是指花萼和花冠的这白黄两种颜色,“补血”是指其药用功效,当地人都叫它海萝卜根儿或哈拉巴根儿。它的花期也很长,夏秋两季也都能见到,还不只是生长期花期长,即使其植株死亡,花枝依然挺立,花萼既不凋谢也不变色,因此是名副其实的“不老花”,有的地方也称其为“干枝梅”。

由于建场60年来的持续引滦河水灌溉改良,这一区域的土质盐碱程度大大降低,大片的荒地开发为稻田和水产养殖水面后,两者生长空间已大大缩小,“长生果”和“不老花” 不再是遍地或处处可见了。与其他野生植物一样,尽管它们的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但它们在这片盐碱地上都有各自顽强的生存本能。2015年5月间,我在一排闸北的排河东岸,见到了一片片的白刺;还记得2014年10月,在第十一农场第三生产队稻田之间的农渠上,看到了一丛丛的二色补血草。就我见到的其种群分布情况,虽都为盐碱地指示植物,这两者却往往并不伴生,白刺多生于较重的盐碱地,可独自形成群落,而二色补血草常生于相对较轻的盐碱地,多与毛芦、地肤或猪毛蒿等植物伴生。

小果白刺/庞博 摄

白刺的果和二色补血草的根,都曾是建场初期农场人的佐餐食物,食用后虽不能真的长生不老,但很多资料介绍二者都有药用和保健功效。此外,这些野生植物在盐碱地园林绿化和观光农业等方面都有开发利用价值。2015年我到过位于本区域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第十一农场基地参观,欣喜地见到这两种野生的盐碱地指示植物被作为园林绿化花木种植,他们还去天津送验过白刺果实,据说维生素C含量很高;2014年我还去过保定市很有名气的电谷酒店参加一个会议,酒店餐厅的每个餐桌上都摆放着一株秀美的瓶插花,把餐厅衬托得雅致而温馨。插花命名也很有情调,叫“勿忘我”,实际就是二色补血草。

张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