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镇行城
在朝鲜北拓领土的过程中,有两个前哨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是图们江下游的孔州,也就是庆源;另一个则是长白山南麓、鸭绿江上游以南的甲山,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甲州。史载:“甲山……四境,东距野人东良地(今朝鲜茂山郡以西的大片地域)一百五十里,西距平安道江界(疆界)三百里,南距北青(疆界)九十里,北距白头山三百三十里。”(《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卷155》)早期的甲山辖境辽阔,长白山、鸭绿江上游以南都是其管辖范围。随着朝鲜人对北拓所得之地的开发逐渐深入,增设行政单位和军镇成为大势所趋。
从永乐元年开始,朝鲜就逐步对国内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形成道、府、郡、县四个行政级别。高丽时代的“五道两边”行政区划被调整为“八道”,其中,平安道与咸吉道是“八道”中最北的两道。平安道北临鸭绿江,与明朝辽东都司及女真羁縻区的西部相接;咸吉道北临图们江,与明朝女真羁縻区东部相接。到了李裪在位时期,朝鲜人在平安道与咸吉道沿边先后设置了20个郡级行政单位,从西到东依次名为麟山、义州、定宁、朔州、昌城、碧潼、理山、渭原、江界、慈城、虞芮、闾延、茂昌、三水、甲山、会宁、钟城、稳城、庆源与庆兴。而被重点强化军事职能的有10个,分别是位于鸭绿江上游的慈城郡、虞芮郡、闾延郡、茂昌郡,以及图们江流域的富宁镇、会宁镇、钟城镇、稳城镇、庆源镇、庆兴镇。这10个军事重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又被分别划为“西北四郡”和“东北六镇”。当然,四郡、六镇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永乐十四年,朝鲜在名义上隶属于甲山府的鸭绿江上游以南地区设置了闾延府(今朝鲜慈江道中江郡下长里),后将其降格为郡。闾延郡的设置,标志着朝鲜开始实际控制鸭绿江上游南岸的疆土。宣德八年,朝鲜平安道都按抚察理使崔润德倡议,在闾延郡西南增设一郡。这个新设的郡,所辖之地是从闾延郡与江界府(今朝鲜慈江道江界)接壤地带划分而来的,范围为泰日岘至江界上土岘南北约50公里的区域,这就是西北四郡中第二个设立的慈城郡( 今朝鲜慈江道慈城)。就在慈城郡设立的同一年,发生了猛哥帖木儿被杨木答兀与嫌真兀狄哈人偷袭的“癸丑事变”。建州左卫元气大伤,给了朝鲜人将图们江流域中上游纳入实际控制的机会。拥有“稽古之力、治事之才”的朝鲜王廷中央官员金宗瑞被空降到咸吉道担任都观察使,担负起“措置北边”的使命。
上任后,金宗瑞用实际行动向朝鲜王廷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宣德九年,李裪力排众议,做出了“移宁北镇于斡木河(阿木河),移庆源府于苏多老”的决策。金宗瑞根据实地视察了解到的图们江沿边防与地理情况,建议将宁北镇移治于伯颜愁所(今朝鲜咸镜北道行营里),理由是伯颜愁所的地理位置较阿木河更加重要:“西距阿木河三十里,东距苏多老六十里,东西救援甚易,土地广阔沃饶……北连贼路相通要害之处。”(《李朝实录》)这一合理倡议很快得到落实,原本设于阿木河的宁北镇改为设置在伯颜愁所。宣德十年(1435年),因为宁北镇北面有座形似大钟的童巾山,朝鲜方面将宁北镇易名为钟城镇(今朝鲜咸镜北道钟城)。当然,阿木河地区并没有因为宁北镇移往他处而被闲置。五月,应朝鲜议政府参事何敬复的建议,阿木河斡朵里部老营附近成了一座新军镇——会宁镇(今朝鲜咸镜北道会宁)的城址。两年后的正统二年(1437年),位于图们江下游孔州故城的庆兴郡也被转型为军镇。至此,图们江沿线的朝鲜防御军镇群初现雏形。
15世纪朝鲜鸭绿江上游边疆要地略图
从宣德八年十二月到正统五年(1440年)十二月,金宗瑞在咸吉道边境做了7年封疆大吏,官职从都观察使做到了兵马都节制使,东北六镇中有四镇是在他的任期内设置的。对于沿江军镇设置的意义,金宗瑞有着自己的想法:“沿江置邑,则寇贼不易入侵,何者?冬则坚壁清野以待之,贼虽多,何虑?夏则江水涨满,安能飞渡乎?虽得浅处而入,我兵迫之,则还路甚难。”(《李朝实录》)这些沿江军镇所组成的防御线,可以有效抵御女真人的袭击,即使有少量女真人突破了其中某段,也会被堵上口子的朝鲜军队歼灭。同理,朝鲜紧挨着鸭绿江上游南岸设置的那几个郡亦能发挥相同的作用。
