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州流淌的文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求仁得仁

这条成语出自《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夷齐是古滦之地人,这条成语自然与滦州有关。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哥俩节义高行,视王位如粪土,为了互相推让王位,相继逃出孤竹国,来到西周之地。到了那里发现并不是他们的理想之所,于是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不要周朝的俸禄,最后病饿而死,表现了他们高尚的气节和信守承诺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上至历代君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把夷齐作为人生楷模和学习典范。夷齐让国、叩马而谏、耻食周粟、饿死首阳的故事,散见于《史记》《列子》《吕氏春秋》《太公六韬》《大戴礼记》和《论语》《孟子》等著作中,可见夷齐的事迹传承有序是很真实的。

对于夷齐的言行事迹,历代褒扬甚多,如孔子、孟子、管子、列子、韩非子、屈原、陆贾、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卢纶、朱熹、元好问、吴隐之、胡曾、王绩、文天祥、刘伯温、商辂、顾炎武、曾国藩、谭嗣同等,就目前所能收集到的诗文来看,至少在360篇首以上。特别是我们尊为圣贤的孔子和孟子,早就把夷齐尊为圣贤之人。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论及夷齐。《论语·公冶长》中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微子》赞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述而》说夷齐“求之贤人也”; 《论语·宪问》说“贤者辟世,其次避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作者七人矣”; 《论语·季氏》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今称之。”

《孟子》中也多次论及夷齐,《孟子·离娄上》说“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清也”; 《孟子·公孙丑上》说“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孟子·万章下》说:“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又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战国策·燕策》中说:“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也。”

《管子·制分》说:“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备矣!”

《韩非·功名》说:“圣人德若尧舜,行比伯夷。”

司马迁说:“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并在《史记》中把伯夷放在列传第一位。

韩愈在《伯夷颂》中赞夷齐“昭乎日月不足为明,萃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

南宋著名画家李唐为了弘扬夷齐不仕二朝的守节精神,作《采薇图》以自励励人。此作被现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盛赞为:“至人物精神之华贵,高妙是与米兰藏达·芬奇之耶稣,与门兴藏丢勒之使徒同为绘画史上的极峰。”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威胁利诱凛然不屈:“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并作诗说:“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不但这些光昭日月的文人学者对夷齐推崇备至,就连各朝各代帝王也多对夷齐崇敬有加:唐玄宗天宝八载(748)首开纪录,颁行天下祭祀“八义士”即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夷齐位列其中享祭;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谥伯夷为“清惠”,叔齐为“仁惠”;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诏诰天下,其诏曰:“盖闻古者伯夷、叔齐逃孤竹之封,甘首阳之饿,辞爵以明长幼之序,谏伐以严君臣之分,可谓行义以达道,杀身以成仁也。昔居北海之滨,遗庙东山之上,休光垂于千古,余泽被于一方。永怀孤竹之风,庸示褒崇之典。于戏!去中国而辞周粟,曾是列爵之可縻。扬义烈以激清尘,期于世教之有补。可追封:伯夷为昭义清惠公,叔齐为崇让仁惠公”;明宪宗于成化九年派大臣到永平府清节庙祭祀夷齐,祭文曰:“惟神逊国全仁,谏伐存义,为圣之清,千古无二。怀仰高风,日笃不忘。庸修岁纪,永范纲常”;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六年、七年、十年(即1667、1668、1671)三驻夷齐庙拜谒清圣;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八年、十九年(1743、1754)两驻夷齐庙并留下诗文六篇,其一曰:“得圣之清孰与齐,首山途便此凭跻。为传公信及公达,底觉辽西复陇西。何事宋朝锡圭冕,可知夫子视涂泥。史迁慨羡青云士,未识浮名本稗稊”;清仁宗顒琰一生比较其父乾隆来,诗文可算不多,但光御制夷齐庙诗就有7首。夷齐精神不但受到国人推崇,同样也受到国外友人的景仰,夷齐事迹远播朝韩、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朝鲜诗人柳梦寅有诗云:“首阳苍翠郁嵯峨,滦水悠悠也自波。土俗尚闻孤竹庙,邦人能唱采薇歌。一时贤士知俱书,万古高名问孰多。此地清风吹不尽,荒台只是旧山河。”特别是在孤竹故地,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漆水之北夷齐里,滦水之西孤竹城,贤哉二弟兄,古称圣之清,千秋仰令名。”

孔圣人及其弟子也是如此。有一次,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哦,我去问问他。”于是他就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那样的贤人却被活活饿死了,难道他们就没有什么怨言吗?”孔子说:“他们目的是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了仁德,他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子贡听完老师的对话,已经知道了老师的价值取向,出来就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去帮助卫君。

《论语》中的这段对话虽然很短,但叙述的却是一段很长的历史。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经小有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了。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经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决定削弱三桓即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他们是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孔子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的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什么更好的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论语·述而》大约记述的就是这段漫长的历史。

汉代司马迁著《史记》载:“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清代纪昀著《阅微草堂笔记》载:“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求仁得仁本意是指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无愧于心,便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了,也比喻理想和愿望得以实现。后人引用求仁得仁,一般用于自杀成仁,这是曲转了孔圣人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