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链接 秦始皇陵:盗墓史上最醒目的坐标
自先秦开始,中国就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说法,即使是寻常百姓家,死者生前认为珍贵的物品通常会随棺一同安葬,王侯将相更不用说,他们的陵墓建得恢宏大气,墓中财宝多不胜数,无论是人们熟知的秦陵兵马俑、殷墟妇好墓,还是近年发掘的汉代海昏侯墓,莫不如此。
奢靡的厚葬必然引发盗掘现象,先秦经典《孔子家语》就记载,鲁国正卿季平子死后,他的儿子和部下准备以美玉、珠宝作为陪葬品,孔子听闻后前往劝说:“送而以宝玉,是犹曝尸于中原也。其示民以奸利之端,而有害死者,安用之?且孝子不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奸以陷君。”最终说服了操办后事的人。孔子将厚葬等同于曝尸,实际上也反映出早在先秦时期,盗墓现象就已很普遍。除了孔子外,与儒家争鸣了上百年的墨家始祖墨子也主张“节葬”。可惜先秦诸子的主张并不被后世帝王接受,就在“六王毕,四海一”后,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就为自己筑起一座空前宏大的陵墓——秦始皇陵。
如前文所述,盗墓在先秦时就很普遍,到战国末期,王侯将相陵墓更是频频遭盗。后世的帝王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修筑陵墓的同时开始装置反盗墓设施。“生则张良锥之荆轲刀,死则黄巢掘之项羽烧。”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在《始皇陵咏》中感慨始皇嬴政的诗句,前一句讲嬴政生前遭遇的“博浪沙击秦”与“荆轲刺秦王”两次刺杀,后一句则提到了嬴政死后陵墓发生的两次大规模被盗掘之事。尽管精湛的反盗墓技术会让盗墓者付出很高的代价,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机关重重,水银弥漫的秦始皇陵历史上也屡次被盗。
民间盗墓行为自是多不胜数,大规模的“官盗”至少也有三次,最早的一次为袁枚诗中的项羽烧陵。项羽焚秦皇陵之事最主要的记录见于《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高帝纪》也有同样记载。当然,这种两军对垒时期讨伐式的罪状也不完全可信,何况刘邦公布了项羽10条罪状后,“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项羽的“大怒”究竟是因为老底被揭了,还是因为有的罪状是无中生有,如今已不得而知,但后来挖掘的兵马俑一号坑中确有被焚烧和破坏的痕迹,很可能就是项羽所为,是时距秦始皇去世仅隔三年,还真是“山河一易姓,万事随人去。白昼盗开墓,玄冬火焚树”。
根据刘邦为项羽罗列的罪状,项羽掘秦始皇陵的目的是“私收其财物”,但若放到当时反秦大起义的背景下来看,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心的项羽若真有掘陵举动,必然也含有如春秋时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存疑)那样的复仇动机。但袁枚诗中提到的“黄巢掘之”的动机只可能是取财。不过,关于黄巢盗始皇陵的说法目前为止都于正史无考,只存在于诗人们的作品中,倒是在《晋书》中有一段关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君石勒、石季龙盗掘秦始皇陵的记载,史书中直言石氏父子的盗墓动机乃“贪而无礼”,坐拥十州之地尚不满足,“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而取其宝货焉……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铜柱铸以为器”。
尽管古书中一直不乏秦始皇陵被盗的说法,但根据今天的考古技术探测与资料分析,除了兵马俑一号坑有被焚烧、破坏比较严重的痕迹之外,秦陵核心的地宫部分并未曾遭遇过大规模盗掘。秦汉史学者王子今分析,项羽与石氏父子掘始皇陵的说法很可能“只是对陵墓地面官祠以及若干从葬建筑设施造成破坏”。后世文人在作品中反复提及秦皇陵被盗之事,更多是为了表达提倡节葬,反对厚葬的意愿,给予君王“哀哉送死厚,乃为弃身具”的警醒。奢华、宏大而又神秘的秦始皇陵是中国盗墓史上的一座醒目的坐标,关于它被盗掘的几种传说也正好概括了历史上“官盗”最主要的两大动机:取财或政治复仇。
秦代将领皮甲
秦代将领皮甲,函人堂制,根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将军俑复刻。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别最高的,在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发现的将军俑屈指可数。将军俑身上的铠甲应该是所有兵马俑中制作最为精良的,这种甲最大的特点是,其下缘呈三角形,长度至小腹以下,有的有披膊,有的则没有
秦代士兵皮甲
秦代士兵皮甲,函人堂制,根据秦始皇陵兵马俑跪射武士俑复刻。跪射武士俑比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发髻、甲片、履底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武士俑因兵种不同,铠甲样式也分几种,但总体而言,他们身上铠甲的甲片都比较大。秦陵中出土的大量兵器皆为青铜,由此可见当时铁制品还相当有限,秦人不太可能装备大量铁甲,因此人数众多的武士俑身上所穿可能是皮甲。半跪射手俑身上所穿的皮甲带有披膊,甲片较大,做工远不如将军铠甲精细
秦代骑兵服饰复原图(刘永华绘)
·先秦
·秦
·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
·宋
·元
·明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