将行政区划与军镇推行到鸭绿江、图们江南岸,固然增强了对拓张所得新领土的实际控制,却也增加了朝鲜边境被女真人袭扰的风险。这个问题在图们江防区最为突出,朝鲜人在图们江中游防区增设军镇期间,女真部落频频对这些新军镇发动袭击。正统元年(1436年),嫌真兀狄哈部聚集数千人袭击庆源,虽然未能攻克城池,却给朝鲜人敲了一记警钟:要使这些边疆防区发挥应有的防御作用,光有军镇是不够的,若想利用军镇形成一条牢固的防御线,还需建设一项古老的军事工程。
如果要问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建筑群有哪些,万里长城无疑是其中之一。中国长城固然历史悠久,但需要注意的是,修筑连绵不断的城垣作为屏障抵御外敌入侵,并非中国独有。欧洲的古罗马、中东的古波斯、南亚次大陆的莫卧儿以及有“战斗民族”之称的俄罗斯,都曾构筑过与长城类似的军事防御工程,用以抵御蛮族入侵。一直以中原王朝为师的朝鲜半岛政权,在军事领域自然跟着“老大哥”的脚步,修筑长城,抵御入侵。
事实上,朝鲜半岛政权修筑长城抵御外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王氏高丽时代。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高丽德宗王钦为抵御辽朝,命令平章事柳韶组织军民,在北部边界大兴土木。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一条历时11年、横跨朝鲜半岛东西两端,总长400多公里的“长城”终于竣工。这条千里长城,“起自西海滨古国内城界、鸭绿江入海处,东跨威远、兴化、静州、宁海、宁德、宁朔、云州、安水、清塞、平虏、宁远、定戎、孟州、朔州等十三城,抵耀德、静边、和州等三城,东傅于海,延袤千余里,以石为城,高厚各二十五尺(朝鲜尺,一尺约合20.795厘米)”(《高丽史·卷八二·志第三六·兵志二》),堪称朝鲜半岛上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高丽睿宗为防范女真人袭扰,又命令将城墙加高三尺。尽管这条防线最终没能挡住如狼似虎的蒙古人,但它在修筑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有效防范了辽、金境内那些蛮族部落发起的武装袭扰。熟悉历史的“世宗大王”李裪,在考虑鸭绿江—图们江一线的固防问题时,自然会想到借鉴王氏高丽的历史经验,而“修筑长城”便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选择。
15世纪朝鲜鸭绿江中下游边疆军镇略图
李氏朝鲜军制
高丽王朝时代,因军事制度的不完善,地方上私兵盛行。高丽穆宗在位时,为打破这一局面,积极推行军制改革,确立了由二军(鹰扬、龙虎)、六卫(左右、神虎、兴威、金吾、千牛、监门)组成的中央军制度。军、卫之下设置45个领,每领1000人,这样高丽中央军总兵力为4.5万人。地方上,常备军是驻扎在东界、北界等北部边境地区的州镇军,兵员约为14万人。这之外,高丽内地五道各行政区还拥有相当于预备役民兵的军事组织——州县军,纸面上的额设兵员为4.8万余人。而编制外如“三别抄”这种控制在地方实力派手中的武装力量,则无法得知具体的兵员总数。事实上,地方豪强手中握有大量私兵,拥兵自重的崔氏家族就曾一度架空高丽王室,统治高丽60余年。
元朝控制高丽期间,高丽仿效元朝军制,在地方上推行翼军制度,确立由万户、千户、百户、统主等武职构成的地方常备军指挥系统,整编出一支由94500名步骑兵组成的地方常备军。然而这一举措并没能挽救高丽被武官集团颠覆的命运。
李氏朝鲜建立后,李芳远为强化中央对军事力量的控制,解决高丽王朝遗留下来的私兵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文二年(1400年),朝鲜废除私兵制,采用统一的府兵制,形成由兵马节度使(简称“兵马使”)、节制使、万户、都尉等构成的军事指挥系统,兵权收归中央。
朝鲜的地方武装力量依据驻扎之地的行政级别,被划分为守城军、镇营军、杂色军三级。其中,镇营军中的镇军是构成朝鲜地方军队的重要武装力量。镇军有主镇军、巨镇军、诸镇军之分:驻扎平安道道府平壤府一类的镇军就是主镇军;驻扎于道辖下的一般地方府城,如江界府的镇军就是巨镇军;诸镇军则驻扎于隶属主镇、巨镇管辖的各个镇堡中。镇军之下,还有守御、总理、镇抚、管理、讨捕等营级军事单位,镇军和营军合称镇营军。各道军队的统兵权归属中央军事指挥机构五卫都护府(义同卫、龙骧卫、虎贲卫、忠佐卫、忠武卫),五卫都护府内部设有将、上护军、大护军、护军、副护军等各级军事主官。此外,朝鲜还仿照中原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五卫都护府外另设兵曹,兵曹下设军器寺、训练院等机构,负责武器制造、选拔军事人才等事务。后来,为了防范“南倭北胡”,朝鲜在濒临日本的全罗、庆尚、忠青三道设置了三道水师统制使;并在中央设置备边司,专门收集边境敌对势力的军事情报并制定相应的军事计划。
李氏朝鲜开国之初,尚拥有包括步、骑、水军在内约20万人的武装力量。对于一个偏居一隅的地方小邦而言,自保并无太大问题。然而随着军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为防止出现武人专权和地方势力坐大的局面,朝鲜不仅废除了高丽的私兵制,更取消了常备军,转而采用无定将、无定卒、成年男丁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制。这就导致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部队缺乏必要的军事训练等问题,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以致在针对日本海盗和女真部落的军事行动中,不得不广集兵员作战,寄希望于用军队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来弥补军队战力的不足。
鸭绿江、图们江以南的土地上,遍布着朝鲜人修筑的堡栅。这些堡栅平时只有十到数十人不等的驻防兵力,但在每年女真人最可能骚扰边境的秋、冬两季,朝鲜会从平安道、咸吉道的南部驻军中抽调兵员北上,史称“南道赴防”。对于“南道赴防”的弊端,朝鲜史料如是总结道:“沿边各关,山川阻僻,人物鲜少,本无土着之军,如有缓急,征兵南道,往来劳扰,应变稽迟,以致失机。”(《李朝实录》)朝鲜半岛北部,尤其是东北方向的盖马高原,崇山峻岭,地形复杂,山间大小道路崎岖难行。部队在如此险道上行军,若遇雨、雪等恶劣天气,不但会面临机动效率下降和后勤补给物资运输困难等问题,更会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严重影响士气和战斗力,致使战机贻误。
李氏朝鲜军队
为缓解“南道赴防”之弊,朝鲜王廷一方面尽可能地压缩赴防之军的兵力规模,尽拣步骑精锐,以减少后勤负担,确保行军速度;另一方面又采取“移民实边、寓兵于民”的策略,组织移民在边境各地建立定居点,充实边境地区的人口。完成移治宁北、庆源的工作后,金宗瑞当即从咸吉道青州以北地区抽调民众2200户移入两地。朝鲜王廷有意把这些北上移民打造成巩固边防的可靠力量,所谓“农作之时,常带弓矢,如有贼变,同力防御”,希望通过让移民完成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射箭、格斗),来实现兵民一体,使防御守土、生产开发两大任务的步调达成统一。不过,看似稳妥的“移民实边”,在实行操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即使经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平民的战斗力终究不能与正规军相提并论,是以每到女真人袭扰频率较高的秋冬季节,朝鲜北部边境上的文武官员就忙着组织散居各处的居民躲进居住地附近的堡栅中,以便集中保护。然而,星罗棋布的边民散居点与各处堡栅的距离不一,给集中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加上朝鲜沿边堡栅的规模大小不一,驻军人数多寡有异,某些城防单薄的小堡栅在面临女真人优势兵力的围攻时,居民就需要被转移到更为坚实的城堡中去。这种极不安定的生活状态令边境地区的移民苦不堪言,逃亡者甚众,而这就是“冬节入保之弊”。
“南道赴防之弊”与“冬节入保之弊”这两个朝鲜北部边疆经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使朝鲜王廷开始寻找巩固边防的新途径。正统五年二月,朝鲜议政府右议政申概上书李裪,针对困扰北部边防建设的两大问题提出对策。申概的奏折中不仅援引了高丽筑长城防御辽、金之故事,更提到了明朝修筑辽东边墙抵御蒙古人的现实案例。申概认为:
今中朝亦自山海卫至辽东数千里之地,凿堑筑堡树木,北胡不敢有窥觎之心,而无入保骚扰……乞依中朝与高丽防胡之策,自义州至庆源,起筑长城,则可为万岁之利矣。如以时屈举嬴为虑,则姑且相其贼入要害处,随其地形,或开堑或树木或积石,量其远近置烟台置戍卒,则野贼必不能突入,而入保之弊庶可纾矣。非唯纾入保之弊,南道赴防之弊亦将省矣……
申概的倡议被李裪采纳,主管平安、咸吉两道边防事务的兵曹判书皇甫仁被委以起筑长城的重任。在朝鲜史书中,长城又被称为“行城”。由于民力和财力的限制,朝鲜修筑行城时并没有采用高丽时代那种沿着北部边界线从头修到尾的办法,而是采取连接重点设防点——“边镇大城”的方式展开工程建设。所谓“边镇大城”,也被称为“镇城”,指的是边防线各要点上拥有较大规模、防御能力较强的城池,如闾延、庆源、会宁等边防重镇,就是采用石材修筑的边镇大城。而那些从属于这些边镇大城的小堡栅,则被称为“镇堡”。
朝鲜东北六镇方位图
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民力、财力,同时也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负责修筑行城事宜的全权总监造官皇甫仁通过实地勘察,确定了“春则平安道,秋则咸吉道”的集中建设方针,又从平安、咸吉两道北部边境各处的地形地势、防务轻重缓急等具体情况出发,安排各地建造行城的顺序。
平安道方面,正统五年,鸭绿江上游防区闾延郡、鸭绿江中游防区碧潼郡(今朝鲜平安北道碧潼)境内的行城动土开工,到正统七年(1442年)时,两地行城修筑任务基本完成。其中,闾延郡境内的行城只有一段,即总长31朝鲜里又195步(约合今制11.5公里)的赵明干口子行城。碧潼郡境内的行城为两段——松林岘—非所里段、碧团口子段,其中碧团口子行城总长23朝鲜里(约合今制8.5公里)。闾延、碧潼两郡行城的建造顺序为朝鲜北部边境其他地区的行城修筑工作提供了一个模板:即先修上游,后修中下游,偶尔又有所交叉。
正统七年,位于鸭绿江上游防区的慈城郡、江界府两地的行城开始建造,或许是有了闾延、碧潼的经验作为参考,两地的行城修筑工作一年后即已完成。慈城郡境内的行城分为三段——宁怪段、西解岘—时反江段、泰日—北边洞口岩石段,全长约12朝鲜里(约合今制4.4公里)。江界府境内的行城共有两段——满浦口子段、高山里口子段,全长20朝鲜里(约合今制7.4公里)。
正统八年(1443年),朝鲜王廷将原属闾延郡、慈城郡的部分土地划出(大致相当于今朝鲜慈江道中江郡北起湖下洞、南达上仇非之间的地域),设立虞芮郡(今朝鲜慈江道中江郡土城里),并于当年就完成了全长约6朝鲜里(约合今制2.2公里)的虞芮口子行城的修筑工作。至此,鸭绿江上游的“西北四郡”格局终于形成。紧接着,平安道境内的行城修筑工作重点转向鸭绿江中下游地区。
就在西北四郡的行城修筑工程进入尾声之际,鸭绿江中游防区的昌城府(今朝鲜平安北道昌城)、渭原郡( 今朝鲜慈江道渭原)等处的行城修筑工作,也于正统八年先后动工。至正统十一年(1446年),昌城郡境内的昌洲口子行城、渭原郡境内的都乙汉—朱毛老洞段行城修筑完成,两地行城的全长约为18朝鲜里(约合今制6.6公里)。同年,鸭绿江下游防区的定宁郡( 今朝鲜平安北道朔州郡方山里)、义州牧( 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 也开始修筑行城。到景泰元年(1450年)工程结束时,义州牧辖境内的邑城北—九龙渊段、定宁郡辖境内的玉冈洞口—獐项峰段行城相继完工。
由于鸭绿江下游地区的行城修筑工程任务较轻,如义州牧境内的行城总长度不过3.5朝鲜里(约合今制1.3公里),是以皇甫仁又组织军民,在鸭绿江上游防区的三水郡( 今朝鲜两江道金贞淑邑) 、甲山郡( 今朝鲜两江道甲山)增修行城,史载:“甲山郡池巷浦洞口东峰至古军营基一里二百四十九步,三水郡鱼面江洞口至桑木坪二十九里二百三十九步。”(《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卷155 》)三水郡、甲山郡境内的两段行城总长约为30朝鲜里(约合今制11公里)。
此外,位于在鸭绿江中游防区的理山郡(今朝鲜慈江道楚山)境内也修筑了行城,这段央土里行城全长约10朝鲜里(合今制约3.7公里)。至此,鸭绿江沿线行城的修筑工作基本结束。
与鸭绿江行城修筑工程轮换进行的图们江行城修筑工程,早已在正统十三年(1448年)完成。正统六年(1441年),横贯图们江中游防区的稳城镇(今朝鲜咸镜北道稳城)—钟城镇段行城分别在稳城镇与钟城镇开工建造,到正统九年(1444年),这条相向而建的行城终于成功完成对接。正统十年至正统十三年(1445—1448年),为连接图们江中游防区的会宁镇,朝鲜开始同时在钟城—稳城行城西段、会宁镇方向相向修筑行城,并成功完成对接工作。据史料记载,图们江防区的稳城—会宁行城:“起稳城东立岩,溯豆满江(即图们江)边而上,历钟城,抵会宁府城前坪而止。高险处削土,平地以石筑之,沮洳处设鹿角及杙木,凡二百余里。”(《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卷155)为了给这条行城的前沿据点一个承担支援任务的后勤保障基地,正统十四年(1449年),朝鲜王廷在会宁镇西南方向、宁北镇的始建地“石幕上院平”设置了富宁镇(今朝鲜咸镜北道富宁里附近)。这标志着继鸭绿江中上游的西北四郡之后,图们江中下游的东北六镇防御体系即将形成。
李氏朝鲜的图们江防御体系构成图(刘阳绘)
学者刘阳在《朝鲜王朝前期的北方沿江行城建置及其防御功能》一文中,曾引用相关史料,对李裪在位时期朝鲜北方边境修筑的行城总长度做了个统计:“鸭绿江部分总长达137朝鲜里1566步9770尺,约合146.8朝鲜里,图们江部分总长约217.5朝鲜里,即共约364.3朝鲜里(约合今136.4公里)。”这短得可怜的里程,尚不及明朝辽东边墙(全长约980公里)的七分之一。总的来说,鸭绿江—图们江南岸的朝鲜行城,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在建造方法上,考虑到鸭绿江、图们江沿线的朝鲜边境地区多山地、多低湿地等地理特征,皇甫仁等负责人在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时,为降低工程难度,遵循了依地形、地势而建的原则。在具体实施中,他们又学习明朝辽东修筑辽东边墙的成功经验,采用了以石、木及山险削土三种筑城法修筑行城。所谓“山险削土”,就是直接对悬崖陡壁进行工程作业,使其面向敌方的一侧更为险峻,起到如同城墙的作用。根据刘阳的估算,总长度约为136.4公里的鸭绿江—图们江朝鲜行城,大约有60%的地段采用了石材修筑城墙,30%的地段采用山险削土的方法修筑城墙,剩下10%的地段则采用做拒马使用的鹿角木及其他木材混搭修筑城墙。其中,图们江防区的朝鲜行城大多采用山险削土与木墙建造的方式筑城,这与图们江南岸多山地丘陵的复杂地貌不无关系。
朝鲜百里长城遗迹,由日本人摄于20世纪初
第二,在建造规模上,鸭绿江—图们江朝鲜行城的寒碜不仅体现在它的里程方面,更体现在它的城墙高度方面。从开始建造行城的正统六年到完工的景泰元年,10年间没有一则朝鲜史料提及城墙高度的具体数据。刘阳在综合分析了李裪之后历代朝鲜国王维修行城的具体史料后,估计不同地段的行城高度在4—15尺(0.8—3米)区间,如此低矮的高度,实在很难让人与城墙联系在一起。
此外,图们江部分的行城大体上虽然连成一线,但主要集中建造于图们江中游南岸,所涉区域不大;相比之下,鸭绿江部分的行城虽然涉及区域较为全面,但各地的行城却显得时断时续。
总之,朝鲜用10年时间打造的鸭绿江—图们江行城,依然未能实现构筑出一条完整沿江防线的战略目标。看来,解决女真边患不能一味依靠被动地据城防守。事实上,在增设军镇、修筑行城的过程中,朝鲜人也曾主动派兵攻击鸭绿江、图们江以北明朝境内的女真聚居区。早在宣德八年三月,朝鲜人就组织起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向鸭绿江以北的婆猪江(今鸭绿江中国境内支流浑江)地区挺进,攻击的目标是一位在历史上与猛哥帖木儿齐名的建州女真酋长——李满住。